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内娱》

返回书页

第二章:大象

作者:

时时故

    胡柏站在西宁青海大剧院门口,沉默地看着那扇通往希望的大门。

    从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两年,他除了几部短片,再无机会执导。

    这个行业从不青睐新人。

    他挣扎过,把自己的构思的剧本写成小说,试图曲线救国。

    这个选择是失败的,他的小说最终只是拿了个没什么水花的冷门到不能再冷门的奖项。

    而这对于他的电影梦想毫无帮助。

    他所设想的通过小说引起投资人兴趣,愿意投资改编电影的蓝图只停留在他的脑海里。

    这一次的电影节,是他两年来最好的机会。

    他创作的剧本通过了初选,通过了复选,终于有机会站到投资人面前进行提案陈述,面对面地尝试打动投资人。

    胡柏紧了紧自己的背包,里面装着他寄予厚望的剧本。

    “祝我好运。”他轻声祈祷着,迈步走进剧院。

    ……

    时申在休息室里并没有等待太久,很快就陆陆续续有人走了进来。

    他细细地端详着进来的每一个人,判断是不是他要找的那个,也猜测着这些年轻却满脸沧桑的人们脸上的沧桑是因为没睡好,还是压力太大来打发时间。

    进来的每个人都带着包,包里是一份厚厚的提案书。

    他们或是自顾自地坐在一旁闭目养神,或是拿出包里的提案书一边翻看一边写写画画。

    没有人交头接耳,以至于即便人越来愈多,屋子里也甚是安静。

    这让时申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这些人会互相寒暄招呼,认识认识积累一下人脉啥的。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倒算是件好事,避开无意义的寒暄,降低露馅的几率。

    正想着刚才进来那位哈欠连天是不是昨晚熬了个通宵,没一会儿,他就看到了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长发及肩,慵懒地散落在耳后,神情有些阴郁,但眼里蕴着一抹倔强。

    和记忆里那张脸不太相同,却又神似地让时申知道,应该就是他。

    胡柏看着已经显得有些拥挤的休息室寻找座位,然后走向一处角落,那里有一张空椅。

    坐下之后,他也拿出自己的提案书做着最后的准备。

    很快,他就沉浸进去,心无旁骛。

    时申没有贸然接触胡柏,而是默默走到他身后,看向他手里的提案书。

    说起来,上辈子近视加散光的时申在这种距离绝对不可能看清那上面的内容,但这辈子换了新身体,重新体会到健康双眼看到的世界后,他把自己的眼睛保护的很好,可以毫不费力地看清楚提案书上的内容。

    提案书上写着胡柏创作剧本的故事梗概,那是一个关于失意的人结伴去远方的马戏团看一只会席地而坐的大象的压抑故事。

    只需要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会成为疯子。

    而大象这个故事里的四个主角都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糟糕的一天】。

    早上在家与父亲矛盾争吵,上学又突然得知学校将要拆除;还没到中午,就在反抗校园霸凌的时候失手把对方推下楼梯进了医院;慌不择路地逃回家,迎来的是又一次争吵,无奈去往奶奶家,却发现奶奶已经悄然长眠;浑浑噩噩走上街头,却看见喜欢的女生和学校教导主任在餐厅吃饭;最后还发现被好兄弟欺骗的高中生韦布。

    睡了朋友老婆,被撞破,目睹朋友跳楼,被前女友看不起,被父母当成打手使唤,最后还挨了枪子的混混于城。

    明明住着自己的房子,却睡在阳台上,还被女儿女婿挤兑,想要把他送进养老院,霸占他房子;出门遛狗,自己牵了绳的小狗却被别人没牵绳跑掉的大狗咬死,上门理论还遭了恶意辱骂误解攻击的老人王金。

    前一天过生日,母亲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倒头就睡;母亲给带了蛋糕,却被母亲自己坐烂,早上醒来又因此误会,争吵;因为家庭缺失又没有朋友,于是和教导主任交朋友,却发现自己昨天和主任在歌厅过生日唱歌的视频被发的到处都是,朋友没了;回家想在母亲那儿寻求安慰,却被误解,明明什么出格的事儿都没做,却已经有口难辩,连主任老婆都找到了家里来闹的单亲女儿黄玲。

    四个人在同一天经历了【糟糕的一天】。

    他们在这一天彼此纠葛,最后,除了大腿挨枪子的混混于城,其他三个人一起坐上了去往远方看大象的汽车。

    天黑了,这【糟糕的一天】也要结束了。

    夜里,旅途中的人们似乎听见了一声大象的嘹亮嘶鸣。

    看到这个梗概之后时申才确认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和项目。

    在他上辈子,胡柏在这场交流会上的提案陈述成功打动电影公司,获得了投资。

    可胡柏却没想到,命运递给他的这颗苹果,甜美,却有毒。

    投资人让胡柏有了拍电影的机会,也没有对他的拍摄创作过多插手,却在后期剪辑时与胡柏在影片时长的取舍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胡柏剪出的成片长达四个小时。

    对于影片本身,这个时长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叙事表达脉络清晰。

    但对于投资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

    对于彼时的业界,一部时长四个小时的国产艺术类电影几乎可以宣布死刑。

    影院不会排片,观众也很难接受这么长时间的观看体验。

    这意味着如果电影按这个时长发行,那投资人的资金将会血本无归。

    没有任何投资人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胡柏被要求缩减片长。

    而对于胡柏来说,这个时长已经是极限了,继续缩减的话影片内容将会变得支离破碎,呈现给观众的内容会让他们一头雾水不知道这电影讲了什么。

    胡柏没有妥协,他倔强地希望自己起码能让观众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

    他就这样与投资人僵持不下,以至于冲突频频。

    数次因此而发生的剧烈争吵过后,投资人放下狠话,除非胡柏自己花钱买下影片版权,否则必须将片长缩减到他满意的时长,不然就算把底片压箱底,当自己的钱打水漂了,也绝不会以四个小时时长上映发行。

    胡柏因此陷入了痛苦的精神内耗。

    他不想妥协,却又没有办法取得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所以,他病了。

    并因此而英年早逝。

    在他离开后,由于资方握着电影版权不松口,其他剧组成员多方努力也没能让这部电影正式登上院线放映,最终只能通过参与电影节进行小规模的展映。

    然后这头大象证明了胡柏以生命为代价的坚持是正确的。

    电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金驹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改编剧本,观众票选最受欢迎,金人奖最佳亚洲华语电影。

    除此之外,这头大象还在金驹奖上获得了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影帝),最佳摄影,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的提名,只是最后惜败。

    对于胡柏来说,这是他的最后之作,是一颗甜美却剧毒的苹果。

    而对时申来说,这是一块踏入娱乐圈的敲门砖。

    神州的娱乐业挺畸形的,他们不以公司为基点划分势力范围,而是论出身。

    例如京圈,西北圈,港圈等等,从这些代称就能看出来,这些圈层里聚集的人出身何处。

    而这些圈层的内部人员要么是本地人,要么是那几个特定影视院校出来的校友。

    圈层之间抱团,排外,资源共享,筑起城墙。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

    无论是导演,剧本,角色,乃至一个小小的场务,圈层恨不得剧组里所有的职位上都是自己人。

    即便进入互联网时代,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强势踏足娱乐业,想从这些已经成型的,闭塞的圈层手里分蛋糕也是困难重重。

    别人手里握着这条产业链上下游每一个环节的话语权,外人有钱也花不出去。

    就算强行砸钱拉起剧组,别人还能左右院线的排片策略,让你的影片血本无归。

    这种无法掌握话语权的滋味当然不是资本愿意品尝的。

    为了成为娱乐这盘棋的棋手,互联网公司以自己的资金和平台资源为基础,投资大量的项目作为敲门砖砸门。

    只可惜都没什么效果。

    圈层铸就的城墙非常牢固,金钱攻势并不能有效突破他们的防线。

    直到互联网公司依靠平台优势另辟蹊径搞出流量经济,这才挖到圈层的命脉,狠狠啃下一块蛋糕。

    但也局限在综艺和电视剧这两个部分。

    资本可以依靠平台优势催熟造星,收割脑残粉获取利益。

    可在娱乐业真正核心的电影上,却惨遭滑铁卢。

    观众对他们催熟的泡沫流量并不买单,用脚投票。

    多次尝试却血本无归之后,互联网资本也只能妥协,选择和圈层合作共同获利。

    互联网资本如此,比互联网资本更大的力量,也没能啃下更大的蛋糕。

    最多是搞院线,依靠产业链的依存关系和这些圈层互相掣肘。

    大资本和圈层博弈都千难万难,时申这种‘煤老板’想要进入这个行业更加四处是坑。

    别看网上说什么煤老板泡女明星玩的爽,但那不过是网友的夸大意淫罢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贸然踏进这个行业的煤老板都被坑得很惨。

    经典杀猪盘屡试不爽,一千万投资各路导演演员剧组工作人员吃下九百九十万,然后十万做个垃圾塞给投资人交差。

    遇到捧情人的,说不得还要给人头上戴几顶绿帽子。

    为什么煤老板投几年试水过后就一去不回不再投资影视剧?

    煤矿经济衰退不过是个幌子。

    煤矿不赚钱,煤老板手上的钱难道就躺在账户上不动了?

    就没有煤老板想过把赛道换到娱乐业?

    谁也不是傻子,上过一次的当不会再上第二次,有那钱拿来打水漂玩不比拿去被人当冤大头割韭菜来的强?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时申虽然想玩玩娱乐圈,但也不想当冤大头,所以每一步都得好好琢磨。

    不想拜码头去圈层里捧人臭脚,也没有那个实力学资本强行砸门进场,那对于他来说,通过投资胡柏迂回达成目的是最好的选择。

    胡柏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天然就属于圈层的内部人员,投资他可以一定程度上获取圈层的资源和帮助。

    而时申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深入行业内部,积累资源,然后发展壮大。

    再加上电影的预算也不高,记得不超过一百万,对于自己来说资金压力约等于无,上映之后回本压力不高。

    就算票房回不了本,到时候卖平台也是一笔钱,回本问题不大。

    即便亏也亏不了多少。

    哪怕全亏了,用这点钱换一个进场下棋的资格也划得来。

玩转内娱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25676.html

玩转内娱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25676/

玩转内娱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25676.html

玩转内娱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25676/

上一章:第一章:亿万富翁 玩转内娱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章:简单粗暴的金钱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