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制霸全球》

返回书页

第九章 天之祥瑞,龙庭对喷

作者:

温玉魔公子

    皇宫大内,大宋天子赵佶一脸不悦的接见宿太尉,宿元景。任谁正在开心的和自己的女人,行那周公之礼,正在兴头之上时,却被人打断,都是要火冒三丈的。

    好在,赵佶是一个宽厚君子,虽有不悦,但也未出口恶言。只是没好气的说道:“值此深夜,天寒地冻,宿卿不在府中安睡,何事令得此时入宫见朕?”

    “官家,大喜呀,大喜呀。”

    “喜从何来?”

    宿太尉拿出一副画像,递给官家。

    太监接过,验证无毒无害后,呈给官家赵佶。

    赵佶一看画像,立马像入迷了一样,嘴里念念叨叨。

    “这种技法,与朕的工笔画,有异曲同功之妙,只是这技法却是从未见过。却不知是哪位才子,有此佳作?”

    自言自语片刻,却见那宿元景立于一侧。

    “宿卿家为朕举才,辛苦了。赐坐。”

    “谢官家。”

    “此画为何人所做?”

    “回官家,此画乃下官的同窗好友闻焕章的新收弟子所作。此人,名曰:李寻欢。山东济州府人士,年近双十。”

    “李寻欢?怎么叫个这么个名字?倒也有趣。”

    大宋官家赵佶的脑回路,就是这么清奇。

    赵家天子喝了一口香茶,又说:“若仅此一画,爱卿必不会此时来见朕。说说吧,此子还有何能耐?”

    “官家圣明,慧眼如炬。此子不光画功了得,开一派之先河,更兼得,诗词上层,歌曲亦是了得。最重要的,此子却是天降祥瑞。”

    宿太尉就此停住话,然,此话却彻底的勾引起来了官家的兴致。

    “哦?天降祥瑞?这在关节,却又是从何说起?”

    宿太尉见官家上勾,于是,起身言道:“官家,若是常人,被天雷击中,该当如何?”

    官家笑道:“若人被天雷击中,当场身死。还能若何?天雷击之,乃天罚也。凡人岂可当那天威一击?”

    “官家所言极是。凡人自是当不了那天威一击的。然,李寻欢此子,不仅受得天威一击,毫发无伤,更兼得奇遇。”

    “此言当真?”

    “当真。此子受了天威一击后,记不得此前的许多事,但,人却变得神力加身,更兼过目不忘,习文练武,如有神助。且智慧突开,诗词歌赋,作画,等等,似乎一通百通。如此大才,实乃天授之人。上天授此人来辅佐官家,岂不是官家之大喜?故臣不顾夜深,得拜见官家啊!”

    官家大喜,龙颜大悦。

    “此子即精诗词歌赋,可有作品?让朕一观。”

    宿太尉正准备卖弄一番,哄得官家大喜,好让官家给李寻欢封个官职,自己的力量就壮大许多。却听得官家道:“先止住。来人呀,去叫:赵挺之、高俅、童贯、杨戬、周大家,人到齐后,一起看看朕的祥瑞之作品。”

    宿太尉大喜。按住心中狂喜,陪官家说话,不提。

    片刻,杨戬、童贯、高俅就到了,行礼套话,各自表演。

    几人全是官家的心腹体已之人,亦都精通,何种话可让官家开心。几句话下来,哄得官家那是一个,眉开眼笑,乐不思蜀。

    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相国赵挺之,诗词大家、太学正周邦彦,急冲冲赶了过来。面圣。

    二人年岁已高,官家赐坐。

    众人谢恩,观官家心怀大畅,知是好事。于是静坐评茶,且听官家高论。

    官家喝一口香茶,龙目扫过几个大臣,开尊口道:“今夜招众爱卿前来,是有一桩大喜事。上天授朕一祥瑞。此事,就由宿爱卿来说说吧。”

    宿太尉就把之前的事情,作了一个讲解。把李寻欢说的那是一个,天上仅有,地下无双。总之,就是官家洪福齐天,德泽四海,上天感动,这才授异人下界,云云。

    众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马屁能手中的战斗机。这么好的拍官家马屁的机会,岂能错过?

    官家圣明,厚德载物,鸟生鱼汤之语,流水价的喷涌而出,真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决,又如那黄海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官家眉目含春,嘴角笑意明显,只是障于官家尊严,为尊者,只好强忍着。

    片刻,官家轻咳一声,示意宿太尉,展示一下,祥瑞的作品。

    只见一副素描画出现在几位大员面前。

    官家乃文艺皇帝,实为天下第一的精通,诗词歌赋画韵律。除了怎么当个好皇帝一窍不通之外,玩乐之道,当之天下第一人。

    上行下效,官家爱此道,下边人为升官赚钱,也全都爱此道。

    几个当朝大员,皆是此道高手。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一搭眼,就知,此画不凡。确实为一种,新派作画之方式。

    恭贺之声,再次如潮水般涌来。官家傲然,朕之祥瑞,果然非同一般。

    接下来,就是一曲,卧龙吟。

    宿太尉边弹琴,边吟唱道: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半生遇知己蜇人感兴深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附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易数运杳难寻成败在人谋一诺竭忠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一曲罢,众人沉默。

    右相赵挺之,含泪拜道:“官家,此曲道尽我等臣子,为吾皇尽忠之心。此祥瑞之子,心志高远,品性高洁,官家得此大才,实乃洪福齐天也!”

    童贯亦哽咽说道:“官家,此曲所唱为前朝臣相诸葛孔明,祥瑞之子,心向朝庭,心向官家。老奴感动。老奴必效仿那诸葛孔明,为官家,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见赵挺之、童贯,抢了风头,抢了先,杨戬,高俅,周邦彦等,马上跪于地上,三呼万岁,高俅更是戏精---

    只见高俅跪走到官家身边,抱着官家的脚,哭道:“臣,受官家知遇大恩,定当为官家粉身碎骨,不负官家天恩。呜呜呜……。”

    官家亦大为感动,眼框微红,扶起高俅,“爱卿之忠心,朕早知亦。快快起来。众爱卿平身吧。”

    “谢官家!”

    人生如戏,官场如戏。全看演技呀。

    官家道:“宿卿家,不是说还有一首词吗?快快念来,让朕一观。”

    宿太尉起身,正正衣冠,拿出那首词,念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念毕,静如针落有声。

    静,真的很静。

    此诗,大气磅礴,道尽各皇优劣。

    只是,有点犯禁呀。点破?不点破?

    众位大臣心里不禁都犯起了滴沽。

    童贯、高俅、杨戬,等人,终于决定,不点破。哄官家开心才是硬道理。对,这是比石头还硬的硬道理。

    周邦彦,却想着:此子如此大才,要是上位了,我这第一御用文人地位不保呀。正好,你小子诗中犯禁,看我来搞死你。

    赵挺之想着,如此大才,怎么心怀异志?可看官家的样子,却是极为受用。点破了,官家必不喜。可不点的话,我这相国当的不称职呀。还是隐隐的点上一点吧。

    正在犹豫着,忽听周大家高声道:“此乃反诗。臣请官家立斩此僚!”

    几个大员,内心里一起大骂:“靠,你个周大傻子,你真是个棒槌呀!”

    赵佶正在品味此诗的韵味,心里正想着,老子这不就是风流人物嘛?看看,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完颜阿骨打小儿,都不如我。哇哈哈哈哈。

    突然听到周邦彦这么一嗓子,啥?你啥意思?

    赵佶到底是天下之主,约束住要暴的脾气,问道:“周爱卿,何出此言?诸位,你们也觉得,此诗为反诗吗?”

    宿元景跳将出来,发作道:“周邦彦,你妖言惑众。此诗怎么可能是反诗?你嫉妒吾为官家举材,就这么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此大谬也!天降祥瑞于官家,容不得你污蔑。官家圣明,你今日若是说不出道理,老夫非跟你拼了不可!”

    老宿瞪着血红的眼睛,像要吃了那周邦彦。

    心里惊怒不已。怒的是:老子内举不避亲。我呸,说错了,是老子听得祥瑞,敬献给官家,你怎么眼红到这个地步?脑子进水了吗?

    惊的是:是喽,当时只注意了此文雄极,怎么这么粗心,没有想到此文中,提了数位皇帝呀。这么说,当时老闻这孙子,吱吱唔唔的,几次想要回此诗原稿,原来关节,在这里呀。大意了,大意了。

    赵佶冷着脸,盯向周邦彦,也不说话。

    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大家一看,官家这兴致被老周个不懂事的孩子给破坏怠尽,可惜不一。也不敢轻易的说话,触官家霉头。

    官位,赵挺之最高,别人不说话,可。但老赵不说话,就不合适了。于是,众人目光看向赵挺之。

    赵挺之轻咳一声,拱手道:“官家,此子才华横溢,世之大才。然,诗中所提,秦皇汉武唐宗,以及阿骨打,皆罢了,只是这,宋祖,却是有些违禁。官家您看?”

    官家赵佶正欲想说话,却被那太尉高俅抢了话头。只听那高俅道:“官家,依小人看来,却是赵大人与周大人,过于敏感了。”

    “哦?”

    赵佶和众人,一起,眼光看向高俅。

    高俅想着,妈的,赌了。什么最硬?官家开心才是最硬。

    “官家,此诗乃大气磅礴,高屋建瓴,评点各位皇者,然则,却是在说,吾皇为皇者中,天下第一呀!”

    赵佶冷声道:“怎么滴,朕就第一了?不说明白,非踢你老狗几脚。”

    高俅马上正色道:“官家,您踢老狗几脚,那是老狗的福份。现在,您呢听老奴说几句:为皇者,文治武功也。秦皇,汉武,皆武功显于世,而文比,官家您甩他们十八条街,这都不是老奴浮夸的说法。”

    高俅顿住话,马上,杨戬初刀说:“正是。不管是皇者中,或是民间,官家之文才,天下无双,世之公认。绝非虚言。高太尉此言,中肯。”

    童贯抢到宿太尉前面讲道:“正是此理。且,官家不光文采风流,天下第一,武,更是不逊于任何皇者。”

    此言一出,众臣皆无语,包括赵佶本人,亦是有些无颜。

    妈哟,这马屁这样拍,容易拍到马蹄子上呀。咱大宋,外战外行,跟谁搞,都他妈是输,就包括上次跟人打赢了,咱们不还是主动认输,搞了个檀渊之盟,啥的吗?

    老童呀,你这话,搞的哥哥们,不好接话呀。我呸,你个无鸟阉人,谁是你哥哥。你个老狗!

    正无语间,只见那童贯,话语不停,接着又说:“官家,大宋在您治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天下百姓,谁不感念官家之恩德?当然,武之一道,目前,只有一道缺憾,老奴想着,可能是那李大才子,想以此激励我等,为吾皇完成这最后一程。”

    赵佶眼前一亮,问道:“什么缺憾?”

    童贯答道:“吾皇圣明,此缺憾为:燕云十六州。”

    众人皆愣。

    “以官家之武功,不输任何一皇,只是,燕云十六州,乃历史之遗留问题,过在石敬塘,非吾皇之过。而官家收得这燕云十六州,则武功必盖过诗中所提诸皇。燕云十六州在手,则定可平辽,灭西夏,武功远超诸皇也。老奴请命,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吾皇,为大宋,成此伟业!”

    童贯慷慨激昂,跪地请命。

    赵佶眼光闪烁,脸色阴晴不定。只是拈须不语。

    收燕云十六州,可异姓封王。我靠,这老狗阉人口气好大。不行,老子得分一杯羹。高俅想到此处,正欲开口,忽听那个大棒槌周邦彦,又说道:“官家,此诗,有三处不妥。提到数位皇者,大不敬,此其一也。”

    众位无语,赵佶也面无庚日看着他。

    周邦彦倚老卖老的喝了口茶,心道:反正已经得罪了,只能继续作下去,悔不该口快呀。于是,慢条斯理的说道:“官家圣明,我朝以孝治国。而诗中提到宋祖,又说宋祖稍逊风骚。如此不敬,此其二也。

    数风流人物,到底这个风流人物,是指他李寻欢本人,还是指官家您?未可知也。此其三也。

    有此三者,老臣认为,实为反诗,可诛死此子。”

    话音刚落,只见,赵佶和宿元景,双眼喷火的看着周邦彦。而其他人,却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宿元景气的胸口剧烈起伏,正欲辩驳,却见那杨戬跳出来,指着周邦彦,喝问道:“嫉贤妒能,当周大师之面皮,如此厚耶?”

    杨戬向官家拱家道:“官家,周大师之言,大谬也。”

    官家正郁闷,心道,这么好诗,称赞朕,怎么的,你就见不得本皇好?本皇就不如其他皇?好,看看杨戬这老狗,能不能为朕出口气。

    点头示意杨戬说下去。

    得到官家鼓励,杨戬知道赌对了。于是正色道:“祥瑞心系国家,心中仰慕官家,所以此诗中,有提到数位皇者。

    然,吾皇乃天子,提到数皇,亦是因为数皇与官家身份对等。如此,才不会辱及官家身份。若是提及其他人比之官家,岂不是羞辱官家吗?此其一也。”

    顿住话,喝口茶,观之,官家眉头渐展,心中一喜,老杨我真是太有才了。

    宿太尉亦道:“杨总管说言极善。”

    “善!”

    “善。”

    “善。”

    杨戬又道:“诗中,提及宋祖。宋祖一根杆棒,打下这天下三百六十州郡,武功盖世。这皆为天下人所知。皆因宋祖陛下,无文明以著天下,故此,才有稍逊风稍一说。

    只是,此,并不与我朝,以孝治天下,相违。

    凡家庭者,以子继香火。然,吾闻,自古家庭,皆养子成龙,养女望凤,皆想着,一代更比一代强。未听闻,有想子孙不如自己为望者。

    是故,就算宋祖陛下在天之灵,亦想着,官家青出于蓝于胜于蓝。绝不会因官家文采天下第一,而心中怨也。其,心中欢喜,更是意料之中。

    周大人,以为然否?”

    杨戬盯着周邦彦,悄悄瞟一眼赵佶,见之,果然,脸色由阴转晴,心下大定。

    不等周邦彦说话,接着又说:“至于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句,还用问吗?

    这位风流人物,吾可以以身家性命作保,以吾全族三百九十二人作保,说的就是我朝天子,当朝官家。

    除官家外,何人能当此风流人物?何人能当?何人配当?此其三也。

    故,吾敢断言,此子乃上天之降吾皇之祥瑞。此诗绝非反诗也。

    还请官家圣裁。”

    杨戬说罢,拱手向赵佶,虔诚的贺道:“官家圣明。洪福齐天。”

    众官员一起喝道:“官家圣明,洪福齐天。”

    这个彩虹屁,拍的真的是够水平。就连高俅、童贯等人,也在心里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服,字。

    赵官家心中大喜,嘴上却说:“众卿家平身。那于此子,李寻欢,该当如何?”

    众人皆说:“此子天降祥瑞,自当提拔重用。”

    赵挺之却道:“官家,此子天授,可以先察看一番心志,若忠心有大才,则用之。若心怀异志,有大才,”

    话未完,周邦彦抢话道:“心有异志者,越有大才,越危险,杀之!”

    “你!”宿太尉气的满脸通红,指着周邦彦,气的说不出话来。同时,也盯着右相赵挺之,气愤不已。

    其余众人,皆心中扶额。

    你两个棒槌,到底有完没完,好不容易把官家哄好了,你两个又跳出来?

    “砰!都散了吧。”

    只见官家赵佶,扔了茶碗,气愤愤的,甩袖离去。

宋末制霸全球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63412.html

宋末制霸全球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63412/

宋末制霸全球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63412.html

宋末制霸全球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63412/

上一章:第八章 生死危机 宋末制霸全球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章 青玉案,名震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