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返回书页

第四百八十九章 挑河

作者:

寒洺

    秋风扫过,张安家后院里的地上全是昨晚留下来的枯叶。

    后院没种什么树,基本都是架子上的葡萄树和葫芦藤留下来的。

    “张安,你说咱们家明年能吃上自家的葡萄嘛。”

    苏颖提着大竹扫把清扫着地上的落叶,看着几株发育不错的葡萄树问道。

    “那必须的,你看它们都长这么大了,明年绝对会结果。”

    张安非常肯定说道,因为现在院子里的这四株葡萄树,已经爬满了大半个架子。

    虽然现在藤子上叶子开始干枯,但等到明年春天一来,它们绝对会把整个架子爬满。

    “其实今年就应该能吃到的,只是天公不作美,全给打没了。”

    说到这里,张安非常可惜,因为这几棵葡萄树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过花了,只不过没多少。

    只是花刚谢没多久,才结出鱼籽般的小葡萄,就遇到了七月份的那场暴雨。

    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小葡萄籽,被那么大的暴雨无情的击打了那么多天,最终雨停的时候,无一生还,所以现在一粒葡萄都看不到。

    不过如今几棵葡萄树已经长大,今年吃不到,明年肯定可以,张安就不信明年还有这样的灾害。

    中午吃完饭,李春娥老太太找到张安。

    “小安啊,我们也来了这么些天了,待会儿你把我们送回去吧。”

    这一次才住了三四天,老太太就想着要回去。

    其实她也想在这里多住几天,跟上次张安结婚一样,住上十天半个月。

    但如今不光她自己,还有老头子也过来了,所以张安家里总有些不自在。

    她当然知道是为什么,所以便想着早点回去。

    “婆,你这么急着回去做什么,这几天来了也没什么事情,多住几天,帮我们带带小思齐嘛。”

    张安一家子自然是舍不得老太太回去,一个个都在挽留。

    “庄稼人哪里会没有事情做啊,地里还有很多活等着人干嘞,今年的苞米还没晒干,趁着现在还有太阳,我得回去赶紧晒干了,要不然过不完这个年,可能就要发芽了,地里的油菜籽也还没撒呢。”

    尽管今年没有多少收成,但老太太还是惦记着家里那千把斤苞米,毕竟都是粮食。

    还有地里今年的冬油菜,也要赶着这段时间播种,要是晚了,长出来可能扛不过今年冬天。

    最后一家人劝说无果,老太太还是坚持要走,所以张安也只能答应下午送她们回去。

    吃完饭以后张安要去打米,因为张安家之前打好的米已经吃完了,所以老太太也没着急走,等张安回来。

    其实张安之前米已经打了很多,足够他们一家吃到过年都未必能吃完。

    不过这次给小思齐办了满月酒,来的人比较多,所以这米的消耗有点大,一下子把家里的存货给耗没了。

    这一次张安拉了很多谷子去打米,至少有千来斤谷子,没有用大黑驮,而是直接用车拉。

    因为张新民家的机组比较小,足足花了大半个小时,张安才拉着米回来。

    不过搬米的时候,张安没有全部都扛回家,而是留下了好几袋在车上,估摸着有个两三百斤。

    这是他打算拉到龙头山去给老太太吃的,毕竟长箐这里的谷子都绝收了,龙头山那边只会比这里更惨。

    临走之前,王老头变得有些磨磨蹭蹭的,感觉有什么话要说一样。

    张安对他一直没什么好脸色,所以也没管他,只以为他还不太想回去。

    最后,老太太催着走的时候,他好像下定什么决心一样。

    “小芳,小安,这个东西是我跟你婆给小思齐的一点心意。”

    说着,便从衣服的内袋里面掏出一个小巧的盒子。

    张安认出来了,这就是那天去接他们的时候,王老头去而折返又跑回家带的东西。

    也不等在张安一家同意,王老头就把盒子塞到张安的手里。

    盒子很轻巧,没什么分量,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块玉质的平安扣。

    这时候张安一家都非常意外,他们没想到王老头这样的人,竟然会主动东西,还是这种能值点钱的东西。

    一时之间,张安觉得有些为难,他是真的不想接受来自王世言的东西,尤其是这种。

    因为这会给以后带来很多麻烦,毕竟他那几个舅舅的德行,他早就一清二楚。

    万一以后得知王老头给了他们一家这么一块玉,到时候怕是会想方设法的上门来要,或者什么事情都拿这来说,这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收了吧小安,这是以前打地主的时候我捡到的,一直藏到了现在,其他人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李春娥老太太当然知道张安在想什么,便开口劝说道。

    这平安扣确实是她捡到的,那时候龙头山打完地主,有一次她去旧地主家的破房子里捡破木头回家烧火,无意中找到的。

    估计是那群人收刮的时候,遗漏下来的。

    那时候她做不了主,回家就跟王老头说了这事。

    只不过王老头知道以后,就把这平安扣拿走了。

    这些年来,她以为凭着自家这老头的性子,这东西早就被卖掉买酒喝了。

    所以刚才王世言拿出来的时候,她也觉得非常意外。

    张安本来还有些坚持,但看到自家外婆跟老头子希冀的眼神,最终还是收下了。

    这玉扣是捡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历,万一是挖出来的那种,肯定不适合佩戴,所以张安只打算将它放起来。

    最后出发之前,他还是从家里拎了几瓶酒出来。

    不是家里酿的血米酒,而是林业局发的福利,王老头最喜欢的茅台。

    他这个人终究还是太过心软,终究还是被王老头的表现触动了些什么。

    因为老太太这次有些晕车,所以张安开车开的不快。

    两个小时以后,才将二老送回到龙头山村里。

    这一次张安直接把车开进了王家院子,没有像以前那样停在晒谷场上。

    “婆,今年你们这里肯定没有收成,这些米你们留着吃。”

    龙头山村里的水田很少,少到每一年种下去的谷子基本只够家里的口粮,完全没有能卖的余粮。

    今年这一绝收,张安想着老太太家里的粮食肯定不够吃,所以中午打米的时候,多打了几百斤,就是为了给老太太的。

    至于老太太那几个儿子,张安想都没想直接摇头,平时有的吃的时候,他们都怕两老去吃上一口。

    如今家里开始闹饥荒了,自然就更加不可能了。

    “小安,你拿回去吃吧,我们这些年剩下的谷子还有不少,实在不行还能吃苞谷饭,不至于饿着。”

    说这话的时候,老太太都是把张安拉到堂屋后面的灶房说的,就是怕张安送粮的事情被那几家知道。

    老太太虽然年纪很大,也没什么文化,但怀璧有罪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哎呀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有多少谷子,你们就留着吃吧,等快吃没了,我再给你们送过来,可千万别去买高价粮啊,苞谷饭也别吃。”

    花钱去买高价粮在老太太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这点张安非常放心。

    因为平时老太太都没什么收入,平时花钱都是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份花。

    就算张安时不时强行塞给她们的生活费,也都被老太太攒起来,很少花出去。

    所以更加不会去买那贵的离谱的高价粮。

    她们只会跟前些年一样,把苞米磨来煮饭。

    张安可不管老太太答不答应,直接就扛起车斗里的米袋往家里走。

    家里的米缸在哪里张安是知道的,直接就往里面倒。

    “行了外婆,你再这样,我过年就不带小思齐来看你了。”

    望着老太太还想说什么的样子,张安就直接用小思齐这个外重孙来威胁她老人家。

    果然,一听到这个,老太太立马就不说话了。

    “往后你们先吃这个口袋里的,然后再吃缸里的米,省得外面的出虫坏了。”

    老太太家里的米缸是一个大砂缸,能装进去不少大米。

    这样的砂缸装米有个好处,里面的米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且不会出虫。

    只不过张安这次带来的着实不少,米缸装满了以后,还剩下四五十斤在外面。

    “好好好,我晓得了。”

    走出去的时候,老太太还郑重的把门给锁上,因为她知道,这家里有几窝大耗子。

    “这酒给你,今年我没怎么过来,但也不会亏了你,不过我多说一嘴,还是少喝点,这终究不是好东西。”

    随后张安才看向王世言,把带来的几瓶酒递给了他,这是张安第一次如此平和的跟他说话。

    “我晓得我晓得。”

    王世言接过张安递过来的酒,没有像以前一样高兴,而是郑重的说道。

    “行了,那我就先回去了,有什么事情,就让我婆给我打电话。”

    看着时间不早了,张安也准备回家。

    “要不今晚就别回去了,在这里歇一晚上,明天回去吧。”

    张安自从十岁以后,就没有在这里留宿过,所以老太太想留张安在这里住一晚。

    “这可不行,家里现在离不得我,家里那个小祖宗外婆你是知道的,晚上见不到我是不肯睡觉的。”

    小思齐虽然不是很依赖张安,但每天晚上不见到张安是不会睡觉的,所以现在每天晚上,苏颖都让他来带小思齐。

    “好好好,那你开车慢点,路上小心。”

    一提到小思齐,老太太笑得满脸褶皱,便不再挽留张安。

    等张安走了以后,老太太让王老头找了一个小一些的砂缸来把米给匀一匀,省得在家里受了潮。

    可是在倒最后那一袋米的时候,从里面倒出了五百块钱。

    老太太拿着钱,半天没说话,刚才张安走的时候,是给过她钱的,只是这次她没有接,坚决的拒绝了。

    半饷以后,才收进了口袋里。

    “不管是这米,还是钱,你可别给我出去扯着嘴到处说哈,这是小安对我们的孝敬,我可不想天天有人跑到我耳朵边来说。”

    老太太看着身旁的王世言朝着他说了一句。

    如今的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这个家她能做得了主了,因为有张安给的底气。

    “那肯定的嘛,说出去那几个黑心子要起坏心子,我疯了不成。”

    王世言立马保证道,他可不傻,这钱的事情说出去,那几个儿子媳妇整天都会盯着。

    留下来的话,省着点都够他们两老用一年了。

    现在不同以前,他已经跟着下地干活,知道了赚钱的不容易。

    。。。

    一晃眼,秋去冬来,大家总算是赶在的冬天之前把重新补种的玉米收回家里,也把冬油菜种了下去。

    好不容易闲下来,但村里好久没开口的大喇叭再次响起,张建文喊了大家去开会。

    张建国忙着带孙子,所以只能张安过去

    开完会以后,张安才知道这次召集大家,是为了村里的一件大事——挑沟,其实应该说挑河才对。

    因为今年的洪水太过泛滥急湍,而且浸泡的时间又太长,所以坚持了很多年的河岸堤坝已经被水给冲坏了。

    而河岸两边又全是村里的上好良田,都是大家的命根子,而且村里能吸引来游客,大河也有很大的功劳。

    如今河岸坏了,对这方面影响也非常大,甚至影响到了荷花塘。

    所以张建文就打了报告,跟镇上和县里阐述了大河堤坝的损坏程度,想要申请一笔钱下来,修建河堤。

    而县里面在看到申请以后,立刻就派人下来视察。

    经过今年的大洪水,不管是镇上还是市里,对这样的事情都不敢掉以轻心。

    最后确定情况真实,直接就同意了,拨了一笔专用款子下来,让村里自己组织,尽快把河堤修缮完成。

    所以张建文召集大家,就是为了修缮大河两岸堤坝的事情。

    这一次的上面拨下来的修河款可是包含工钱在内的,但是张建文不想让别人把这个钱赚了,于是就打算组织村里的大伙儿把在这段时间开始动工。

    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让别人赚是赚,倒不如让村里人赚。

    而且大家都住在村里,就在大河边上,比谁来做都不会偷工减料。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0429/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0429/

上一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灵泉晶露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四百九十章 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