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返回书页

第五章 定计

作者:

北世子

    翌日。

    蜀军开始行动,大军按照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分成两拨人马,从天水郡出发。

    西路军准备进攻陇西,以镇北将军魏延为首。

    东路军前往街亭,由吴懿、姜维、王平带领,以左将军吴懿为首。

    三日内抵达街亭,并坚守一个月,全力阻滞魏军脚步,为西路军收复陇西,尽可能争取更多时间。这是东路军的战略目标,一切作战方案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吴懿手下足足一万兵马,其中有步卒八千,轻骑两千,再加上王平的两千连弩手。步兵、骑兵、弩兵、盾兵一应俱全。

    如此配置,堪称豪华。

    尤其是那两千连弩兵,更是引人侧目。

    诸葛连弩,十矢齐发,威力无比巨大。

    面对敌方未着重甲的部曲,只需要一轮齐射,就能杀伤殆尽,这就是诸葛连弩的威力。。

    诸葛连弩,又叫元戎弩,是诸葛亮根据连弩基本造型,进行改良后的产物。

    改良后的连弩性能更加卓越,更容易适应战场瞬息万变的局势。

    “这东西好是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吴懿一脸肉疼表示。

    原本的机括由木制零件,统一换成青铜铸件,威力翻倍提升的同时,造价也水涨船高。

    粗略计算,一把连弩的造价,抵得上七把魏制短弩。

    属实是凭亿近人。

    这侧面也反应了,蜀汉的经济实力正在提高。

    益州贸易发展迅速,蜀汉逐步走出夷陵之战的阴影,渐渐恢复元气。

    如此大手笔,若在以前,肯定是做不到。

    “若能以财宝换取强兵利刃,恐怕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六国被灭,府库充盈。今日虽有穷兵黩武之嫌,但总比国破家亡、良田尽毁、任人奴役好得多!”姜维沉吟道。

    “伯约此言,发人深省。”吴懿重重颔首,深以为然。

    国恒以弱灭,此乃万世不移之理。

    “禀将军,前方就是街亭了!”

    蜀军轻装简行,经过两日的强行军,终于来到了街亭。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都有些愣住。

    “街亭竟然凄凉至此?”吴懿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自汉末董卓以来,此地久经战火。

    百姓作鸟兽散,纷纷逃亡塞外,如今的街亭,恐怕十室九空都不能形容。

    白骨弃于荒野,人间惨惨如鬼域。

    举目四顾,尽是荒凉颓败。

    无数破损倒塌的城墙中,埋葬着往日的繁荣。

    “全都拜这乱世所赐,天下间不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姜维说道。

    “伯约壮志在怀,老夫深感佩服。”吴懿拍肩道。

    “若此战可以横扫雍凉,应当速速澄清宇内,早日还天下一个安居乐业的国家。”

    蜀军抵达街亭,很快驻扎下来。

    吴懿在姜维的建议下,命令士兵清理断壁残垣,从荒废的房屋里拆除木材,用来修筑防御工事,搬运檑木滚石,建造拒马桩。

    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硬仗。

    由于时间差的关系,因姜维主动献降天水,使得蜀汉的进兵步伐比历史上足足早了三天,因此在修建防御工事之后,依然有充裕的时间布置兵力。

    “伯约,可有破敌良策?”街亭旁边的山顶上,吴懿和姜维登高眺望,街亭附近的山川地势一览无余。

    临地考察,比在地图上更加详细周密。

    姜维沉思良久,脑海中的兵棋沙盘一遍遍推演,忽然眼前一亮,计上心来。

    “正有一计!”

    “快快说来!”吴懿期待不已。

    “将军可曾听说过伏盾之策?”姜维问。

    “略有耳闻。”吴懿点点头,继续道:“听说当年袁绍大战公孙瓒于界桥,就是其手下大将麴义,布下了伏盾之策。”

    “不错,正是大破白马义从的伏盾之策。所谓伏盾,是羌人发明的战阵,专门用于针对骑兵,起初是伏盾于山坡之后,以弓兵诱敌深入,只待骑兵踏上盾牌,立即起盾而出,登时掀得人仰马翻。伏盾之兵,既可以隐藏在山坡之后,自然也可以伏于壕沟之中。”姜维娓娓道来。

    “我以步卒正面抗击曹魏骑兵,是否以卵击石?”吴懿眉头紧锁,额头上出现细密的汗珠。

    骑兵从头上踏过,纵使有盾牌抵御,也实在过于骇人听闻。

    三国时代,骑兵的统治力依然强力。

    “在伏盾之阵前,可以用壕沟用来阻滞敌军,使其被迫勒马,从而削弱骑兵威势。”姜维冷静说道。

    “可是……”

    吴懿还想说什么,被姜维打断。

    “敢问将军,曹军的骑兵,比之白马义从如何?”姜维负手问。

    “听闻白马义从,昔日冠绝天下,如果说曹军的虎豹骑能够相提并论,那么其他骑兵则要逊色许多。”吴懿回答。

    “不错,我们面对的只是普通骑兵,并非虎豹骑。”姜维点点头。

    虎豹骑是曹军骁锐,现在由曹休率领,在东南震慑孙权,无暇西顾。

    “诸葛连弩与河北强弩相比,又如何?”姜维继续追问。

    “诸葛连弩机括坚实,威力绝伦,河北弩远远不及。”吴懿不假思索道。

    “既如此,何惧之有?”姜维淡淡道。

    吴懿恍然大悟。

    “这么说来,此战必胜?曹军的骑兵不如白马义从,而我们的箭弩却远胜麴义的部队。”

    “正是此意!”姜维颔首。

    “我们在壕沟中伏精锐,等曹军骑兵冲至,立即掀盾搏杀,就可以牵制住他们。这时,侧面伏藏的连弩就可以发起攻击,只要机会把握得当,一战就可尽全功。”

    这里有一处细节。

    从一开始,姜维就没打算把连弩放在正面。

    连弩正面容易受到冲击,射击范围也仅限于敌第一排,一轮齐射的杀伤有限。

    侧面的射击角度可以达到锥形,范围最大,可以覆盖前中后军,而且不易受到敌方骑兵的正面冲击,可以说是连弩的最佳使用方式。

    “还有一个问题。”吴懿忽然皱起眉头。

    “我听说张郃曾经是河北名将,早年侍奉于袁绍帐下,被称为河北四庭柱。他会不会也知晓伏盾之策?”

    伏盾对付别人,也许有用。

    对付张郃?

    人家未必会上钩。

    “哈哈哈哈,正要利用这点!”姜维闻言大笑,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料想张郃会进退失据,我有一策,保准让他甘心入瓮。”

    “将军请看。”

    姜维说着,拾起一根落在脚下的树杈。

    他在地面上勾画出城池的形状,并在城门前划出三条线。

    “我们在街亭城门前,挖出三条壕沟。”姜维细细讲解道。

    “第一道壕沟,仅在坑外洒布铁蒺藜。”

    通过铁蒺藜和壕沟,可以有效挡住骑兵,等到张郃清理完铁蒺藜,填平壕沟,速度已经被显著滞缓。

    “第二道壕沟,上面覆盖盾牌,坑内不设任何兵马,只为作为疑兵之计。”

    这是计划的关键,也是精髓所在。

    “第三条壕沟,则令精锐士卒藏于盾下,伏盾备战,等到骑兵突至,即刻掀盾搏杀。与此同时,连弩全力攒射,敌军心必溃。”

    “此乃伏盾疑兵之计,妙极,妙极。”吴懿大喜过望。

    兵者,诡道也。

    虚而实之,实而虚之。

    姜维洞察了战场全部条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地势、兵员配置和敌将心理,完成了这场精妙的布置,可以说是对兵法的极致运用。

    “既如此,一切就依伯约所言。”

    吴懿旋即下令,命帐下赤甲军精锐布置伏盾,又命王平率两千连弩营伏击于东山。

    又以三千兵马藏于西山后,作为援引,其余兵马则据守城内,伺机而动。

    一切事宜妥当,万事俱备。

    远处尘沙漫卷,号角连营声起,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场针对张郃的伏杀,俨然无懈可击。

    --我是无懈可击的分割线--

    “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魏氏春秋》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89739.html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89739/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89739.html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89739/

上一章:第四章 天下名将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六章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