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无限物资》

返回书页

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之敌

作者:

大街H小巷

    朱存枫登基,新生大明刚刚发芽,左翼蒙古就先按耐不住了。之前左翼蒙古各部跟着后金军南下劫掠,因后金军不允许他们过度深入,他们只在长城附近劫掠,这反倒救了他们一命,等朱存枫的堵截大军赶到长城前,左翼蒙古各部早早撤回了。

    后金覆灭,蒙古各部才不会在乎,谁死太阳都照样从东边升起。唯独一年冷过一年的白灾令左翼蒙古无法承受,更难受的是之前的劫掠蒙古各部抢了许多金银财物。本来有后金在,山西走私商人在,这些财物都能换成自身所需的物资。

    结果后金灭亡,走私商人更是绝迹,导致左翼蒙古各部对着金银财宝大眼瞪小眼,直到冻死、饿死。现实逼着各部再度南下,这次不需要抢劫多少东西,只要强迫大明开边贸,只有开了边贸才有走私商人,有了走私商人才能换取生活物资。

    朱存枫登基后停掉一切边贸,右翼蒙古全部归顺,有自己的均价超市,不需要边贸。左翼蒙古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有边贸一样会劫掠,故而边贸不再是必须品,也不必开边贸安抚他们。制造强大的枪炮,组建强悍的军队,就是用来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

    其实最先动手的并非左翼蒙古各部,而是右翼蒙古,那些跟随朱存枫平辽东的蒙骑。

    平辽后,朱存枫将左翼蒙古赏赐给右翼各部,划分各部草场,唯一的问题是左翼还没占领下来,需要蒙骑自己动手。对于这种情报,蒙骑没有任何不满和不理解,这举动十分符合蒙古以往的价值观和历史,只有自己打下来的草场才是自己的,别人赏赐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拿走了。

    正好蒙骑扩编到四万,新军也需要磨练、实战,于是在朱存枫的命令下,蒙骑由卓里克图等人率领,进攻左翼。朱存枫则调王奋平一部配合,同时提供大军所需的一应粮草、军火等。

    这种有后勤的日子让蒙骑十分惬意,不再需要考虑给战马养膘,不再需要携带牛羊给自身吃喝,可以作战的时间大大延长。

    面对右翼蒙古进攻,左翼各部分成三类,一类向北逃窜,暂避锋芒,前往漠北休养生息;一类向南劫掠,企图获得大明的认可和地位,抢夺更多物资用于战争;还有一类向大明投降。

    这三类部落基本按照与后金亲密度划分,平辽后后金还是有许多漏网之鱼,这些人要么逃入东北深山老林,要么逃入蒙古各部,尤其是科尔沁部,接收的女真人最多,也最先遭到王奋平打击。

    尝试对抗几次,无一例外全部惨败,还都是拥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致使科尔沁各部不敢再与明军对抗,又怕大明赶尽杀绝,所以科尔沁大部向北逃入漠北。

    喀喇沁部,给后金出向导的,也是最先进入关内劫掠的,抢夺的物资最多。他们自认为了解大明,不怕大明,选择继续劫掠与大明对抗。也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最靠近大明,西边是右翼,北边是察哈尔,东边是辽东,想要跑都不好跑。

    察哈尔部,原属林丹汗,林丹汗大部投降朱存枫进入蒙骑,当这批蒙骑再度杀回,察哈尔出现大面积投降。与其被别人抢夺草场,不如加入强者抢别人。

    对于察哈尔,朱存枫欢迎,且一视同仁,给了一万蒙骑的兵额,但左翼草场新加入的他们不能分。朱存枫允许他们将来分青海、漠北等地的。

    对于喀喇沁,坚决消灭,从今往后但凡有任何一个部落敢呲牙,打到他满地找牙,打到他没牙吃东西饿死。

    对于科尔沁,朱存枫并不急着追击。不是打不过也不是怕深入漠北,这关系到战略纵深问题,现在打了也是白打。

    漠北不同于漠南,漠南距离陕西近,更南,可以发动冬季攻势,冬天蒙古人跑不了。漠北距离太远,更北更冷。在这个小冰河时期,继续发动冬季攻势太过危险,即便有朱存枫亲征。

    而且漠北联通西伯利亚和中亚,不像漠南周边都是沙漠,可以封锁蒙古部落逃窜的交通要道。漠北蒙古人往西伯利亚或中亚一跑,如果铁路、城市和堡垒修建没有跟上,不用多久,修养好的蒙古人又会杀回来。哪怕前一批不杀回来,中亚其他的蒙古部落也会杀回来。

    谁让漠南漠北的草场更加肥美,谁让这里是蒙古龙兴之地呢。

    必须将蒙古人的战略空间封锁住,才方便对漠北发起进攻,所以优先进攻西域比漠北更好。而且从经济效益来说,西域也比漠北更好(可以种棉花、西瓜等)。打下西域还能封锁蒙古人的战略纵深,到时候想办法把西伯利亚封锁住,蒙古人跑都没地方跑。

    朱存枫已经想到办法了,而且花费很少,只要时机成熟就能上马。如今就暂时放科尔沁一马,不过要是他们敢自己南下,伸一次手剁一次。

    相比于北方的疥癞之疾,南方的敌人,国内的敌人需要优先解决。除非遭遇特别重大的变故,否则内部消耗永远比对抗外敌死的人多。

    因地主和分田分地问题,许多地方到现在都没有承认朱存枫,还在观望。过了几个月,朱存枫已经把内政工作安排好了,这些人还没有任何表示,那朱存枫就不再留脸面了。

    朱存枫首先杀入山西。

    因山西天灾,朝廷不但不赈灾还加大税收,方承恩带队重新回到河套,希望加入修路队,结果被告知变天了,他们有两个选择。

    没有犹豫,方承恩当即表态支持朱存枫。服从的省份都能获得农业十年免税的优待(所有都免,一个铜板都不用给,商税不免),底层百姓全部拥戴朱存枫,方承恩也不例外。很快方承恩被王满仓和沈炼带到京师,他的乡人则进入修路队工作。

    方承恩对山西北部十分熟悉,朱存枫出兵,由方承恩向导,加上九边军镇的配合,大军从晋北一路横扫到晋南,纳降无数。说是纳降其实是接管,因为根本没有人敢组织反抗,老百姓也不愿意反抗,少数零星的地主跳起也被大军轻松踩灭。

    山西地区本来就不盛产地主,或者说地主都被山脉分隔开,无法形成合力。山西籍官员在朝廷内又被东林党斗倒早早失了势,他们才不会帮拥有更多地主的南方、东林党打前站。

    最主要还是利益,朱存枫承诺商人拥有平等国民地位,还会给更多利好政策,扶持商业发展。有了这個承诺,除了范家等有明确证据证明帮助后金的外,所有晋商都极力支持和欢迎朱存枫。

    晋商不是傻子,这两年陕商大面积杀入纺织业,在朱存枫的支持下获得了惊人的利益,谁看了都要眼红。

明末无限物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6242.html

明末无限物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6242/

明末无限物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6242.html

明末无限物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6242/

上一章:第一百零三章 贪污 明末无限物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一百零五章 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