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返回书页

第262章 收获颇丰

作者:

指尖灵

    油渣这个东西,对于三十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它是提炼过猪油后剩下的东西。

    说简单点就是炸得干枯的肥肉。

    现在说起这东西都感觉很腻,可在亏肉的年代,它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猪油炒菜很香,油渣更不能浪费。

    最好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将刚出锅的油渣撒上一点椒盐趁热吃,又香又脆。

    作为山里的撵山、采药的人,猪油和油渣更是不能缺少,也相当难得。

    也就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安所到的地方,几乎都是能一天一个来回的地方,除了带点干粮,早饭、晚饭都在家里解决。

    事实上,山里的撵山人到了冬季,一般是四五人一起进山,为了收获,时间短则七八天,长则大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

    一起去的人里面就会安排有专门负责背给养和做饭的人。

    出发前,就会多炼些猪油,然后用猪油掺着油渣炒几大罐咸菜和辣椒,剩下的猪油带上,再准备一些火烧馍或是苞米面之类的东西。

    在打到猎物之前,这些主要就是冬季撵山人的口粮。

    猪油遇冷,很快就能凝结,好保存不易洒,关键是猪油的热量大,吃了猪油做的饭菜,很快就能补充消耗掉的体能。

    米仓山北面有秦岭阻挡,但并不是说米仓山的冬天就不冷,经常能看到冷气顺着山脊,如同流动的云彩一样倾泻下来。山里一样是冰天雪地,而且比山外还要低十多度。

    到了后世,城里人进山是休闲旅游,从这个山口进再从那个山口出来,这叫穿越。

    一群男男女女吃饱喝足宿营野外,有高山专用气罐、防风帐篷、防潮睡垫,保暖睡袋,设备齐全得像特种兵,时不时男女还能来个“混帐”。

    可这年头的撵山人,哪有这些高级玩意,只有火!

    撵山人进山,在山里面穿行,不是为了游玩猎奇,所以除了必要的装备,他们不会带任何多余的东西。

    爬过山的人都知道,走到最后恨不得扔掉所有的东西空手前行。

    更何况撵山人越到后面,背负的东西就会越多,因为猎获要带着一起走啊!

    所以,哪怕要在山里,呆上大半个月,真正的撵山人身上,除了厚实的衣服和一块油布,还有带来的狩猎工具,就再没有其它赘物。

    一般在天黑前一两个小时,撵山人就要找地方过夜,这地方必须是一个能避风避雨的石崖或是石窟。

    选好地方后他们就会生一堆火,刚开始这火堆不会很大,能够把猪油做的饭菜热透了吃或者烤一些猎物就行了。

    撵山人的晚餐丰盛而简单,说丰盛是因为都是山珍野味,说简单是除了咸菜火烧馍、苞谷面糊糊就是肉。

    这样的“篝火晚宴”绝对不能没有酒,也都是自己酿的高度包谷酒,会在捕获猎物的当天晚上拿出来“开坛”庆贺。

    当然不会喝的酩酊大醉,一来要防备野物侵袭,第二天还要爬山涉水的高强度追撵猎物,二来就带了那些酒,敞开了喝,后面只剩下砸吧嘴了。

    酒足饭饱冲壳子,就该睡觉了。

    这时那堆火就要往大里点,大概有三个桌面那么大。这会儿那块油布就派上用场了。其实那就是一块简单的防潮垫。

    铺的有了,盖什么呀?更简单,就是自己身上厚实老旧甚至说得上破烂的棉衣裤,盖上外套就能在冰天雪地的山里过夜了,有这火,早上起来每个人还是都能睡出一身汗!

    像眼前这个石窟,里面弄了简易木床,还带了厚实铺盖和雨衣雨鞋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绝对不是什么撵山人。

    山里人很多人家里根本就拿不出这些东西,防下雨还在大部分披着一席蓑衣、油布的年头,山洞里的东西,那都是高端货色。

    再加上使用半自动步枪……

    陈安思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在这洞里入住的是什么人。

    他总觉得有些别扭,能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什么撵山采药的人,谁闲着没事跑深山石窟里面搭木床的。

    无论是撵山、采药,都是到处游走的活计,不会费心思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停留。

    还有那些酒瓶子,山里人进山,哪会带这些需要花钱才能买来的所谓“好酒”,都是一些苞谷之类的自酿酒,够烈。

    逃犯?

    有些犯事儿的人,为了躲避追捕,是会藏进山里面。

    上辈子,陈安就听说过藏进山里十数年的人,直到后来又犯下大的命案才被发现抓捕。

    盗墓贼也有可能!

    可这附近,没听说过有什么大墓啊……

    看着山沟里的积雪,下过那场大雪后,这几天并没有再下过,上面没有任何人走动过的痕迹。

    他估摸着,住山洞里的人,应该在下雪前就离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返回。

    想不明白就不想,陈安更不愿给自己找麻烦,他隐隐觉得,不会是什么善类。

    他没有再过多停留,继续朝着自己设陷阱的地方走。

    没想到,找到自己设在深山的第一个陷阱,陈安就有了收获。

    第一个被吊起来的,是只石貂。

    这小东西喜欢喝水,洞穴一般离水不远,多在岩石的沟缝、山坡上的石头缝隙或是岩洞、树洞里居住。

    一身的皮毛,随着季节变化,在冬夏季节交替更换。

    夏季是咖啡色,到了冬季,则是换成一身白,只留下一小段漆黑的尾巴尖。雪地奔行或是枝头窜跳的时候,蓬松的尾巴经常来回扫动,因此又被叫做扫雪。

    这可是顶好的皮毛兽。

    被陈安设置的野鸡肉诱捕。这小小一个皮桶,那也是能卖三四十块钱的。

    时不时在村子周边也能看到它们,有的时候还会进入村子里面咬鸡鸭,在屋顶跳动,就是太过灵敏,稍有动静,立刻迅速远遁,一纵就是两三米,灵敏得不得了,很难捕捉到。

    陈安当即将小东西取下来,装在布包里,然后继续查看自己的陷阱。

    第二个陷阱和第三个陷阱都没有被触动过,直到最后一个陷阱,他又有了收获,又是自己独自撵山以来,初次遇到的野物——灵狸(大灵猫),又被叫做麝香猫。

    陈安跟着李豆花在山里学撵山的时候,看到过几次,它们似乎更喜欢夜里出行。

    白天几乎见不到,藏在灌木丛、草丛或是树洞里面,也就是早晚的时候,能看到在林木间窜跳,相当的敏捷。

    李豆花说它性子很是狡猾,在一个地方经常是一步三回头的样子,非常多疑,有些像狐狸,所以,他更多的时候叫它狐狸猫。

    这是一只大小与家犬相似的动物,有一张细长的脸和身体,身上有黑褐色斑纹和麻点。

    最明显的是那条长长的尾巴,有着黑白相间的色环。

    它的皮毛厚实浓密,收购站也在大量收购。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玩意遇到猎狗追撵的时候,也会像黄鼠狼一样放出极臭的气味。

    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都有一个香囊,气味就由此而来。

    但香囊开口处会分泌出有液状的灵猫香,像是黄油,这是一种贵重的香料,也能入药。

    它们靠在领地范围内的树上磨蹭,涂抹这种气味来进行标识定向,这一举动,被山里人称为擦桩。

    陈安也从后世的视频和动物世界等栏目看到过,以后所出的猫屎咖啡,就是玩意儿吃了咖啡豆排出来的。

    和麝香一样,灵猫香带着个香字,其实是浓烈刺鼻的气味,让人很不舒服,也就是些老外喜欢用这玩意儿遮盖自身体味。

    对于陈安来说,有价值的就是那张皮毛和那个香囊,都是收购起来出口的,皮毛加上香囊,也能卖六七十块钱。

    这一趟下来,收获挺出乎陈安的意料,他原本不抱太大期望。

    设置的陷阱,收获一只黑麂,一只石貂,一只狐狸猫,要肉有肉,要皮毛有皮毛。

    收获颇丰!

    这边的山里,该趁着这个冬季多转转。

    虽然时间只是临近中午,陈安也不打算继续深入了。

    把这些东西带回家里面打理出来,就得花费不少时间。

    只能是改天再来!

    重新将陷阱布置起来,他提着狐狸猫往回走,到了挂黑麂的地方,将两个小东西捆绑,砍根木棒挑着。

    回到放黄毛野猪的山林,陈安看到那头大野猪已经被开膛,搬回去大半的肉。

    陈安干脆在那里,用杀猪刀从大野猪身上割了些肉下来,紧着几条猎狗吃饱。

    然后,他自己找来些木柴,拢了一堆火烤着,也将包里用纸包着的火烧馍拿出几个烤着。

    等火烧馍烤软和了,吃上几口馍,往嘴巴里塞些积雪,当是喝水。

    一直等到陈子谦和陈平回来。

    看到雪地上放着的狐狸猫,陈平和陈子谦都没见过,好奇地追问:“这是啥子哦?恁个臭!”

    “狐狸猫……”

    陈安简单地跟他们介绍了一下。

    说起狐狸猫的臭味,三人都觉得不舒服,陈安一路挑着回来,一直小心注意着,生怕抹在衣服上,不容易洗下来。

    “那么臭的东西,用来做香水?是不是真的哦?”陈平觉得老外挺奇怪,是怎么忍受这种怪味的。

    陈安笑着说道:“那些老外看上去人模狗样的,但体毛发达,身上老是有一股子怪味,可不像咱们,哪怕十天半个月不洗澡,也不见有特别重的体味,顶多就是些汗酸味。

    他们只能选择以香掩臭的法子,用这些香料弄出香水之类的东西,来掩盖自身的臭味。

    当然了,这些香料也是需要加工才能成为香水使用的。”

    说起这个事儿,陈安不由在想,那些热衷嫁老外的女人,面对那体味,心里究竟是什么感受。

1980巴山猎耕记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52181.html

1980巴山猎耕记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52181/

1980巴山猎耕记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52181.html

1980巴山猎耕记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52181/

上一章:第261章 枯骨 1980巴山猎耕记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263章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