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品花录》

返回书页

五十三章 再次见驾

作者:

墨香阁大哥

    贾琮忙感谢,还真不是假惺惺的,戴权的确跟贾家关系极好,而且是跟宁国府关系更好。

    贾蓉买官时,戴权对贾珍说的就是,咱们的孩子要,那就快写个履历来。

    这并不是客气话,贾代化当初是京营节度使,京师的保护神,宫中太监哪有不跟他交好的道理。

    哪个高官厚爵不想知道皇帝的信息,为了少犯错误不被皇帝猜忌,这是历朝历代都难免的。

    虽然朝廷严令禁止大将与内廷勾结,可根本禁不住,谁当官不想知道皇帝的具体情况呀。

    今天心情好不好,明天要忌讳什么,看似一个小问题,却是保住荣华富贵的捷径。

    因此贾代化跟宫中太监交好就很正常,正好戴权那时不显眼,但却是先帝身边宠信大太监的干儿子。

    两人互有需求就勾搭上了,虽说是政治需要,可相处久了,互相之间又没有利益冲突,渐渐就成朋友了。

    戴权还真是对宁国府后人很好,还是从贾蓉买官说起,贾珍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为贾蓉买了一个五品的龙禁尉官职。

    戴权说前一个买的襄阳侯家花的一千五百两,这不是骗贾珍的,也骗不过去,贾珍作为勋贵跟襄阳侯家肯定有交情,一问就能知道。

    再从红楼作者这来说,曹雪芹是清朝人,清楚清朝买官的价格,这是往少了说的。

    满清买官合法化,明码标价从正八品开始,到正四品都可以买。

    最少的正八品是九百六十两银子,最高的正四品是一万六千四百两,正五品九千六百两,从五品六千八百二十两。

    这是乾隆朝明码标价的,其他王朝没有这么不要脸,只在暗地里做这事,但价格不会相差很多。

    说明古代买官的价格并不便宜,而贾蓉只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可见戴权是给了贾家优惠的。

    养心殿中,贾琮第一次见到崇宁帝,偷偷的看了几眼暗道“好相貌”。

    眼前的崇宁帝三十多岁年纪,国字脸上两道粗眉,眼神深邃,端正而威严。

    看到贾琮行礼后和缓的说道:“荣国之孙,宁国之后,小小年纪就为朕解决了两次大问题,看来你们贾家后继有人呀!”

    贾琮连忙回答:“贾家世受皇恩,有吾皇护佑这才有小臣些许作为,臣代贾家上下,谢吾皇宏恩!”

    “哦!看来还是個知感恩的。”

    崇宁帝微微一笑,略过这话题,开始询问起贾琮此次这算账方法。

    贾琮规规矩矩的回答,自己这方法的来龙去脉,当然他是胡说了,但也解释的明明白白,没有破绽被人质疑。

    至于他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很好解释,中国人其实很早就知道这数字,只是没人去重视。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印度次大陆跟中原王朝的交流从秦汉时代就开始了,这还是有史可载的,没有记载的恐怕更早。

    不仅佛教是从那传来的,棉花也是印度传到缅甸再到岭南、海南岛一代的,汉代就有白叠布,正是棉花纺成的。

    唐朝李世民派人去印度学习制作白糖技术,唐玄奘取经去的也是那,而且一呆就是九年。

    再往后被西夏隔绝,可蒙古人崛起后,中国北方再次打通了跟印度的联系,更别说红楼时代了,也就是明朝正德、嘉靖时代,北印度的莫卧儿王朝还是蒙古人后裔创立的。

    因此你要说中国人没见过阿拉伯数字那是扯淡,只是习惯了书写方式从右到左的汉人,不愿意使用这种从左到右,还是横行的数字方法罢了。

    阿拉伯数字不适合竖行书写,那样看起来怪怪的,也不利于一目了然。

    而使用鹅毛笔的西方人,由于墨水干的快,因此书写方式习惯从左到右,更容易接受同样方式的印度数字。

    贾琮就是利用这数字,加上格式化的记账方式,使得算账看起来一目了然,不过是后世最简单的进出账而已。

    但比起古代的流水账那是一个质的飞跃,每日的结总、每月的正副余额,让账目上作假更难了些,也更容易查账。

    接触账目多年的林如海,自然一看就明白这方法的好处,呈给皇帝后,崇宁帝也是一看就明白好处多多。

    虽然要改变书写方式,但只在记账时更改,并不会给变革带来多大麻烦,因此推广者方法成了必要。

    召见贾琮并不是真的要询问这方法如何使用,而是贾琮两次的献策都给大陈带来好处。

    今年才十三岁的年纪,让崇宁帝好奇了,上次见他不过是顺带的,并没有好好跟他说话,这次自己就要好好看看这人了。

    以前的荣国府子弟身份,其实是得不到皇帝的重视的,又不是贾家爵位继承人,不过一个子弟罢了。

    但现在加上林如海女婿这身份,那就不同了。

    别忘了林如海现在是正三品的官职,这是朝廷重臣,官员等级中分水岭。

    六部侍郎是可以参加朝廷决策这一阶层的,何况是户部侍郎这关键的位置。

    “对了,听林卿说你还武艺高强是吗?”

    说完算账之事,贾琮正松口气,终于敷衍过去了,不料耳畔传来崇宁帝这一询问,让他顿时紧张起来。

    赶紧的郑重回答道:“臣不敢说武艺高强,只能说弓马熟练吧,但对于兵书战策却稍有涉及,学武为的是锻炼体魄。”

    “哦!汝就不想继承汝祖父辈的勋业吗?”

    崇宁帝饶有兴趣的问道,看向他的眼中饱含深意。

    贾琮才不傻,低调才能活得久,这是多少人的血泪教训,就算自己没经历过,可也见多了。

    上辈子是中年老男人,岂是现在这具十几岁身体的见识可比的。

    所谓世故,不就是历经沧桑后,人们对世情无奈的妥协吗,不然你以为谁愿意做个让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呀。

    少年意气谁不知道那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可世事不由人,你不世故就得活的不如狗。

    “臣曾祖、祖父时,王朝初定,需要征战四方,自然以勋业为重,如今陛下君临天下,四方安定,正是以民生为重之时,臣自当顺应时势,以能安民一方为荣,祖宗勋业于此并无不同,不过一文一武罢了。”

    定定地看着贾琮一会儿,崇宁帝笑起来了,点点头道:“善!”

红楼品花录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39841.html

红楼品花录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39841/

红楼品花录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39841.html

红楼品花录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39841/

上一章:五十二章 两处闲话 红楼品花录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五十四章 俏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