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返回书页

第181章 从B到C的生态式JIT(2)

作者:

六千来世

    两天后,当秦祥再次来到大张村的时候,张大娘固然没有再穿着那身崭新的福衣坐在门槛上,但张叔的院子里却也一下子多了十几个或眼熟,或不眼熟的面孔。

    “后生,你之前跟老张说的是真的?只要我们写张白条,应承未来的五年内买翻倍的货什,你们夏留通销社就能帮我们把养鸡场免费盖起来?”

    刚一落座,还没等寒暄两句,一个年岁看上去跟张叔差不多的汉子,就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来。

    不过虽然这汉子的眼神中免不了带着浓浓的狐疑和顾虑,但他这种迫不急待的姿态,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了。

    “叔,不是写了白条就能帮你们鸡场盖起来的……首先得你们自己向村里申报,然后拿到块合适的荒地才成……我们夏留通销社只能提供建设鸡场的一应物资,但在最重要的用地这一块,我们却是没法子的。”

    秦祥用一种玩笑式的轻松语气给这位汉子吃了个定心丸。

    农村工业用地的审批放在后世或许是个大问题,但放在当下,却跟“没问题”却也没什么区别……各村不适合种粮食的荒地旮旯多着呢,只要你别太过份,你瞧中哪块圈下来就是。

    确定掉这条路子真的是通的后,汉子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眼中的疑虑却不见消散:“你们夏留通销社不是卖高压锅、衣服、电器啥的么,怎么一下子又变成钱庄了……真要是建个养鸡场的话,这利息该怎么个算法?”

    说着,汉子有些小心翼翼地看着秦祥:“如果是对月利或者长年利,只要不是太过份的话,倒也可以接受……但如果走的是短期息或者满加利的话,我们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这四种方式都是以前旧时钱庄时代留下来的计息方式,建国初期的民间私人借贷也曾借鉴过这些计息方式,因此但凡涉及到资金拆借,老一辈的人第一时间总会联想起这个。

    至于秦祥之前已经反复向张叔说明过的债务置换模式……

    呵呵,出来放印子钱的,哪会那么好心?那个所谓的“以物易物”,无非就是钱庄的钓鱼手段罢了。

    见到这汉子把夏留通销社当成地下钱庄,秦祥很有些无语地看了张叔一眼,发现对方用一种又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不太确定的表情朝着自己挤出个笑容,秦祥不得不板起了脸孔:“叔,不管你们信不信,我们夏留通销社不是地下钱庄,也真没打算开通钱庄业务!”

    说着,秦祥脸上露出一种莫名的骄傲感:“我们夏留通销社虽然只是个村集体单位,但我敢拍着胸脯说,方圆几个县里面,做事能比我们更地道、更讲阶级情怀的单位,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用我们严总的话来说,有了好名声才能让百姓信咱,百姓肯信咱,才会把咱当成自己人,我们的路才会越走越广,名声这两个字比金子都珍贵,我们夏留通销社怎么可能为了一点点眼角旮旯里的脏钱,担着被国家打击、被老百姓唾弃的风险,去干些地下钱庄的活计?”

    这话如果是别人来说,指不定会招来一阵嗤鼻声,毕竟现在又不是以前,哪家单位不是以创收为第一要务?

    只要有钱赚,什么情怀不情怀,什么违规不违规的,都上一边去吧!

    但夏留通销社的人说这话,却又不太一样了。

    这家从隔壁县扩张而来的村集体单位的做事风格的确跟其余厂家不太一样,虽然因为齐鲁人的性格,始终做不到后世的全程微笑服务,但该有的担当,该有的情怀却一样不少……别的不说,其余的厂家把商品卖出去就卖出去了,谁管你后面的死活?哪有他们这样专门划出了一支百余人的售后团队,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各村之间,主动给那些买了商品的百姓排查隐患,并提供免费的维修、更换,甚至是赔偿服务?

    大张村里买过夏留通销社货物的人虽然不算很多,但怎么也有七八户,这两个月来,包括秦祥在内的一众夏留通销社售后服务人员没少往这边跑,他们的做派和态度大伙也都瞧在眼里,因此刚才那番很有些陈腐的话语由他们说出来,的确平白增添了许多可信度。

    察觉到众人态度玄妙而微小的转变,秦祥摊了摊手:“事实上,这种债务置换模式已经在临邑县的许多村子里推行了开来……这玩意是他们那边的石油单位联合县里面一起捣鼓出来的新奇玩意。”

    “我们曾经问过那些接受了这种模式的村民,他们实际感受下来,一直认为这是县里面在变着法地给他们送福利和实惠,毕竟最高可以五年免息不说,一张白条换回来的东西全都是他们劳作和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不怎么用得上的东西真的很少。”

    “而且我们的观点和那些百姓非常一致……如果不是当地的石油单位被国家指派了解决当地企业债务危机的任务,外加这事已经上了报纸,许多地方都盯着临邑县的话,那些百姓是万万没法子享受到这种近乎亏着大本往自己手里送钱的优惠政策的!”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的狐疑之色顿时消除了大半,有了临邑县的村子做案例,再加上有国家的名义做噱头,这事还上了报纸,那他们自然不会再以为这种所谓的债务置换模式是地下钱庄的钓鱼手段……不得不说,这年头的百姓淳朴的可爱,许多公器也依然保持着他们应有的权威。

    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则犹豫了几下,问出了众人一直疑惑,但却不太好问出口的问题:“小详,你都说了,这么好的优惠政策,是临邑县的那些石油单位捣鼓出来的……这个我信,毕竟石油单位出了名的有钱,既然国家给他们压了任务,那么他们做一回散财童子也不是想不通。”

    “可问题是……咱们这是齐河县啊,临邑县的好处,咱们这能捞得着?”

    秦祥笑了笑:“婶,临邑县拢共就那么点人,靠着他们本地的那些百姓在短时间内消化掉那几百家单位的库存明显不现实……所以人家一开始就把主意打到了邻近几个县份上了!”

    说着,变戏法地从包里掏出一张已经略起毛边的报纸:“还有,婶你大概还不知道,就在四天前,我们夏留通销社已经受到临邑县那边的领导工作小组的邀约,成为他们那边唯一一个介入本项工作的第三方机构……这是四天前的德州晚报,上面有这则通告……如果婶你不信的话,改明个我把其余两份报纸也找来,三大市报上面都登了这一则公告,连用词都一模一样。”

    看着报纸上那方比豆腐块也大不了多少的通告,众人顿时再无怀疑,看向秦祥的眼神顿时多了一丝敬畏。

    虽然他们大概能猜得到夏留通销社是因为在附近几个县里的名声比较好,因此才能得到这个殊荣的,但一个禹城的村集体企业,竟然能被临邑县那边邀请成为唯一的第三方机构,这家通销社绝对比自己以为的还要厉害的多……信息并不发达的80年代,在许多农村地区的百姓心目中,县城大约就是他们唯一熟知且能接触到的最高行政级别了。

    其地位……大概有青天那么高!

    敏锐地察觉到众人的变化,秦祥也不收回报纸,而是从兜里又掏出了几张纸,递给了张叔:“叔,这是我这两天赶时间帮你做的一份计划,看您是不是相得中。”

    看着一大堆人齐刷刷地伸长了脖子,向张叔手里的那几张信笺纸上看去,秦祥解释道:“是这样的,有了马庄村和康庄村的示范在前,张叔你不是也想整个养鸡场项目么?”

    “正好,临邑县那边也在搞养鸡产业,我们夏留通销社既然已经被那边邀请介入工作,把养鸡那一整套的资源嫁接过来,成本无疑要低的多,技术品质这一块也靠谱的多,保准比您自己跑货源要划算一大截!”

    说着,秦祥咳了咳:“是这样的,关于您要搞的这个养鸡场,我前前后后琢磨了一番,还是觉得拿来养817肉鸡比较合适。”

    “一来,这种肉鸡是临邑县花了大价钱朝省农科院要过来的技术,肉饲比高、生长快、不太容易生病,这种经造的品种,正合适咱们这些之前没办过养鸡场的人……虽然那边会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但我了解过了,搞养鸡场是个精细活,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出篓子,跟咱平日在院子里闲养那么十几只鸡完全两码事,因此我认为抗造才是选品的第一要务!”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这话说的极有理,农村汉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正是因为如此,反而更显得有自知之明,也更容易听人劝……再说了,就算之前从来没听过那个什么817肉鸡的,但既然是省农科院的技术,那还用得着担心?

    秦祥见状,轻轻松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二来,临邑县的钻探公司名下有个叫默默百炸的三产项目,他们正好就是做炸鸡排的,正好也用得上张叔你养出来的肉鸡,如果张叔你最终打算养817肉鸡,到时候我让他们的人过来跟你签份供销合同,只要品质达标,有多少他们收多少!”

    说着,秦祥语重深长地扫了一圈众人:“各位叔叔婶婶,说句我这个外人不该说的话,咱宣章屯乡养出来的鸡鸭虽然也不愁卖,但据我所知,往年都是那些游商和二道贩子自己上门询价……今年的行情大家心里应该都清楚,未来几年内估计也不会多好,相比于让那些二道贩子死命压价,我倒是觉得找一家靠谱的大型收购单位合作更靠谱,你们觉得呢?”

    众人又是纷纷点头,这中间的巨大区别,就算秦祥不提,他们也很清楚,而且默默百炸这个年初才爆出来的品牌,如今在德州和济南二地都非常有名,这么大的单位,又是央企的下属项目,在收购价上铁定不能坑他们。

    秦祥见状,把话题往下继续:“前天我走之前,专门绕着咱大张村走了一圈,然后又舔着脸往村里办公室坐了一会……别的不敢保证,咱大张村现在大约还有那些旮旯空地能申批得下来,我却是大概清楚了。”

    说着,秦祥起身,主动把张叔手里的信笺纸翻到第二页,把上面手绘的粗糙地图,和上面的几块空地指给大伙看:“虽然我不知道村里面最终会把哪块地批给张叔你们,但为了稳妥起见,我觉得一开始还是把养鸡场的规模控制在1万只/年这个规模比较好……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拿小型的饲养项目练练手其实最稳妥,规模一小,各种疫病和意外也不容易发生,等到摸索出经验来了,再根据情况扩大规模也不迟。”

    什、什么!?

    1万只鸡?

    还小型的项目?

    你是不是对“小型”这两个字有什么误解?

    秦祥见状,哈哈一笑:“叔,婶,不要被这个数字吓到,也不要觉得我是在消遣你们。”

    “大家之前没有接触过817肉鸡,对这个品种的不太了解也是正常的;”

    “嗯,这么说吧,这玩意只要是按照培训手册来规范饲养,即便是新手,也可以实现2个月出栏……等到有经验之后,一个半月出栏乃是最基本的操作。”

    “大伙不妨算算,一年有12个月,按照2个月出一次栏的最低频次来算,一年就能出6次栏……也就是说,以一年一万只的饲养规模来计算,一个批次也不过只需要同时养1700只鸡罢了……这个数字,真的只能算作是小型养鸡场了,数量要是再少,就谈不上什么规模化效应可言了。”

    众人听的目瞪口呆。

    最迟2个月出栏?

    你确定不是在给我讲神话?

    康庄村那边的规模可是要比这个大得多,可即便是这样,人家也要将近四个月才能达标出栏呢!

    不过转念一想,既然这个817肉鸡是省农科院的最新技术,而且还是临盘那边花了大价钱引进的,那定是有其过人之处,冲着省农科院这块金字招牌,他们姑且也就信了。…………

    接下来,秦祥不厌其烦地将项目的每一笔费用都仔细拆解,从鸡舍建材费到鸡苗的采购和补买费用,从饲料的内部供应单价和一轮周期的采买预算到疫苗和鸡瘟的防治费用,甚至是可能需要花费的水电费,全部都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费用空间。

    因此,一个小时后,当“5.4~6.2万”这个刨除掉土地费用和人工之后的数字从秦祥嘴里蹦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彻底呆了。

    不是这个费用太贵。

    相反,是太实惠了!

    他们这两天也托人打听了一下康庄村和马庄村那边的情况,虽然没有一个具体数值,但那边搞的养鸡场,一开始的投入不会低于12万,却是实打实的了,如果再加上鸡苗、防疫、饲料等各种费用,头一年的费用绝对不可能低于20万。

    虽然说人家那些养鸡场都是同时能容纳五六千只鸡的中型养鸡场,跟他们这个小型项目没有可比性,但就算是按比例换算一下,也知道秦祥这边的价格要实惠的太多……况且这年头的中型养鸡场和小型养鸡场的区别,除了场地和鸡舍的大小有所不同之外,其余方面的固定成本投入真的没太大区别,但这年头的村荒地租金烂贱不说,在上面多修几排鸡舍,又能多花几个钱?

    见到这些人脸上的潮红和跃跃欲试,秦祥笑了笑,先是抬手制止了张叔的表态,然后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叔、婶,大伙应该看得出来,项目里涉及到的种种费用,几乎都是厂家的直供的成本价……我之前也说过,这些超惠政策原本是临邑县和那几家石油单位给他们本地的村子的,只不过他们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所以找上我们,希望把那些本地企业的滞销品以债务置换的方式,消化在附近几个县的农村市场里而已。”

    “只不过,大伙也都清楚,各地的供销是一个极为庞杂的系统,省里有省里的供销社不说,市里也有市里的供销社……就连咱们各县,也都有着自己的供销公司,这些供销单位之间彼此在名义上属于同一体系类的上下级关系,但在经营管理这块却又往往各有统属。”

    “因此,像临邑县供销系统采用的那种在各个网点设立特别商品兑换区的形式,在咱们这铁定是不行的。”

    “所以,根据临邑县那边的要求,债务置换是肯定要债务置换的,1:2的置换比例也不会变,但是如何个置换法,却是大有讲究。”

    说到这里,秦祥笑了笑:“所以,大伙先别急着表决,咱们先把这置换方式商量着定下来,再决定要不要我们夏留通销社搭线搞这个养鸡场也不迟。”

    “还是那句话,我们夏留通销社跟别的单位不同,在大伙心目中的名声是我们最看重的东西,不管怎么说,我们也不愿意大伙以后在背后戳着脊梁骨骂我们……哪怕现在这摊子事是上级领导安排下来的也不成!”

    说着,秦祥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膛:“我们严总说了,哪怕是县里,也得把一碗水端平才是,怎么着也不能光顾着工人兄弟的饭碗,却来伤害我们这些农民兄弟的感情吧!?”

    众人闻言,莫名有些暖胸窝字之余,表情顿时有些骇然。

    大兄弟……慎言啊!

    PS:尽力了,强忍身体的不适日更1,怎么也得给我这个备受摧残的花样少年来上几张月票吧?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65400.html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65400/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65400.html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65400/

上一章:第180章 从B到C的生态式JIT(1)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182章 从B到C的生态式JI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