《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返回书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李治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作者:

九品大韭菜

    大秦。

    嬴政似笑非笑的看着天幕。

    寡人开皇帝之称是因为第一次天下一统。

    以此功绩盖三皇五帝。

    你有什么功绩竟敢以天为称?

    仗着你父亲给你打下的天下留下的臣子吗?

    哼,仗着妇人之手操控朝堂,也敢妄临于天!

    寡人都没如此称呼!

    “你想什么呢?”

    眼角瞥到若有所思的刘邦,嬴政直言询问。

    刘邦如梦惊醒,拱手答道:

    “陛下,臣只是再想……这究竟是李治的意思还是那武后的意思呢?”

    嬴政眼睛微眯,细打量了刘邦一阵。

    看着刘邦行礼的手微微颤抖,随即转移视线看向天幕。

    要是李治的想法,那就是他志得意满。

    要是那个武后的想法,就说明李治对朝堂的掌握已然失控了。

    ……

    大汉。

    天皇?天后?

    天……

    “这小子还挺骄傲,就是这气色也太差了。”

    斜依靠着软榻的刘邦挠了挠屁股,似蛮不在乎,余光却在观察吕雉神情动向。

    说穿了,李治与长孙无忌的矛盾还是皇权与相权之争。

    皇权大则相权小,皇权小则相权大。

    不是谁都像李世民那样能把皇权与相权的平衡维持到恰到好处的。

    多数皇帝要么过分集权,要么过分放权。

    李治就是徘徊在收与放的边缘。

    而李治与武则天的联手,就是将权力格局改变。

    将皇帝与宰相们的联合管理演变成皇帝与皇后的联手执政。

    这种模式不能说坏,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最后还是回到外戚这个怪圈里。

    就像吕氏一般……

    这么一直拉着皇后在深宫内避而不出不是长久之计。

    希望叔孙通脑袋灵活点……

    一旁的吕雉四平八稳端坐不动,表情淡淡的看着天幕。

    只要兵权在手,身处深宫也能俯视天下。

    ……

    大汉·武帝时期

    这小子身体有点弱啊。

    天后……

    刘彻摸着下巴,念叨着这两字。

    后为坤德,天为乾德。

    皇后再怎么尊贵也绝不能和乾相提并论。

    这女子,前面上泰山行亚献礼,后面将天字冠以后字之上。

    她想干什么?

    想彰显自己的权力与天子并肩吗?

    这是不是暗示她会是又一个吕后?一

    “二圣临朝……”

    刘彻不屑的冷哼一声。

    虽然能理解他这么做是为了限制那帮他阿父的大臣。

    也能理解身体有恙不得不放权给皇后。

    但退步至此则是太过了!

    权力好放不好收,帝王威严削弱。

    他这是再给自己和后人挖坑。

    这李治远不如他父亲,不类李世民。

    ……

    汉末。

    汉中。

    曹魏捋须长叹。

    “孤理解他,孤理解。”

    一旁的刘备平心静气的看着天幕,淡淡回答道:

    “是因为魏王也有风疾的原因,所以能感同身受。”

    曹操哈哈大笑,拍了拍刘备的肩膀,高声道:

    “果然,天下能知我者,唯玄德也!”

    刘备双手扶膝微微点头,看都不看他一眼,直接回道:

    “魏王这话想比跟不少人说过吧?”

    捋着胡须的手一僵,曹操感叹着:

    “患上这该死的风疾之后,很多事情就不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了。”

    “每次想集中精力聆听奏事时,这风疾就会让人头晕目眩每、四肢乏力。”

    听着一旁略过话题转而言之的内容,刘备颔首淡淡道:

    “可惜,他没有孔明那般的丞相。”

    曹操脸一僵。

    “也许他也分不清那些丞相会不会是第二个长孙无忌。”

    曹操嘴角抽动。

    “的确,魏王确实与他感同身受。”

    曹操目光凶狠。

    “玄德,你家里好像着火了,快回去吧。”

    刘备转头平静对视。

    “无碍,备居无定所习惯了。”

    曹操面无表情的抚须望天。

    这人怎么还成了混不吝了?

    不就是趁机偷袭你汉中吗。

    孤也是为了救云长一命啊!

    呸!大耳贼!属实可恨!

    ……

    大隋。

    “呵……”

    独孤伽罗冷笑连连。

    一旁的杨坚抱着李世民躲在一旁。

    瞄了一眼满身寒气的皇后,杨坚低头看着同样肃穆着小脸的李世民,小声嘀咕着。

    “看你干的好事。”

    “继承制度也就算了,二圣这称呼你儿子也抢?”

    ……

    天幕上。

    白衣貂裘的李治靠着软榻,面色苍白,薄有病容。

    饮下一口汤药,随后看着执匙喂药的皇后轻声道:

    “辛苦你了。”

    眼窝深陷、唇色如纸的武则天摇摇头,舀起一勺汤药送往李治唇边。

    再次缓缓饮下,李治瞥了一眼一旁凭几上散落的奏章,眼神清澈冷静。

    “媚娘,让大臣们到乾元殿见我。”

    ……

    【公元675年,唐高宗李治的风眩症越发厉害,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后摄政。】

    【宰相郝处使谏道:“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

    【此事因而暂时停议。】

    ……

    大唐。

    众人整齐看向缩头缩脑的小李治。

    摄政二字绝非轻易可言!

    《礼记》云:“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摄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

    一旦拥有这个地位,可就不是看看奏疏、参与朝会这么简单了。

    这是接管皇帝的一切权力!

    全天下的人哪怕是太子、丞相,都要俯首帖耳。

    此乃口含天宪诏敕随心!

    生杀予夺尽在掌握!

    无皇帝之名,独皇帝之实!

    这小子疯了?!

    “你脑子在想着些什么!”

    长孙皇后俏脸含煞,气的直点小李治的额头。

    “这天下是大唐李氏的天下,你居然想把它传给外姓人!”

    长孙皇后看着眼泪汪汪的小李治,狠心训斥着。

    这件事的具体缘由是什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做这件事的结果!

    不能寒了大臣们的心。

    坐在主位上的李世民眼含怒气。

    既怒天上这女子胆大妄为,妄图行吕后之事。

    又怒自己一生的心血居然让这小子当做玩物!

    殿内大臣感受到皇帝的愤怒,噤若寒蝉。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不敢相信天上的那个人竟然就是自己!

    朕的病已经严重到这步田地了吗?!

    至于说摄政……

    摩挲着大拇指上的玉谍,李治脸色游移不定。

    不提媚娘最熟悉自己治理天下的方式可以更好的继承意志。

    就算是摄政她也做不成吕后那样的事。

    不论西汉还是东汉,后宫干政都要以娘家外族为靠山。

    但是媚娘对自己家族的那些兄弟要求几乎是苛刻的,不成仇都是武家那些人足够怂了。

    指望他们会联合,那是根本不可能。

    再有……

    李治神色舒缓起来。

    媚娘比朕大四岁,按照算法,这一年她已经53岁了。

    这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年龄了。

    李治脸上浮出一抹微笑。

    所以,就算让她摄政也不足为虑!

    嗯……则天是个好名字。

    以天为法,治理天下。

    看来就算朕病逝了媚娘也能治理好天下。

    毕竟,朕就是天。

    ……

    天幕上。

    西域之地的兵患起伏不定,但终究被红色大唐覆盖。

    ……

    【公元676年,吐蕃攻鄯、廓、河、芳四州,李治下诏停封禅,遣相王李旦等率军抵御吐蕃。】

    【公元678年九月,李敬玄在青海与吐蕃战,八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勇将黑齿常之率队夜袭敌营,吐蕃军队败退。】

    【公元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叛乱,派裴行俭前往镇压,一举平定叛军。】

    【公元680年八月,太子李贤谋反案发,废为庶人。立英王李显为太子。】

    【突厥反叛,再遣裴行俭前往镇压。】

    【公元681年七月,李治病,令太子李显监国。】

    【十一月初八,裴行俭平定突厥。】

    ……

    天幕上。

    嵩山·奉天宫

    大赦天下的庆典缓缓落下。

    躺在病榻上的李治向身边的武后问道:

    “百姓们欣喜否?”

    武则天擦了擦李治脸上的虚汗,轻声回答:

    “百姓蒙赦,无不感悦陛下之德。”

    闻言,李治苍白的脸上缓缓露出一个笑容。

    “那就好……那就好……”

    随即微微叹气道:

    “吾命危笃……”

    殿内众人惶恐不安。

    武则天目含悲戚,哽咽道:

    “让秦鸣鹤再来试试吧。”

    李治似无所闻,他静静遥望宫门外。

    远处是长安。

    “天地神祇若能延我一两月之命,使得还长安。”

    “我,死亦无恨。”

    ……

    【公元683年十二月初四,病重的李治改元弘道,大赦天下。】

    【当夜,于洛阳宫贞观殿崩逝,终年五十六岁。】

    【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葬于乾陵。】

    【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武后进止。】

    【十一日,太子李显即位,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

    ……

    【唐高宗·李治】

    【军事成绩:平西突厥、灭百济、高句丽。大唐疆域来到最鼎盛的时期。

    评价S级,得五分。】

    【制度建设:编成《唐律疏议》。

    一直到清朝的时期,就律方面的法典依然是根据《唐律疏议》制定的。

    重新制定科举制度,统一考试标准,开殿试先例。

    废王立武后,编《显庆姓氏录》,完全按照现有官员的品级来制定家族的等第。

    至此,自魏晋时期就开始的士族制度彻底从官方颁定的谱牒上消除。

    以家族出身判定人才的制度正式宣告灭亡。

    于各州地设置常平仓控制物价。

    评价S级,得五分。】

    【外交策略:施恩于臣服者,武力征服不守蕃臣之礼者。

    评价B级,得三分。】

    【民生经济:永徽之治,“洛州粟米斗两钱半,粳米斗十一钱”。

    但自670年后,由于建设新都和不断扩大官员队伍,经常进行大规模征战等等政策。

    给大唐财政带来了持久且不断增长的压力。

    公元682年,关中与山南州二十六处饥馑,京师人相食。

    四月就食东都洛阳,行程仓猝,随从的士兵有饿死在途中。

    五月,洛阳霖雨,洛水溢,淹没民居千余家。

    关中水、旱、蝗、疫,米斗四百钱。

    于是长安、洛阳两京之间的道路上死者相枕,人相食。

    评价B级,得三分。】

    【用人识人:善待贞观旧臣(除了他舅舅)

    识人用才,提拔了一批杰出的文臣如卢承庆、薛元超,以及武将如苏定方、裴行俭。

    评价A级,得四分。】

    【后世影响:没人知道的永徽之治。李世民他儿子,武则天他老公。

    如果不是留下了武则天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的评价可能会更高一些。

    评价B级,得三分。】

    【总分:二十三分】

    ……

    【李治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选项一:无能懦弱的庸主。】

    【选项二:雄心壮志的治主。】

    【选项三:心机深沉的存主。】

    ……

    李治,老倒霉蛋了。

    新唐书开始修纂是仁宗庆历四年(1044)。

    正是刘娥去世,宋仁宗全面掌权以后。

    中国历史的编撰带有借鉴史学的政治功能。

    用妖魔化武则天阻拦后世女主,正好体现了这种政治功能。

    连带着李治也倒大霉了。

    有一说一,谁特么能想到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好好的太后不当,要当皇帝?

    就算继承北朝,这个想法也太过于狂野了!

    而《资治通鉴》晚于《新唐书》,但在借鉴功能上也有同样的需要。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25132.html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25132/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25132.html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25132/

上一章:第二百五十七章:泰山封禅·日月当空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二百五十九章:新的资料片正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