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修道三百年》

返回书页

第1章 命门低开

作者:

暴走小清新

    多年以后,当苏夜修成阳神回到天州,准会想起母亲苏小婉偷偷教他读道经的那个雪天。

    彼时的天州,还是大正朝的一块飞地。

    苏夜祖上六代都是天州刺史,世代镇守当地的羌人土司,同时抵御北方的野蛮人入关,是军政一肩挑的实权贵族。

    是年大雪。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州府的荇里别院,大雪将柴门压的咯吱作响,风雪在屋外肆意呼号,似乎要将这读书声压在柴门之内才肯罢休。

    “我要是能修道成仙,就可以摆脱林家,离开天州,从此再也不用受林文靖的压迫!”

    苏夜放下手中的道经,对修道成仙无限神往。

    这是母亲苏小婉教他识字用的道经。

    书中记载的仙人春秋过百岁,纵横人间三甲子,经历几个王朝而不朽!

    不过,苏夜向往的,既不是仙人的神通法术,也不是长生不朽,而是自由。

    早年,太平道的掌教“玄清演道主教真人”王玄喆,曾来天州收林文靖入太平道,看到尚在襁褓中的苏夜,说他命带华盖,刑克双亲。

    想要化解,必须命门低开,并给他取名“夜”,来弱他的命数。

    华盖命是孤独寂寞之命。

    这样的人天资聪颖,悟性奇高,与僧道有先天的缘法,属于天生道骨,灵根深厚之人。但是又注定了命途艰难,多忧少乐,孤克六亲死八方。

    如果让他起势,多半是家无宁日,人无善果。

    王玄喆是天下最具显名的大真人,对于掌教真人兼度职恩师的谶言,林文靖自然是深信不疑。

    而且林文靖入道,还肩负了天州林家融入中原的家族使命。

    所以从小到大,苏夜不为父亲林文靖所喜,既不能读书识字,也不许能骑马射箭,连姓都只让随母姓。

    只有这样文武全废,才算命门低开。

    从小到大,苏夜都活在林文靖的霸道和专制之下。

    宗族子弟上百人,都可以读书识字,练武学艺,只有他不行;其它同龄人都可以游学拜师,外出历练,也只有他不行。

    总之,除了这也不行,就是那也不行。

    别人家孩子稀松平常的事情,到他这里就不行。反倒是别的孩子因为年幼,还不能近女色的时候,苏夜已经坐拥三个美艳可人的通房丫头,傲视群雄。

    在这样的压迫下长大,苏夜恨透了林文靖,也不喜欢林家。

    他并不想按照林文靖的安排过完这一生,所以从十岁开始,就在偷偷得学习,他可以一目十行,可以过目不忘,可以听音辨字,被林文靖逼出了这等道行,简直是天生异象。

    当然,这也有母亲苏小婉暗中助力的功劳。

    比如今天。

    按照太平道人的规矩,苏小婉这几天是不能在家里居住的,需要搬出去偏居几日,因为在修道者眼中,女人来月事是一件很晦气的事情。

    修行之人最忌讳气运受损,气运是修道的关键。

    一般的太平道人会选择自己离家,去道观住几天。但是苏小婉是主动离家相避的,因为她要偷偷教儿子读书识字。

    苏小婉异常年轻貌美,似乎岁月专门饶过了她,不曾留下半点痕迹,她体态高挑,身材饱满,全身上下哪哪都跟小沾不上关系,唯独这容颜深得小字神髓。

    一个身材、相貌俱是上上佳,又青春不老的贵夫人,还温婉知礼,应该是无可指摘的。

    不过私底下,大家还是会腹议几句:

    可惜,是个胡人。

    因为苏小婉是羌人大酋长的女儿。

    林家为了统治羌人土司,在天州化胡推文,开了大正贵族与胡人通婚的先河,苏小婉嫁到天州林家来的时候,大酋长陪嫁了一大块地方给天州,也就是现在天州的第十三个县。

    苏小婉一直以来都不用仆人,到荇里别院偏居,也仅仅只带了儿子和一只黑猫。

    时逢盛世,又是世家大族把持天下,所以大正朝的贵族奢靡之风盛行,像苏小婉这种饮食起居都亲力亲为的几乎没有。

    养猫就更奇怪了。

    因为太平道崇阳慕正的原因,中土大正人都不喜欢猫,视猫为夜行兽,吃地鼠,捉阴物,不忠不义,养不熟,还不护主,属于阴兽。

    只有羌人才养猫。

    可是苏夜知道,苏小婉不用仆人,是因为要偷偷教他读书认字,养猫也是为了防着林文靖夜游窥视而不知。

    因为猫可以看见阴神。

    “幼安,这些字可还有不识的?”

    “幼安”是苏夜的字,为了命门低开,字也取得小。

    “识得识得,可我总觉得你教的有问题,你不会又是蒙的吧?”

    苏夜揶揄道。

    苏小婉是羌人。

    羌人仰慕中土文明,崇服章之美,尊礼仪之大,很多羌人都移风易俗,学习大正的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甚至连姓都改成了大正人的姓氏。苏小婉也是懂一些大正文字的,可毕竟根基浅,很多大正文字又过于复杂生僻,她便选择用道经来教苏夜。

    大正朝以道立国,道学乃当世显学。

    时人崇道,世家大族皆以读道经为风尚。

    道门为了扩大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力,刊印了很多道籍,为了更容易阅读,尽量使用常用字,一些生僻古义的字都尽可能剔除了,所以这种类似于劝学篇的入门道经,更容易用来开蒙。

    可就算是这样,苏小婉也认不全,有很多字她也不会写,常常少些笔划,改个偏旁部首,不伦不类。

    一个稀里糊涂的教,

    一个不明就里的学。

    “幼安,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教你识字了。以后怕是没有机会了。”

    苏小婉神情哀伤。

    “怎么了?”

    “府上来了位道人传旨,官家要让我们羌人动迁,华胡不得通婚、杂居。幼安,我要走了。”

    苏小婉暗自垂泪。

    大正立国已历太祖、太宗等六位皇帝,先皇已在去年驾崩,当封庙号为“文帝”,但是当今皇帝却将其庙号封为“武帝”,准备将“文帝”留给自己百年之后用。

    一般文帝是高于武帝的。

    皇帝私心作祟,想将自己凌驾于父辈之上。

    新皇帝登基不久,中原便开始大旱,再加上他连个儿子都没有,却想将“文帝”留给自己,这惹得世家大族极为不满。

    新皇帝急于证明自己的治国能力,于是便想到了天州。

    九瀛大定,唯缺一隅。

    天州是大正永恒的痛。

    天州是大正朝的一块飞地,是大正立朝之初,一位林姓的大修行者抵御了北方的野蛮人入侵,不仅保护了中土大正,也保住了羌人世居之地,在大修行者的斡旋之下,羌人自知难以抵挡北方的野蛮人,便将最前线的险要之地献给了大正,大正人在此地修长城,设关隘,便有了现在的天州三郡十三县。

    大正朝将大修行者的族人封为刺史,世代守牧天州,也就是现在的林家。

    天州林家世代为大正守北长城,但是随着天下太平,天州在大正人眼中,开始变得比野蛮人还要可怕。先皇在世之时,对天州一直实行的怀柔绥靖的政策,在二十年前还得羌人献地,是继太宗皇帝收复蜀地之后,唯一一个开疆扩土的皇帝。

    这是先皇的功业,也是他值得诟病的地方。

    因为天州始终悬而未决。

    有一日,皇帝飞虎入梦,梦见一只老虎将自己的儿子咬死了,梦醒之后暗自神伤。

    无子是他最大的软肋。

    于是,皇帝请来太平道的掌教真人王玄喆解梦。皇帝的子嗣是国运大事,虎即胡,是因为胡人乱了国朝的气运。天州和羌人所在的西北羁縻区,属于乾位,乾即天、天即君王。

    也就是西北的胡人让皇帝生不出儿子。

    于是,一纸诏书来到天州:

    华胡不得混居。天州的羌人动迁,搬离天州前往羌地。

    华胡不得通婚。凡天州有与羌人通婚者一律休家遣返。

    天州百年来一直在化胡推文,林家率先在此地移风易俗,众多贵族与羌人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不仅乱了华夏风水,也让林家这种地方豪强勾结当地土司,进一步坐大。

    苏小婉是羌人大土司的女儿,正是她开了大正贵族与羌人通婚的先河。而且她家还是羌人最大的土司部落,现在官家的政令下来,苏小婉便是首当其冲。

    她必须与林文靖离婚,然后搬离天州,回到部落去。

    “咚咚咚!”

    荇里别院传来敲门声,待苏小婉打开大门,只见门口列了两队士兵,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

    苏小婉盈盈下拜,道:“叔父。”

    来人是天州长史兼东郡太守林中腾,是天州牧林中棠的弟弟,林文靖和苏小婉的叔叔,他叹息一声道:“婉儿得罪了。带走吧!”

    两队士兵将苏小婉和苏夜绑起,往州府衙门而去。

    天州刺史府。

    苏夜被绑着来到州府衙门,还没到地方就听见哭声震天。放眼望去,已有九个人如自己一样绑着,是自己的两位婶婶和三个儿子,还有族叔的夫人和她的三个孩子,最小的才五岁。

    这几位婶婶和苏小婉一样都是羌人,是自己两个亲叔叔林文安和林文邦的侧室夫人,孩子都是他们有羌人血统的孩子,另有一个族叔的夫人,是林中腾的儿媳。

    州府衙门内,天州三郡的太守,天州大营的军中主官、将军等二十余人、十三县的县令,以及当地的各个豪强大户,这些人依次排在两侧,最前面的却是七名道士,为首的两人举着两面大纛。

    一书:昊天图谶;

    一书:司吏校尉。

    昊天道是太平道的内门道士,可以开坛作法,请神威上身。

    司吏校尉是朝廷任命监督、巡察军政的监察官。

    大正朝以道立国,为了防止道门过大,实行的是道政分离的国策,道士们当官历练,可以监督百官甚至皇帝的行为,却不能介入地方军政事务。

    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道士,面相和善,给人仙风道骨的感觉,苏夜依稀觉得有些眼熟,却不知道在哪里见过,随行的六个道士都佩长剑带拂尘。

    除了道士之外,还有两名官员,一个师爷。

    太平道崇尚简洁,不兴铺张浪费,能带六个仪仗的是一方首座。

    太平道在天州最大的道场叫青羊观,首座黄道夔是当今掌教王玄喆的嫡传弟子。

    那么眼前的这个人,大概就是黄道夔了。

    “州牧,贫道携圣旨前来有二事。一者,让羌人动迁,离开天州,回归草场,天州三郡十三县,不得有羌人杂居。二者,凡我大正人与羌人通婚者,一律废除婚配,遣返羌地。”

    黄道夔举着圣旨,向林中棠示意道:“贫道在天州候了半月有余,州牧迟迟不给答复。今日弄了这么些人来,是为何意?”

    刺史林中棠脸色已黑到极点,沉声道:“真人在我天州修行,已有二十载,当知天州乃国之门户,万不可弄险。天州孤悬域外,我军中步军,羌兵占了三成,马军占了五成,军马更全是羌马。我天州化胡推文近百年,才有今日之和睦。让羌人动迁,无异于自毁长城!”

    黄道夔是掌教王玄喆的嫡传弟子,这次委派出来当官,只是为了红尘修行,想借官场的气运,寻到破四境成阳神的机缘。所以,他虽位高权重,却是官场白丁,于官场的种种并不太懂,军政事务更是一知半解。

    听林中棠如此说,黄道夔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朝廷的差事,无论如何也要完成,听不懂又说不过,便只能拿蛮了。

    “州牧的意思,这圣旨是接不了了?”

    黄道夔将拂尘横于身前,面带愠色。

    林中棠起身向他行了一个大礼,说道:“真人,让羌人动迁,实在太过动摇国本,恕林某不能听令。但是废除与羌人的婚配,我天州必给真人,也给朝廷一个交待。林文靖,宣吧。”

    ——十年老作者,有百万字完本小说,欢迎收藏——

乱世修道三百年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89780.html

乱世修道三百年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89780/

乱世修道三百年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89780.html

乱世修道三百年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89780/

上一章:没有了~ 乱世修道三百年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2章 杀妻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