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返回书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村年终会议

作者:

寒洺

    一九九七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没有太早也没有太晚。

    这场雪下了整整两天之后才停下来。

    村里的娃娃们没人堆雪人,他们不喜欢堆这玩意。

    但是一个个都喜欢在地上滚雪球,他们会从村头开始滚。

    一个小小的雪球,一直滚到村尾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雪球,最后推去晒场上堆起来。

    还有好几个不听话的家伙,喜欢吃雪和冰勾,可没少被家里的大人锤。

    因为家里的大人一直强调说,不能吃冰勾,不然以后长大了会牙疼。

    但是有人就是不听,所以挨锤了。

    天冷了,村里面打孩子的人家越来越多,毕竟闲着也是闲着。

    到了初十,地上的雪已经化完了,只有远处的山顶还盖着一层积雪。

    今天早上的天上,也出现了许久不见的太阳。

    虽然这太阳出来了,其实身上没感觉到什么温度。

    不过这冬日里的太阳,最大的作用还是调节大家的心情。

    没看到这晒着太阳干活的时候,大家脸上笑容都比平时多了。

    初十虽然不是什么节日,但是在村里是个不成文的日子。

    基本上每年都是这一天开始杀年猪,不管是天晴雨雪。

    不过今天除了杀猪,还有一件让大家非常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村里要给大家发钱了。

    之前张安包地的钱,老叔说了年前会发给大家过年。

    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的,一直等着这一天呢。

    早上老叔起来,就用大喇叭开始喊大家去村里拿钱。

    平时喊开会的时候,很多人总是磨磨蹭蹭的,总是最后才会过去。

    今天一说分钱了,一个个特别积极。

    喇叭刚喊了几分钟,大家就都在晒场上集合了。

    即便有的人拿着事情在做,都是先丢在一边,等待会儿回来再继续搞。

    老叔看到人来的差不多了,也没扯其他的事情。

    先给大家说清楚村里还有多少钱,然后要除开提留款。

    村里还得留下一部分备用,最后拿出多少钱分给大家。

    主要是村里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一个村委,竟然一分钱都没有。

    一开始村里的人听到老叔说,村里要扣除提留款,然后还要留下一部分备用。

    他们都以为这笔钱东扯西扯下来,分到大家的手上就不剩多少了。

    一个个顿时意见大得很,有人就开始出来吵吵。

    老叔看到他们这样子,也不说话了,干脆让他们吵完再讲。

    可能大家吵了一会儿,发现老叔把话筒都放下了,就这么看着他们。

    最后大家才慢慢的安静下来。

    人啊就这样,都还没听到能分多少钱,就开始嚷嚷。

    等到大家不说话了,老叔才继续说事。

    最后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以后,分到每一户人家手上的有六百块钱。

    听到有这么多,刚刚意见还大得很的一个个,现在啥意见都没了,钱专治这种毛病。

    看到大家都没意见,老叔就直接开始喊人发钱。

    从第一组开始喊人去领,一直发到了中午十一点多钟才发完。

    其实光发钱的话是很快的,但是村里好多户人家都是家里的老头老太太来拿钱。

    所以钱发到他们的手上了,还需要等他们看一看钱的真伪,省得以后出问题。

    这个事情搞定以后,下午老叔家就开始杀猪。

    基本上跟去年一样,只不过今年多请了李宏斌。

    而且今年杀猪的时候不用挑水,家里有自来水可以直接烧,比去年省事多了。

    晚上的杀猪饭,还照常是村里的年终会议。

    大家在酒桌上一边吃肉喝酒,一边吹牛。

    大家围绕的话题就是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有谁谁谁家出什么事情了。

    反正从村里到村外,稍微听得到的事情,都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还有些出去打工回来的人,也跟大家分享着外面的是什么情况。

    最后肯定是说道赚钱的情况,村里今年有不少赚了钱的。

    远的不说,就张安家里,不说包地的事情,光光是三天两头上门来玩的人就有不少。

    还有就是平日里王芳在家里守着卖鸡鸭鹅蛋,土鸡兔子鱼这些生意。

    算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大家可都是有眼睛看的。

    还有就是做快餐卖的周双林和张建忠两家,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话题人物。

    一开始周洋从省城回来,大家都觉得周洋这是做了瞎决定。

    在省城能拿六七百块钱一个月,跑回来村里来有点可惜。

    但是人家回来了这半年,家里少说也攒了几千块钱。

    特别是那些出去打工的,回来听说有人在村里就能比他们去外面打工挣得都多。

    一个个都有些不信,他们出去进厂,一个月也是五六百块钱的样子,但是每天都要加班才有这么多。

    而且除开生活费和房租费,最多也就剩下四百来块钱,还得省吃俭用。

    哪能想到村里的人,在家里都不用出门,就能赚到钱了。

    这其实是个机遇问题,自从长箐后面的大山里搞起了娃娃鱼自然保护区以后。

    来村里玩的人可不单单是那些钓鱼的人,还有一些专门出来玩,也都会来村里逛一逛。

    说着说着,王麻子就对着张安说:“张安,要不你也给我们支支招?”

    他们可是眼馋周洋他们这些赚了钱的人很久了,可是一直都没机会跟张安说。

    主要是大家关系不是太深,也就是正常的邻里关系。

    听到王麻子这么问出来,桌上一些还在开着玩笑的人就不说话了。

    虽然大家都没看着张安,但是耳朵却竖起来了。

    老叔看到这个样子,也附和了一下。

    “安子,你要是有啥想法,也可以说出来给大家思量思量嘛。”

    看到这个大家这么说,张安也不客气。

    之前的张安就有想过帮帮村里的人,要不然以前也不会跟老叔说那些话了。

    张安时不时往河里放鱼,不就是为了给村里引流嘛。

    “百分之百赚钱的路子有,但那些东西大家坚决不能碰哈。”

    张安活跃了一下气氛,喝了口茶才接着说。

    “想法倒是有,就是看大家敢不敢去做了,毕竟没有什么东西是百分百赚钱。”

    “村里这几个月来了不少人,大家也都是亲眼看到的,他们来了,在村里逛了一圈,有时候到河边走走,去山上看看,这是来干嘛的,来看风景的。”

    “人家看完了之后,饿了会在村里吃饭,渴了会去大民哥家买水,对不对,这都是钱。”

    “但是人家到了晚上,还是要回镇上去找宾馆住宿,这个事拉马车的几个叔伯都知道。”

    “那既然人家来了,还要花钱找地方住宿,那我们干嘛不想办法,让人家把这钱花在咱们村里呢?”

    张安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村里搞民宿。

    “但是张安,我们寨子头没有宾馆旅舍,让人家住在哪里嘛。”

    张安说完,有人就有疑问了,村里也没有宾馆,怎么让人家住在村里呢。

    “我的意思是,大家可以把自家空出来的房间,收拾一哈,腾出来搞好给人家住,难得人家不开你的钱啊。”

    “啊,在我们家头啊,那咋个行得通嘛,我们家头黑秋秋脏兮兮嘞,人家哪个愿意住嘛。”

    一听说是把自家空的房间腾出来,大家都直摇头。

    他们都觉得自家房子差,腾出来给人家住不好意思。

    “伱们以为镇上的宾馆有好好点啊,说不定还比家头脏,而且也不是让你们就这么腾出来给人家住。”

    “你们好歹收拾收拾嘛,墙上多刷两遍腻子,楼板烂的人家换一哈,实在不行去搞点篷布钉到起嘛。”

    “基本上来的人多的时间都是热天,冷天来的人少,家里可以不用准备那么厚的被窝,让家头的婆娘多打两床被套和床单嘛。”

    “这个事情,有钱有有钱的搞法,没钱有没钱的搞法,就看大家愿不愿意花心思去搞。”

    张安提这个也是有想法的,现在周围好几个地方都搞起了农庄。

    但是住宿的条件是跟不上的,所以来农庄玩的人,当天回不去的话,都得去镇上住宾馆。

    所以张安就想着,看看村里能不能先一步开始搞民宿这方面。

    刚才还跃跃欲试的一群人,现在都不开口了。

    不过张安说的这个,村里不组织的话,他们都不太想去做。

    很多人都觉得,自家房子是不可以拿给外人住的,又不是亲戚。

    这样传统的观念还深深的刻在脑子里。

    但其实张安也没想着大家现在就去做,也就是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因为想搞好这个事情,很多东西都要跟得上。

    比如说房间要弄,家里的厕所也要弄,总不能还是旱厕吧。

    动起来都是要花钱的,所以大家都不是太愿意。

    “行了行了,一个个的想要钱,又不想花心思搞,真以为钱那么好拿啊。”

    他们没说话,老叔就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了。

    “你们以为双林家和建忠家做快餐就是轻松的,村里面也有几家人做过,但是为什么做了没人买呢?”

    “人家是有手艺的,你们以为随便就做好了,谁人花了钱不想买好的啊。”

    “一个个的,看到人家做了就眼红,自己呢啥也不是。”

    看这样子,他们是给老叔惹火了。

    “张安,你继续说。”

    “好的叔,其实这个也不一定要大家腾房子,村里要是想搞,也可以出钱盖几间房子,相当于是村里来开这个宾馆一样的说法。”

    张安想着村里还有钱,然后换了个思路。

    “这个有点搞头,回头你跟我具体说说怎么搞。”

    老叔一听到这个,眼睛就眯起来考虑了。

    “第二个想法是我前不久才想到的,就是咱们山里的羊桃子,有想要盘果树的人,可以稍微考虑一下这东西,我觉得有搞头。”

    刚才说了搞民宿,大家畏手畏脚的。

    这会说到种地栽树,地里的活,大家就精神了。

    “安子,怎么个说法,这羊桃子有人愿意花钱买?”

    对于大家来说,这猕猴桃不就是山里的野果子嘛,谁愿意花钱买啊。

    “这个我不跟大家说道理,让事实说话。”

    “那段时间,我跟周洋还有黄明去山里摘了几十斤回来,我的那些当天就被城里人全买走了。”

    “而且黄明后面去山里摘了三四天,背到镇上去也全都卖完了。”

    黄明改过自新以后,老叔对他还挺满意的,所以杀猪饭也喊了他。

    这是他第一次被老叔喊来吃杀猪饭,所以整个人特别乖,有什么事情都争着做。

    这会儿听到自己被张安点名,拿出来当例子,心里可自豪了,当下就站起来跟大家说。

    “安子哥说的是真的,我背到镇上去卖一块钱一斤,很快就被那些城里人买完了。”

    张安跟他说能卖钱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大相信。

    但是张安既然说了,他就决定去试一试。

    结果卖羊桃子的时间,还不如去镇上的时间久。

    还有很多人说他带去的太少了,让他多摘点。

    所以后面他又去山里摘,每天都能摘个七八十斤去卖,现在这人的小金库里可是满满当当的。

    花自己的钱可是真舒服,不像以前给家里要钱的时候,老是被自家爸妈说个不停。

    听到黄明说一块以前一斤,大家都倒吸了口气。

    羊桃子不仅能卖钱,还管一块钱一斤,这比大米都贵了。

    旁边的黄二爷倒是没什么,只觉得高兴,自家孙子懂事了。

    但是黄正彪可不一样了,自家儿子竟然也学会藏钱了,看样子还有不少钱。

    “你个兔崽子,你卖了钱怎么不拿回家啊,你胆肥了。”

    “行了老大,这钱是小明自己找的,他自己留着花怎么了,你在这里逞什么威风呢,再说了他这么大了,出去耍朋友不花钱啊。”

    黄二爷肯定是向着自家孙子的,一听大儿子要逞威风,马上就给黄明当靠山。

    更何况这段时间黄明还给他打酒喝呢,自家儿子这么多年了都没想着给他打一口。

    一直到最后,张安说的关于搞民宿的事情,可能只有老叔一个人记得。

    大多数的人还是想着用其他的路子,比如种植啊、找点山货这种。

    因为这个他们熟悉,干起来踏实。

    张安说的那些什么民宿啥的,他们听都没停过,做起来没有安全感。

    不过大家这会儿思维倒是开阔了,张安说羊桃子能卖。

    他们就想着杨梅是不是也能卖,八月瓜是不是也可以。

    山里的其他野果子应该也是有人要的,反正一个个自己心里都在思考。

    反正这顿饭一吃,吃到了晚上十一二点,桌子上的菜都被老婶端过去热了几次。

    一直到半夜,大家才起身回家。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0429/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0429/

上一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兔子蹬鹰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是一年杀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