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善良》

返回书页

第十三章 火器的准备

作者:

幻想大善人

    有明一代,在法律上都是不允许民间有奴隶存在的,只有一种奴隶,就是犯了罪的男性被发配到军前效力,女性则直接进入国营妓院。

    其中也包括因为亲属犯罪被株连之人,比如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的女儿,就因为与方孝孺有关被发配为官奴。

    所以说奴市,其实是政府机构。不同官奴的价格也不同,国公的女儿那肯定是比普通百姓的女儿要贵上许多。但这种一般都是皇帝亲自定罪,普通人家也不敢买回去。

    李自成也不是来买菜,他也懒得进去,就在一个院子前等候,让六子自己去办,只需把人带出来就好。

    谁想到六子进去了一会儿,竟然带出俩老四小一大家子六口人来。

    “官人,人我是给您找到了,就是这人听说要做鸟铳,他一个人不行,必须要家人一同配合才行。不过药子也不用另外找人,他们一家子都会做。”六子苦着脸说道。

    其实干他这行的也是两头吃,既要吃客户的,也要吃官府的提成。

    他巴不得李自成把一大家都买走才好。不然小的卖了,老的就没人要了。或者老的卖了小的没人要。

    古人也是懂捆绑销售的。

    李自成却不管这些。他看着眼前跪在地上的中年人问道:“你会做鸟铳?”

    “好教老爷知晓,小的一家都是西安神武前卫的匠户,世世代代都给陕西都司打造兵器。”中年人低着头说道。

    “那你怎么会沦落到这里?”

    “三年都没发过饷了,小的一家活不下去,逃籍被抓了。”

    李自成明白了,没活路了呗:“那药子你也知道怎么做么。”

    “会。只求老爷把小的一家都买下来吧,小的给您当牛做马。”

    李自成接受了,这种拖家带口的更好,也不怕是欺骗自己。

    其实官奴的价格都很低,特别是男奴,除非有特殊爱好的,一般都是二两银子左右。

    这一家六口就两个女孩儿值点钱,所以李自成给了六子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直接带走了他们。

    李朋朋看着李自成带来的这一家,直呼地道。

    不愧了是领悟商社精神的带头大哥,买一送五。

    一次性给李朋朋加了60分。

    回到碎金镇,李朋朋就将自己关在屋里研究起这两本书。学校的课程也拉下不管,更多的还是让学生们利用工具书自习,只是偶尔才会去回答下学生的问题。

    而那几个孤女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学校的生活老师,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近代之前的枪械的发展可以简单的分为由滑膛到线膛,由火绳到燧石,由前装到后装。

    经过一系列的比较,李朋朋选择了一款以目前商社技术能够打造的最好选择,米涅式步枪。

    这是后世第一款大规模列装的前装式线膛燧发枪,也是前装枪最后的辉煌。

    而在米尼弹出现之前,线膛枪只能用于少部分的猎兵。

    主要原因是相比于前装滑膛枪来说,前装线膛枪的装弹速度非常之缓慢,必须使用小锤子硬敲推杆才能让子弹顺利到达底部。

    而比火枪口径小的米尼弹则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方式也非常简单,就是在子弹底部增加了一个小小的软木,这样还能防止击发时的火药气体泄露,从而减少武器威力。

    后世的太平军,在刚开始就是利用米涅式步枪的性能优势将清军打的落花流水。

    当即把图纸画了一幅交给火器小组。

    其实也就铁匠和枪匠五个人。

    正当李朋朋又思考起火炮的选择时,一个车队来到了碎金镇。

    早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今年的春天来的同样有些迟,官道两侧,皆是开荒的农人,孩子们在田野间互相嬉闹,还有不少炊烟飘荡在远处的丘陵之间。

    “唔。没想到进了米脂的地界,居然还能看到这等景象。”豪华的马车上,一个中年人看着外面。

    身旁一个年轻一点的则说道:“大哥,或许米脂没有遭灾呢。”

    “没遭灾?朝廷廷推了三次也没商量出下一任的三边总督。这是为什么。”中年人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身旁之人,“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个烫手的活。朝廷既不想出银子赈灾发饷,又不想陕西乱起来,谁敢过来赴任?你看着吧,陕西大乱只在眼前。”

    “那咱们还要过来?让老五来不就行了。”

    “老五?我不放心他,之前那一千套水晶玻璃器运到江南,二十两银子一套尚且供不应求,他居然说只卖了一万两的钱款,还没收拾他呢。这是个细水长流的生意,咱们维持好了一年就是几万两甚至十几万两的净入。我怎么能不过来?我还想见识下这个所谓的朋朋商社。”

    这一对就是山西顺福商号的大东家,祁广山与祁广海兄弟俩。

    吴自勉得了茶具第一时间,就每件加了三两银子卖给了他们,同时还附赠了碎金镇的消息。

    二人下了马车,冲着一户人家走去。

    祁广山走向一个正蹲在田埂间啃红薯的老人:“老伯,我听说陕北闹灾了,怎么到了这里感觉不像啊。”

    “咋能不像咧?额们这可旱了一年咧。”老头抬眼看了他们一眼,忽然觉得这俩人不像是镇子里的,问道:“你们是甚么人?”

    “我们是商人,来碎金镇做买卖的。”

    “做买卖?咱们碎金镇有啥好买卖的。”老头嘀咕了一下。

    “老伯,既然旱了一年,而且陕北不少人都逃灾了,怎么这儿还有不少人啊。”

    “哪有人啊,咱们这也么啥人咧。你要做买卖就去镇子里,沿着那条大路向南就行了。”

    镇子里多次传达保密防贼意识,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天天在田间宣传,说陕西很多地方都乱了,到处都是流贼,千万要小心外人,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往保安大队进行汇报。

    那老头也不理他们,扛着锄头就下田去了。

    没办法,祁家兄弟俩只能回到马车继续向碎金镇进发。

    他们还没进入镇子,李朋朋就得到了消息,说有两个操着外乡口音的商人来了镇子。他第一时间就猜测,这是不是吴自勉给自己拉来的晋商。

    等到通传的帖子来了,才知道感情就是发行银票的那家商号主人到了。

    连忙出去迎接。

    “二位祁掌柜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晚辈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李朋朋将二人引入屋内。

    “岂敢岂敢,李社长才是年少有为,短短半年就有了这么一镇之基业,闻名不如见面呐。”

    三人商业互吹一通,方才落了座。

    “不知道二位掌柜来到小镇,有何贵干?”说着,来了两个人端着茶上来了。

    二祁却没回答,而是盯着新上的茶具看。

    这是李朋朋仿造后世一些商家,打造的奢侈品玻璃茶具,就是在之前的基础款上增加了一些花纹与图案,还在握柄上做出了许多花鸟鱼虫的形状。

    “这是我们碎金镇最新造出君子茶具。”

    祁连山收回目光,正色问道:“何为君子茶具?”

    “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李朋朋说着拿起了其中一个杯子,玻璃的一侧用工具捏出了一朵梅花贴在内壁,“寒梅傲雪,品性高洁,是为君子之骨。”

    又拿起兰花杯,那是在玻璃外层刻出了一朵兰花:“空谷幽兰,孤芳自赏,是为君子之雅。”

    竹杯则是将握柄改成竹节模样。

    “凌霜立雨,竹死不悔,是为君子之节。”

    最后便是菊杯,在底部画上了一朵菊花,运用到了玻璃的印刷技术。

    “采菊东篱,怡然自乐,是为君子之气。此四物为君子之器,所以称之为君子茶具。”

    “好!”祁连山也拿起一个杯子放在手中把玩,经商多年的他敏锐的感觉到这东西一定会在士林大卖,“不知这茶具如何售卖?”

    “50两一套,不过祁掌柜若是大量购买,价格还可以低一些。而且我这里还接受定制,只要您有需要,价钱,样式的咱们可以商量着来。”祁连山也不还价,这东西的价值不在于日常使用,50两的进价完全有的赚。

    “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李朋朋这时才说出自己的目的。

    “李社长请说。”祁连山也觉得没这么便宜的事。

    “我希望购买一些铁器或是铁矿。价格好说。小镇实在是穷,开荒也没有合适的农具。不得已只能求祁掌柜帮忙。”山西自古就是北方的产铁大省,直到明朝才从榜首跌落。

    祁连山喝了一口茶,深深的看了一眼,他并不在乎李朋朋买铁到底是做什么,总之一句话,给钱就干。反正这些年从山西出塞的违禁物也不少了,更何况这还只是往陕西卖的。

    既然如此,李朋朋又委托祁家买了大量的硝石矿、铅矿与硫矿,代价就是卖玻璃的货款所剩无几,李朋朋给了祁家特许经营的资格,就是不会再让其他人插手玻璃的生意。

    二人又商谈了一会儿,约定祁家每月会来碎金镇购买至少3000套玻璃器,商队走河道而来,携带的矿石、废料用以抵消玻璃货款。

    李朋朋摆了一桌酒宴,将二人引见给商社的几个大头目。

    以后这事就由李锦和祁连海两个小弟对接。

    宴席过后,李锦引着二祁去休息。

    李朋朋则回到了保安大院,和李自成高一功开了个小会。

    “鸿基哥。咱们镇子的人还是有些少啊,这玻璃厂往后肯定是要继续招人的,还有即将全面开工的钢铁厂,更别提咱们还需要人挖煤。你们有什么主意没有?”

    李自成想了一会儿,说道:“社长,咱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去招募灾民,咱们镇里的几个老人都说今年的年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恐怕关中的灾民会比往年还要多。”

    “这也是个办法,一功你怎么看。”

    高一功一愣,怎么这里还有我的事?由于他年纪不大,到了碎金镇除了和保安队一起训练就是上课识字,至于其他大事小情他参与的都不多。李朋朋觉得是该给他加加担子了。

    “额,额觉得杏儿哥说的有道理。”

    “那好,你就带着带着几个队员南下去招募流民吧。只需要散布碎金镇救助灾民的消息就行了。”说着拿出了地图,指着一处说道,“从米脂沿河南下至绥德,走官道至延安府城,沿洛水再南下到西安府。这一条路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高一功看了看地图说:“那额得按着地图摹一幅路线图。”

    “可以。”这张地图在碎金镇与那几本技艺书籍一样,属于绝密,只有核心小组的几个人知道存在,“正好,你们再等几天,外面兵荒马乱的,先给你们准备点防身的家伙。”

    高一功一听这个就不困了:“社长,是什么家伙?”

    “火器。”

我劝你善良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76641.html

我劝你善良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76641/

我劝你善良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76641.html

我劝你善良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76641/

上一章:第十二章 迎新 我劝你善良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四章 商社步枪实验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