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返回书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 疏果和授粉

作者:

寒洺

    “安子,你过早没得,没吃我让你二奶奶给你做。”

    到了黄二爷家里,黄二爷才想起问一下张安有没有吃早餐。

    “二爷,不用麻烦,我们家早上就已经吃过了。”

    等到黄二爷把黄明父子两找来,一行人就往他们家李子地里出发。

    张安觉得疏果也就是那么回事,就是树上挂果太多的话,给它摘一点减轻树枝的压力。

    就跟人一样,身上挑东西的时候,不要挑太重,不然走不了多远。

    后世种植异军突起,很多人都把疏果这件事说的非常的高深。

    一会儿这样规则,一会儿那样规则。

    但不管什么说法不说法,原则不原则的,只要是疏果肯定是要先把坏果摘掉。

    然后看挂果的密度,还有挂果的位置,是在树枝边上,还是树枝下方。

    最后这些都排除了,就看果形的大小来定。

    总之就是一句话,择优录取。

    张安一边跟黄二爷家爷孙父子三人讲解,一边拉着一棵树开始疏果给他们看。

    今年结的青果数量确实太多,等到张安疏果完成,这棵树也就剩下一半左右的李子。

    张安把所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说完,就让他们爷孙父子三人自行动手。

    毕竟一直叭叭叭的说个不停,不如让他们亲自动手试试。

    这个就跟读书一样,抱着书看半天,带着耳朵听老师讲半天。

    不如自己听完看完之后,亲自动手做上几个习题理解的深刻。

    黄二爷一家三口,都是第一次干这样的活。

    刚刚张安虽然说了那么多,但好些东西黄二爷跟黄大彪都没记完全。

    反倒是年轻的黄明记性好,把张安讲的最重要那几点,都记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这也没事,刚刚学嘛,记不住不要紧。

    反正张安还在这里,不明白记不住的就直接开口问。

    每个人逮着两棵李子树进行了一番疏果之后,黄二爷三人基本都已经掌握了要领。

    反正疏果就是那么回事,都是看着来就行。

    要是一板一眼的,跟考试一样有参考答案。

    张安自己做的也不可能全部都符合标准。

    到了中午的时候,黄二奶奶就已经做好了午饭。

    这会儿老太太跑到地里来,喊大家回去吃午饭。

    从早上到现在,他们每个人也就梳理了三四棵果树的进度。

    因为早上刚刚开始疏果,他们又不怎么熟悉,速度比较慢。

    而且黄二爷家的李子树长得大,树枝比较多。

    这么些年来,都没有正正经经的结过果子。

    今年好不容易肥力跟上了,这些李子树一个个跟憋了很多年一样。

    树上结的果子多了,需要摘掉的果子就不少,花费的时间自然就要多一些。

    张安手快一些,比他们几人要疏多几棵。

    按照他们这个速度,每天大概十来棵树的规模。

    这两亩地一百多棵李子树,估计要花上好几天短时间。

    中午张安在,黄二奶奶做了很多菜,大多数都是肉菜。

    腊肉炖鸡一样不少,还把去年腌制的猪腿拿出来做了。

    “黄二奶奶随便做点就行了,怎么搞的跟办酒一样。”

    张安看着满桌子的菜,这黄二奶奶太客气了。

    “这就是随便做了,小安伱别客气哈。”

    黄奶奶一边说,一边还把几个硬菜往张安面前摆放。

    “小安来吃菜,你也不常来二爷家里吃饭,今天要把你招待好咯。”

    黄二爷笑着给张安倒了些酒,虽是中午,但是小酌一口还是没问题的。

    张安夹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发现这肉竟然非常好吃。

    虽然是已经熏过的腊肉,但肉里竟然还有很多油汁。

    吃起来一点也不干不柴,肥而不腻,而且一点也感觉不到咸味。

    跟普通的腊肉不太一样,即便是张安家自己熏的腊肉。

    吃起来还是有些干干柴柴的感觉。

    而且熏腊肉之前,用了盐水腌制,所以这腊肉即便煮过之后再炒,多多少少也还有一股子咸味。

    “二爷,你们家这腊肉用什么熏的啊,怎么这么好吃?”

    “就用的青杠树和侧柏熏的啊,去年我跟你一路上山砍的你忘了啊。”

    虽然黄二爷这么说,但张安还是感觉不对,自家也是这样熏的,怎么区别就这么大。

    “那不对啊,我们家的也是用青杠树和侧柏熏的,可跟您老熏出来的不一样。”

    黄二爷闻言,嘿嘿一笑,“而且你知道不,这熏肉的时候,火不能一直烧的很大,前面两天可以烧大一些,后面就得小火慢慢熏烤。”

    “火烧小了这得熏多少天啊?”

    “多熏几天呗,我们家的腊肉,一直从腌制好上架开始,一直熏到出年呢。”

    很多人家熏肉,包括张安家里,一般都是熏个十来天,就差不多拿下来了。

    难怪人家这肉熏的好吃,因为别人做的比较精细花时间。

    “那等到今年熏肉的时候,我也这么试试,这才算是腊肉,平常吃的可算是白吃了。”

    得到了指点,张安今年肯定是要尝试一番。

    “而且你们家这腊肉,吃起来还不咸,二爷这是怎么腌的呢?”

    “这个啊,就是我自个儿的想出来的腌肉配方了。”

    以前的黄二爷,就经常从山上弄些山货回来。

    像是野鸡野兔这些野味,一般是现卖不掉的,而他们家里肯定是舍不得一下子吃完的。

    所以大多都是腌制好,做成腊鸡蜡兔,以便存放。

    但是寻常腌制好的腊鸡腊兔,黄二爷吃多了之后觉得味道不行。

    所以就自己瞎琢磨,想着怎么腌制好吃。

    这中途还浪费了不少野鸡野兔,被黄二奶奶天天挂在嘴边说。

    最后花了好长时间,终于搞出来一个满意的腌肉配方。

    听到是黄二爷自己的配方,张安就没有张口再问。

    不过黄二爷没等张安开口,就主动把腌肉的配方告诉他。

    “安子,下午你就别去了,你们家还有活要做,剩下的也没多少,我们自己几天就弄完了。”

    吃完饭,黄二爷跟张安说道。

    今天张安家也有事情,而且还花着钱找人做活路。

    他大早上就把张安找过来,已经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是之前自己家里没人会做疏果的活计,所以即便是再不好意思,也只能麻烦张安过来。

    本来想喊老婆子去帮张安家的锄草的,但这样家里就没人做饭了。

    现在家里好几个人都已经会疏果了,所以也没必要继续麻烦张安。

    虽然现在不熟悉,但可以慢慢做,做多了到明年也熟悉了。

    “行,那二爷,我就先回去了,有什么事情再来找我。”

    张安想了想就同意了,也没跟黄二爷客气。

    他们家李子地里就一百多棵树,估计也就是这几天就弄完了。

    剩下的那些,就当做给他们练练手。

    张安回去之后,没在家里看到自家老爸和老妈。

    王芳和张建国中午早就吃完了午饭,这会儿正戴着竹笠,跟大家一起在瓜地里锄草。

    张安还没走到地里,发现西瓜地里的杂草已经全部锄完。

    本来张安还挺好奇,他们的速度怎么会这么快的。

    到了地里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有人在帮忙。

    除了王芳喊来锄草的人,现在地里有不少人在拔草。

    这些都是村里养了牲口的人家,除开寒冬腊月,大家都会到外面去割草。

    所以今天早上,村里有几个准备出门割草的人家。

    走到河边的时候,瓜地里正在锄草的人聊了起来。

    发现张安家这瓜地里的青草,长得比那油菜地里的还要喜人。

    所以他们也干脆不去钻油菜田了,就在张安家瓜地里割草。

    长这么高的青草,他们都没用镰刀直接割。

    而是先把这些草连根拔起,捆成一把一把的,最后把根用镰刀锯掉。

    因为大家都是庄稼人,这种草把上半部分割掉,埋在土里的草根不好铲。

    平时大家给家里的苞谷地锄草,都是先用手把草拔一遍。

    再用锄头锄草,这样速度就快很多,而且也不用担心锄头伤到庄稼苗。

    等到他们背着背上的青草回家的时候,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外出割草的人。

    大家看到长得这么丰茂的嫩草,肯定会开口问一句,这是在哪里割的。

    毕竟长得青嫩的猪草,牲口是最喜欢吃的。

    很多人一听,这些草都是在张安家窝地里割回来的。

    而且张安家已经找了好些人,正在锄草,再不过去可能就要被锄完了。

    所以准备去割草的人都背着筐子奔着张安家瓜地去。

    就这样,张安家的瓜地里人越来越多。

    王芳本来就请了七八个人,最后这地头竟然人数翻了一倍。

    由他们先拔了一遍,后面大家锄草的速度就非常快。

    还有不少人,已经背了一筐回家,又回来继续割。

    更有甚者,在地里拔了一堆青草锯好,然后把家里的马牵过来驮。

    在农村割过草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出门割草可能要走好远。

    背着那么重的猪草,谁都不愿意走那么远。

    而张安家这窝地,正好就在村口,根本就不用走多远的路程。

    他们都知道,张安家急着把草给锄了。

    所以一个个割完一筐背回家之后,又回来接着割。

    因为可能到了明天,这地里的草就被锄没了。

    就这么搞一个上午,少说够家里的牲口吃上几天,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张安看到他们的速度还挺快,所以也没有到地里去帮忙。

    既然黄二爷家都在疏果,自家这几颗李子树,也该给它们疏一疏了。

    可能因为泉水浇多了,这李子树上挂的果子比黄二爷家的还多不少。

    李子树上有不少树枝,都因为李子太多,被压弯了。

    张安给李子树疏果的时候,有不少人看着。

    他们都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这李子树结的好好的,张安还要把那么多还没熟的李子给摘掉。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力,不过是庄稼,还是什么,都是结的越多越好。

    张安笑了笑,慢慢的跟他们解释了一下,这样做的好处。

    大家才知道,原来种了水果,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

    这就好比,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的道理。

    第二天,张安就找到了二叔和三叔家。

    “二叔,三叔,家里种下去那羊桃子需要给花授粉了。”

    昨天他跑到箐脚下去看了一下,那些种下去的猕猴桃,现在已经开花了。

    这猕猴桃跟其它的果树不一样,需要人工给它们授粉。

    即便是这段时间有各种蜜蜂蝴蝶等昆虫,但授粉率还是不高。

    最后就导致了结果率不太理想,产量不高。

    所以为了提高授粉率,还是有必要进行人工授粉。

    最开始把羊桃子种下去的时候,张安就给他们说过这个事情。

    “那就先不干其它的,先去把小安说的授粉的活路做了先。”

    这段时间虽然家里有活,但都不是太急着做的,可以先往旁边放一放。

    而且猕猴桃开花的花期短,不抓紧不行。

    随后张安让张铁把张老三也叫过来,他们家也是种了几亩地。

    所以张安为了省事,就打算一起把他喊过来,一块儿把他们都教了。

    普通的猕猴桃,第一年是不会结果的,因为长得太慢。

    但经过空间选拔出来的猕猴桃树苗,生长速度快了许多。

    只不过也没那么夸张,第一年就开了很少的一部分花。

    不过,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速度了,要不然还得等个几年。

    “安子,二叔,三叔,张铁说你们找我啊。”

    “三哥,这两天羊桃子开花了,我打算给二叔和三叔说一说授粉的事情,正好把你也叫过来,你今年应该不忙吧。”

    都是村里人,能帮就顺道帮了。

    而且张老三的苗子是从张安那里买来的。

    到时候张安两个叔叔家里,那藤子上挂满了果。

    他们家因为授粉问题,到时候没结出来几个果子。

    可能到时候他会觉得张安给他歪货骗他。

    “原来是这个事情啊,即便有事情也要先放下,除了收谷子之外,没有比这个重要的事情了。”

    张老三一听张安要跟教他们授粉,即便今天有什么事情,都要给推了。

    不然改天再去单独找人家,人家还不一定有空呢。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0429/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0429/

上一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劝导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红了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