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抹去的岁月》

返回书页

第二十二章 织机声声

作者:

宜森

    寂静的夜,加之那封期盼已久的信,让原本就亢奋的文生没有了一丝睡意,辗转反侧,联想着信中的字字句句,回想着妈妈摊饼时的那张笑脸,他的心里甜甜的,也正是今天姐姐递来的这封信,像一场及时雨,让妈妈紧锁的眉头变得舒展,也正是今天那短短的几行字,让这个低沉的家“拨云见日”。或许幸福有时就这么简单,只有在无助时,才觉得它来的那么的不易和艰难。对于文生而言,今天是他最开心和最快乐的一天,至少不亚于那次小升初的“突袭”,如果那次考试算个“惊喜”,那这次一定算是“惊喜”的平方,至少对于他而言。

    自文生记事那天至今,几乎很少看到妈妈的笑容,每次遇到不开心或受了委屈,她总是一个人把自己关在那间小屋,以泪洗面。相较之下,最难熬的莫过于每逢大年初二,村里人都带上大包小包,拖家带口去舅家的时候,文生家几乎是房门紧闭,为了那个特殊的节日,大年初二算是难熬的一天,也就在这一天,文生时常会选择独自去河边,要么去捡漂亮的小石子,要么独自呆在麦垛里,直到很晚才回家,有次他曾鼓起勇气问过妈妈,答案只有一个,你舅家离的太远,路费太贵,想回也回不去,正是因为这个原由,懂事的文生在妈妈跟前几乎很少提起舅舅这个称呼,他怕妈妈伤心,也担心妈妈想“家”。或许正是因为妈妈远离“娘家”,与其她的妯娌相比,她似乎少了依靠,也短了精神,平时几乎很难看到妈妈脸上的笑容,直到多年后文生有了家室,他才慢慢明白“娘家”对于一个女人一生意味着什么。

    几经辗转,彻夜难眠,文生想着妈妈的点点滴滴,联想着妈妈的不易,眼泪不由自主的顺着脸颊不自觉的流了下来,冰冷的炕席,没有褥子和床单,他刚想蜷缩起双腿,一不小心竟让炕席的节杆划伤了小腿,无名的泪水夹杂着伤腿,让他痛苦难忍……。

    穿起衣裳,侧身下炕,本想去找点纱布,包扎一下伤口,结果,刚到妈妈的房门口,他就听到“哐当、哐当”有节奏的织布声,对,就是妈妈织布的声音,透过门缝,他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妈妈左手来回搬动着织机的挡板,右手飞快的将梭子穿过两线之间,织布机前的母亲,俨然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琴师,无论是坐姿还是神情,舒张有致,韵致优雅,节奏明快,律动整齐,“唧唧复唧唧”,与《木兰辞》描绘得情景别无二致。织布机前的母亲,大有民间舞蹈家的风范。双脚交叉轻踏左右踏板,双手有序推杼穿梭,或上或下,时左时右,翩跹跃动,煞是好看。

    老式织布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机械转动装置将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形成布匹。在传统的手动织布机中,织布者需要将纬线穿过织布机梭,然后将梭穿过经线,并用脚踏来控制织布机头的动作,使得梭子来回运动,经纬线交织在一起完成织布操作。

    文生站在门口,爬在门缝,静静地望着,他已经忘却了小腿的伤口,望着妈妈娴熟的手法,看着一轮轮的线轱辘在一圈圈的变小,他想到了妈妈把一团团棉花搓成棉线,然后用木制纺线机纺线的情景,无数个早晨,他经过妈妈的窗前,总能看到妈妈纺线的背景,整夜整夜,即便是公鸡打鸣,屋里的纺线机还在不停的转着,他曾有冲进去劝妈妈睡会的冲动,但想想妈妈那严厉的表情,也就打消了那个念头,从采摘棉花,到搓成棉线,用纺线机纺线,再把线一圈圈的缠绕在线轱辘上,然后再根据需要酱色,再到用织布机织成五颜六色的布,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从棉花变成一匹匹花布,那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一个让常人难以想象的纯手工制作。

    站了许久,文生不愿意去打破这份宁静,他不想去耽误妈妈织布的时间,他多想让妈妈织完这节早点休息,可他却无能为力。一声鸡叫,吓了他一跳,文生匆忙撒上鞋,忍着痛溜进了自己的小屋,屋外“咔嚓、咔嚓”的织机声依旧,那是妈妈在煤油灯下织布的声音……。

难以抹去的岁月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80743.html

难以抹去的岁月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80743/

难以抹去的岁月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80743.html

难以抹去的岁月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80743/

上一章:第二十一章 家有喜事 难以抹去的岁月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二十三章 搬家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