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返回书页

第297章 那就静候佳音了

作者:

六千来世

    一阵刀子般的北风刮过,穆大小姐紧了紧羽绒服的衣领。

    “落落,知道么,当初杨默曾经让默默百炸的店长和夏留通销社的人做过调查,德州这边的普通工人月综合收入大约是92元左右,跟全国水平差不多,但这边的非国企基层劳务人员,月收入却只有60元左右;”

    “当然,那些流动小商小贩赚的会多一点,但受到今年大环境的影响,其实也赚的也多不了多少,大约在70~220之间波动,其中月收入低于100元的占的60%左右。”

    说到这里,穆大小姐笑着看了一下自家姐妹:“是不是觉得有些意外?现在社会上都在说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但这边的个体户却只能赚这么点?”

    林落苏惊诧之余,想了想,却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德州这边是老工业区,商品流通本就迟缓,再加上这边的国企占比高达80%以上,民众的衣食住行基本上全部都可以被所在企业包干……这些流动的小商小贩连铺面都租不起,自然没这个本金和能力去搞到紧俏的电器和高档服装,只靠卖些土特产、手工品和普通衣鞋的话,肯定赚不了多少钱。”

    穆丽雅点了点头:“没错,其实这些流通的小商贩也是基层劳动人民,生计远比南方的同行们艰难的多……这也是他们在整顿私企的大潮中,并没有真正受到波及的主要原因。”

    引了这么一番看似没头没脑的数字之后,穆大小姐才转入了正题:“杨默说过,根据恩格尔系数来看,饮食花费占比,是衡量一个区域实际民生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

    “富裕地区的人均饮食花费占比会在20%以下,发达地区的人均饮食花费占比大约在30%左右,中等地区的人均饮食花费占比大约在40%左右,而欠发达地区的人均饮食花费占比大约在50%~75%……至于极度欠发达地区,人均饮食花费占比甚至会超过75%。”

    “很显然,目前人均GDP只有1174.6美元(不变价美元折算)的德州主城区,其实属于欠发达地区……也就是说,如果不计入国企单位的福利因素在里面的话,主城区的百姓花在饮食上的资金,应该占月收入的一半左右。”

    说到这,穆大小姐补充道:“虽然DZ市的国企占比高达80%以上,但步入经济寒冬期以后,大量国企经营困难,因此那种衣食住行全包的福利政策肯定难以继续,根据杨默的推算,从去年起,DZ市主城区需要将一半的收入花在饮食上的城镇居民占比,并不是20%,而是40%左右,因为许多国企已经无力将福利覆盖到职工家属身上,甚至就连职工本身的福利也无法保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四年内,这个人数占比会越来越高,甚至有可能高达70%以上。”

    茄子姑娘听的眉头紧皱,目前DZ市大约有270万人口,40%就是108万。

    108万人都需要把月收入的一半花在吃饭问题上,德州这边的投资环境之不理想,可见一斑。

    见到自家姐妹皱眉,穆大小姐叹了口气:“取个均数吧,德州这边基层群体的月收入大约是65元……每个月在饮食上的花费大约会在33元左右……每天平均1.1元钱。”

    “只不过与我们不太一样的是,这些基层群体每天并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依旧保留着一日两餐的习惯……如果遇到经济拮据的时候,一日一餐都很正常。”

    “所以,既然默默百炒的定位是一家面向基层百姓的快餐店,那么如何设计产品,以及如何定价,便是一个非常讲究的问题。”

    说到这,穆大小姐看了一眼林落苏:“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杨默不顾所有人地反对,也要提供米饭随意吃的服务,然后超量供应免费的咸菜和菜汤,并且设计了这么一套明显有漏洞的套餐价格组合,把侧重点放在8毛钱和1块钱的套餐上了吧?”

    被这么一番因果一串,茄子姑娘感觉背后的寒毛都有些竖起来,似乎是明白了,但又不是特别清晰。

    “听你这么一说,我大概明白你们家那口子是想照顾那些基层群体,但问题是……对于一个月只有33块钱饮食预算的人来说,一顿饭花上八毛钱,也根本不算便宜啊……可别忘了,他们一天要吃两顿呢,如果经常来吃默默百炒,那不是超预算了么!”

    茄子姑娘有些搞不太懂,既然默默百炒的定位类似于“百姓食堂”,依托于央企独有的社会资源调动优势,那八毛钱的最低套餐价格虽然能保证钻探公司不亏本,但却有点两不沾的意思……钻探公司赚不了多少钱,那些基层百姓却也没办法顿顿来吃。

    可问题是,从她刚才的观察来看,跑到默默百炒里面吃饭的人,全都是老顾客了,而且听这些熟客之间的寒暄来看,他们似乎真的是几乎天天过来吃,这就让她迷惑了。

    见到林落苏一头雾水,穆丽雅轻笑了起来:“还是那句话,咱们在指挥部那边待太久了,对于这些基层百姓,我们太缺乏了解了。”

    ??

    听到自家姐妹再一次地重复了这句话,茄子姑娘愣愣地看着她。

    穆丽雅今天似乎特别喜欢叹气,又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后,她才解释道:“知道么,虽然这些百姓每个月的预算拢共也就三十多块,但这三十多块钱怎么个花法,却是有讲究的。”

    “事实上,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随着默默百炒的推出,以及这些店长和店员们的引导,这些百姓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吃法。”

    “他们不是一天只吃两顿么,其中的一顿可以花上八毛钱,在默默百炒里面敞开肚子吃上一顿,然后晚上的时候,花上一两毛钱买上几个馍馍对付着一下……忘记说了,默默百炒的菜品跟钻探公司的钻工食堂一样,会死了命地往里面放油放辣,因此即便是素菜,里面的油水丰厚程度,也远超其余的饭店。”

    想起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油汤,穆大小姐打了个寒颤:“虽然说这种做法我们肯定是吃不习惯的,毕竟太腻了,但这些基层百姓却是非常喜欢……人一天所需要摄入的能量是有最低限度的,杨默说,一个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能量只要超过3000大卡,不但能够保证劳作所需,也不会产生明显的饥饿感……因此,这种快餐+馍馍的组合吃法,很快就受到了欢迎,并且逐渐口口相传,甚至成了这一片基层群众最流行的吃法。”

    说到这,穆大小姐学着杨默一般耸了耸肩:“所以,你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把默默百炒当成了自己家里的食堂,每天都要来这吃一顿……有油、有肉、有菜,份量远比别处多不说,米饭和咸菜、菜汤还敞开了吃,你到哪儿找这么划算的地?”

    “事实上,默默百炒虽然是庆丰食品下属三个品牌里毛利率最低的,但忠实消费群体却是最多的,但凡你来晚一点,连站着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如今庆丰食品那边正在考虑,是不是要把旁边的铺排盘下来扩增营业面积,又或者是拉长营业时间,实行十小时供餐。”

    看着短短时间就人满为患,这才刚过十一点半就有一大堆人抬着餐盘站在外面大快朵颐的场面,林落苏咋了咋舌……齐鲁很有些地方的人喜欢蹲着吃饭,如今这边竟然连蹲着的地方都没有了,可见过来吃饭的人数之多。

    “这快餐+馒头的一日两餐搭配法,也是杨默想出来的?”

    林落苏有些好奇,又有些惊悚地问道。

    在项目落地之前,就把可能遇到的阻碍全部想到,并且丢出一个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解决方案,杨默这个家伙的心思深远,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穆大小姐闻言,却是神色复杂地摇了摇头:“不是杨默,这个主意是庆丰食品的品管部经理吕莹莹想出来的……不只是这种两餐搭配法,包括咸菜的超量供应,默默百炒菜品的几度增加用油用盐量,也是在她坚持之下改进过来的……她是农村出身,最懂这些基层民众想要什么,喜欢什么。”

    茄子姑娘似乎有些明白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了,油水足不但会对这些基层民众产生莫大的吸引力,而且还会从侧面减少米饭的消耗量;至于那些超量供应的咸菜,其实起的也是同样的作用。

    因为工作原因,她研究过一点国外营养学,自然知道在能量摄入足够的前提下,你咀嚼的次数越多,每将食物送入胃里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产生饱腹感和油腻感,从而欺骗大脑和胃部,让一两食物产生三两食物的进食效果。(后世诸如巴西烤肉之类的自助餐店常用的手段,一整块牛扒你吞下去,可能未必会饱,但如果切成热气腾腾的薄片,大约1/3块牛扒的真实份量,就能让你饱到头皮发痒。)

    所以这些看似莫名其妙的的改动其实非常重要。

    这年头的大米供应量并不是很富裕,相对于更珍贵的食用油来说,钻探公司最该考虑的其实是如何避免陈米的消耗量超过拿到的指标……优化资源配置并不是让你一味省钱,而是以一种调和的手段,把你手上的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额外支付新的资源获取成本。…………

    一个挂靠的下级单位里面竟然还有这样的人才?

    扫了扫自家姐妹有些奇怪的表情,林落苏眼珠子转了转,然后嗤笑一声:“我觉得吧,眼前的默默百炒虽然看上去生意很红火,但要扩充营业面积之类的就算了。”

    “这价格应该半年前了的吧,现在物价涨这么快,德州这边的收入水平也一直就是那个样……涨价,找死。不涨价,等死。”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杨默他看不出来?”

    “呵,半年之后,这个所谓的默默百炒,还能活下来就算不错了!”

    茄子姑娘的讥讽不是没有道理,像德州这种经济活力不足的老工业区,最怕的便是因为成本上涨而导致的涨价……收入不涨,居民的各项开支预算就会恒定,一旦在外面吃饭的花费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不管他们再怎么喜欢,也只能通过自己开火做饭的形式,来解决一日三餐了。

    需要注意的是,是收入不涨,而不是单纯的工资不涨,这点很重要。

    因此,在这种老工业区,开这种面向于基层群众的低价餐饮项目,物价成本的上涨带来的影响,简直是致命的。

    孰料穆大小姐闻言,却只是摇了摇头:“不会的。杨默之所以通过种种手段把一荤一素变成主销套餐,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茄子姑娘翻了个白眼,只觉得这傻木头已经被杨默使了邪法,彻底迷了心窍:“呵,这中间又有啥说法,我咋就看不出来……木头,你是不是太迷信你家那口子了,物价上涨是客观大趋势,杨默就算再能,钻探公司就算再牛,也不可能抵抗大势吧?”

    穆丽雅看了她一眼,眼中露出一丝神光:“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物价上涨带来的客观影响,但可以从内部要效益,抵消部分不利影响啊……只要默默百炒的综合毛利率不低于12%,这个项目就倒不了……默默百炒虽然是庆丰食品三个项目里最不赚钱的,但却是杨默最看重的一个项目,杨默不可能让它这么容易地倒下去的。”

    向内部要效益?

    茄子姑娘表情古怪地看了穆大小姐一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初推出默默百炒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解决钻探公司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吧?”

    “朝内部要效益?你确定这些家属不会跳起来造反?”

    对于如今的国企来说,朝内部要效益几乎可以跟裁员画等号,而与默默百卤不同,如今几乎每一个加盟店都设有默默百炒项目,因此一旦裁员,绝对是一等一的***烦!

    穆丽雅闻言,却是摇了摇头:“不是裁员,杨默也从来没想过裁员……在他的观念里,除非是员工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否则裁员这种手段是项目管理者最无能的体现。”

    说着,穆大小姐拉着茄子姑娘微微退了几步,让开店门口越聚越多的吃饭人群:“落落,你在青岛那边也管辖着许多餐饮项目,应该对【菜单越薄,利润越厚】这句话深有感触。”

    菜单越薄,利润越厚?

    林落苏眼中精光一闪,很有些讶异地看着自家姐妹。

    这句话她其实并没有听过,而如今有铺面的餐饮单位也都是求大求全,因此这句话与当下的主流趋势其实很有些格格不入的意思。

    但作为青岛三产项目办事处的主管,每个月都会看到那几十家饭店并不如何令人欣喜的财务报表和花花绿绿的新菜单,林落苏对于自家姐妹说出来的这句话,竟然有种莫名的赞同。

    穆大小姐并没有理会自家姐妹脸上的错愕表情,自顾自地说道:“之所以有意识地把一荤一素做成爆款套餐,其实本质就是把菜单做薄。”

    “想想看,虽然默默百炒是快餐店,按照惯例至少要上八个主菜,但如何在满足消费者口味喜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不浪费这八个主菜的原料,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一荤一素,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既然只能选两个主菜,那消费者肯定会选自己最喜欢吃的那两个菜吧?”

    “这边消费者一做选择,有店长和店员在旁边观察着,庆丰食品那边立马就能得到相关数据……哪些菜是消费者每次都喜欢吃的,哪些菜是消费者隔三岔五才会点的,哪些菜是消费者实在没有选择了才点的,哪些菜是消费者压根底就不喜欢的,一个星期就能出个大概结果。”

    “但是呢,庆丰食品这边又时不时地更换着主菜的样式,因此半年下来,哪些菜品是真的受欢迎,那些做***被消费者接受,哪些原料可以大量筹备,基本上已经被摸的清清楚楚。”

    说到这,穆大小姐笑了笑:“撇开第五农场及临邑县的许多村子都是默默百炒的原料供应基地不谈,能够精确地把握住消费者的口味喜好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商业价值的事情……优中选优地确定好春夏秋冬四季的菜品之后,需要大量采购哪些菜品原料的清单就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采购规模越大,边际成本就越低;采购越精确,原料的损耗和浪费就越轻微……这两点对于一个餐饮项目来说有多重要,想必不言而喻了吧?”

    茄子姑娘睁大了眼睛,她万万没想到,主推一荤一素的套餐,还有这层考虑在里面。

    这完全是一种超出她想象的节流方式,并且完全不需要裁员。

    一般来说,这年头单店的餐饮项目,各种原料的实际浪费率不会低于15%……厨师偷拿、采购虚报、食材因为没有客人点餐而导致过期应该算作是最主要的三大漏洞。

    但默默百炒是统一采购,而且因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供应部分原料,因此在这块把控的很严,基本上不存在价格虚报或者缺斤少两的情况。

    而对于默默百炒这种原材料日消耗量巨大的连锁项目来说,别说它们的透明厨房根本不利于厨师偷拿,即便是偷拿了点原料,对比下来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因此,如何避免食材/菜品因为不受欢迎而导致的过期变质,就变得极为关键了……事实上,这也是餐饮项目最大的原料浪费源。

    虽然不知道默默百炒如今每天的原料消耗量,但从今天这种人满为患的现场来看,哪怕能减少1%的原料浪费,节省下来的资金都会是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数字。

    更何况木头说得对,一旦把采购范围锁定在有限的原料里,大规模订单采购之下,这些原料的价格跟你小批量购买,又或者临时购买,那绝对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从并不为人注意的细微处察觉到自己跟杨默之间地差距之后,茄子姑娘打了个冷战,发了一会呆后,忽然紧紧地抓住了穆丽雅的肩膀:“不对!我听说默默百炒的综合毛利只有百分之十几……既然杨默早早地就在这些方面做了优化设计,那么这个项目的毛利率绝对不止这么一点!”

    看见自家姐妹眼中那股强烈的不甘和“终于抓住你尾巴”的得意,

    穆大小姐叹了口气:“落落,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杨默不是那种公报私囊的人,事实上,在默默百炒成立之初,因为某些原因,公司对于这个项目异常的关注,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不可能乱来的。”

    没有公报私囊?

    怎么可能?

    那为什么默默百炒的毛利率这么低?

    穆丽雅见状,笑了起来:“虽然默默百炒的菜品成本是可以很容易地控制下来,但架不住这个项目的各种额外支出高啊,而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在杨默的授意下,这部分【被浪费的钱】也被折入了运营成本里,这么一来,项目的综合毛利率自然就低下来了。”

    茄子姑娘一头雾水:“额外支出?那是什么?”

    默默百炒是央企下属的三产项目,而且还是在报纸上挂了号的明星三产项目之一,本地的各种主管部门自然不可能如同对待普通民企或者个体户一样去对待它们。

    所以……

    就算可能免不了一些“人情往来”,但程度铁定不会很夸张,哪来的那么大一笔额外支出,让这个本身就具有各种资源优势的项目,把综合毛利率降到百分之十几的水平?

    穆丽雅见状,眼中却露出一丝莫名的骄傲和得意:“这个嘛……等你明年被调入资产管理公司,慢慢的就知道了。”

    见到这呆木头竟然敢在自己面前卖关子,茄子姑娘顿时大怒,右手狠狠插入穆大小姐的腋下,使劲地挠起了痒来。

    顿时,穆大小姐清脆的尖叫声和求饶声在东湖旁边响起………………

    而在两人打闹的时候,杨默却坐在某栋半新不旧的会议室里,以一种平静而礼貌的微笑看着圆桌对面的几名中年人。

    “杨科长,你列出来的这些条件……真的不能再协商协商了么?”

    一名国字脸中年人反复地看了一下秘书递过来的笔记本,眉头皱成了川字,然后抬头凝视着杨默。

    杨默微笑着摇了摇头:“这是资产管理公司入驻的前提条件……我们公司唯一可以承诺的,就是等到资产公司成立后,1990年度在DZ市的实际投资额,不会低于6个亿!”

    6个亿?

    中年人沉吟了稍许,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6个亿已经这家即将成立的资产公司将近一半的账面资金额。

    更重要的是……

    DZ市如今很缺外来资金,非常缺!

    6个亿对于他们这个县级市来说,已然是非常不小的一笔投资了。

    更关键的是……

    这6个亿是杨默主投的。

    过去的一年中,这个年轻人的名字不止一次进入到他们的视野里,其他人投6个亿和杨默主投6个亿,所带来的心理预期值完全不同。

    如此说来……

    低头又看了看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中年人语气带着一丝郑重:“杨科长,关于那6个亿的投资承诺,能够写在备忘录上么?”

    杨默微笑着点了点头:“可以。”

    中年人轻轻颔首,微微纠结了一下,这才与其余几位同僚交换了一下眼神:“好,杨科长,兹事重大,我需要跟领导汇报,然后开个会紧急研究一下……能不能等上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内一定给你一个准确回复!”

    一个星期?

    紧急研究?

    听到这番次序似乎有些颠倒,实际却与应承下来没什么区别的答复,杨默知道对方是要开始走程序了。

    当下站了起来,与几位中年人分别握了握手之后,杨默一脸舒展的笑容:“那好,在下就静待佳音了!”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65400.html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65400/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65400.html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65400/

上一章:第296章 你家那口子脑袋被驴踢了吧? 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298章 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