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献帝让我去找爹》

返回书页

第十二章 看我施展魔法

作者:

少华不惑

    “切,就凭这点败仗,怎么会要了某家的命!”华雄晒道。

    刘和道:“要是有人说,华将军与本公子早已互相勾结,然后相约河北相会呢?”

    “会有人相信?”华雄嗤笑。

    “那怎么解释这800精锐?怎么让人相信华将军输给一个傻子?还是一招就败了?”刘和淡淡道。

    “某家......某家中计了!”华雄挣扎道。

    “本公子信了,就不知董太尉是否相信?李文优是否相信?洛阳城可有人相信?”刘和笑道。

    华雄不语,酒也不喝了,肉也不吃了。

    刘和道:“华将军,不如来与本公子赌一把?”

    华雄依然不语。

    刘和道:“不知华将军可能胜过吕布吕奉先?”

    听见吕布,华雄讪讪道:“自是不能胜他,这天下又有谁能胜吕布!”端起酒碗灌了一口。

    “那华将军能在吕布手下撑多少回合?”

    “哦!走不过五招。”华雄恨道,“这厮力气大,招式快,非人力可抗!”

    “那本公子认为有人可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三人合力可战退骑了赤兔的吕布,汝信否?”刘和语气漠然问道。

    “哪有如此人物?某家不信!”

    “那不如华将军和本将打个赌?”

    “赌什么?怕你小子不成?”

    “就赌三人打退吕布如何?本将赢了,华将军留下帮吾。本将输了,礼送华将军回洛阳!”刘和道,“当然,在此期间华将军要留在幽州。”

    华雄沉吟道:“若是十年二十年也没有如此人物,某家还能一直留下?”

    “一年内!如何?”

    “哼!那便赌了,你小子可要好酒好菜招呼某家!”

    “好!吾知华将军乃是信人,便不做束缚了!敬华将军!”刘和端酒道。

    “你小子又在憋什么坏?”华雄满脸不信任,“总觉得你小子在对某家使什么歪主意!”

    “本公子能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本公子还有一赌,不知华将军有兴趣吗?”刘和道。

    “还说没坏心思?说来听听,某家还能怕你小子!”

    “三年内董卓必死,西凉军分家,若华将军还在,当如何自处?”刘和这话就有些诛心了。

    华雄不是董卓嫡系,没有嫡系兵马。若真有那么一天,估计他还真没地方去。

    而且前面提过,吕布来了后,华雄地位更尴尬,所以对董卓有些不满。

    也因此华雄一心要收服那800精兵,可劲讨要物资,就是为了手下有兵。

    其最主要原因还在兵制,若是东汉南北军这样还好,大家除了一点亲兵外都没有兵,倒无所谓。

    但像董卓手下那几个校尉,也就董卓能指挥,否则那些家伙手下的兵就跟私兵一样。

    这种情况导致华雄被排挤的厉害,否则也不至于现在能跟刘和这么聊天喝酒,就是他知道这次兵没了以后就没希望带兵了!除非离开董卓。

    躺平了算逑,真心累了,打赌也是逃避的一种方式。

    刘和看华雄不说话了,也就结束了这次谈话,喊人让把华雄全套装备送过来。

    然后便不提其他,就是喝酒吃肉,闲聊武艺,兵器,马匹,热火朝天。

    门外站着的两人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刘和将喝多了的华雄让人送去睡觉,自己喊来李政让他带着去看了看缴获的物资,这点酒精度真心不算啥。

    看到兵器之类后,不由得有些失望,除了杨凤那把枪是绿色的,其他都是些白板。安排这些兵器都给了张辽部,其余的废料全部装车拉走,这都是原料。

    刘和还收着一杆蓝色的长枪,现在看看于禁、张辽使刀,徐晃玩斧,就算是卢植那也是玩剑的,于是调整了一下标签,让人将这把绿色等级的枪送去给了刘伍。

    再去看看马匹,路上看到粮食,基本都是粟米,小麦这时候脱皮处理的不好,都是做汤饼(面片)吃,看来以后得弄磨盘出来,自己府上有个小的,早上的包子就这么来的。

    来到圈出的马圈,100多匹马,好多受到过惊吓,北军里有些骑术好的步兵都来看马,顺便帮着安抚、喂养,

    刘和瞅了瞅,点了几匹绿色的,调整了标签,派人送去给于禁、徐晃、张辽、卢植一人一匹,剩下一匹交给李政先养着。其余马匹分给北军这边50匹,其余的都给了张辽部。

    处理完这事又跑去找到于禁,询问士兵中可有家眷是否在洛阳,如果在洛阳速度派人去接出来,送去幽州,每户分配农田5亩,这个必须执行。

    于禁询问原因,刘和只能说自己另有消息来源,董卓准备迁都,洛阳所有人全部会被迁往长安。最终决定800人有家眷的全部搬迁。

    于禁遂安排下去,派出军中老卒统计后看情况逐渐搬迁。

    又去问了下徐晃家人,得知家中仅剩夫人一人,就在不远处的怀县县城,当即点了张诚带着9名老卒陪着徐晃前去接人,顺便去辞个职。

    再去张辽营地,发现张辽已经处理完了新兵事宜,留下535人,其余皆被发放路费打发回家了。这批新兵家眷暂不处理了,因为最近几年冀州未有大的灾祸。

    得知张辽家眷还在并州,只能等到了幽州安定下来再做安排了。

    至于那些俘虏,经过商议,都给放了,关键是离着幽州还远,粮草也不多,带着很麻烦。

    一天就在这纷纷扰扰中过去了。

    翌日,辰时刚过,整个队伍1400余人便整队出发了。

    石头领200骑兵先行,中间900多人的步兵、弓兵、新兵三部相继开拔,大车共计六十多辆拉着粮食草料废铁帐篷被拱卫在中间,多出的大车、粮食是华雄带来的。

    刘和、张辽策马相随,徐晃带着刘伍来回巡视。

    最后是于禁带着剩余的100多骑兵殿后(新兵的骑兵跟随大队骑兵行动)。

    队伍前后拉开两里多,向着东北方前进。

    在前进的第二天,斥候学习小分队又开始按进度进行学习,只是后来规模越来越大,毕竟3亩地的诱惑蛮大的,导致后来有些步兵弓兵和新兵都要求参与进来。

    最终由卢植领头,张辽和于禁根据刘和最早的学习内容进行调整,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

    在这期间,刘和在其中挑选了一批年纪不大的50人,包括了原来的几个护院以及辛环、张诚那一批人组成了亲卫队。

    由徐晃任队长,辛环、张诚任副队长,各领一半人马。

    同时由李政领着小伙伴再加上挑选的几个识字的机灵的组成了医务队,暂由李政统领,毕竟太小。

    成立医务队的原因是那日战后所有的伤员全部恢复良好,没有任何减员,让卢植、张辽、于禁大吃一惊。

    要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时期,受伤后减员比当场死亡的比例高多了,原因就在于医疗条件不好,或者根本没有医生之类原因,伤员很容易得不到救治或者感染而死。

    而当日刘和带着李政干净有效的处理了伤兵,可能由于都是轻伤,所以恢复率才这么高。毕竟缺少工具、缺少各类药物,但已经足够让优秀将领发现可取之处了。

    所以医务队应运而生,每人都配有马匹,还有专属的大车一辆。甚至在路过几个县城的时候,还派人进去采购了些药材,就凭着李政那白色【医术】,一些小病也能治了。

    刘和想到了田七、延伸到金创药等,可惜只能以后再说了。但刘和借着义务队顺势将卫生条例执行了下去,任命徐晃作为临时监察,专管条例落实。

    然后每一天晚上几人坐在一起总结学习计划、卫生条例、医务队的调整,然后第二天就有新的条例出现,以致于后来华雄也参与了进来,这会已经没人把他当俘虏了。

    也正因为这些方方面面的调整,七八天过去了,队伍已经走到了朝歌附近。

    这1400多人的队伍在外人看起来还是乱糟糟的,一点精兵的感觉都没有,任谁看了都会说一句乌合之众,然后骂一句刘和淋雨将军。

    这个时候刘和羽林中郎将的旗号已经打出来了,那一战的细节也传了出来,黑山贼跑了那么多人,华雄亲卫也逃出去了,消息根本瞒不住。

    当日那一战传在明面上的是刘和带着卢府、刘府不到100人,配合张辽的900新军干掉了3000黑山贼,又一招放翻了华雄,收编了华雄带来的800士兵。

    相信的人认为刘和很厉害,不相信的人更多,尤其是一些听说过傻子的人,都不自觉的认为华雄投敌了,这也是刚才说没人当他俘虏的原因。

    ~~~

    卢植昨天接到一封信,得到了一些消息,朝堂上有人弹劾董卓擅自动兵残杀朝廷命官——羽林中郎将刘和,海内大儒——卢植。

    群情激奋之下,董卓言道:乃是派遣华雄率领500士卒,护送羽林中郎将刘和北上幽州,为的是与刘虞联姻,

    有意将自家孙女董白嫁与刘虞家大公子刘和,并将300士卒作为亲卫送予刘和。

    并上表升羽林中郎将刘和兼领护匈奴中郎将。

    然后还有些其他消息,譬如袁绍领渤海太守,封乡侯。

    骑都尉鲍信在泰山募兵2万余。

    曹操升骁骑校尉。

    袁术升后将军

    从这些信息里刘和看到了群雄割据的前奏已经开始了,就待十八镇诸侯讨董后彻底成型。

    然后刘和算了一下自己的官:侍中这是个很高的官位,品级正三品,没啥正事,就领俸禄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正七品,比二千石;

    现在又给个护匈奴中郎将,正四品,比二千石,这官职好像已经裁撤了,难为董卓把他翻出来,随随便便给了刘和。

    根据刘和的了解,这官职挺厉害的,是可以开府的,也就是可以任命属下官员了,虽然以后都玩得是自领,但那有正规的名正言顺呢。

    就领这三个官的俸禄都能养很多人了,放在灵帝以前,哪里可能这么当官,真是天下将乱,必出妖孽,刘和也算妖孽了吧。

    刘和也理解董卓这么做的原因,不能坐实纵兵杀人,也不能得罪刘虞,哪怕是表面上的,再一个保住了面子,华雄是我派去的,不是被100人打败的,华雄也不是被人一招击败的(毕竟曾经的西凉第一猛将)。

    大家都在做文章嘛,糖衣吃掉,炮弹扔掉就行了。不过这样就白费了自己和华雄打赌了,不算计他,他也回不去了。

    这一日晚间,晚食后。

    刘和来到一个大帐,这里是学习小组的用地,自从更多人参与进来,就给安排了个大帐专用来学习讨论。

    这一路上一有空刘和就过来讲点东西,穿插一些私货。主要是潜移默化几个将领的思维。

    要知道不说这个时代,哪怕是到了清末,底层百姓都是最难改变思维模式的,只看从新文化到全民觉醒,用了多少年,而且有多少仁人志士投身其中。

    卢植知道了都跑过来听讲,告诉他若真能以此成军,那就是天下强军,张辽、徐晃、于禁也都很有收获。

    也由此诞生了刘和属下的“六禁令”。

    刘和一进来,里面上百号人都停了下来,自发的盘坐起立,等着刘和讲东西。

    刘和看了看卢植不在,就打算说点私货,这可是和家天下有冲突的:

    “今日谈谈华夏,何谓华夏?”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

    “华夏亦为战国七雄之国民!”

    “华夏亦为秦朝一统之国民!”

    “华夏亦为我大汉之国民!”

    “朝代更迭,无论夏商周,还是由秦至汉,唯我华夏永存!”

    “吾等当以华夏为荣!”

三国开局献帝让我去找爹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48735.html

三国开局献帝让我去找爹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48735/

三国开局献帝让我去找爹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48735.html

三国开局献帝让我去找爹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48735/

上一章:第十一章 我终于逃出来了 三国开局献帝让我去找爹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三章 偷着种地的黄巾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