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宝英雄传》

返回书页

第七十六章桃花

作者:

我是卜算子

    四月,正午的阳光穿过云层,光线耀眼。

    何鑫摇着一把大扇子,直喊热。李易道:“定国,心静自然凉。”何鑫的字是定国,因为太崇拜李易,要和李易的字安邦相配。

    何鑫道:“安邦,我们现在的收入大增,顾客络绎不绝,有了皮蛋,有了烧烤,还有麻辣烫、水煮,特别是有了报纸,一个月起码有三万两银子的利润啊。这钱也赚得太容易了,就像你说的,只有创新,才能成为市场的王者。我要给你分红了。”

    李易笑道:“那正好,我们不能老住在你家,拿出一部分钱,我想买一栋房子。”

    何鑫道:“确实我家房子住这么多人,是太小了。可是我有很多事情,要安邦你拿主意?你搬走了我们俩不方便联系。”

    李易道:“没关系,我就在你家隔壁买,多出钱就行呗。我父母长久住在你家不方便,他们有很多自己的事情,早就想搬出去了,现在我快好了,就没必要还住你家了。”

    何鑫心想,是啊,做邻居多好啊。开心地道:“我马上叫人去办。安邦,下一步,我们做什么呢?”

    李易道:“我们在长安洪庆山附近买的那块地是叫水泉庄吧,下一步招孩子入学、训练庄兵,储备粮食,改进火药。另外你给我去找一些铁匠过来,我要制作火枪。”

    第二天,何贵掌柜就把李易买房的事情办好了,就在何府的隔壁,是长安大米商庄敬元的房子,庄府有一栋两层楼房,五座独立小院,还有三十余间平房,府内有小桥流水,小花园,小水塘,大库房。庄敬元原本不想卖的,听说是父子两翰林想买,为了结个善缘,平价一万两银子就卖给了李易。

    第三天,李庆、林黛旎看了房子觉得很满意,打算收拾一下,过几天就搬进去。李庆还专门在独一味定了酒席感谢庄敬元。

    四月十八日宜乔迁,这一日,艳阳高照,李庆和他的家人迎来了他们新居乔迁的大喜之日。一大早,何家的仆人们便过来帮忙。李庆、林黛旎、李易也没有大张旗鼓,只邀请了关系极好的朋友。有长安府知府易绍元,刑部右侍郎苏思,大理寺左少卿欧阳生,翰林侍读学士顾义深,礼部郎中徐光进。镇国公韩忠和夫人唐梅(霓裳宫弟子)。雄武军指挥使吴建军和夫人涂玲(霓裳宫弟子)。还有李易的同年王晨、成昆、姜水波。好友蔡文君、欧阳林(在外公干,不在长安)。陆霖作为萧诗雯的表哥也暂住在李府。

    现在的李府有一栋二层楼房,李庆和林黛旎、秋月住东楼,秋月去年由林黛旎做主,嫁与李庆为妾室。还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小院,每座小院有三间大房,每间房都是套间。李易、萧狂、陆霖暂时一起住在中院里。萧诗雯和黄凤娟暂时住在西院。南院和东院正在重新装修,分别是李易和萧诗雯、萧狂和黄凤娟的婚房。另外有三十间平房是门卫和家仆住的,空空荡荡的。田叔(田婶还在洪都府,过一段时间就会带儿子过来。)和牛大力两个人住。

    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中,李庆亲手将写有“李府”的匾额悬挂在新居的大门之上。舞龙舞狮队在门前庆祝,巨龙在人群中翻腾起舞,活灵活现;狮子摇头摆尾,威风凛凛。仪式结束后,李庆邀请宾客进入新居,参加庆祝宴会,饭菜是独一味酒楼定制的美酒佳肴,李庆向宾客敬酒,感谢他们的光临和祝福。

    来李府的文官和武将寒暄了几句,就无话可说了。李庆和李易就坐在文官那一桌,高谈阔论。林黛旎和萧狂就坐在了武将那一桌,把酒言欢。

    镇国公韩忠五十岁出头,粗犷豪迈,兼任龙武军指挥使,武道七段下。雄武军指挥使吴建军年近五十,深沉安静,自斟自饮,武道八段中。

    韩忠道:“圣女,你说这萧狂这小子是武道七段中,这可是个好苗子。他奶奶的熊,赛过了老子,老子这么多年都白活了,比不上一个小娃娃。喂,小子,几岁了?”

    萧狂连忙站起:“回禀国公爷,小子今年二十一岁。”

    韩忠道:“小子,别那么紧张,最擅长什么武功?可否愿意从军?”

    萧狂心中一喜,刚要回答。

    一个浑厚的声音对他说:“孩子,到我们雄武军来。”吴建军喝了一口杯中酒,看着萧狂说道。

    “呔,她奶奶个熊,老吴,你和我作对,是吧?”韩忠气得两眼一瞪。吴建军不理他,继续喝酒。

    萧狂道:“回禀两位伯父,小子最擅长的是箭术和霸王刀。”萧狂的妹妹是林黛旎的徒弟,这两位将军的夫人是林黛旎的师姐,所以称伯父勉强也可以。

    吴建军问道:“可是魏林的霸王刀?当年可是杀得女真骑兵人头滚滚。魏林为国捐躯后,我以为他的绝技失传了呀。”

    林黛旎道:“魏林传给了我,我教了他。”

    韩忠兴奋得直搓手,笑道:“他奶奶的熊,小子会用霸王刀就是一员虎将啊。又擅长箭术,你姓萧,哈哈,一定是当年天下第一神箭手萧嗣业的后人。”

    林黛旎问道:“萧狂,龙武军和雄武军都是精锐军团,你不是想杀敌报国吗,机会来了呀?”

    萧狂的脸色露出欣喜的表情,道:“当然愿意。”两位指挥使都用求贤若渴的眼光看着萧狂,希望他到自己军中效力。二十一岁的七段中,这是旷世奇才啊,前途不可限量,更关键的是可以和宗师林黛旎有了更牢固可靠的关系。在华国历次大动荡中,宗师都力挽狂澜,那真是神一样的存在。

    韩忠道:“大侄子,你到我这儿来,你老伯父拼了老命给你争取一个万夫长的官职。”说完,还挑衅瞪了吴建军一眼。韩忠是正一品武官,凭着他和景荣帝深厚的交情,还真有可能让萧狂刚从军就能当上万夫长。

    华朝有八个精锐军团,武将编制分为正三品指挥使(管3个副指挥使共十万人,包含指挥使直管一万亲卫军)。从三品或正四品副指挥(管三个万夫长共三万人)。从四品或正五品万夫长(管五个千夫长共一万人)。从五品或正六品千夫长(管五个百夫长共两千人)。从六品或正七品百夫长(管五个总旗长共四百人)。从七品或正八品总旗长(管四个小旗长八十人)。从八品或正九品小旗长(管二十人)。

    华朝精锐军团对武官的武道要求颇高,没有达到相应段位不能升职。指挥使至少武道七段,副指挥使至少六段,万夫长至少五段,千夫长至少四段,百夫长至少三段,总旗长至少二段,小旗长要达到一段,段位越高升职越快。

    吴建军看了看左右,指指北方,小声道:“老国公,你争不过我的,萧狂,我给不了你万夫长的军职,但是我们要去那边了……”

    萧狂不好意思地道:“国公爷,我去雄武军。”吴建军开心地喝完了杯中酒。

    韩忠大叫道:“圣女,你不能这样的啊,我老韩可不能吃亏。”

    林黛旎笑道:“我儿李易也有志于从军,国公愿不愿意收呢?我儿的武功是武道六段。”

    韩忠的脸都绿了,心想,你儿子是翰林啊,哪有翰林从军的,除非是来当监军。

    晚饭后,书房里,韩忠、吴建军、李庆、唐梅、涂玲、林黛旎、李易围坐聊天。

    李易问道:“二位伯父,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我军碰到女真兵总是败多胜少?”

    韩忠大大咧咧道:“一是崇文抑武的策略,二是我们的骑兵少,三是我们的兵员素质也差。”

    吴建军沉吟道:“内耗严重,名将也少,装备也落后。”

    李易道:“两位伯父的意见,我归纳总结一下,华军打不过女真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一是军队战斗力。女真兵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机动性和战斗力。相比之下,华军的战斗力较弱,缺少能与女真兵匹敌的骑兵部队。

    二是军事战术。女真兵采用了灵活的战术,善于运用骑兵的优势,经常采取突袭和包围的战术,令华军难以招架。而华军则过于依赖传统的阵地战和防御战,缺乏应对新战术的灵活性。

    三是军队士气。女真兵士气高昂,斗志旺盛,这与他们游牧民族文化有关,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华军则普遍士气低落,缺少为保卫国家而奋战的意志。

    四是军事装备。女真兵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如强弓硬弩、铁浮屠等。而华军的武器装备则相对落后,无法抵挡女真兵的强大火力。

    五是文武不和。华国将领之间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

    华军打不过女真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军队战斗力、军事战术、军队士气、军事装备和政治策略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华军在战争中失利。”

    韩忠道:“探花郎总结得不错,大概就是这几方面的因素。”

    吴建军问道:“探花郎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李易道:“我的想法很粗浅,要想打败女真军,一是要有名将,要熟悉兵法,善于运用各种战术,能够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在作战中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比如声东击西、围城打援等。要注重士兵的训练,提高华军的战斗力。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军纪严明:从严治军,强调纪律,具有良好的军纪,战斗力才能得到保证。

    三是士气高昂,要有收复失地、保家卫国的决心,才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四是:民众的支持,百姓提供物资和情报,可以为华军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五是改良武器:我觉得对付骑兵可否用陌刀或斩马刀、长柄斧和大锤等等,以前唐军的陌刀不是杀得草原蛮族人人胆战心惊吗?”

    吴建军心想:这孩子真不愧是读书人,纸上谈兵,想法很好,可是实施起来很难。

    李易也看出两位高层将领并不认可自己的话,心中越来越想早点把火药搞出来,那可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大杀器啊。

夺宝英雄传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60022.html

夺宝英雄传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60022/

夺宝英雄传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60022.html

夺宝英雄传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60022/

上一章:第七十五章宗师 夺宝英雄传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七十七章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