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

返回书页

第二章:从旧时光开来的免费公交。物是人非,旧梦难寻。

作者:

浅水涅槃

    当楚弘毅足履刚离车站之瞬,阳光宛如金箔熔铸的湖面,涟漪轻漾间,翩然降临于他周身。此时虽值辰光初上,那光华却非但未显白昼之凌厉,反倒是温婉如诗,犹如一曲恬静的晨歌,轻轻抚过人间。

    然而,这看似柔情万种的阳光,实则蕴藏着无尽的热力,如同一位沉默的诗人,以无形的笔触悄然穿透肌肤的薄帷,直抵心魂深处。它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楚弘毅内心尘封的记忆册页,将那些或欢笑、或泪水、或坚韧、或迷茫的过往,一并置于时光的熔炉中,以微妙而炽烈的温度,徐徐烘焙,使其在金黄的光影里逐渐显现出更为鲜明的轮廓与色泽。

    那阳光,既是他眼前熠熠生辉的现实画卷,又是他心底涌动不息的情感长河,以其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楚弘毅灵魂深处沉睡的故事,使他在每一个被照亮的毛孔中,都能感受到生命热烈的悸动与岁月深沉的吟唱。

    这座城市的太阳,曾是他生活的璀璨徽章,昔日的每一缕光线都镌刻在他生命的年轮之上,熟悉得如同脉搏的跃动。然而,光阴如梭,荏苒间已逾两年有余,他竟与这暖阳久违,未能再亲历其抚慰。此刻,他伫立于这片既亲切又疏离的土地,脚下是记忆的土壤,头顶仍是那轮永恒不渝的金乌,辉煌依旧,却映照出一个已然洗尽青涩的身影。

    阳光下,楚弘毅巍然矗立,身躯犹如挺拔的橡树,承载着风雨的洗礼与岁月的磨砺。他的眼神深邃如渊,其间流转的光芒已非昔日少年的懵懂与憧憬,而是沉淀着时光馈赠的睿智与坚毅。那是历练后的成熟,如琥珀般凝结了生活的苦辣酸甜,却又闪耀着洞悉世事的冷静与从容。

    他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视太阳炽热的核心,亦能凝视脚下这片承载记忆的土地,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熔铸于同一瞬息,展现出一种超脱于时间束缚的豁达与从容。

    他不再是一枚未经雕琢的璞玉,而是一部在生活这部大书里渐次丰满的篇章,字句间流淌着人生百态的深刻领悟与宽广胸怀。

    他,已然从少年蜕变为一个男人,不再是阳光下单纯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能够驾驭光芒、照亮他人道路的光源。那灿烂的阳光,如今映照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与其内心的成熟光辉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一曲关于成长、离别、回归与重生的壮美诗篇。

    在车站一侧,摩托车与三轮车的车主们犹如一幅生动鲜活的市井风情画,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犹如一群热忱奔放的小商贩,各展神通,竭力向楚泓毅展示其招徕顾客的独特技艺。有的高声叫卖,言辞恳切如诗;有的巧手拨弄,车辆引擎轰鸣如歌;还有的口若悬河,手舞足蹈,仿佛要以这人间烟火的热烈,点燃他心中片刻的停留之意。

    然而,面对此番纷繁热闹的景象,楚泓毅却如磐石般沉稳,不为所动。

    他轻轻摇了摇头,那轻微的动作中蕴含的力量,却足以拂去所有过于亲近的喧嚣,宛如一道无形的屏障,将那些热切的呼唤悉数阻隔在外。

    他的步伐,稳健且果断,没有丝毫的游移与踌躇。他目不斜视,径直穿越熙攘的人行道,仿佛一位胸有成竹的行者,正沿着既定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迈向彼岸的公交车站。

    楚泓毅的背影,渐行渐远,留给那些小商贩们一片寂寥的喧哗。

    此刻的公交车站,恍若一座瞬息间被赋予生命的城市广场,熙来攘往的人潮将其装点得犹如繁盛喧闹的菜市场。人头攒动之处,面庞各异,眼神交错,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浮世绘,涌动着生活的洪流。站台之下,人群如同有序的音符,排列成一排排长卷,蜿蜒曲折,宛如巨龙盘旋,鳞次栉比,拥挤却又不失某种微妙的和谐。每一个体皆是这宏大交响乐中的一个声部,共同奏响了城市生活特有的喧嚣乐章。

    楚泓毅置身其中,却如礁石立于潮涌之畔,虽身陷繁华,心却超然其外。他选择了站台最偏远的一隅,那里,站牌巍然耸立。他静默伫立,任凭周遭的纷扰如潮水般起伏,却始终保持着那份沉静与内敛,仿佛一株挺拔的松树,任风起云涌,自岿然不动。他的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穿越嘈杂的声浪,遥望着远方的街道,静静地期待着下一辆大公交车的到来,那庞然大物将如同一艘承载着无数希望的航船,破浪而来,载他驶向心中的彼岸。

    时之轮滚滚向前,站台上的人潮如涨潮般渐次涌聚,恍若一幅未揭序幕的无声战役图卷,正于眼前徐徐铺展。楚泓毅置身其中,周遭人影攒动,摩肩接踵,那股压抑的窒息感犹如无形巨掌,悄然扼住他的咽喉。他心中默默祈愿,期盼下一班巍然巨硕的大公交车能即刻降临,如鲸吞海,一扫这股汹涌澎湃的旅人狂澜,将眼前的纷扰归于片刻的宁寂。

    在这瞬息万变的站台舞台上,众生百态皆现:有人面色焦灼,眼神中闪烁着对归途的迫切渴望;有人步履蹒跚,肩负重荷却仍坚韧地寻觅一席安身之地;还有人面带倦容,眉眼低垂,任凭人流推搡,心中早已麻木于旅途的劳顿。楚泓毅凝视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仿佛能听见那一声声被压抑在胸腔内的叹息、焦虑与无奈,汇成一首无言的站台悲歌。

    此刻,站台上的每一寸空间都被人群填满,空气变得黏稠而滞重,仿佛被无数人的呼吸、体温与思绪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楚泓毅感觉自己正被这张网缓缓裹挟,陷入一种既孤立又交融的奇异境地。他抬头望向远方,视线却被密集的人头所阻隔,只能依稀看见天际的一抹微光,那是即将到来的公交车的希望之光,也是打破这沉闷僵局的救赎之光。

    他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从这混乱与喧嚣中抽离出来,让内心回归平静。他在心底默念,愿那承载着众人期盼的庞然大物,如同破晓时分的曙光,穿透夜幕,驱散阴霾,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将这沸腾的人潮一并吞没,归于其宽广胸怀之中。

    未几,站台上的人群仿佛被无形的手轻轻撩拨,瞬时从静止的雕塑群变为涌动的活水,那涌动之势恰似一阵和煦之风掠过金黄麦田,激起层层涟漪,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赴后继。这突如其来的生命律动,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一辆正徐徐步入视线的黄色公交车,它如同沉睡巨人悠然苏醒,迈着稳健的步伐迈向战场。

    车辆每前行一步,便在人们心间激起一阵期待的涟漪,那金属巨兽的轮廓逐渐从朦胧的远方清晰起来,直至车头“园一”二字映入眼帘,犹如一位凯旋的英雄胸挂熠熠生辉的金牌,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芒。这两个字不仅标识了它的身份,更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在人潮中迷茫徘徊的灵魂,给予他们方向与希望。

    楚弘毅的目光被眼前这辆崭新得近乎炫耀的公交车牢牢吸引,那前所未见的气派令他心中暗自惊异。在他的认知里,穿梭于市井巷陌的公共交通工具大多朴实无华,而这辆庞然大物,却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尊贵姿态颠覆了他对公交车的传统印象。它犹如一位身披金甲的骑士,傲然挺立于喧嚣尘世之中,以其庄重而不失华丽的身影,昭示着与众不同的身份。

    通过路牌得知,此刻停在他眼前的“园一线”,其终点指向的并非寻常的商业街区或居民社区,而是他魂牵梦绕、心心念念的复读学校——那个承载着他凤凰涅槃、重塑学业理想的圣地。

    这所学校,对于楚弘毅而言,不仅是一处物理空间,更是一方精神寄托,是他为自己设定的战场,是他决心洗尽铅华、砥砺前行的象牙塔。此刻,这辆熠熠生辉的公交车仿佛化身为通往知识圣殿的金色桥梁,横跨在他与梦想之间,静静地等待着他迈步踏上,去追寻那束照亮前路的智慧之光。

    那辆金黄铠甲般的公交车犹如一只巨象般沉稳地栖息于站台,其前门宛如一座微型城门,伴随着机械的低吟徐徐开启。然而,这本应畅通的入口此刻却俨然化作了一处蜂巢的咽喉,被攒动的人潮严丝合缝地封锁。人影叠嶂,肩摩踵接,那狭小的缝隙仿佛被无尽的人力挤压得几近窒息,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

    楚泓毅眼眸圆睁,视线穿透纷杂的人群,聚焦于每一个试图挤入车内的身影。他们手中紧握的一元纸币,在涌动的人潮中摇曳生光,如同繁星点点,汇成一条流淌的银河,穿越喧嚣,直抵公交车那象征通行的闸口。这一幕景象映入他眼帘,使得他的面容瞬间凝固,流露出一种深邃的愕然,仿佛目睹了一幕超越常理的奇观。

    在他的心海深处,关于C市的记忆始终镌刻着公交车那慷慨的馈赠——它们如同城市脉络中的无私摆渡人,始终免费承载着每一位乘客,穿越繁华街巷,抵达各自的生活港湾。然而,现实的突变如疾风骤雨般打破了他的认知壁垒,公交车那原本敞开的胸怀竟陡然挂上了价签,开始向过往行人索取一元的“过河钱”。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空霹雳,令楚泓毅惊愕不已。

    他下意识地抚弄着那藏匿于裤袋深处的纸币,那是乘坐客车时,找零的五元。此刻,它们仿佛有了生命,透过薄薄布料传递出沉甸甸的质感。

    正当楚泓毅凝视着前方那辆满载乘客、车身泛黄的公交车,心中正为如何挤入那拥挤的人潮而愁绪万千之际。只见一辆更为庞大的公交巍然降临,其色彩交织蓝白,宛如晴空与浪花的和谐共舞,停驻在他的眼前。与先前那辆被人群簇拥的公交迥然不同,这辆新至的巨轮在其车头之下,竟镌刻着“免费公交”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如同石破天惊的宣言,醒目地昭示着它的独特身份。

    楚泓毅的心境瞬息万变,如湖面投石,激起层层涟漪。那“免费公交”四字,仿若一道穿越喧嚣尘世的曙光,猝不及防地照亮了他原本迷茫的视线,将他从困顿与焦虑中解放出来。它们犹如故友重逢时的热情拥抱,又似家书抵万金的温馨慰藉,让楚泓毅在这陌生且冷漠的城市丛林中,捕捉到了一丝久违的熟悉与亲切。

    然而,生活的诗篇往往在最动人的章节陡生转折,恰如夜空中绽放的烟火,在极致绚烂之后骤然归于寂静。楚泓毅尚沉浸于与“免费公交”的邂逅所带来的惊喜余韵中,不料现实的凉风吹散幻象,揭示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真相:这辆承载着他无尽亲切感的四号巨轮,尽管其蓝白交织的车身犹如云天与碧波的深情对话,却终究无法化身为他直抵知识殿堂的忠诚坐骑,只能在他崎岖的求知之旅上短暂停留,如迷途的飞鸟掠过湖面,留下几许涟漪后便消失于远方的天际。

    此刻,他的心境仿若秋叶在风中摇曳,短暂的飘舞后又无奈地回归尘土,失落的情绪悄无声息地漫溢。他知道,终究还是要迈步踏入那辆被唤作“园一线”的公交,任其引领他穿行于城市的经纬,抵达学校那一端。

    两辆公交车如巨兽般依次离去,携裹着一大片嘈杂纷扰的人潮,消失在视线的尽头。站台之下,仅余下寥寥数人,他们躲藏于微薄的阴凉之中,仿佛被岁月遗忘的旅人,静候着下一场未知的旅程。这站台,恍若一座深邃无垠的时光漩涡,无休无止地吸附着各色行人,任由他们在此交汇、流转,而后又如潮汐般退去。

    此刻,站台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动态平衡,一面是刚刚吞吐完大量旅人的暂时宁静,一面却又在暗中蓄积着新的力量。宛如神秘莫测的宇宙黑洞,它以无形之力召唤着四面八方的过客,将他们汇聚于此。

    他们步履匆匆,目光坚定,犹如一部永不停歇的悲欢离合长卷中,那斩不断、杀不绝的生灵,无论风雨寒暑,始终执着地奔赴各自的归宿。他们或沉默寡言,或交谈甚欢,或独思冥想,或焦急张望,各自怀揣着生活的琐碎与梦想,汇成一股奔腾不息的人流,涌向那承载希望与未知的公交车站。

复读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71944.html

复读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71944/

复读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71944.html

复读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71944/

上一章:第十二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复读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四章:选班可以花式,但人生不能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