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之陈》

返回书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终立太子

作者:

聪葱冲

    陈安一听就知道窦婴肯定没有将之前他们在府中商量的事情告知窦琰。

    窦婴尴尬的说道:“我们之前所谈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我没有告知琰儿。”

    窦琰听着迷惑了,怎么感觉你们好像有事瞒着我。

    陈安笑了笑,将之前他们说谈论过的告知了窦琰。

    窦琰这才恍然大悟:“那父亲大人你准备怎么办?”

    窦婴沉默了一会儿,叹息道:“唉,还能怎么办,先看看这位太子的表现吧。”

    ……

    夜晚。

    平阳侯府。

    这些彻侯即使不在长安久居,但依旧会有他们的府邸存在。

    曹寿此时和一女子正在交谈。

    “夫君白日里同那陈少府还有周卫丞交谈情况如何。”

    这女子正是阳信公主,因曹寿的缘故也称平阳公主。

    曹寿笑了笑:“两人都与传闻中的差不多,一个谨慎,一个鲁莽。”

    “那事情谈的如何?”

    “差不多,不过陈安没有要我那两成盐收,而是改成帮他办一件事。”

    阳信公主犹豫了下,说道:“那事可是很为难?“

    “也不是什么大事,之前我们在河东的时候,老六不是来说过从东边来了几条大船嘛,就是这事。”曹寿如实说道。

    阳信公主蹙眉低声说道:“可是这事不是涉及到周阳由吗?”

    曹寿摩挲着手中茶杯,戏谑的笑道:“不错,但这又如何?他舅父已经去世这么多年了,除了陛下还记一下,其他人早就将其忘的干干净净。”

    “以前不想管他,是又没什么好处还惹得一身骚。但是现在既然有了足够的利益,别说动一动他了,就算把他弄死,又能如何?”

    曹寿说到最后,眼神变得锐利:“对了,等会你派个人送封信给老六,让他在那边帮着照看下一个叫宁成的,估计是大阳县那个新任的县尉。”

    阳信公主应后,疑问道:“他是?”

    “他是陈安和周阳的弟子,我以后还要去陈安手下做事,帮一帮他也有好处。”

    ……

    河东郡大阳县。

    宁成这两日派人出去向平民百姓探寻了一番,但是却没有结果。

    问百姓为何不买粮,说粮食贵。

    问去年蝗灾的救济粮,百姓却支支吾吾,最后说出一句吃完了。

    从他们的眼神中,宁成就可以得知他们在撒谎,为何撒谎,宁成也知道。

    都怕周阳由。

    宁成之前曾想过看自己能不能进粮仓查看。

    却被周阳由果断拒绝了。

    宁成去找申屠公,认为他身为郡尉应当有办法让自己进去。

    可申屠公得知他的来意后,瞬间由热情变得平静,一直说自己没有办法。

    这时宁成就缺定了,粮仓肯定出问题了。

    而河东作为大汉的一个粮食基地。

    粮仓粮食的储备量应当在百万左右。

    这样的情况下郡守和郡尉都不敢开仓,可想而知粮食丢的不在少数。

    这要是让刘启知道了,整个河东郡八百石以上的官员恐怕都要去一趟廷尉大牢。

    而负责粮仓的官员全部都要掉脑袋,当然周阳由和申屠公都跑不掉。

    就在宁成为难之时,有侍卫进来说道:“县尉大人,平阳侯府的管家前来,说有要事相见。”

    “平阳侯曹家。”宁成喃喃了几句:“让他去前厅等着。”

    “诺!”

    ……

    少府,考工室。

    陈安终于得空来到考工室看看这大汉的军工坊。

    在另一位少府少监曹容的陪同下进去参观。

    在经过了重重的关卡之后,才得已进来。

    刚才在经过外面的校场时看着两边走廊排列着的武器。

    曹容说是新造的武器,将其堆放在哪里。

    “叮叮!”

    “乒乒乓乓!”

    还未进入考工室便听见了里面的打铁声。

    正式进入考工室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几套大汉最新的玄甲。

    在春秋的中后期便有铁制铠甲出现,而在这之前都是用的牛皮所制铠甲,好一些的将军可以用铜制的。

    到了战国时期,盔甲便进入了金属时代。

    比如秦国的就是铁接,赵国使用的是铜或金属所制作。

    可以说战国七雄里面,除了韩国和燕国因为地理位置缘故大部分是用的牛皮和藤条,其余国家均使用了铁甲。

    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他们所制的铁甲均只能保护上身,下半身无法遮盖。

    而现今大汉考工室所制的玄甲震灾改良这一点。

    例如陈安面前这一件最新的鱼鳞甲,将铁锻制为鱼鳞装,然后使用藤线、细麻绳等编制而成,这已经是大汉最好的铠甲,保护范围延升至了大腿接近膝盖的位置。

    陈安看着眼前的这玄甲不禁有些感慨。

    北方匈奴除了将军之外,其他士兵全部穿的是皮铠。

    大汉在军事装备领先了这么多的情况下,与匈奴的战斗到目前为止还是劣势。

    可想而知匈奴骑兵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有多强。

    这也是陈安迫切的想要发展骑兵的原因。

    目前全国上下记录在册的马匹大概十万多,但是能作为战马的仅仅只有三万多匹。

    这最多也就能出一万多骑兵。

    想到这里,陈安也就没有在考工室呆下去的欲望了。

    他要上奏。

    向刘启表明一些问题。

    陈安简单的参观了考工室后直接回到了府中。

    开始提笔写着奏疏。

    ……

    翌日,宣室殿。

    刘启正式宣布了立太子一事。

    刘荣为大汉太子,即日起搬至太子宫。

    宣布任命大将军窦婴为太子太傅,教导刘荣。

    同时任仅不到三岁的刘彘为胶东王。

    陈安听着这估计是刘启后宫的五个女人商讨的结果,当然是隐晦的商讨,心照不宣的商讨。

    窦太后一直催促,薄皇后一直没有子嗣,栗姬一直在刘启身边闹着想让其封刘荣为太子,王美人和王夫人则是以退为进。

    让了女婿曹寿进入少府,就相当于将自己这边的一位彻侯留在了长安,而且这位彻侯还是万户侯,在朝中也颇有实力。

    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赢家看似是栗姬,实则王美人这一手才是高明。

    当让刘启也借机让自己的后宫安静了下了,可以让自己后面一段时间能够安稳些。

    但这一切只是他自己的幻想。

汉官之陈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61147.html

汉官之陈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61147/

汉官之陈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61147.html

汉官之陈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61147/

上一章:第一百九十一章:心狠手辣 汉官之陈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