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印记与万物归道》

返回书页

第十七章 感应

作者:

易图归道先生

    第一节.旅行的真实目的

    “雅丹”是地理学名词,它是西域沙漠地带的一种特殊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由风蚀作用形成的景观。“雅丹”一词来源于某种民族语言,原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

    一直以来,雅丹地貌都被认为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比的造物杰作。而位于墩隍西北约180公里处的“三龙沙”雅丹,则拥有着世界上最壮观的雅丹群,被人们誉为“天然雕塑博物馆”。在“三龙沙”雅丹里,分布着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如“巨象”、“骆驼”、“石鸟”、“石人”、“石佛”、“石马”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它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令人眼花缭乱。而每到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劲风发出恐怖的啸叫,又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三龙沙”雅丹也因此有另一个别名——“群魔城”。

    希尔团队在离开墩隍之后,就直奔墩隍西面的沙漠,毫不停留,星夜赶路,开着越野车一口气行驶了近两百公里的路程来到了“三龙沙”雅丹。

    他们到达“三龙沙”雅丹时,已是午夜时分,希尔见众人都有些困乏,于是便决定让大家在“三龙沙”雅丹的一座土台下面点燃篝火、搭起帐篷休息,等到天明再继续赶路。

    受了伤的凯文和工程师***先躺进了帐篷里面,由伍德医生负责医治和照顾两人。其他的人虽然都有困意,但一时间也睡不着,就围坐在篝火旁取暖闲聊。

    杰森对希尔说道:“刚才一路驶来,后面都没有车辆跟着我们,估计那些敌人暂时都不会追来了。”

    希尔平静地说道:“经过之前的那一轮混战,各方势力的兵力都几乎被消灭殆尽,那些人倘若能活下来就已经算是奇迹了,更遑论来对付我们。

    至于“斩鹰特警队”,虽然拉吉暴露了,被他们看到,但当时我们团队在厂房楼顶上隐蔽得很好,他们应该还没有发现我们,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会来调查我们。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拉吉今后也要跟我们一样戴上伪装工具,以免被当地警方认出来,直到我们离开这里为止。”

    杰森听到希尔提起拉吉,脸色有些恼怒。他转过头对拉吉说道:“拉吉,这是你第二次差点拖累我们了,看在上帝的份上,你能不能靠谱一点。我们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拉吉没有像上次那样道歉,反而倔强起来,大声说道:“我这次没有做错。萨钦.拉詹出言侮褥卡卓尔,我要亲手杀了他!哪怕你们说我冲动也好,说我自私也好,我也要这么做。如果连自己姐姐的名誉都不去捍卫,我还算是一个男人吗?”

    杰森本想要继续教训拉吉,却被希尔制止住了。希尔说道:“算了吧,要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确实不容易。拉吉,我不怪你,但我希望你以后行事能够更加谨慎一些。”

    拉吉微微地晃了晃头,不置可否。

    蕾娜板着脸对拉吉说道:“希尔不怪你,可我要怪你。你还记得吗,我跟你说过的,你再扔下我到处乱跑的话,我是要跟你分手的。”

    拉吉听了一怔,向蕾娜问道:“你真的要跟我分手吗?”他顿了顿,表情难过地说道:“如果你真的因为这样要跟我分手的话,我也没有办法。”

    蕾娜说道:“那我问你,要是我被别人欺负了,你会不会像保护你姐姐那样,不顾一切地保护我,把欺负我的人都干掉?”

    拉吉不假思索地说道:“会的。你是我喜欢的人,我会像保护卡卓尔那样保护你。”

    蕾娜突然咯咯地笑了起来,说道:“很好,我就喜欢你这样子。”

    拉吉诧异地说道:“你不生我的气了?”

    蕾娜挽着拉吉的手娇声道:“傻瓜,对于一个愿意不顾一切保护我的人,我又怎么舍得生气呢。只不过,你可要说到做到哦,以后要是谁惹着我了,你一定要帮我出手教训他,懂了吗?”

    拉吉晃了晃头,微笑道:“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杰森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李清,见李清仍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知道她是被刚才那场混战的血腥场面吓着了,如今还心有余悸。于是,他便想转移李清的注意力,好让她不再想刚才的事情,以更快平复心情。他对李清笑道:“嘿,清,我们的美女导游,这个地方貌似也是一个景点吧,何不给我们介绍一下,反正现在还不算太晚,大家都还睡不着。”

    李清恍惚中听到杰森叫她,愣了一下后,回过神来,用带着一点虚弱的语调说道:“是的,没错,这里确实是一个有名的景点。这里是三龙沙雅丹,是铧厦最美的雅丹地貌之一。要是在白天的话,我们可以欣赏到这里气势磅礴,奇幻无穷的景观,可惜现在是晚上,什么都看不见,这里就像一个魔鬼城一样。

    在古代的时候,这里是商贸之路的必经之地。不少往来的骆驼商队也会像我们现在这样,在这里宿营休息。所以,经常听到有传闻说有些运气好的游客,曾在这一带捡到过一些古人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

    佐伊说道:“文物?听起来很有趣的样子。这是真的吗?要不我们也在这里找一下试试,说不定也能找到一两件呢。”

    “假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喝得熏醉的萨布林插口说道,“那些都是骗人的。我曾在这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从来都没有见到过什么文物。这里除了无穷无尽的沙子和石头之外,就只有游客留下的零碎垃圾。”

    李清说道:“也许这确实只是一些传闻。当然,也有可能是你的运气不佳,没有碰到文物而已。”

    萨布林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

    伊藤向萨布林问道:“话说回来,你当时为什么要在这里待这么长时间?是为了研究这里的雅丹地貌吗?”

    萨布林望向希尔,眼神中似乎在向希尔请示什么。

    希尔向萨布林点了点头说道:“也该是时候告诉他们了。”

    萨布林得到许可后,对伊藤说道:“事实上,我来过这里好几次。第一次来的时候,确实是为了研究这里的地貌环境。可后面几次来这里却是为了别的东西。”

    伊藤笑道:“你该不会真的是为了文物来的吧。”

    萨布林眼睛看着伊藤,表情变得郑重起来,缓缓说道:“是为了外星人!”

    伊藤听了,整个人瞬间愣住了,失声说道:“什么?!外星人……我没听错吧。”

    萨布林认真地说道:“是的,伊藤老弟,你没听错,我说的就是外星人,真真正正的外星人,不是人们臆想出来的那些外星人。”

    伊藤见萨布林一脸认真的样子,知道他这次不是酒醉后胡言乱语,连忙问道:“萨布林,快说来听听吧,这是怎么一回事。你知道的,我对外星人也很感兴趣的。”

    希尔团队中,除了伊藤、拉吉、李清三个新加入的成员之外,其他的成员们早就了解此事,所以表情都十分淡定。拉吉和李清本来还各有心事,心不在焉,此时听到萨布林的话,也起了好奇心,不禁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萨布林身上,期待着听他的故事。

    萨布林放下了手中的酒瓶,眼神略带兴奋地说道:“好吧,其实我老早就想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了,只是之前“先知”觉得时机还未到,让我暂时不要说出来。如今,我们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这里,确实到了该让你们知道真相的时候了。

    事情是这样子的,虽然我是一个地质学家,是罗曼诺夫国立地质勘探大学地质勘测专业的教授,但我从小对外星人很着迷,对外星人研究也有着无比高涨的热情。所以,一直以来,在工作之余,我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研究世界各地的UFO事件和与外星人有关的各种传闻当中,并为之乐此不疲。

    在认识“先知”之前,我一直很认同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法兰克·德雷克提出的“绿岸公式”的推论(广阔的宇宙犹如无边的沙漠,而居住着高度技术文明的星球,就像是一个个孤独的、被隔绝开来的绿洲分布于沙漠中),相信有大量智慧生命存在于银河系中,它们可能正在尝试或者已经成功以某种人类还没有察觉到的方式与地球上的人类进行接触。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十分热衷于在世界各地奔波,苦苦追寻着那些外星人可能留下的“踪迹”。尽管最终都是一无所获。

    后来,大概在三年前,出于科研的目的,罗曼诺夫国立地质勘探大学组织了一支地质考察队前往墩隍,要考察墩隍一带的雅丹地貌。当时我被任命为这支地质考察队的负责人。这让我兴奋极了。因为离“三龙沙”雅丹不远处,就是逻咘泊了。逻咘泊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在那里发生过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事件。我很早之前就已经听说过这些神秘事件,并且深深地怀疑这些神秘事件都与外星人有关,一直渴望着能够去那里一探究竟,只是无奈苦于没有经费,所以迟迟没有去成。而那次地质考察活动正好给了我一个大好的机会。”

    李清插口说道:“关于逻咘泊的神秘事件,其实我也听说过不少,而且我每次带游客们穿越逻咘泊时,都会向他们提起这些事件,以增加一些探险的体验感。不过,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件会跟外星人扯上关系。”

    伊藤问道:“那些神秘事件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事件?”

    李清说道:“总的来说,就是经过这里的飞机和车辆偶尔会离奇失事,一些探险家和科研人员在这里活动时,曾莫名失踪或做出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诡异行为来,大概就是这些之类的。”

    伊藤听完李清说的事情后,觉得非常诧异。但他转念一想,思索了一下后,说道:“从你说的这些事情来看,逻咘泊地区似乎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会使人们离奇受害,或者心智突然迷失,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出来。会不会是在那个地方里,由于某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磁场或辐射能量,导致这些神秘事件的发生。我曾在一本科学杂志上看过一篇报道说到,在昆仑山脉的中断有一个名叫“那棱格勒”的峡谷,被当地人称为“昆仑山死亡谷”,因为许多年来,只要有人进入那里,就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的,且里面还布满了数之不尽的动物骸骨。相传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宁愿让牛羊因没有肥草吃而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让它们进入昆仑山那个古老而沉寂的深谷。至于那个峡谷为何会如此恐怖,却始终没有人能说得清。后来,一支科学考察队冒险进入了该地进行考察,才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团。他们发现那一带地区的湿气流很容易被昆仑山脉所阻挡,在谷地上方形成带电的对流云或雷云,使得那个地区地表的大气电场增强,再加上谷地地质的主要成分是强磁性的玄武岩,强地磁的效应会招致局部打雷,还会引起尖端放电现象。所以当牛马和人进入峡谷后一旦出现放电现象,牛马和人自然成了雷击的目标而被电死。所以说,正是这些特殊的地形和磁场,把那个峡谷变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恐怖地狱。”

    萨布林点头说道:“是的,是的,当我在研究那些逻咘泊神秘事件时,我也是想到了特殊磁场或辐射能量。不过跟你的想法有所不同,我可不认为那些特殊磁场或辐射能量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根据我多年对外星人神秘事件的研究,直觉告诉我那肯定是与外星人有关。

    因此,在地质考察队出发之前,我求助一些志同道合的外星人爱好者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搞到了一批先进的探测设备,然后带着这批探测设备,跟地质考察队来到了墩隍。

    我们到达这里时大概是三月初,在随后的两个星期里,我带领地质考察队对这一带的雅丹地貌进行地质考察,并且很快就完成了所有的考察工作。接下来,我便忽悠地质考察队的成员们陪着我一起进入到逻咘泊地区调查那些神秘事件。

    我们在神秘事件发生点的区域安置了许多探测设备,什么高斯计(磁感应强度测量仪)、激光气体分析仪、便携式辐射检测器、微型射电望远镜等等设备全都用上了。接着,便怀着像等待乐透彩票开奖一样的心情,期待着惊喜的出现。

    然而,结果却非常令人失望,我们待在那里探索了半个月,完全一无所获。所有的探测设备都没有探测到丝毫异常的东西。一切都非常正常,非常非常正常,正常到我都快要哭了。

    由于当时地质考察队的经费快要花完了,物资也所剩无几,所以我最后不得不带着地质考察队撤离逻咘泊。尽管我心里极其不甘心。

    在我们准备离开的那天,很不巧碰上了可怕的沙尘暴。这令我们原本计划的行程变得十分危险。为了地质考察队成员们的安全着想,我只好让他们放弃回收那些探测设备,任由那些探测设备遗留在逻咘泊里,好让地质考察队能轻装上阵赶路。我们像疯狂的野马一样开车一路狂奔,好不容易终于回到了墩隍,并赶在沙尘暴“吞没”墩隍之前,乘坐飞机回去罗曼诺夫国。

    几天之后,我回到了家里,感到很沮丧,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了。之后,我便再也没有想过这个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外星人神秘事件上。

    然而,又过了大概半个月后,在偶然之下,我发现我的笔记本电脑里竟然接收到了许多份微型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原来我们之前设置在逻咘泊中心处的那台微型射电望远镜并没有被沙尘暴损坏,它还在收集着观测数据,并通过卫星互联网把数据传送到我的笔记本电脑里安装的数据处理系统上。

    而更令人振奋的是,根据这些观测数据显示,那台微型射电望远镜竟然在过去半个月中捕捉到了64次重复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一种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脉冲信号),而且这些“快速射电暴”都是来自于6000光年之外的同一发射源!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这些“快速射电暴”极有可能是外星生物释放出来的信号!这可是一个超级大的发现,超级超级大的发现!

    我当时高兴极了,高兴得睡不着觉,甚至连吃晚饭都……”

    “等等”,伊藤听到这里,突然打断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据我所知,射电望远镜的尺寸都是十分巨大的,它们的直径一般都是长达数十米,甚至达到数百米长。而你刚才所说的,带到逻咘泊去的那些微型射电望远镜,它们的尺寸充其量应该都是在直径十米以下。这么小尺寸的射电望远镜真的能够像普通的射电望远镜那样,探测出6000光年之外的信号吗?我的意思是说,它们探测出来的结果靠谱吗?”

    萨布林并没有责怪伊藤打断自己,反而赞许地说道:“好问题,好问题,伊藤老弟,你问了一个好问题。你说的没错,那台微型射电望远镜本应该探测不到那些信号的,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小到连探测太阳系以外的信号都成问题。但幸运的是,由于逻咘泊的特殊地形,使这一切成为了可能。这正是这件事情中最神奇的部分。”

    萨布林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卫星拍摄到的逻咘泊地形照片,递给了伊藤。伊藤接过照片,认真看了一阵后,猛地惊呼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如此。真是太有意思了!不得不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够奥妙的。”

    李清也好奇地凑到伊藤旁边看了一下照片,却茫然说道:“这只是一张很普通的逻咘泊卫星照片而已,我以前也看过许多这样的照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你究竟从中明白了什么?”

    伊藤没有回答,反而指着照片向李清问道:“清,你能告诉我这个“大耳朵”是怎么一回事吗?你是导游,想必是知道缘由的。”

    李清说道:“当然,我当然知道。这是逻咘泊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之一。逻咘泊被人们称为“神奇之耳”,因为从卫星在外太空拍摄到照片来看,逻咘泊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关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卫星照片上的那个大耳朵形状,其实就是逻咘泊在不同滞水期积聚的湖滨盐壳在太阳光下折射出的不同色彩轮廓。盐壳中的盐分高度集中,生成了反射性较强的晶体物质,并在卫星照片上呈现出了一道道色调较浅的耳轮线。

    据说,逻咘泊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有多条河流汇聚于那里,水源充足。但由于数十年前,河流两岸的人口突然增长,使得河流的水量急剧萎缩,导致逻咘泊的湖水也跟着减少,并最终完全干涸,成为了一处荒芜的戈壁。所以说,这个“大耳朵”的形成是与逻咘泊的干涸过程密切相关的。对了,话说回来,这个“大耳朵”跟那些“外星人信号”有什么关系吗?”

    伊藤说道:“有,有很大的关系。正是这个“大耳朵”使那台微型射电望远镜得以探测到那些信号的。在这个过程中,是仿生学的原理在发挥着作用。

    随着人类对各种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与生俱来的身体结构往往比迄今为止任何人工制造的精密机械都要优越得多。生物的构造都是在历经了千万年进化后,才得到的最完美的设计。因此,科学家们总是努力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将这些结构与功能应用到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上。例如,将海豚的体形和皮肤结构应用到潜.艇设计上,模仿苍蝇的眼睛制造“蝇眼透镜”(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光学元件),根据蜻蜓的翼眼功能原理消除飞机机翼的颤振危害等。

    而人类的耳朵也是如此,它的构造也是非常精妙的。人类的外耳之所以会演化成今天这样的形状,并非是因为这样子更好看。而是因为从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形状能够使耳朵更有效地收集到各种声波。

    事实上,不单只是声波,外耳的这种形状也适用于收集其他的波,如光波、无线电波、伽马射线等。因为从物理学上来讲,所有波的特性都是相同,它们的反射、衍射、叠加性、相干性等现象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人的耳朵里只拥有能够接收到声波的耳膜,而没有接收其他波的构造,所以耳朵只能听到声波,而无法“听”到其他的波。

    回到刚才所讨论的话题。逻咘泊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大耳朵”,拥有着跟人类外耳一样的形状轮廓,因而也具有人类外耳的功能。所以,当微型射电望远镜被设置在“大耳朵”的中央,即“耳孔”的位置时,微型射电望远镜与“大耳朵”在无意中构成了一个能够接收到无线电波的仿生耳朵,而且是一个超级,超级,超级巨大的仿生耳朵。这个巨型的仿生耳朵使微型射电望远镜接收无线电波的能力,以几何级的幅度增强。因此,它才得以接收到这么遥远的无线电波信号。”

    李清听了伊藤的解释,大致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禁感叹道:“原来如此,这种巧合的确太不可思议了。”

    萨布林对伊藤竖起大拇指赞扬道:“伊藤老弟,你很不错,不愧是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家,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我当时可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搞明白这个道理。”

    坐在伊藤旁边的佐伊,有意无意地更加靠近伊藤,纤手轻触伊藤的手背,眼神中充满崇拜地看着伊藤说道:“那是当然的,伊藤是一个天才,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是我见到过最有才华,最有想法的科学家,这些简单的科学原理自然难不了他。”

    伊藤此时的注意力全都被外星人话题所吸引了,所以并没有察觉到佐伊的小心思。他关切地向萨布林追问道:“后来呢?后来你确认了那些“快速射电暴”就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吗?”

    萨布林说道:“后来,我拿着那台射电望远镜收集到的观测数据,去找了许多天文学家。那些天文学家都说,仅凭观测数据是无法确认那些“快速射电暴”的具体来源和成因的。快速射电暴的成因有许多种可能,包括恒星爆炸、超新星爆发、脉冲星、磁星、中子星、或遥远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等等,而“外星人发出信号”是他们认为概率最小的一种可能。

    而且,那些天文学家对我的态度大多都不太友好,他们不喜欢我们这种外星人爱好者,对我们的想法嗤之以鼻,并且认为我之所以极力要证明“快速射电暴”与外星人有关,纯粹是为了炒作和博人眼球,想要哗众取宠罢了。有些家伙甚至怀疑我是骗子,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我提供的资料,就把那些资料直接扔掉了。哼,真是一群无知的狗.崽子。

    幸运的是,再后来,在一名美国外星人爱好者的牵线搭桥下,我联系上了在宾夕法尼亚科技大学地外智慧中心工作的佐伊。佐伊,我的好姑娘,她并没有排斥我的想法,非常认真地阅读和分析了我提供的数据资料,并从中发现了其他天文学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她告诉我,有别于以往观测到“快速射电暴”,这次在逻咘泊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的频率极低、波长极长、重复次数多,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快速射电暴”。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它们就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但至少可以确定,这次射电暴的来源极为强大,且存在着某种重复规律,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射电暴中,最有可能与外星文明有关的一次。

    佐伊的结论让我备受鼓舞,于是我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筹集到一笔资金,然后组织一支调查队伍,再次进入逻咘泊进行调查,以收集更多的数据来佐证我的想法。

    然而,筹资的过程非常不顺利。尽管一开始有很多有钱人都对这个项目表示出了浓烈的兴趣,但真正愿意投入真金白银的却寥寥无几。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到数都数不清的类似的搜索外星人项目,可从来没有一个项目真的找到了外星人。因此,我四处奔波了大半年,仍旧一无所获。直到我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把申请资料递交给了“先知”所成立的雷德姆罗拉公司基金会,事情才总算有了转机。

    “先知”看到了我所提供的资料后,直接联系上我,赞赏我对搜寻外星人的执著与努力,而且他很肯定地告诉我,我在逻咘泊观测到的“快速射电暴”就是外星生物释放出来的一种信号。然后,“先知”很爽快地交给我一笔巨款,让我尽快组织队伍前往逻咘泊做更深入的调查。

    伙计们,你们能够想象到我当时的感受吗,我感觉就像中了乐透头奖一样幸运。不得不说,“先知”是我见到过最伟大,最睿智的人,没人任何人能比得上他,是的,没有人任何人!能够遇上“先知”这样的人,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幸运……”萨布林越说越激动。

    伊藤转过头,不解地向希尔问道:“我不明白,你凭什么能够断定那些“快速射电暴”就是外星生物释放出来的信号?”

    希尔说道:“因为在看到萨布林所提交资料的前一周,我恰好收到了赛西教授发给我的一篇关于拉吉的研究报告。在那篇报告里,赛西教授提到,每当拉吉使用“神力”时,他的身体四周就会被检测到释放出一种频率极低、波长极长的特殊电磁波。这个现象十分奇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当我看到那些“快速射电暴”的观测数据时,我立刻联想到了拉吉身体释放出来的特殊电磁波。于是,我认真比对了两者的特征,发现它们惊人的相似。它们都是平面波,而且拥有一模一样的频率,两者唯一的不同,只是功率大小(辐射能量强度)有别而已。因此,我相信,那些“快速射电暴”应该是来自于一种与拉吉有着相似能力的外星生物。

    而后来,随着蕾娜和费米教授加入,参与到对拉吉身体的研究当中后,他们揭开了拉吉身体的奥秘,同时也发现拉吉身体释放出来的特殊电磁波跟“意识能量”和“感应电磁场”密切相关。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测出,那些外星生物和拉吉一样,是一种可以使用意识能量的生物。”

    伊藤听了,震惊地说道:“也是就是说……也就是说,真的有外星人存在,而且它们还通过“快速射电暴”的方式跟我们地球接触?!”

    希尔平静地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伊藤感到头皮一阵发麻,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虽然从小就受到日本二次元文化和科幻文化的熏陶,在潜意识里深信有外星人的存在。可他一直觉得就算真的有外星人,那也是十分虚无缥缈的东西,跟他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但现在,他隐隐意识到,整个希尔团队千辛万苦来到来到这里,似乎就是为了跟外星人接触而来的,而他自己也身在其中,将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心里不禁紧张了起来,甚至有些莫名的恐惧。

    伊藤回过头,看了看李清,从李清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也有着相同的感受。他又看了看拉吉,却发现拉吉的状态截然不同。

    拉吉跟充满了不安的伊藤和李清两人不同,他很坦然地接受了有外星人这个事实。因为自从他获得“神力”以来,他就遇到过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外星人跟那些事情比,也算不上是奇怪的。

    拉吉低下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向希尔说道:“它们听起来像是我的同类。你说它们会不会跟我一样,也有着一副普通人类的身躯?”

    希尔说道:“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它们还知之甚少。我们并不知道它们会以什么样的生命形态存在着。”

    萨布林接口说道:“也许像异形,也许像ET,也许像尤达,也许像阿凡达……”他顿了顿,对伊藤笑道:“也许还像奥特曼。”

    伊藤调侃道:“奥特曼们可忙着呢,他们要维护宇宙的和平,才没有闲功夫给地球的荒凉沙漠发出奇怪的信号呢。”

    希尔说道:“关于那些外星生物,经过我们的研究,只有四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它们跟拉吉一样,能使用产生于体内核聚变的意识能量。第二,那些“快速射电暴”并不是它们主动释放出来的,而是它们在进行集体性大规模使用意识能量时,被动产生的衍生物。第三,尽管目前还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大规模使用意识能量的活动,但这种活动衍生出来的“快速射电暴”具有一个明显的周期性规律。根据萨布林后来多次进入逻咘泊的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大概在每年的三月初至六月底会密集出现。第四,那些“快速射电暴”在经过逻咘泊“大耳朵”的增强后,形成了极强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逻咘泊的那些神秘事件中,当事人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的原因。”

    李清说道:“你的意思是说,逻咘泊的那些神秘事件可能都是外星人造成的,尽管它们并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希尔说道:“没错。”

    李清感叹道:“好吧,我敢打赌,等以后你们把这个真相公布全世界之后,来逻咘泊探险的游客一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这荒凉的逻咘泊恐怕比埃及金字塔还要热闹。”

    希尔淡淡地说道:“确实有可能会这样。毕竟游客们都喜欢猎奇。”

    伊藤向希尔问道:“你之前说过,有办法增加拉吉的感应基因的稳定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办法就跟那些外星人有关,是吗?因为既然那些外星人跟拉吉拥有相同的能力,那么它们也一定拥有类似的感应基因。”

    希尔缓缓说道:“你猜得没错。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拉吉的感应基因是受到某种不明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并且形成的时间很短,因此,它具有不稳定性。而那些外星生物,它们很可能跟地球上的生物一样,是经过数千万代的演化才形成那些稳定的基因。所以它们感应基因的结构必定要比拉吉的稳定得多。

    只要能够了解到那些外星生物感应基因的结构,蕾娜就能对拉吉自身的感应基因进行相应的微幅调整,使它达到完善。然后,就可以开始我们基因移植的计划了。”

    伊藤问道:“可是,怎么去了解它们的基因?它们可是6000光年之外的外星人啊,又不是邻居家的小猫小狗?”

    坐在一旁的费米教授替希尔回答道:“首先,第一步,我们要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事实上,佐伊曾对那些逻咘泊快速射电暴的观测数据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她发现那些快速射电暴里其实是包含着大量信息的。只不过由于世界上目前还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设备来解码这些信息,所以无法获知信息的内容。这种情况就跟我们听不懂动物之间的语言一样,我们明明知道狼的嚎声、大象的次声波、海豚的超声波都是对外传达着某些信息,却没有办法确切地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因此,我们并不是没有线索去寻找那些外星生物,而只是读不懂线索而已。

    本来,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这确实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而且要想在技术上突破它,恐怕还要许多年。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拥有拉吉。基于我们之前对拉吉身体的深入研究,我们相信拉吉是可以解读这些信息的,确切地说,是“感应”到这些信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拉吉跟那些外星生物是同类,拉吉身体中的感应电磁场会对那些快速射电暴作出特殊的反应。

    因此,我们打算在那些周期性出现的快速射电暴再次射向逻咘泊时,让拉吉戴上一种脑机接口仪器去直接接触那些快速射电暴。这种脑机接口仪器是在我们离开美国之前,蕾娜和***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根据拉吉的身体特点,为拉吉量身定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感应仪器。这种仪器相当于人脑的解码器,能够把人类的所有脑部活动转化为可读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传输到外部终端设备。其原理和核心技术跟神经控制数码眼镜差不多,算是神经控制数码眼镜的一种升级版。只要拉吉戴上这个脑机接口仪器,蕾娜就可以通过它所连接的外部终端设备,对拉吉脑中所有复杂的思想和感受一览无遗,哪怕那些思想和感受是拉吉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

    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就可以解开快速射电暴中的信息谜团,在那些信息中,很有可能就包含有关于那些外星生物所在具体位置的线索。

    然后,第二步,在锁定了那些外星生物的具体位置之后,借助你的虫洞传输技术,让拉吉的意识能量去到它们所在的星球,与它们进行深入的“交流”。这里所说的“交流”,意思是指拉吉用意识能量侵入到那些外星生物的体内,通过意识能量的交互特性,摸清楚那些外星生物的生理构造,包括它们的基因结构等。这样就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了。当然,由于这一步需要使用到大型强子对撞机,所以我们得去到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卢瑟福核子研究中心(RCNR)之后才能真正实施。”

    伊藤恍然说道:“难怪希尔之前总是说要借助我的技术。原来是想要我用虫洞传输技术开启一道通向外星人“家里”的大门。”

    希尔说道:“嗯。这是整个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

    萨布林对伊藤说道:“怎么样,伊藤老弟,是不是听着就觉得很兴奋,这可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啊!”

    伊藤皱了皱眉说道:“我不知道,这样真的好吗?毕竟是跟外星人首次接触,会有什么后果谁也说不清。我们是不是该谨慎一些为好,万一打开的是潘多拉的盒子,那可就麻烦了。”

    希尔肯定地说道:“不用担心,不会有任何危险的结果。它们只是一群低级智慧生物而已。”

    伊藤诧异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希尔说道:“原因很简单。如果它们真的是高级智慧生物的话,足够聪明的它们一定不会贸然向广袤的宇宙释放出那些信号,因为释放那些信号会把它们的位置暴露给了其他高级外星文明,这极有可能“引狼入室”,引来其他高级外星文明的入侵,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更何况,就算它们甘冒风险,想跟其他外星文明进行交流,它们也不需要使用无线电波这种如此低效的方式,已经进阶到高级文明的它们肯定会有更好的选择,比如能量集中、带宽大、保密性好的激光通信等。所以,我不认为它们会是高级智慧生物。”

    伊藤想了想,点头说道:“说的有道理,这确实不像是高级智慧的外星人会做的事情。好吧,既然这样,我会尽力配合你们的,为你们开启那道星际之门。”

    萨布林靠到伊藤旁边,兴奋地搂着伊藤的肩膀说道:“这就对了,伊藤老弟。这一定会很有趣的,非常非常有趣。”伊藤有些嫌弃地推开满身酒气的萨布林。

    拉吉听到希尔他们说要让自己跟外星人“交流接触”,少年心性的他也觉得这件事十分有趣,心里早已跃跃欲试。他关切地向希尔问道:“那么,我要什么时候戴上那个脑机接口仪器去找那些外星人呢?”

    佐伊替希尔回答道:“要是我没计算错的话,就在三天之后。由于地球的运行是有周期规律的,所以从地球之外射向逻咘泊的那些快速射电暴也呈现出周期性。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就会陆续有快速射电暴射向逻咘泊。我们最好赶在那天之前达到逻咘泊,提前做好准备。”

    拉吉说道:“太好了。我很期待这次的工作。”

    希尔对拉吉提醒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在跟快速射电暴接触的时候,你需要精神保持高度集中,才能抵御强烈的电磁辐射。否则的话,你的大脑在强烈的电磁辐射冲击下,会感到非常痛苦。所以,在此之前,你得好好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拉吉晃了晃头说道:“知道了。”

    希尔看了看手表,对围坐在篝火旁的众人说道:“好了,今晚就聊到这里吧。大家都休息吧。明天一早,我们继续赶路。”

    众人听了,陆续散去,钻入各自的帐篷里,睡觉去了。

宇宙印记与万物归道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01552.html

宇宙印记与万物归道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01552/

宇宙印记与万物归道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01552.html

宇宙印记与万物归道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01552/

上一章:第十六章下 混战2 宇宙印记与万物归道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七章下 感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