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返回书页

458 当街击毙

作者:

鲇鱼头

    阿穆尔超过一半人口是华裔,乔治不可能冒着挑拨华裔民族情绪的风险霸占关东。

    关东赚钱的生意都控制在乔治手里,留给清帝国的所剩无几,盛京将军就算不找乔治索要关东,乔治也会主动把关东还给清帝国。

    随着清帝国开放边禁,闯关东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抵达关东的新移民数量多达近百万,这让米柳京羡慕不已。

    俄罗斯人移民西伯利亚的热情,要是有清国人闯关东的热情这么高,乔治就不愁没人用了。

    这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清帝国内部的矛盾,也已经到了极为尖锐的程度。

    想想乔治前些年从清帝国移民有多难,用连哄带骗来形容都不过分。

    如果清国人能在原籍安居乐业,他们也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闯关东。

    和清国人相比,哥萨克拥有更多选择。

    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帝国在东亚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张,东印度到海参崴,从南到北已经连成一线,这么大的地盘,需要很多人口去填充。

    乔治不强迫,而是以旅行名义,邀请哥萨克前往东印度游玩。

    船票免费,其他费用自理。

    想留在阿穆尔也可以,虽然只有最优秀的人才可以留在军中,其他工作机会多的很,到处都需要人。

    哈力克决定退役,接受椰城石油公司的雇佣,前往东印度工作。

    哈力克没有上过军校,军士长就是他的天花板,再继续服役也升不上去。

    远东接下来几年,估计都不会有战争,哈力克除了作战什么都不会。

    东印度并不稳定,椰城石油公司的工作人员经常会遭到土著部落的袭击,哈力克去椰城石油公司,还是干他的老本行。

    纳杰夫听了哈力克的话,去阿穆尔军区工作。

    哈力克临行前,纳杰夫为哈力克送行。

    和哈力克一起前往东印度的,还有哈力克相熟的十几名官兵。

    乔治计划要裁军30万,只保留10万陆军,哈力克和纳杰夫所在的四师,也在裁军行列,只有最优秀的军官才能继续在远东军区服役。

    和纳杰夫不同,大部分官兵都选择退役,前往各地谋生。

    “布拉克接受西伯利亚舰队的雇佣,去长崎当警察,直接被任命为警长,手下十几个人,日子别提多逍遥了——”

    哈力克很为老朋友们高兴。

    “格鲁才是真逍遥,大公真的给了他100俄亩地,除了冷了点,没什么不好。”

    纳杰夫人在军中,消息比哈力克更灵通。

    格鲁去了千岛群岛,那里同样需要人手开发。

    “10亩还差不多,100俄亩那还不累死他!”

    哈力克为老友担心。

    格鲁在进攻奉天的战斗中,不幸踩中日军的地雷,断了一条腿,所以才有资格得到100俄亩土地。

    100俄亩相当于1635亩,放在欧俄地区,妥妥的地主。

    “他娶了个高丽女孩当老婆,听说整个村子的人都被他带走了,有的是人干活。”

    纳杰夫很庆幸,也就在远东军区,这些伤残老兵才会得到妥善照顾。

    乔治担任远东总督之前,大量俄军伤兵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悲惨死去。

    即便侥幸活下来,他们的命运也很悲惨,如果拥有劳动能力还好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自杀的不在少数。

    这就是哥萨克的宿命。

    “有机会去椰城,我请你喝酒。”

    哈力克迫不及待投入新生活。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到那边多攒钱,买个岛当岛主,找个当地老婆,生一堆孩子——”

    纳杰夫其实也挺羡慕哈力克的。

    “我才不会为了一棵树放弃一整片森林。”

    哈力克哈哈大笑。

    随着安置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远东军区的裁军波澜不惊,和圣彼得堡形成鲜明对比。

    圣彼得堡也在裁军。

    但是和远东不同,圣彼得堡的裁军方式略粗暴。

    三大舰队主力在日俄战争中被全歼,尼古拉对海军彻底失望,三大舰队首当其冲。

    在日俄战争中全军覆没的太平洋舰队被直接取消番号,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的情况也不妙,圣彼得堡不仅不准备建造新式军舰,而且就连现在的规模也要大幅削减。

    屋漏偏逢连夜雨,6月29号,黑海舰队总司令博布里科夫在家中被刺杀,他是今年以来第四位被刺杀的高级官员。

    尼古拉被层出不穷的暴乱和刺杀搞得心烦意乱,任命戈列梅金取代维特,担任大臣会议主席。

    维特的新任务是筹集重建财政所需的资金,总额大约9亿卢布。

    维特很无奈,这笔钱数目太大,要完成任务,除了盟友法国之外,还需要找英国大姨夫帮忙。

    和俄罗斯帝国一样,英国这段时间的情况也很糟糕。

    英国的困境,和乔治有很大关系。

    日俄战争中,英国损失惨重,几乎血本无归,不得不加大对日本的盘剥,能收回多少是多少。

    日本为了还债竭尽全力,战争结束后不久,就组织数十万日本女人南下务工,挣钱还债。

    英国开始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之后,德国迅速跟进,也开始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传统海军实力上,德国别说跟英国比,连俄罗斯帝国的海军实力,都比德国强很多。

    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的出现,给了德国海军追赶皇家海军的机会,和尼古拉同样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德国都开始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了,死敌法国自然也不能落后。

    法国开始行动后,和法国在地中海利益重迭的意大利自然也不肯落后。

    感谢乔治的搅活,欧洲终于如乔治所愿开卷。

    让维特没想到的是,和英国人的接触,居然奇迹般的很顺利。

    这也正常。

    日本战败,标志这英国对俄罗斯帝国的围追堵截彻底失败。

    既然围堵不成,那就要想办法联手。

    这还要从布尔战争说起。

    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意识到被全世界孤立,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寻找盟友,这才有了英日同盟。

    只有英日同盟还不够,1904年,英国和法国签订《英法挚诚协定》,一系列矛盾得到缓和。

    维特找英国人借钱,正中英国人下怀。

    爱德华七世愿意掏钱帮大外甥解决财政问题,但前提是俄罗斯帝国要修复和英国的关系。

    在日本被彻底打死之后,俄罗斯帝国的主要对手,又换成临近接壤的奥匈帝国,以及死敌奥斯曼帝国。

    参考远交近攻原则,俄罗斯帝国也希望修复和英国的关系。

    欧洲大陆的风云变幻,看的乔治目不暇接。

    乔治也不关心。

    现在圣彼得堡和海参崴的关系很微妙。

    维特领到任务后,第一个找的人就是乔治。

    乔治有苦难言。

    乔治是有钱,可是远东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乔治这点钱也是杯水车薪。

    对日战争结束后,西伯利亚舰队的地盘扩大了好几倍,就算加上英国移交给西伯利亚舰队的那两艘战列舰,也不足以维护乔治的利益。

    “尤里耶夫”和“罗曼诺夫”服役后,按照传统,西伯利亚舰队需要继续建造更强大的战列舰,以维护西伯利亚舰队在远东的优势。

    乔治不想造。

    联合舰队被歼灭之后,西伯利亚舰队在东亚已经没有对手,至少10年内,西伯利亚舰队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

    欧洲已经开卷,英国和德国都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欧洲,没时间经营东亚。

    美国海军的实力提升速度虽然快,侧重点是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再加上美国和俄罗斯帝国有着广泛共同利益,杜威更不会把彼得视为对手。

    军舰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很快的,军备竞赛一旦开始,除非一方彻底落败,否则不会停止。

    现在英、法、德、意正在建造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依然面对着还没有服役就已经落后的严峻局面。

    所以乔治不打算建造战列舰。

    巡洋舰倒是可以多造点。

    而且也不用建造装甲巡洋舰,轻型巡洋舰就够了。

    参考日俄战争中的经验,乔治要求白劳易设计一款新型巡洋舰。

    新型巡洋舰的火力不需要太猛,火炮数量要减少,重点强化速度,主要任务是维护航道安全。

    这个任务很简单,在现有巡洋舰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全可以达到乔治的要求。

    新型巡洋舰还没有确定,长崎传来消息,由于英国人的疯狂压榨,长崎日本人不堪忍受,针对外国人的袭击事件在快速上升。

    对于日本人来说,俄罗斯人也是侵略者。

    所以俄罗斯人也在日本人的目标范围内。

    乔治不客气,第一时间给彼得下令,务必维护长崎的稳定。

    乔治没有说用什么方式维护长崎稳定。

    彼得太了解乔治了,稳定无非就两种方式,要么分化瓦解,要么直接镇压。

    乔治指的肯定不是前一种。

    在接到乔治的命令后,彼得下令对长崎实施戒严,水兵上街巡逻,接手长崎治安,对于顶风作案的,允许当街击毙。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63069.html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63069/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63069.html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63069/

上一章:457 好事儿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459 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