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返回书页

第61章 治病下猛药(求追读)

作者:

楼下赫本

    从派出所出来后,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钟。

    距离与轴承厂领导约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不过当林书平的电话打过去后,对方却并不以为意,厂领导仍旧保持热情,愿意在厂里一直等待林书平的到来。

    介绍人马德军也一直在关注这边的动态。

    得知林书平竟被一群老合钢的工人家属围攻,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在电话里连连道歉:“林先生,实在对不住,我就不该把老何介绍给你,老何这人太贪了,他早晚会因为他的这点贪欲付出代价。”

    “马厂长说笑了。”

    林书平笑道:“马厂长愿意把何厂长介绍给我,是信任我,再者说您之前也的确提醒过我何厂长的情况,是我没太在意这一点,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日后我会更加小心的。”

    马德军认真道:“这次多亏了两位公安同志,不然的话我真不敢想象你只身一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唉,林先生,你身份尊贵,家大业大,收购国库券这点事,何必亲力亲为?不如你找一些信得过的亲戚朋友帮你分散收购,这样一来,时间也省了,也保证了你的人身安全。”

    “你的提议很不错。”

    林书平颔首道:“我会多加考虑的。”

    但其实,他也不是没想过这个办法。

    只是现阶段他信得过的人,确实是没几个,再加上他手里的资金盘本就不算多,跟业内巨头相比完全就是大象与蚂蚁的区别,因此只能一家一家的去收购,然后把收购来的国库券卖到沪市,获得差价利润,单纯就是靠日积月累的积攒。

    赚个辛苦钱罢了。

    而今已经是四月底,距离国库券自由交易政策发布日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但凡是有些聪明头脑的,嗅觉敏锐的,基本上都已经在这个时间段入场。

    林书平能走在所有人的前头,属实是靠他前世得来的信息差,再加上他不辞辛苦的往返合肥工厂与沪市银行,这才能在八九天的时间内把四万块本金,变成六十万。

    “五月就快到了。”

    林书平挂断电话,在前往轴承厂收购国库券的路上,整个人慢慢的有了一股紧迫感。

    因为他忽然想起来,即将到来的五月份,惊骇一时的“物价闯关”即将来临。

    “鹅城是山高皇帝远,一线政策的发布,暂时波及不到那边,但也肯定会受些影响。”

    “嗯,也不知道老爸囤积的那些冰箱,卖得怎么样了,晚上打个电话问问……”

    此刻的林书平,颇有一种砸钱帮家里囤积更多冰箱的冲动。

    因为他记得很清楚,在物价闯关到来后,由于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在前两个月,万宝牌冰箱疯狂被抢购,几近卖到脱销。

    不仅是冰箱。

    风扇、洗衣机、电视机包括柴米油盐、肥皂、毛巾、牙膏牙刷等日用品,甚至是火柴、卫生纸之类都成了抢手货。

    所有人都把钱拿出来花了。

    人们像是像疯了似的,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只要看见东西就买。

    而在此之前,早在三月份开始,物价闯关便已经率先在沪市展开。

    如今,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沪市的物价平均上涨幅度,也已经基本维持在20%到30%之间。

    但这只是一线城市的涨价幅度。

    平日里市民虽然会抱怨消费高了,但也是因为生活在沪市的老百姓人均收入高于全国水平,所以这点涨幅,基本类似于被虱子咬了一口的,并没有让沪市老百姓察觉到生活上的巨大改变。

    再加上各地的物资都在源源不断的以廉价的价格运到沪市贩卖,平摊了物价上涨带来的阵痛,这就导致很多沪市老百姓被问及现在的物价时,都会普遍说一句:还行。

    但这只是沪市老百姓的感觉,如果物价放开政策在全国实施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但现在的高层,显然还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就算意识到了,也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去进行市场经济改革。

    只是治病下猛药,会出事的啊……

    林书平抚摸着手中的手提箱,陷入沉思。

    这一次他待在合肥的时间应该会有两三天,之所以时间延长,是因为他要陆续在多个工厂里收购国库券。

    而如果一切顺利,手中的这六十万现金,回到沪市后,摇身一变,就会变成百万巨资。

    这也是林书平来到沪市的最终目标。

    那便是在这次国库券倒卖行动中,获得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

    只有拿到了这一百万,那基本上就算是拿到了进入琼州房地产圈子的入场券。

    在那场闻名全国的炒房热中。

    有人志得意满,但最终折戟沉沙。

    但也有人抓住了机遇,默默发育,到最后一飞冲天。

    熟知历史的林书平,不贪心,也不会上头。

    他是个很容易知足的人,只想要在房地产泡沫来临之前,高位卖出所有买入的房产资源,小小捞一笔就走,深藏功与名。

    ……

    川渝,榕城动物园。

    今日的榕城动物园实行了戒严,省领导班子在这里邀请了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一起来欣赏国宝熊猫。

    米尔顿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自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便一跃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没有之一。

    在过去十多年,他先后受访了数十个国家,提出了无数个经济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大多数都被采纳,使得米尔顿在各国都有极高的声望。

    而早在今年年初,首都方面就邀请了米尔顿来京,共同探讨中国的经济问题。

    也正是那一次的会面,使得沪市决心全面放开了物价。

    如今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沪市的经济水平仍旧向好,这给予了高层一定的信心。

    而川渝省领导班子这次邀请米尔顿来,也是想与这位经济学家,共同探讨一下中国的经济学问题。

    “川渝不比沪市,人均收入低,经不起风波动荡,稍有一些海浪袭来,就会有无数家庭妻离子散。”

    领导认真的说道:“三月份的那一次沪市经济会议,我虽然没有参加,但也得知了米尔顿先生在现场对于我国经济的一些见解,不知米尔顿先生在考察了川渝的市场经济环境后,又会有怎样的感悟?”

    米尔顿一边欣赏着动物园里的熊猫打滚,一边听完了工作人员的翻译,他想了想,回头说道:“如果你想把老鼠的尾巴砍断,不要慢慢的,一截一截的砍,你只需要一下砍掉就行了,长痛不如短痛。”

    领导面色凝重道:“沪市已经率先开放了价格管制,但那里遇到了高通胀。”

    米尔顿微微一笑:“我听说沪市经济一切向好,通胀仅维持在20%左右,这是经济改革的阵痛,是必须承受的,相信我,连绵的阴雨过后,便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大晴天。”

    领导顿了顿,重点说道:“可中国只有一个沪市。”

    米尔顿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头顶,耸耸肩道:“但我还是认为,你们应该尽快的开放价格管制,让价格指导资源分配,不要惧怕会引来高通胀,只要控制货币供应,通胀自会受控。”

    “请相信我的专业判断。”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24205.html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24205/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24205.html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24205/

上一章:第60章 怎么收费的(求追读)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62章 丰收(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