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命理馆的那些年》

返回书页

第4章 活弥勒源济(求投资推荐收藏三连)

作者:

李扶摇

    八月中秋白露,路上行人凄凉。

    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

    心中不得宁静,清早览罢文章。

    十年寒苦在书房,方显才高志广。

    书接前文言:傅义方在贾天师的帮助下,二人合力掘宝浙江,于淳安县的半亩方塘挖走一对儿金蟾,日日以精血饲喂,至此财运更横,想不发财都难。

    但这一对儿金蟾乃是为一方聚财的宝物,在浙江淳安已经镇守将近千年,虽然早已明珠蒙尘,肉眼凡胎不能识得此等宝物。

    可要说平白被人掘走,定也逃不出高人的法眼!

    书要简言,只说那贾天师教傅义方立了个名目,买下半亩方塘所在那一块地皮,未避免见了天光,泄了月华宝气,只在深夜挖掘,挖出了一对儿金蟾!此之曲折先不必多言。

    只讲那金蟾现世,霎时间煌煌如炬,宝气直插云霄!凡人没有感应,却惊动了三百里开外杭州灵隐寺的一位胖大和尚!

    胖大和尚本自正在酣睡之际,突然直挺挺坐了起来!

    大叫一声:“哇呀呀,你这妖物现身,怕又要在人间惹出一场塌天大祸!也罢也罢!自是命数安排!和尚爷我今儿个就走上一遭!为民除害!”

    却说这位胖和尚爷是什么来头?单单他能在三百里开外就知道金蟾现世呢?这位胖和尚爷也是杭州当地颇有名气的人物。

    杭州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但灵隐寺为世人熟知,还和一个人脱不了干系,便是南宋时期的济公和尚。他老人家的故事至今还刻画在杭州灵隐寺的墙壁上。

    您要是感兴趣,路过灵隐寺可以自行就去观瞧,赏飞来峰胜景,观灵隐寺古刹,受佛礼熏陶,定是心旷神怡。

    说起来这位感应到金蟾现世的胖大和尚跟济公活佛颇有几分渊源。话说那一日灵隐寺首座云继法师正自参禅打坐,却闻寺门外隐隐传来婴儿啼哭之声。

    命小沙弥前去观瞧。片刻,那小沙弥抱着一个绿色绸缎小被包裹着的婴儿。

    这小沙弥抱着婴儿刚踏进殿门,寺庙中供奉的十八罗汉神像中的第十七尊罗汉轰然倾倒,可把众人惊了一跳。

    这第十七尊罗汉你道是哪一尊?正是当年民间传说投胎为济公的降龙罗汉。

    说来也奇,这婴孩抱进殿中顿时止住了啼哭,对着众和尚咯咯的笑了起来。

    云继法师心说,莫非这孩童乃降龙罗汉投胎,济公活佛又重现人间?

    就赐了这男婴法名源济,此中可有一节,您需要明白:一般出家僧人有三个名字,即“法名”和“法号”,以及在家时的俗名。

    但应该知道的一个规矩是,“法名”不能随便人称呼,只有出家僧人的师傅或长辈可以称,外人只能称呼“法号”。

    唯有这济源从小无爹无娘,师傅起了源济这个法名,后来也做了他的法号,世人皆称:源济大师。

    自此源济就留在了这杭州灵隐寺中,从小食量惊人,吃的是满面红光,圆头大耳,僧人中罕有这种体态,可这源济若光是能吃也就罢了,天下善男信女的香火难道还多供养不起一两个能吃的和尚吗?

    可他却生性顽皮,从小游手好闲,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师兄们说他几句,他也哈哈一笑,抛诸脑后,置之不理。僧人们向云继法师告状提议说这孩子毫无慧根,不如让他还俗去自寻出路。

    云继法师却言道:““佛门广大,既能容道济祖师,岂有不容源济的道理?”

    这才堵住了悠悠众口,源济在灵隐寺长到二十郎当岁,还是整日东游西逛,衣衫不整,袒胸露腹,沉浮市井之中,却也做了不少惩恶锄奸,扶困济贫的好事。

    除蝗灾,解水患。慢慢降龙罗汉转世的名号就这么传开了,民间都管这位源济和尚叫做胖佛爷,活米勒。

    至云继法师百年魂归西方极乐净土之后,源济和尚的师兄泉光法师做了灵隐寺的主持方丈,这位活米勒也很少外出,归隐山门。

    这日正自酣睡,感应到三百里外的淳安县一对儿金蟾现世,连呼三声:“好!好!好!僧爷我寻你几十载,今日,你既已现身,岂有不将你捉拿的道理!”

    手中念珠捻动算来:“贫僧且走一遭太原府助老友一臂之力!”

    这才有了后文书“源济和尚三助翟道爷,傅家宅中炼化金蟾妖!”这一节!

我在命理馆的那些年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8621.html

我在命理馆的那些年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8621/

我在命理馆的那些年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8621.html

我在命理馆的那些年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8621/

上一章:第3章 天师搁这儿念经呢? 我在命理馆的那些年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5章 拜师北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