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善良》

返回书页

第八章 延绥总兵

作者:

幻想大善人

    经过一次集体吃肉活动之后,碎金镇的男女老少都投入到了生产之中。

    四人组以确保每人都有事做为最低标准。

    男人们被组织起来挖窑打井盖房子,砍柴挑水搬物资。女人们则被组织起来缝缝补补,烧火做饭。

    商社还在镇中修建了两个大浴池,每隔一些天开放一次,同时要求所有人禁喝生水。

    李朋朋惊喜的发现,过了几天集体生活的灾民们,生活逐渐安定,自己所拥有的积分竟然有小幅度的增长,虽然只有几分。

    但这种增长是持续性的,如果未来商社的人口有所扩张的话,那么就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了。

    陕西人天生就是挖窑的好手,借助李朋朋兑换出的铁质工具,碎金镇的窑洞几乎以平均每天两孔的速度增加着。

    算下来两天就能修好一个院子。

    但是挖井那一批运气就不那么好了。

    仅仅靠着人力,打井的速度非常的慢,而且也挖不了多深。

    连着挖了十几口井,别说水,烂泥都没见过,捞上来的全都是黄土。

    李朋朋也去看过几次,就在他决定放弃的时候,一堆黑乎乎的东西吸引了他。

    “这是煤啊。“李朋朋第一时间翻开系统商城,却没发现有什么关于煤矿的东西被解锁。

    他叫来了负责打井的乔胜:“这玩意儿在这附近多么?”

    “社长是说石炭嘛,这东西挺多的,榆林卫的铁匠都用石炭。”乔胜又解释了起来。

    榆林卫周围有很多煤矿,而且很容易获取,甚至不需要如何开采,但是除了铁匠几乎没人会用这个生火。

    首先是味道难闻,如果冬天用这个取暖,还会中毒。官府也严禁百姓在家使用石炭取暖做饭。

    宋朝的宋慈在《洗冤集录》就已经将煤炭中毒的表现说的非常清楚了。

    李朋朋知道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但是如何处理煤矿他也不懂,总不会是采出来就直接烧吧。

    他想起小时候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冬天全靠一个小煤炉和里面的蜂窝煤取暖。

    但是他不知道蜂窝煤怎么制作,他更不知道煤矿本来就是可以直接烧的,甚至后世的煤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被进行深加工。

    他只知道一点,煤这个东西很重要,是工业的粮食,需要尽快找一个铁匠,将系统中的好东西解锁。

    他找来四人组,询问上哪去请个铁匠来。

    现在乔胜已经可以参与一般的小会议,他也是几人当中唯一的技术人员,木匠在这个时代属于家传的手艺,一般人还真没地方学,皇帝除外。

    “榆林卫里面的铁匠不少,除了边军有自己的铁匠,总兵府也会经常征调附近的铁匠整备军械。”李自成淡淡说道。

    “那容易招到人么?”

    “这有甚难的,铁匠那也是匠户,是贱籍。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打铁。”高一功轻松的说道,“我看也不用专门去请,直接找买就行了。”

    听了众人的解释,李朋朋才明白,大明朝的匠户是继承自大元,属于地位非常低的那种,需要定期自带干粮参加劳役,不准从事任何其他事务,甚至连科举都不能参加,而且除非皇帝圣旨,世世代代都不能脱离匠籍。

    这种情况直到嘉靖年间才有所改善,无偿劳役变成了花银雇工,匠籍也可以做生意参加科举,假如将银子花到位了,脱离匠籍也不是不可能。

    但实际上落实到地方却是不尽如人意,地方衙门给的银子不能说没有,只能说聊胜于无,若是买粮,都不够劳役过程中匠户们消耗的,终究是无偿奉献。

    所以但凡遇到衙门征调,无不各显神通,使银子贿赂官差的有,装病自残的也有,更有甚者直接逃跑,躲到山林里当野人。

    至于乔胜这种投靠士绅的,也是很多匠户的选择。

    而那些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被抓起来的匠户,就会被充当官奴。

    因为延绥镇属九边之一,被发配过来的官奴也不少,而榆林卫作为延绥镇的治所,所以人口买卖在此算是比较兴盛的一门业务。

    身为一个新时代下成长的有志青年,李朋朋自然是对人口买卖这种事深恶痛绝。

    又说到大明律是禁止人口买卖的,但大明律关我一个后世的人什么事。大明律还不准贪污呢。

    几日后,一个十几辆大车组成的车队出现在榆林城外的官道上。领头的正是李朋朋。

    他今天来榆林卫是为了两件事,第一是拜拜码头,给新任总兵吴自勉送点礼,就是粮食。

    第二件事就是买几个铁匠。

    毕竟作为整个陕北最能打的存在,又是延绥镇的最高负责人,李朋朋认为还是有必要套套近乎。

    至于延安府乃至陕西的官员,他们都自顾不暇了,也没必要贴上去。

    此时王二带领的几千流贼经绥德州,已然到了吴堡,眼看就要沿黄河北上与府谷的流贼合流。

    但是总兵府中的吴自勉却觉得区区流贼,不过疥癣之病罢了。只要边军出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现在头疼的是刚刚上任就被人在朝内参了一本。说自己放任流贼肆虐乡里,纵容流贼势大。

    吴自勉很想敲开这些文官的脑壳,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可是他也不敢,毕竟自己也是靠东林的大人才当上总兵的。

    且不说自己刚刚到任半年,还在收拾前任留下的烂账。即便是要发兵,粮饷从哪里来。

    退一万步说,粮饷就地征集,无需朝廷供给,那开拔费总是要的吧。总不能当个总兵还要自己掏钱啊。

    愁啊,愁的吴自勉只在四姨娘的房中待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回到了书房。

    “大人。府外有人求见。”吴自勉此时正在写奏折自辩,只说并非自己不想剿贼,只要朝廷将粮草拨付,自己立刻出征。

    “什么人?”

    “来人自称是什么朋朋商社的,还跟着二十几辆大车,装的好像都是上好的白面与大米。”

    朋朋商社?没听说过啊。

    不过看在米面的面子上,还是请进来的好。毕竟这年头,粮食在陕西可是硬通货,有钱都难买。

    李朋朋穿着一身系统兑换出来的丝绸衣服,戴着一顶黑色四方巾,脚踏一双千层底布鞋。与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已经非常相似了。

    “堂下何人,见到本官,为何不拜啊。”

    拜礼,源自西周,由于当时人们都是跪坐,所以行礼时如稽首一类的动作看起来就很像后世的下跪磕头。

    明初时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等级标准,除天地君亲师,无需向任何人行跪地叩首礼。

    民见官只需站立稽首,下官见上官也只需拱手至嘴的高度,而上官是拱手至心的高度回礼,哪怕是见太子也只需要稽首四拜,唯有见皇帝才需要稽首四拜后再叩首一次,就是只有皇帝才有被下跪磕头的待遇。

    诸如此类的行礼标准在明初时都是规定死了的。但是如同太祖皇帝的明大诰一样,这些规矩到了后世,已经没有人在意,更无人遵守。

    因为民跪官,下级跪上级的事越来越多,嘉靖年间朝廷还发布过整肃风气的命令。

    《明会典》中有这么一则记录,“嘉靖八年令、巡按、御史於守令官、不许作威挫辱。知府相见、不许行跪礼,凡官员公座。”

    可见这不是皇帝一厢情愿就能改变的事情。如不行跪拜礼,怎么能显示官员的威风呢?

    当官之前你就不跪拜我,我当了官你还不跪拜我,那我这官不是他妈白当了么。

    但李朋朋是什么人,那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能给你跪拜?

    只是拱手道:“见过总兵大人,小人李朋朋,是朋朋商社的社长,此番是来帮助总兵大人的。”

    “哦?本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啊?”

    “小人知道总兵大人一直在为流贼的事情发愁,特来襄助白面,精米各五百石充作军粮。”这点东西李朋朋花费了超过500点积分,可谓是下足血本。

    一名幕僚在吴自勉耳边悄悄说道:“大人,小人去看过了,都是上好的米面,便是在江南也是难得一见。若是真的有一千石,至少价值这个数。”说着比划出了一个七的收拾。

    什么军粮啊,吴自勉难道这也不懂么。一般军粮当中能有不掺沙子的陈粮就不错了,给士卒们吃精米白面,也不怕噎死他们?

    而七千两的数额,也震惊到了他,这是他收到过的数额最高的贿赂。毕竟武将不是文官,想赚钱只能喝兵血,吃空饷,就这还得拿出一大部分分润上下级,孝敬文官,他又不是辽东的总兵,延绥镇兵额只有两万人,每年能捞个两三千两银子已经很不错了。

    “来人啊,上茶。”吴自勉热情的招呼着李朋朋入座,站在一旁的李自成则是自动被他无视。

    “听李老弟的口音似乎是直隶人?”

    “总兵大人明鉴,小人正是京城来的。”

    吴自勉有些疑惑了,看李朋朋这模样,白白胖胖的,不像是穷人家出身,更何况出手就送了自己这么一大批粮食,难道是京城某个官宦家的公子?可问题是来陕北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

    “李老弟,你我一见如故,就别总兵啊,小人的了。我痴长你几岁,咱们便以兄弟相称如何?”

    李朋朋假意推辞了两下,顺坡下驴就答应了,开口吴大哥,闭口吴大哥的叫着。

    “吴大哥,小弟这里有一条发财的路子,但是苦于没有门路,只能希望吴大哥帮忙。”

    “贤弟且说来看看。”吴自勉想先听听。

    “吴大哥可知道番薯这么个东西?”见吴自勉正侧耳倾听,李朋朋不忘初心,一心想推动自己的番薯大计,“如今陕西大旱,最缺的是什么?当然是粮食。番薯这个东西来自海外,产量高,填肚子,最关键的是他耐旱。如今陕西有许多土地种不出粮食,但是可以种番薯。要知道番薯这东西,在海外的产量可以达到亩产二十石以上。”

    “这么多?”吴自勉也被惊到了,要知道这年头,即便是江南最好的水浇地,水稻亩产也就是四石左右。

    番薯这东西,他没吃过也没见过,倒是好些年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过一个叫徐光启的进士数次上书朝廷推广番薯一事。

    但是朝廷并未有人重视,我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番邦小物,无需在意。

    后来这事就不了了之,这人也辞官回家种田去了。

    不过新皇好像很看重这个人,正准备让他官复原职。看来番薯这东西是真的有搞头啊。

我劝你善良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76641.html

我劝你善良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76641/

我劝你善良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76641.html

我劝你善良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76641/

上一章:第七章 艾贵歪传 我劝你善良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九章 碎金镇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