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庶子称雄》

返回书页

第六百五十章 水溶妙计

作者:

林羽乐

    “李爱卿,你以为需用多少花费?”熙丰帝也道。

    李猛心中暗暗叫苦,恨不得把贾琮扒皮拆骨,不过身为大都督、五军都督府掌印官,又不敢不表态。

    因沉吟道:“回皇上,臣以为若各处俭省些,筹画精当些,可节约二百万两银子。”

    “才二百万?呵呵……李大都督也太会顽笑了,这能顶什么用?”众文官哂道。

    冯远一脸蛮横,伸出手指比了个八字,道:“大都督不必费心了,远是个爽快人,一口价,户部最多能出八百万银子。”

    李猛脸都黑了,皱眉道:“若如此,此仗不如不打,省得丢了西域还要吃个败仗,冯大人连八百万都能省下了。”

    “对,八百万能干什么?二十万人吃饭、发饷都不够。”众勋贵又鼓噪起来。

    熙丰帝淡淡扫了众人一眼,冷哼一声,殿内顿时一静。

    林如海轻咳一声,道:“诸位大人莫要争一时意气,都是为国家大事,何必动气?好生商量,妥善处置,方为上策。”

    “林大人说的是。”贾琮首先表态支持,然后又老神在在闭上嘴。

    和冯远讨价还价的脏活儿,也不能老是自己干。

    李猛没办法,见贾琮和王宁、四大王爷等都没有下场肉搏的意思,只得硬着头皮道:“若能速战速决,当可多省下不少钱粮,如此一来只要一千五百万银子……”

    “太多了。”

    没等他说话,众文官都摇头叹气,好像李猛是千古罪人。

    李猛也躺平了,向上拱手道:“皇上,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少于这个数,臣实不知如何攻取西域数千里江山。

    请诸位大人领军出征罢,臣愿为马前卒,为陛下效死。”

    “李大人这是给皇上撂挑子了。”

    “世受皇恩的勋贵就是这么拈轻怕重么?”

    “让我等文人领军,不知将军何用?”

    众文官纷纷冷笑嘲讽。

    李猛充耳不闻,一言不发,只要是打仗,终归要求到武人跟前儿。

    熙丰帝早就见惯了众臣嘴脸,冷冷道:“朕召尔等来此是吵架斗嘴的?再议。”

    “是。臣等知罪。”众臣忙躬身请罪。

    贾琮皱了皱眉,再这么互相掣肘,真要把战事搞黄了。

    因看向段准等人,拱手道:“诸位相爷博古通今,学问渊博,自知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奔袭万里,非同小可。

    若只顾着省钱,只怕前线吃紧,若有闪失,为祸非小。”

    顾涛道:“不如削减些兵马,军费自然俭省下来。”

    王宁摇头道:“不可。若兵力不足,西域广袤无边、严寒风沙,如何能势如破竹、摧城拔寨?本可速战速决,若因此迁延时日,耗费只怕更大。”

    关浦道:“话虽如此,一千五百万也着实有些多了,不知这笔钱能打多久?”

    李猛道:“至少可支撑大军六个月。”

    关浦道:“可否将战事缩短到三四个月,不就能省下大笔开销。”

    “关相说的是。”众文官忙附和。

    “这……”李猛皱眉,若限定三四个月打下西域,他却无把握。

    毕竟他对西域情势不太了然,一旦拿不下来,钱粮又断了,只怕会有全军覆没之危,成为国朝开国以来最惨烈的败仗,谁敢打这个包票?

    贾琮道:“关相有所不知,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我军出关作战,本就是以劳击逸,以众敌寡。

    敌人兵力远不如我军,岂敢轻易与我决战?这不是以卵击石么?

    故其必会固守,想方设法拖延时间,让我军不战而溃,不败而败,因此速战速决之机,可遇而不可求,还得做好万全把握才是。”

    “贾少保说的是。”武勋等忙开口附和。

    江风道:“依贾少保之意,如何既能省钱,又能确保万全呢?”

    贾琮砸了咂嘴,缩了回去,很机智地道:“此正是我等商讨之机,琮年轻识浅,愿恭聆诸位老大人高见。”

    好个女干诈小子!一谈到要害,便把“老大人”抬出来,江风没好气瞪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众人谁都拿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都在想怎么变着法儿弄钱或省钱,一时没人说话。

    “咳。小王有些浅见,与诸位大人讨教。”北静王笑容可掬,出班拱手道。

    “王爷请讲。”

    北静王微一沉吟,道:“大军粮草、车驾、牲畜既然大部要从诸藩征购,小王窃以为,诸藩粮草广盛,并无匮乏之忧,且如今国库一时又周转不开。

    何不先付三四成粮款,待大军凯旋之日,再补齐剩下的部分,如此岂不两便?想来诸位年轻藩王皆深怀忠君爱国之心,岂有不允之理?”

    众人眼睛一亮,照啊!这个办法好!

    大家都是聪明人,瞬间明白了北静王的意思,如今老藩王都上路了,家里剩下的年轻王子、妇孺懂个屁,一道诏书下去,不怕他不就范。

    朝廷要收复失地,借你点粮食,你敢炸刺?你还有没有忠君报国之心?何况又不是不给钱。

    至于什么凯旋后再补齐,那就纯粹是扯淡了,朝廷凭本事借的粮,凭什么还?

    冯远眉开眼笑,道:“此法甚妙,我看还得从京中带两万人跟着去,方才稳妥。如此配合九边官军,想来诸位藩王会体谅朝廷艰难。”

    “此言甚是。”众人都笑着点头。

    贾琮叹为观止点点头,深深感到自己无耻的程度远远不足以傲立朝堂。

    李猛笑道:“如此法能行,臣以为一千万银子足以。”

    熙丰帝点点头,道:“水爱卿此法解了朝廷燃眉之急,朕心甚慰,就这么办罢。户部可能拿出一千万?”

    冯远想了想,犹有些肉痛,但也知道不便再推诿,只得躬身道:“回皇上,臣勒紧裤腰带回去凑凑罢,不管如何艰难,总得以大局为重。”

    熙丰帝看了他一眼,你这胖子也知道大局?

    “嗯。既然定下了方略,何人挂帅为是?”

    “臣推举贾少保,少保少年英雄,不让卫霍,领军以来未尝一败,足可荡平西域。”

    “臣推举王右都督,王将军深明韬略,沉稳厚重,带兵有方,可堪任用。”

    “臣推举北静王爷,北静王神机妙算,智计百出,又出身高贵,威望素著,区区蛮夷弹指可定。”

    “臣推举……”

    片刻,众人已推了十几个大将,各有各的道理,一时难决。

    北静王谦逊摆手笑道:“多谢诸位大人抬爱,小王只会动动嘴皮子,从未摸过刀枪,更未带过兵打过仗,岂敢窃据大帅之位?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切不可儿戏。”

    贾琮也道:“诸位老大人着实过誉了,琮虽打过几仗,哪里带过二十万大军?

    何况年轻识浅,又从没去过西域,彼处天时、地理、人物一概不知,如何能挂帅?只愿为前锋,冲锋陷阵可矣。”

    他也学聪明了些,这次加了少保本就不是好事,再出风头去带二十万大军,只怕结局堪忧。

    打赢了功高震主,固然倒霉。打输了,丧权辱国,更要倒霉。

    索性躲开,至于什么当前锋云云,不过是客气话,谁敢让他堂堂贾少保、定国公、左都督当前锋?除非御驾亲征。

    王宁才上位,自知恩威不足,更不敢接这副重担,也推辞了。

    众人见贾琮等人力辞,都心中有数,也不再多劝,只是商议其他人选。

    熙丰帝高坐御案之后,目光闪烁不定,不知在想什么,见贾琮推辞不就,心中对他知进退,微感满意。

    作为皇帝,既厌恶臣下碌碌无为,更忌惮臣子锋芒太露,举手投足间搅动漫天风云,这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是最大的威胁。

    人一旦无所不能、呼风唤雨的日子过久了,难免对“一人之下”有些不伏,很容易便会滋生反意。

    明君圣主无不深谙此理,故无不对权臣严加提防,既要用之,亦要防之,甚至杀之。

    北静王忽地躬身道:“臣举荐一人,身份贵重、威镇西陲、兵略精熟、身经百战,足可执掌帅印。”

    众人一静,都在心中思索他所指的何人。

    熙丰帝道:“哦?何人?”

    “南安郡王。”北静王道。

    众臣不由自主回想南安郡王的履历,都微微点头,这倒是个合适人选。

    熙丰帝沉默片刻,道:“诸卿以为如何?”

    贾琮看了北静王一眼,微一沉吟,没说话,算是默认。

    当代南安郡王的生平他自然清楚,十七八岁便远赴吐鲁番、迪化等地戍守历练,与西域马匪、叛军、强盗不知交手了多少次,鲜有败绩。

    直到三十四五岁时,老王爷薨逝,才返京承袭王位,如今虽年过四旬,但绝对算是一员精锐大将。

    众人都道:“臣以为南安郡王可堪此任。”

    东平郡王、西宁郡王皆躬身道:“臣等附议,南安王爵高位尊、久镇西域、能征惯战,又熟谙风土地理,当可一战而定。”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熙丰帝又看向段准等人。

    六大枢臣此时已明白了几分,道:“臣也以为南安王是最佳人选。”

    熙丰帝点头道:“善,此战便命狄爱卿挂帅出征!”

    南安郡王狄炎慨然出班奏道:“臣遵旨,此去不破楼兰誓不还。”

    “好!朕在京中等着爱卿的捷报。”熙丰帝笑道。

    狄炎躬身道:“请圣上放心。此去西域,不必动用多少京师兵马,臣只带二万卫所官军前往。

    京营众将身负拱卫京师之责,不便轻离,臣愿荐几名赋闲在家的勋贵宿将,随同大军西进。”

    “奏来。”

    “泰和伯李刚、南丰子时清、峡江子闻白、永阳男郝珲……”

    狄炎一口气说了十来个闲置的勋贵名字,道:“这几人皆精通兵法,弓马娴熟,少年时皆曾戍守西域,骁勇善战,臣素所深知,如今西域危急,宜征调之。”

    熙丰帝微微点头,道:“准。狄爱卿身负重任,一应合用将校随意征用。着五军都督府,尽快办妥兵马粮草军械等事物,及早开拔!”

    “谢陛下天恩。”

    “臣等遵旨。”

    贾琮躬身一礼,心中彻底明白了四大王爷的打算。

    怪道北静王对西域战事如此上心,显然四王是想借收复西域之契机,重新入主军中。

    这也是看准了自己眼下如日中天,锋芒太盛,李猛、王宁等无法相抗,陛下已有忌惮之心,才敢如此大张旗鼓动作。

    看南安王点的人,无不是四家王府旧部,想来此战之后,军中会有一支新的势力,王爷党!

    见大事都定了,诸皇子总算找到机会插嘴,好几个都嚷着要随军出征,去西域见见世面,以孙炽最为热切。

    “诸位殿下万金之体,不可轻动,还是在京中运筹帷幄为宜。”众臣都笑着劝道。

    孙炽笑道:“皇兄们深谋远虑,在家里运筹帷幄便罢,小弟一介武夫,还是亲自决胜千里之外罢。”

    众皇子无不笑骂。

    孙灿拱手道:“父皇,儿臣自幼苦读兵书,如今国家有难,自当随军效力,求父皇恩准。”

    大皇子孙秋也躬身道:“父皇,儿臣年岁最长,理应为兄弟们表率,愿随南安郡王出征,讨灭贼寇,光复汉室江山。”

    “父皇,儿臣也愿往!”众皇子纷纷请缨,有寻乐子胡闹的,有故作慷慨的,有想趁机抱大腿的,心思各异。

    熙丰帝微一沉吟,道:“玉不琢不成器,尔等有此报国之心,朕心甚慰。

    不过远征西域,非同儿戏,其间黄沙万里,风刀雪剑自不必说,更有兵凶战危、豺狼之敌,动辄便有性命之危,尔等果真愿往?”

    “儿臣愿往。”众皇子许多心里已打退堂鼓,不过覆水难收,只得硬挺着。

    熙丰帝淡淡一笑,自然看穿众子内心,道:“好。有此心便好,不过你们若都去,只恐狄爱卿分心照料,反成拖累。

    这一趟便让老大去任监军历练历练,你们在都中加意用心习学也是一样。”

    孙秋大喜,道:“谢父皇恩典。”

    这趟若能随军收复西域数千里江山,自己当能一战成名,风头无两,父皇也定要刮目相看,二弟即便是嫡出也未必能与自己相争。

    众皇子松了口气,还要做出一副求战若渴的样子,勉强“遵旨”。

    只有孙炽是真心懊恼,闷闷不乐。

    孙灿还想开口请战,忽地感到旁边射来一束暗含劝阻之意的目光,心中微动,不再说话。

红楼:庶子称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92884.html

红楼:庶子称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92884/

红楼:庶子称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92884.html

红楼:庶子称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92884/

上一章:第六百四十九章 小钱大事 红楼:庶子称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双面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