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返回书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八十万大军灭吴!

作者:

南明离火录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要是朱元璋立国之时没有捧蒙元的臭脚,而是清洗一遍汉女干,肃清国风。

    三百年后,这大好河山也不至于让汉女干推着满清得手!

    而现在孙可望也是下定了决心,既然吴三桂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那么他就舍弃利益,将他给弄死。

    给后世人立一个规矩,明一个典范吧!

    如此做固然会令百万生灵涂炭,可是却能够福泽后世。

    让三百年后的人看到吴三桂这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之人的最后下场!

    孙可望此言一出,一众文臣皆哑口无言。

    孙国主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要是他们想要对李来亨之事善了。

    那么以后他们被害,孙可望也要对他们之事给善了。

    话都说的这份上了,欧阳直等人还有什么可说的?

    “传令下去,我军将五路伐吴!”

    “第一路由汉王张胜为主将,带兵进兵陕北,从陕北下关中!”

    “第二路由昌平王张虎为主将,从大同南下,攻打太原。”

    “待得手后,进入河东,西渡黄河进兵关中!”

    “第三路,以辽王冯双礼为主将,给他增兵三万,强攻洛阳,拖住吴三桂的主力!”

    “第四路,以安王王自奇为主将,率兵溯江而上,进入荆襄会合刘体纯之兵,兵出夔东,拿下重庆。”

    “截断陕甘吴军和云贵的联系。”

    “第五路,以滇王王尚礼为主将,从湖南攻打贵州,尽收云贵故地!”

    “五路大军,当动用陆师五十镇中的四十镇。”

    “以四十万披甲,并大顺军、蒙古兵、义军、辅兵,共计八十万大军,一战灭吴!”

    “而各地的防守,当交与十镇兵马,以及新兵、守兵。”

    孙可望缓缓开口,像裁决满清的命运一样裁决了吴周的命运。

    他现在有五十镇兵马,又有三十万新兵在南方各省训练。

    除此之外,满清已灭,就连辽东也已经到手。

    并且蒙古草原也被汉王张胜已经扫平。

    除了镇守地方外,大秦的战线大大缩短,只需要面对吴三桂和郑成功这两个敌人了。

    而郑成功的陆师已经大为折损,只需在东南沿海部署几镇兵力便可高枕无忧。

    既然如此,那孙可望便集中八十万大军一战灭吴吧!

    很快刚刚得到山河四省的大秦朝廷便全力运转了起来。

    靠着秋收岁入的一个亿。

    无数粮食通过运河转运到开封。

    又向西供应冯双礼,向北供应大秦主力。

    汉王张胜亲自带着六镇兵马,并檄调蒙古诸部,共计十余万人从宣大之兵西进,继而南下。

    从陕北直扑吴军的大本营关中!

    昌平王带兵六镇从宣大和固关两处进入山西,合攻太原。

    辽王冯双礼得到三镇援兵,以九镇兵马并大顺军各部准备在洛阳和吴三桂主力相战。

    安王王自奇率三镇兵马并长江水师溯江而上,准备会合荆襄顺军,攻打重庆。

    滇王王尚礼统率六镇雄兵,从湖南进兵云贵,准备收复云贵。

    除此之外,孙可望自领十镇兵马,准备从北京南下,屯兵真定。

    以为山西、河南战场的后盾。

    短短几日的时间内,大秦的数十万兵马杀气腾腾。

    向着陕北、太原、洛阳开进一副风雨欲来的样子!

    而与此同时,郝摇旗和袁宗第举着李来亨的遗表进入了北京。

    孙可望对二人好言安慰,并且昭告天下,兴师灭吴。

    郝、袁二人大喜过望,当即就对孙可望三跪九叩,俯首称臣。

    孙可望又册封李来亨年幼的儿子李复国为兴王。

    这更是一众大顺老兄弟感激涕零。

    听闻刘体纯和高太后已经在进京的路上后。

    孙可望又发出圣旨,向二人表明了自己的一丝。

    让年迈的高太后返回荆襄。

    又让刘体纯统率荆襄顺军辅佐王自奇,收取四川。

    截断吴三桂的一字长蛇阵。

    在一片风雨欲来中,数十万西营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朝着吴军压来。

    而吴三桂也终于慌了神。

    在派人接触冯双礼后。

    又再次派郭壮图前来北京面见孙可望。

    只不过此时的孙可望已经不在北京,而是统率十镇兵马坐镇真定了。

    镇定大营中。

    无边无际的兵将,战旗飘扬,金戈挥舞。

    仅在这一地,便有十万甲兵正在操练。

    吴周使者郭壮图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后,整个人都流下了冷汗。

    孙可望的数十万兵马已经开赴前线。

    他手中却还有这么多兵马作为后援。

    这让吴周如何相战啊!

    “吴藩使者郭壮图求见大秦皇帝陛下。”

    郭壮图拱手,向着大帐之外的虎卫统领行礼。

    虎卫统领见状当即入帐禀告了孙可望。

    不多时,孙可望和郭壮图二人再次见面。

    “朕已经昭告天下,倾举国之兵灭吴。”

    “吴三桂为何还要派人而来啊?”孙可望缓缓道。

    “大秦皇帝陛下,您和吾主为何就不能再好好谈谈呢?”

    郭壮图拱手道:“战端一起,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生灵涂炭。”

    “陕甘之地本就残破,又如何能够再经大战?”

    “生灵涂炭?”孙可望冷笑道:“吴三桂要是真怕生灵涂炭,当初就已经以礼来降。”

    “若是如此,他尚不失亲王爵位,就算不愿意安享富贵。”

    “也可远出西域,为自己和儿孙打下一国,威福自操。”

    “可是他却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提兵再战,杀我大秦兴王以及他麾下的数万将士!”

    “如此小人行径,朕又岂能容他?”

    郭壮图闻言大惊失色他连忙道:“陛下可是因为李来亨之事,而执意出兵的吗?”

    “是,但也不是。”孙可望缓缓开口。

    他出兵灭吴,既有对李来亨之死的义愤。

    但同时也是为了肃清宵小,以正大秦国风。

    要是让吴三桂这种数姓家奴,安然活着。

    那岂不是告诉世人,只要投其取巧的水平够高,那便能为侯为王,富贵一生了?

    杀吴三桂,便可立一个表率。

    在后人的心中植下铁杆汉女干必死的种子。

    如此买卖,虽然不利于一时。

    但确实功在千秋的。

    要是铁杆汉女干人人惨死。

    以后谁还敢轻易地当汉女干啊?

    就是历朝历代,没有清算汉女干。

    所以汉女干之流才层出不穷!

    “是,但也不是?”郭壮图直接懵了。

    他再次开口道:“部下,吾主虽杀兴王,可是顺与大秦却并非一体?”

    “你又何必于此呢?”

    在他看来,顺和大秦并不是一体。

    反而在满清覆没后会成功大秦的隐患。

    吴藩重创大顺,甚至可以说瓦解了大顺。

    孙可望又为何要如此呢?

    “大秦和顺现在已经一体。”

    “更何况就算是在以前,大顺也是我大秦的生死盟友。”

    “若无大顺相助,孤在宝庆又如何能够大破满清之师?”

    孙可望淡淡道:“郭壮图,你不用多说了。”

    “朕已经昭告天下,要兴兵灭吴。”

    “吾主要是能够击破朕的八十万大军,那便能活。”

    “若是不能,那便只有死路一条!”

    郭壮图闻言冷汗直流。

    就孙可望的这些兵马,放眼天下。

    吴周、李顺、明郑、蒙古,甚至吧朝鲜、缅甸、安南、日本以及西洋人一起算上都不够打的。

    但靠吴周一家之力如何能赢啊?

    “陛下,吾主愿意归顺大秦,并且为王师先驱,取西域以开国,为大秦藩属!”

    郭壮图沉声开口,道出了吴三桂的底线。

    原本吴三桂是坚决要求永镇一省的。

    但是孙可望的几十万兵马已经开赴前线,刀都架在脖子上了。

    吴三桂也只能认命,俯首称臣了。

    只不过对于孙可望要求永镇哈萨克活着阿萨姆的这种要求。

    吴三桂还是接受不了。

    故此请求永镇西域。

    “晚了,已经晚了。”

    孙可望淡淡道:“朕的几十万兵马已经兵发,箭在弦上,岂有不发之理?”

    “朕以倾国之兵而动,则必灭吴了!”

    “况且西域乃朕的囊中之物,又岂能为吴三桂所据?”

    “此时此刻,就算吴三桂请求西征哈萨克,朕也不缺他那几万老本了!”

    郭壮图看着孙可望坚定的神色,整个人面如死灰。

    半响之后他咬牙道:“陛下,战端一开,百万生灵涂炭。”

    “此非明君所为!”

    “郭壮图,朕杀吴三桂,为全天下的汉人报仇,为后人开清算之先河。”

    “此正乃明君所为!”孙可望冷笑道。

    吴三桂和孙可望之间的谈判结果。

    十一月,陕北、太原、洛阳的各路西营大军相继到位。

    而江南和湖南的西营大军也闻风而动。

    西营的第二次灭国之战正式打响。

    而吴三桂也不愿意束手待死,在他的全力以赴之死。

    吴军在陕北、太原、洛阳竭力抵抗!

    轰轰轰——

    虎牢关外,一门门红衣炮开口。

    上百门十二磅、十八磅、二十四磅炮运输到位。

    无数重型炮弹疯狂地砸向虎牢关。

    吴周大将马宁竭力组织抵抗。

    然而吴军的西营降兵不愿意待死。

    于是虎牢关内兵变,马宁被杀。

    七千余西营降兵开城投降。

    从洛阳到开封的交通线打通。

    在此期间,吴三桂亲自督战。

    马唯兴、祁三升等将带兵屡次强渡伊水。

    试图击破冯双礼大军,为虎牢关解围。

    但是冯双礼排兵布阵,屡次挫败吴军的进攻。

    待虎牢关破后,三镇援兵以及大批物资涌入洛阳一带。

    冯双礼率九镇兵马,并大顺军惨部。

    共计十二万披甲,在伊水和吴三桂的主力对阵。

    驾前军一反守势,多次强渡伊水,和吴军的主力颤抖。

    与此同时,西军的水师自开封西进。

    在邙山一带多次运输陆师登陆,给予了吴军主力极大地压力。

    整个洛阳战局,西军已经占据了上分。

    而在辽王冯双礼缠住吴三桂主力的同时。

    汉王张胜统率六镇兵马并蒙古诸部,共计十余万人,从宣府、大同绕道蒙古。

    南下延绥地区。

    西军率先包围了据守榆林的吴之茂部。

    驾前军以蒙古兵为前驱,竖立云梯,百计攻打。

    吴之茂督兵万人竭力抵抗。

    战局一时间呈现僵局状况。

    张胜见状勃然大怒,大骂蒙古人不经战,呵斥蒙古诸部王公。

    一支蒙古王公,在张胜凶残的恶名下不敢言。

    待把蒙古人训斥了一遍后,消了气的张胜在榆林挖掘重壕,并驻汉兵一万,蒙古兵八千困死榆林。

    之后带着主力南下延安。

    延安守将王屏藩眼见张胜势大,不敢出战。

    而张胜也懒得去啃坚城。

    于是在延安城外搞了几天的土木工程后。

    遂将三镇兵马和大批蒙古兵留下和王屏藩对峙。

    自己率骁骑镇和先登镇并蒙古精锐一万。

    自延安南下,直插西安。

    一时间陕北大动。

    驾前军的精骑迅速临近渭水,整个关中的粮草运输网络都受到了震动。

    在张胜利用骑兵深入陕甘之后。

    在山西的昌平王张虎也有了进展。

    昌平王张虎率六镇兵马自大同和固关对进。

    六万战兵会师于太原,于吴藩老将吴国贵展开厮杀。

    十一月底,西军的红衣炮抵达。

    张虎集中火炮,轰塌太原城一角。

    大批西军精锐蜂拥而入。

    吴国贵督兵防守,勉强堵住缺口。

    可是张虎以红衣炮昼夜轰之。

    整个太原的城防被打得千疮百孔。

    吴军在数百门红衣炮的持续轰击下士气大跌。

    西营降兵、绿营兵皆军心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吴国贵不得不向平阳的夏国相求援。

    然而此时此刻,张胜却已经绕过榆林和延安直插西安。

    夏国相在太原和西安之中,不得不先救援大本营西安。

    吴国贵求援无望,不得不连夜突围。

    张虎派精锐追击。

    西营兵和绿营兵哗散。

    吴国贵只得收拢残兵两万人在雀蛇谷和西军追兵。

    此战吴国贵身死士卒,竭力鼓舞士气,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地杀伤西军。

    在他的鼓舞下,吴军还战。

    一时间竟然斩杀西军千余人。

    打得追击西军目瞪口呆。

    吴军和西军在雀蛇谷一连激战数个时辰。

    西军依旧无法击溃吴军。

    然而就在这时,一颗炮弹打进了吴军之中,直接将督战的吴国贵打死。

    刹那间,主帅阵亡,吴军全面崩溃。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69134.html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69134/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69134.html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69134/

上一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请命灭吴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孙国主:我肚子里装的是九州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