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通天之路》

返回书页

第二章 晋指挥永正盖章,至凤城考察堪忧

作者:

摸不到鱼的猫

    此次前往凤凰城的人中,叶战为定辽右卫指挥同知,贾琮和侯仁安为千户。

    其中贾琮和侯仁安是通过贾家的关系直接成为千户的,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叶战是如何成为从三品的定辽右卫指挥同知呢?

    当年贾代善为了保住贾家做了很多事,其中一项就是解散自己的亲兵卫队。

    按照大乾规制,国公可以有300名亲兵,侯爵可以有100名亲兵,伯爵50名,子爵10名,再往下就没有了。

    而贾代善为了低调只招了101名亲兵。亲兵卫队分为10什,每什有1名什长和9名队员,多出来的一人则是统领亲兵卫队的队长。

    能成为国公府的亲兵,尤其是荣国公贾代善的亲兵的自然不会是一般人。

    事实上,这101人虽然都出身贾家在大乾各地的田庄,但是他们的父辈乃至祖父辈就是贾家的亲兵,从小就被教育要忠于贾家,学的又是贾家的战阵之法,忠诚而又勇猛。

    不仅如此,亲兵们在追随贾代善追亡逐北的过程中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若是累功计算的话,最差的也能成为正六品的千户,什长基本上都是从五品。而作为贾代善的亲兵卫队队长,叶战更是把四大功都立了不止一次,能积功至正四品。

    只是亲兵一向忠于贾代善,虽然朝廷有记录他们的品级,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外放成为军官,而是一直跟在贾代善左右。

    当然这样一来的话,亲兵的俸禄自然就是由贾家发放了。而后来他们跟了贾琮,俸禄就由张贵每月送到妻儿手上。

    ······

    总而言之,叶战本身就积功至正四品,再加上先荣国公贾代善亲兵队长的身份和贾家关系的运作,叶战就成为了从三品的定辽右卫指挥使。

    说来这其中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贾家关系的运作下,叶战属于从地方卫所调任定辽右卫。而涉及五品以上军官的任免自然要经过五军都督府与皇帝的审查,当然这里的“皇帝”是指太上皇宁泰帝,永正最多只有知情权,甚至可能连知情权都没有。

    贾家曾在五军都督府深耕许久,虽然势力急剧萎缩,但让叶战通过五军都督府的审查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在宁泰帝那边。

    许是年纪确实大了,记忆力不如从前。宁泰帝在听到“叶战”这个名字的时候没有任何反应,只以为是正常的人事任命,在锦衣卫验证过后就痛快地通过了叶战的任命文书。

    而像这种“非机密”信息自然是可以透露给永正的,于是锦衣卫就把文书给叶战看了一眼。

    对于自己是最后才知道消息这件事,永正是十分不满的,只是无奈的是他头上还压着太上皇。

    不过永正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他确实对“叶战”这个名字没有任何印象,毕竟他身份最低的时候都是郡王,怎么可能关注一名国公府的亲兵呢?哪怕他是亲兵队长。

    但是永正知道了叶战是从地方卫所调任辽东边镇卫所这一信息。

    然后在他的脑补下,叶战成了一名遭受同僚排挤的非太上皇派系的可怜的优秀将领,毕竟不遭人妒是庸才嘛!

    于是永正在叶战的任命文书上用玉玺盖了印,想要向叶战表示自己才是正统,是自己给他下的任命。

    在收到文书后,贾琮也发现了只有叶战的文书上面有玉玺印,而其他的都是五军都督府的印章。

    他也是一阵哭笑不得,但很快也意识到这或许会是一个机会,但这事还很遥远,暂且按下不提。

    ······

    镜头再次回到贾琮一行,此时距离他们离开沈阳中卫又过了五天,终于来到了凤凰城。

    而墨梅等人则是早两天就到了凤凰城,不过他们没有进城,而是遵照贾琮的吩咐在进入定辽右卫地界后就分头考察此地的地理、民生等情况。

    当贾琮三人进入定辽右卫地界的时候,墨梅等人也已经初步考察完毕前来迎接。

    “老大(少爷)好!”见到贾琮后,大伙纷纷迎了上去。

    “嗯,”贾琮拿着马鞭回了个礼,然后迫不及待地问道,“考察的结果怎么样?”

    大伙看向了墨梅,她已经汇总好了结果。

    墨梅也不废话,汇报道:“总体来讲十分恶劣。”

    原来,定辽右卫的辖区由长城、千山以及黄海包围而成,再加上一个孤悬在外的宽甸堡。而需要驻守的地方除了长城外还有碱场堡、孤山堡、叆阳堡、新安堡、凤城县、宽甸堡以及九连城。

    因此从地图上看,定辽右卫的辖区就是被长城分成东西两部分,而且南北防线较长。一旦有大批敌人来犯,那会给定辽右卫造成巨大的防守压力。

    当然,考虑到定辽右卫面对的主要敌人是人口不足5万的建州女真,那自然是不可能会突然面临这么多敌人的情况了。

    同时,虽然辽东镇不缺粮食,但是定辽右卫毕竟处于边境,时常受到建州女真侵扰。虽然建州女真一直没有什么建树,但还是对当地的粮食产量和军民造成了影响。

    除此之外,此地还饱受人祸之苦,其中主要有三个方向。

    首先自然是前面提到的建州女真了,他们常常侵扰边境,在永正二年时更是杀死了当时的辽东巡抚和定辽右卫指挥使,使得军民与女真有着血海深仇的同时也是人心惶惶。

    其次就是来自海边的威胁,这主要是倭寇。虽然倭寇更偏向于往江南方向劫掠,毕竟江南地区更加富庶,但是也有少部分倭寇会入黄海来入侵黄骨岛堡-九连城一带。不过在见识到辽东军民彪悍的体质与充沛的武德后,倭寇基本上就不来定辽右卫了,转而把目光投向了金州卫、复州卫和盖州卫方向。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人祸不是来自外部,却是驻扎在凤凰城的驻军,这其中以千户谢宝庆为首。

    谢宝庆,其人浓眉大眼,膀大腰圆。原来是一名混混,后来因犯事被流放辽东凤凰城。

红楼之通天之路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20248.html

红楼之通天之路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20248/

红楼之通天之路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20248.html

红楼之通天之路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20248/

上一章:第一章 过山海东平考子,都司中三人报道 红楼之通天之路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章 码头上姑侄叙旧,西府前下人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