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贼寇》

返回书页

第五十五章:哭庙余波

作者:

王秦川

    仅仅只过了两日时间,南康士子哭庙的事情就已经传到了江西巡抚的耳朵里。

    听闻消息的江西巡抚罕见的骂了娘。而后将此事上奏给了南直隶,南直隶的官员也不敢擅作主张,又上奏给了内阁。

    等折子递到内阁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此时的内阁首辅是周延儒,他在接到南直隶的折子之后,眉头几乎皱成了川字!

    士子哭庙,这种事情要是处理不好,哪怕是内阁首辅也得被士子们喷成筛子!

    将折子细细看过一遍之后,周延儒将折子递给了其他阁臣。“南康府士子哭庙,诸位都看看吧!”

    温体仁最先接过折子,看完后他的神色并未有太多变化,而是又将折子传了下去。

    一直等到内阁里的其他几位阁臣看完了折子,周延儒这才问道:“诸位,此事该如何票拟?”

    众辅臣无一人说话,只有次辅温体仁轻咳一声,开口说道:“士子哭庙的起因是南康知府取士不公,既如此,将南康知府流放至崖州,府试案首革去功名,永不录用为好。”

    钱象坤也赞同的点头道:“如此,可安士子之心。”

    周延儒看了温体仁和钱象坤一眼,又继续问起了其他辅臣的意见:“诸位可还有条陈?”

    看着并五人说话,周延儒轻笑一声,直接说道:“若依长卿的意思,岂不是便宜了那南康知府!”

    “那玉绳兄有何意见?”温体仁面色平静,可语气中却又稍稍透出些许的不满。

    这两人在内阁中的斗争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平日哪怕是一些小事,两人也会提出不同的意见,更何况是士子哭庙的大事。

    周延儒轻笑一声,开口道:“依我看南康知府非是取士不公,而是科举舞弊,此等败类,若只是流放,又岂能安士子之心?”

    周延儒说完后,撇了一眼钱象坤,接着又语气森严的对着几位阁臣继续说道:“南康知府当判斩立决,至于那位府试案首,当流放至崖州,永不录用!”

    “那就依玉绳兄所言!”温体仁笑了笑,并未反对周延儒的提议。

    “既如此,那就照此票拟吧。”周延儒没有再问其他人的意见,而是直接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了纸上,贴到了奏折上面。

    等崇祯见到这张奏折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

    此刻的乾清宫内,灯火摇曳,即使已到半夜,崇祯也丝毫没有休息的迹象。

    “大伴,再给朕加些烛火,有些暗了。”

    自从朱由检继位以来,为了节省开支,许多经费都削减了不少,即便是这蜡烛,也是能省则省,从不浪费。

    听见崇祯的吩咐后,王承恩静悄悄的取来一根蜡烛,小心翼翼的将其引燃,全程没有一丝声响。

    崇祯依旧在看着奏折,脸上的神色似乎从未变过一般。

    南康府,章权,士子哭庙……

    奏折里将哭庙的前因后果写得很清楚,包括南康知府平日所做的一些不法之事也有记载,胡家侵占书院学田的事情自然也在其中。

    这章权倒还是个人才!

    崇祯看着奏折,心中莞尔,章权这个名字也被他记下。

    在想了片刻时间后,崇祯才在内阁的票拟上批了个‘照此办理’,而后又附上了自己的旨意:‘着南康府即刻清查胡家所占田亩。’

    批阅完后,崇祯本想拿起下一份奏折,但想了想,他还是在原本的旨意后加了一句:‘着南康府拨付白鹿洞书院学田三百亩。’

    王承恩如同泥塑一般站在崇祯旁边,直到子时过后,他这才忍不住开口劝道:‘万岁爷,子时都过了,该歇了。’

    “这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担子都在朕肩上担着,朕怎么敢歇。”崇祯头也不抬,继续批阅着奏折。

    “万岁爷,正因为这担子都在万岁爷的肩上担着,万岁爷才该早点休息啊!”

    看着崇祯两鬓边的几缕白发,王承恩的心里涌起了一股心酸。这才几年时间,万岁爷就已经累的有了白发。

    在一旁侍候的太监宫女们早已见怪不怪,能和万岁爷如此说话的,也就只有这位老祖宗了。

    章权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入了崇祯的眼。自从从星子县回来之后,他的事迹就已经传遍了书院,连带着孙绳祖都将章权称作了‘爱徒’。

    尤其是在陈文豪归还了书院的学田之后,孙绳祖更是对着自己的好友连连显摆,好听的名头不要钱似得安到了章权头上。

    麒麟子,圣人之姿,少年神童等等一系列名号,章权在给两人添酒的时候,听见孙绳祖夸奖自己的话语,都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了自己的脑袋。

    想起那天的场景,章权至今还感到有些好笑,他没想到自己的老师,喝醉酒之后的样子居然会如此放肆。

    那天两人喝醉之后,孙绳祖的‘丑态毕露’,竟然搂着陈文豪的脖子,酒气熏天的频繁自夸,说什么思庸有此谋略,全凭我这老师教导。

    陈文豪被气得差点暴起,直接揪着章权,就吵着要章权改换门庭。

    也幸亏两人喝的太多,没闹多长时间就沉沉睡去,要不然两人还不一定要闹到什么时候。

    如今也是两个多月过去,这段时间中,书院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了学田之后,孙绳祖开始大量招收秀才以及夫子,甚至开始准备请一些大儒过来讲经。

    不过制度也严了不少,尤其是秀才,原本书院只有五名秀才学生,平日里考试很少,但这段时间,孙绳祖已经重新订立了章程,恢复了以前的月考、季考以及年考。

    根据考试的成绩,优者可升级为禀生。

    其实秀才也是分等级的,分别为附生、增生、禀生,只有最高等级的禀生会享有朝廷补贴的银两,一年大约可得四两,甚至还会有一些米粮补助。

    这些银钱补助都是由府学发放,而南康府的府学便是白鹿洞书院。

    童生与蒙学班也同样要考试,原本有夫子建议取消这两个班级,如以前一般,从此书院只招收秀才,但孙绳祖还是力排众议,将这两个班级留了下来。

    并且孙绳祖还在章权的建议下,实施了奖学金制度,学习优秀者,不但可以免去束脩,还可获得书院的银钱奖励。

明末大贼寇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69414.html

明末大贼寇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69414/

明末大贼寇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69414.html

明末大贼寇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69414/

上一章:第五十四章:解决 明末大贼寇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五十六章:小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