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返回书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灾

作者:

寒洺

    进入五月份之后,天气越来越热。

    现在的五一劳动节,只规定了放一天假。

    还没有到大家无比怀念的那个五一七天黄金周。

    但不管劳动节放一天,还是放七天。

    对于农民们来说,这是庄稼开始抓收的时候。

    在张安家还在忙着采摘樱桃的时候,村里的大家已经忙着在田地里收割油菜籽。

    现在到了五月中旬,整个田野里看起来光秃秃的样子,视野异常开阔。

    张安从院子里看去,发现整片田坝里,剩下自己家田里还有庄稼。

    其他人家早已收割完成,菜籽杆跟菜籽壳都已焚烧殆尽。

    灰烬用来给下一季的水稻当底肥。

    昨天刚把樱桃采摘完成,今天张安家就得抓紧到田里收割庄稼。

    尤其是看到周围的田里只有自家的菜籽,王芳就比较着急。

    毕竟其他人家已经开始往田里放水,过几天就开始耕打水田。

    种地这事,本就一步慢步步慢,所以得赶快抓紧,跟上大家的进度。

    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几亩水田里的油菜籽全部抓收回家。

    可好景不长,前面几天还是阳光明媚,烈日炎炎。

    张安家还要继续到地里收割油菜籽,可还没等出门。

    天上开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都说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可张安觉得,这五月份好像也差不多。

    早上刚起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太阳。

    这吃顿早餐的时间,太阳就下班了。

    没过多久,天上开始嘀嗒嘀嗒的落雨。

    张安看这架势,这场雨的动静不会太小。

    他刚跟自家老爸老妈说完,这外面的天,马上就变成了狂风暴雨。

    而且最要命的是,天上下起了冰雹。

    只用了稍稍几分钟,院子里已经开始堆起了一层冰蛋。

    此刻不单单是张安一家在盯着外面看,无数人家都在关注着外面的情况。

    只不过大多数人家是庆幸,因为他们的庄稼已经收割回家。

    而少数人家,则是地里还有部分庄稼没收回来。

    这阵冰雹虽然下的不是很大,可它持续的时间有些太长,足足下了二十多分钟。

    只听到外面的水泥地,被冰雹落下来打的啪啪直响。

    每下一分钟,王芳脸上的便增加一份愁容。

    这个时候她心里念叨的已经不再是地里那几亩油菜籽。

    因为这样一场雨,已经成熟的油菜籽肯定是颗粒无收。

    她心里担心的是窝地里的西瓜和草莓,还有桃林里刚挂上的青桃。

    雨停了之后,张安一家出门到地里去看看情况。

    张安来到桃林,这地上真的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满地都是被冰雹和暴雨砸下来的青桃。

    而桃树上,还挂着稀稀疏疏的少数一些桃子。

    这算得上是不幸中的万幸,让这片桃园不至于绝收。

    看完桃林,张安下山时去看了看窝地。

    西瓜的情况,不比桃园里的桃树乐观。

    原本地上已经结出来的一个个小西瓜,再过不就,就能长成大西瓜。

    可现在这场冰雹一下,全都被打的体无完肤。

    草莓虽然还没坐果,但这段时间正是开花期。

    经过这一场冰雹,大部分的枝叶和花朵都已经被损坏。

    从窝地里出来,张安往自家地里走。

    到了箐脚,张安便看到自家两个叔叔已经到了地里,正在查看猕猴桃的情况。

    “二叔,这里情况怎么样了?”

    “情况不算坏,还好这羊桃子的藤发的快,这些藤子和树叶把花挡了起来,没怎么受影响。”

    张二叔雨停了以后就过来的,现在已经把这片猕猴桃给看了一遍。

    两兄弟看到这羊桃子树没出什么问题,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安子,你们家情况怎么样?”

    “我爸去地里看菜籽去了,我估计是没了。”

    闻言,张安脸上表情复杂,一脸苦笑。

    “家里的桃园和瓜地,虽然不至于绝收,但也没剩下多少好的,只有草莓还在开花,不过感觉也是歪的。”

    听到这里,张二叔和张三叔一脸沉默,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哎,这老天爷啊,就是存了心不让人过的舒坦。”

    “这也没办法,还好那樱桃前几天就采收完了,不然今年怕是过不好了。”

    做人要懂得知足,毕竟今年樱桃已经赚了很多。

    这个时候张二叔和张三叔才记起,张安家的樱桃全部卖了出去。

    二叔他们这里没什么问题,张安就沿着路上山去看看自家菜籽地。

    果然跟张安想的一样,算是颗粒无收。

    那桃树上的桃子都坚持不住,更别提这些已经快要自己开口的油菜籽。

    张安下地去看,这菜籽杆上连菜籽壳都没剩下,全部掉落在地里。

    这下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咯。

    而张建国,这会儿正在地里拔着菜籽杆。

    虽然菜籽没了,这些菜籽杆还得拔出来,后面才好种玉米。

    “爸,要不先别扯了,等到干了再来。”

    刚刚下过雨,这菜籽杆上全是露水,拔的时候弄得一身水。

    张建国听张安这么说,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其他地方怎么样了?”

    “都不太好,估计是没什么收成了。”

    张安一边走,一边将桃园还有窝地里的情况跟自家老爹说道。

    虽然张建国看到下冰雹之后,心里已经有了准备。

    只不过这会儿听了之后,心里还是会有些抽抽。

    下山之后,张安父子两人在村口遇到了黄二爷。

    老爷子一脸愁容,估计也是从地里回来。

    “二爷,你们家李子情况怎么样?”

    黄二爷家里的庄稼早就收回家了,只剩下两亩李子树还在挂果。

    所以张安都不用想,就知道老爷子肯定是去李子地里回来。

    闻言,黄二爷摇了摇头。

    “估计被打落了一半,地上全是李子。”

    这一半李子,要是全部成熟,怎么说都有大几百斤,甚至上千斤。

    即便一斤几毛钱,这丢的可是大几百块钱。

    “没事二爷,就当二次疏果吧,能有一半已经不错了,我那桃儿,可能三成都没有。”

    原本张安以为,黄二爷家的李子也会损失惨重。

    不过听到黄二爷说还有一半挂在树上,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了。

    “是啊,还能剩下这么多已经算是老天爷给面子了。”

    黄二爷虽然可惜,但心里也能想明白。

    “咱们庄稼人,本来就是看天吃饭,这几年年景这么好,咱们也没有再饿肚子,已经算是老天爷对咱们不错了。”

    二爷活了这么大年纪,很多东西早就看淡了。

    这几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收成都非常好,大家也都吃上了饱饭。

    今年这场冰雹,算是近几年来,下的第一场。

    庄稼人都知道,老天爷是喜怒无常,变化多端。

    能给这么几年的好年景,已经算得上是善待他们山里的庄稼人了。

    “二爷说的对,不过也没有那么坏。”

    张安给黄二爷竖了个大拇指。

    “海边的渔民都说风浪越大鱼越贵,这次白雨一下,大家的水果都有损失,价格肯定比往年贵的多。”

    黄二爷听张安说今年水果会涨价,有些不太相信的问道。

    “安子,真会涨价?”

    “二爷放心吧,怎么说都要比去年贵上一些的。”

    张安这话,算是给了黄二爷一颗定心丸。

    毕竟他相信张安不会骗他的,因为他那里能有多少李子。

    张安这铺下去的摊子可比他的大多了。

    虽然这次下冰雹,范围可能不是太大。

    但是县里这一带肯定是受到影响的。

    现在虽然有果商,但他们只是在那些大一点的城市里经营。

    这样的山里小县城,大部分的水果都是各地自产自卖。

    尤其是大家口袋里有钱了,这水果需求也大了起来。

    现在受灾以后,水果的产量肯定会受影响,怎么都得涨涨价。

    毕竟,这种水果的人,也是要吃饭要吃肉的。

    回到家里,王芳也知道了自家地里的情况,整个人就有些低沉。

    张安看到这个样子,赶紧劝导着他。

    “妈,这没啥的,即便是那桃园还有瓜地没了,咱们家光卖樱桃就已经是赚了不少了。”

    张安这可得赶紧把自家母亲劝好,前几天卖樱桃的时候算是大喜。

    而现在桃园还有瓜地里被重创之后算是大悲。

    这样悲喜交加的,要是没开解出来,可能要出问题。

    “对啊,咱们家今天赚的就已经不少了,总不能世上的钱都被咱们家赚了,那别人家怎么办啊。”

    经过父子两的一番劝导,王芳才算是摆脱了低沉的心情。

    毕竟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日子总是还得继续过下去。

    从那一场暴雨开始,往后时不时就会下上一场雨。

    这代表着,今年已经进入了雨季。

    原本水位落了下去的大河,这段时间又升了起来。

    趁着这段时间,大家都抓紧把水田给打了,因为大家秧田的秧苗已经可以移栽。

    今年张安家里,没有种太多的地。

    就把家里的几亩水田,还有近处的两块山地种着就行。

    至于其他远一些的耕地,张安提出先给别人种着。

    一开始王芳还不答应,因为她们种了一辈子的庄稼。

    总是感觉土地种少了,心里觉得不踏实。

    但现在家里需要照管的太多,那么多的土地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管。

    而且就算全部都种着,还没有多高的收益,只会白白劳累人。

    张安知道自家母亲舍不得,所以用之前被冰雹打落的菜籽劝说。

    王芳最后才稍稍松了口,把家里的一些土地安出去给别人种。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都放出去,至少家里的水田还有近处的两块耕地。

    不管怎么说,王芳都要自己种着,只同意把远处的耕地放出去。

    现在跟后世不一样,后世很多人家一家老小都出去打工。

    所以家里的土地全都放了出去,可就算这样,也找不到人接手,只能荒着。

    现在可不一样,现在出去打工的人很少。

    在村里的人家,哪怕有一点点土地,都要收拾过来种上。

    有一些人家因为出去打工,土地放出去给人种,也都是有条件的。

    每年必须要根据土地分多少粮食给主人家才行,因为现在可还有农业税要缴。

    即便是这样,争着种的人可不少。

    得知张安家要把土地放出去,好多人家都上门来询问。

    虽然都是山地,但是可没人嫌弃,而且张安家里没想着给人要粮食。

    想到于是这块地送给别人白种,只要不荒着就行。

    所以这样的好事,谁家都想去问问看。

    最后张安家的几亩山地,分给了两家关系比较好的亲戚。

    当然了,只是给他们种,等哪天张安家要收回来,他们收完庄稼就得把地还回来。

    只是花上几天时间,张安家的水田就已经耕好。

    往田里搬了些已经沤好的农家肥,翻耕一遍之后,张安家就开始插秧。

    可今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做什么都不顺。

    前段时间收菜籽的时候下冰雹,现在插秧栽了半天,就开始下起了大雨。

    不过虽然天上稀里哗啦的下雨,田里的人也没准备收工。

    基本上所有正在插秧的人家,都顶着大雨在田里把秧栽完。

    在雨幕中,都能看到大家头戴竹笠,身披塑料布。

    因为没有几家人有雨衣和蓑衣,这塑料布还是家里买肥料回来。

    那尼龙口袋里装着的那一层塑料膜,大家都用它来当雨衣。

    为什么不休息,因为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

    插秧不躲雨,打谷不歇凉。

    因为生长在秧田里的禾苗,要拔出来,然后挑到水田里面移栽。

    这个过程中,对禾苗会有一些损伤,尤其是晴天的时候,损伤更大一些。

    即便栽下去,也会有一定时间的恢复期。

    这个时间,长箐这里叫做反生期,如果能恢复,禾苗就能发根。

    但是如果活不下去,那这株秧苗就死了,需要主人家去重新补秧。

    而很多老人,根据多年插秧的经验发现。

    下雨天种下去的禾苗,比晴天移栽的要先发根。

    最后就总结出,下雨天插秧的话,对秧苗的损伤要轻一些。

    所以移栽完了需要恢复的时间短,没几天就能开始发根,存活下来。

    但天气的因素不是大家可以控制的,而插秧也是赶着时间再走。

    所以大家在插秧的途中,遇到了下雨天,非但不会躲雨。

    反而会非常高兴,顶着雨天把秧苗移栽完成。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0429/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0429/

上一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樱桃采摘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泼猴,休得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