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返回书页

第五章 春风解意浓

作者:

北世子

    “此话当真?”姜维诧异来问。

    诸葛果虽是女流,但却活泼开朗,落落大方。

    这与寻常闺秀的羞涩截然不同,她的性格养成来源于家学深厚的积淀。

    父母倶是当世少有的智谋之士。

    生于智者之家,从小耳濡目染,她不仅继承了母亲黄月英的敏捷与聪慧,更从父亲诸葛亮那里获得了一种深入骨髓的自信。

    面对姜维的好奇,诸葛果轻轻一笑。

    她左眼眉毛微微挑起,自信回应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手腕上的翠绿玉镯在月光下闪着温柔的光芒,与她玉白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伴随着镯子轻铿的音响。

    “跟我来!”

    诸葛果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轻轻抓起姜维的袖子,步履轻盈地领着走向一汪池水。

    “就是这里啦!”

    月光倒映在池水中,竹子、榕树、青松各自生长在周围,池边几块鹅卵石散落,锦鲤在水下游曳,好不快活。

    月光撒下,如银似雪。

    诸葛果一身青衣,她松开姜维的衣袖,长发如瀑,一双明眸清澈又灵动,仿佛能说话。

    “真是个好地方,别有一番雅趣!”姜维环望四周,不由自主赞叹道。

    与贵胄里那些富丽堂皇的园林不同,诸葛府的后院显得尤为简朴清新。

    虽然都是些常见的景致,但排列错落有致,让人看上去不由得心神宁静,是个绝佳的静思冥想之所,想来暗合奇门之道。

    四下无人,唯有月光如水,寂照二人身影。

    “我曾在青城山访仙问道,侥幸得到一点道术。”

    “此术名为秋水,乃是望气之术。”

    诸葛果转身缓道。

    望气之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侯术,在公侯贵卿和民间都很流行。

    成都坐落西川之地,早年为益州牧刘焉所辖,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谣谶:“天下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之气。”

    刘焉听闻蜀有龙气,这才废史立牧,据险自守。

    姜维文武双全,当然知道这些历史典故,心中对于古代方术也有忌惮之意。

    在姜维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无根之木,不仅没有依据,更没有道理。

    谣谶的出现,与祥瑞之兆如出一辙。

    无非是那些宦海浮沉的钻营之徒,趋炎附势之人,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行为而已。

    此等谄媚行径,绝非正人君子所为。

    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更何况姜维这种军伍出身之人,更是铁骨铮铮。

    不过,诸葛果的神秘兮兮的举动,却似蕴藏着一股难以捉摸的清冷之气,显然与那些谄媚之人不用,这更是引起了姜维的好奇。

    “难道她真的会望气?”

    姜维心里嘀咕不已。

    “哈哈!”

    诸葛果嘴角轻扬,如一朵含露的冰莲,清冷中带着几分俏皮。

    她含笑望着姜维,目光似乎能透过他的心扉,轻轻问道:“将军果真不信?”

    姜维被她那如寒池的明眸所吸引,心中顿时一惊,连忙摆手,说“不敢,不敢。”

    诸葛果眉眼之间流转出一抹戏谑,声音清脆如冬日的溪流:“究竟是不敢,还不敢不信?”

    “不敢不信……啊,不对,不敢……”

    姜维立即改口,但在诸葛果那似雪的清冷笑意前,他竟一时语塞。

    诸葛果轻轻笑出声,声音中带着一丝纯真的玩味:“哈哈哈哈,不逗你了。”

    “将军好生看着了,千万别眨眼。”

    诸葛果玉指捏诀,嘴角轻翘,嘴中咏叹,念念有词,词句铿锵有力,低吟而出。

    霎时间。

    云翳消散,月影徘徊。

    从竹林深处与腐草之间,翠碧的荧光开始升腾,如同被仙音倏忽唤醒。

    紧接着,诸葛果手腕轻旋,宛如舞姬在楼台上的轻盈转身,玉指轻点竹叶,那片青葱的叶子随即摇曳起舞。

    刷刷刷!

    成群的萤火虫如被吹起的尘埃,从腐草飘起,成为点点莹光。

    月光如丝,轻轻撒在清澈的池水上,光滑圆满的池石被照得晶莹剔透。池水宛如一面仔细打磨的镜子,平静地倒映着夜空中的花月。

    “请将军闭上眼,回想过往生平。”

    诸葛果语声柔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庄重。

    姜维心中一凛。

    “平生经历么……”他叹息,轻闭双眼。

    姜维的脑海中无数思绪涌动,内心的舞台上,战鼓再次轰鸣。

    过往岁月之中,他沉醉于武艺的切磋,痴迷于兵法的演绎,还有那些辩论战策的夜晚,对汉室沦陷的痛心疾首,以及对曾经背叛他的人们的愤恨。

    前尘往事,历历在目。

    遗恨残生梦未酬,山河犹待子孙修。

    若问心中是否有遗憾,姜维必然是遗恨万千,但此生自归汉以来,却自认问心无愧。

    他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求名利,只为北伐一线生机。

    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但姜维外表依然沉稳如初,他控制着面部的肌肉尽可能放松,喜怒不形于色。

    “这……”

    诸葛果眼神微凝,似乎发现了端倪。

    “望气之术,乃通达天机、洞悉万物之大道。其妙处,可望山川草木之炁。凌虚问天,知晓王朝兴衰更迭,俯察地理,遍观日月山河。对于世间芸芸众生,我更能以此术卜算其命途走势,如鱼饮水,自由无碍。”

    “凭此术,我能卜知汉室国祚,知晓献帝生死,甚至能知后来者何如,王提马而走诸侯晋。”

    “然而,此人之命途,似江潮汹涌壮阔,又如烟雾般难捉摸……”

    “从未见过如此异相!”

    诸葛果的眼眸中掠过一丝困惑,那种深邃的疑虑,是她从青城山问道以后,未曾有过的震撼。

    “他的命盘,恍如麒麟降世,而其命运却又不受卦象牵制,不被天地所困,仿佛并非此世之人一样。这怎么可能?”

    “而他命盘背后,更是千丝万缕将全天下勾连在一起,如蛛网般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心中一阵起伏,她震惊地自问:“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凭自己之力,挽救这注定倾覆的乾坤吗?”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姜维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常,却带着深不见底的沉稳。他淡淡地看着诸葛果,语调平和:“姑娘,你的望气之术,可曾看到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诸葛果避开了他那穿透力极强的目光,轻咬下唇,犹豫片刻,这才支支吾吾回应:“没……其实,并无所觉。”

    池水宛如玉砌的镜面,上面映照着皎洁的月光,连同诸葛果与姜维两人的身影。诸葛果在水中的影子像是一位仙境中的旖旎画卷,肌如凝脂,眉宇间宛如遥远的青山,尽显着清雅与脱俗。

    并非是诸葛果不相信姜维,而是她更怀疑是自己学艺不精,导致术法出了大问题。

    诸葛果的内心却如风中的纱灯,不由得摇曳。她深信自己的望气之术,如今却似乎碰到了难题。

    难道真是自己所学犹浅,术法出了纰漏?

    在道法之中,一线之差,可是天壤之别。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奇门之术更是如此,绝不能有丝毫谬误。

    向来以此自傲的诸葛果,此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甘和疑惑。

    姜维察觉到了诸葛果微妙的情绪波动,他识趣地开口:“夜已渐深,我恐耽误姑娘修行,便先告辞。”

    池边的微风轻轻拂过,使得诸葛果的裙摆微微起舞。她神情略显羞涩,轻轻地点了点头,眼神却流露出一丝深深的不甘和期待。

    当姜维正要转身离去的瞬间,她突然轻声叫住了他。

    “姜将军,且慢。”

    声音如山谷中的清泉,纤细而又清亮。

    她纤手轻轻地探入腰间的丝带之中,缓缓地取出一个雕花精细的吊坠。那坠子似乎是用上等白玉雕琢而成,映衬着她玉指的纤细,显得更加的精致。坠子的下端,则悬挂着一个用绣线丝巧制成的香囊,散发出淡淡的草药之香。

    “这香囊内藏的是些草药香料,尽管并非什么贵重之物,但都是我亲自研制。不敢希望与大道术法相比,但也算是我的一点薄礼,以答谢将军今日在丹房救火的恩情。”

    “这怎么能收。”

    “姑娘太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必挂怀。”姜维坚决拒绝,作洒脱状。

    诸葛果却是摇了摇头,郑重道:“将军虽与我初相识,却能够赴汤蹈火,情深意重,我诸葛果心知肚明,决非漠视恩情之人。”

    说着,诸葛果缓缓地靠近,脸色微红。

    她踮起脚尖,把香囊佩戴在姜维衣襟上:“其实,刚才望气,并非全无所得,虽然模糊难辨,但依稀能够看到将军有心事,只是不知因何事烦忧?如果是军略纵横之事,非我多长,恕小女子无法为将军分忧。不过,这个香囊有安心凝神之效,将军若有忧思辛劳,辗转难眠,这香囊也许能派上用场,让将军睡个安稳觉。”

    姜维看着手中的香囊,微微颔首。

    “既是姑娘的心意,在下却之不恭了。”

    “将军辛苦了,早些回去歇息吧。”诸葛果微笑着道。

    诸葛果的语气很温柔,言辞之中尽是关切之意,这让姜维由衷感动。

    自雍凉征战以来,军旅生涯,日夜谨慎,一方面夙夜谋划战事,一方面警惕曹魏偷袭。长期以来,姜维的状态都十分紧绷,并没有睡过太安稳的觉。

    如今从前线离开,回到都城,但朝堂之事,更加风波诡谲。

    姜维心中虽然无惧,但依然思虑重重。

    可以说,诸葛果的礼物恰逢其时,这让姜维心中十分受用。

    如今突如其来的关切,简直让人如沐春风。

    随着姜维的身影渐行渐远,诸葛果独自留在原地。

    当她尝试用望气之术重新寻找姜维的命脉,眼前却呈现出一片沉稠的黑雾。那如乌云密布般的气势几乎令她窒息,遮蔽了所有可能的线索和预兆。那雾气笼罩下的压迫感,如同风暴来临前的宁静,几乎让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

    狂风前的压抑、黑夜中的无光,他的命途深邃而又神秘,让人难以窥探其内的风景。

    “姜维!”

    诸葛果轻柔地吟诵着这个名字,仿佛在她的唇间,这两个字拥有了某种魔力。

    她那如溪水般清澈的眸中,藏着一抹难以掩饰的温柔与好奇。

    “究竟是何许人也?”

    ——我是难掩好奇的分割线——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行香子·述怀》苏轼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89739.html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89739/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89739.html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89739/

上一章:第四章 丹心明月前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六章 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