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雨露》

返回书页

第四十七章

作者:

受伤的茄子

    这一年,二姐披上了洁白的婚纱,嫁到了繁华的市里,开启了她的新生活。而就在这一年骄阳似火的七月,我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仿佛一缕清风吹拂过这个小小的村落。

    母亲得知这些消息后,满面春风地晚上就赶了回来。更难得的是,她决定在家里多住几宿,我认为这多住几宿不是要“陪伴”我,是人的天性——炫耀。母亲走在村里的步伐似乎都轻盈了许多,她串门走动的身影也频繁地出现在前后街巷。

    同我一起经历高考磨砺的,还有二舅家的老姐,喜民家的儿子。尽管喜民自己身陷囹圄,无法亲自陪伴孩子度过这段关键时期,但他的孩子却丝毫不受影响,学业有成。而更令村民们惊讶的是,作为女孩的我,也成功跨越了这道高高的门槛,考进了大学。虽然现在考大学的难度远远小于二大娘家二哥那时候,但是仍然被认为鲤鱼跃龙门了。

    坐在村口那所被誉为“信息中心”的老屋后,老姥爷在听闻我考上大学的喜讯后,嘴角微微一撇,不以为意声音赖赖地感叹道:“哎呀,如今上大学都变得这么简单了,这大学生啊,简直跟土豆子一样,满地都是。”然而,时过不到两小时,回怼他的信就来了,他的外孙小波也成功跻身大学殿堂。这回,老姥爷口风突变,绝口不提大学生如土豆般泛滥了。他话锋一转,感慨万分:“现在考个大学可真不容易啊,你瞧瞧咱们村这些年,才考出两个大学生。”细品其言,原来他口中的“两个”并未将我计入其中。不过话说回来,小波上的大学与我们村又有何干系呢?他毕竟是龙王庙村的人。

    通知书还没到呢,母亲的老叔我的老姥爷来了。几十年了首次踏入了侄女的家门。他环顾着宽敞的房屋和庭院,一边踱步一边左顾右盼,眼里是羡慕嘴上确是不屑,不时发出‘啧啧’的鄙夷的声音。母亲一瞥见老叔的身影,立刻迎上前去。老姥爷拖着那特有的小罗圈腿迈进屋门,目光再次扫过室内,然后带着一丝不屑地评论道:‘这屋子看起来空荡荡的,啥也没有啊!’母亲只是微笑不语,迅速递上了烟。

    ‘老叔,这多年还是头一次来,是有事吧?’母亲试探着问,同时目光飞快地掠过老姥爷的脸庞。

    ‘没事,听说四儿考出去了,她考到哪里去了?’老姥爷终于切入正题。

    ‘考的是林学院,专业是……’母亲正欲详细介绍,老姥爷却显然心不在焉,他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我的去向。

    ‘我家小波考上了税务学院!’他急切地炫耀起来,‘那学校好啊,那地方出来就是财主,整天跟钱打交道,将来肯定都是人上人喽。’

    母亲心知肚明,老叔今天的突然造访,无非是想借机炫耀一番,同时踩踩他人。果然,他滔滔不绝地说林业部门都倒闭了、林业干部都枪毙了,咱家这就能种地,去人家那种啥,诸如此类。面对这一切,母亲只是保持微笑,默不作声。对于这个已逾古稀之年的老叔,他的嫉妒心母亲再清楚不过。在他的几个儿女中,只有小儿子过得还算顺遂、儿女双全,其他儿女的生活则不是坎就是坑。人呐,经历的事情一多,心胸就容易变得狭隘,自己不如意,就见不得别人过得好?尤其是亲人之间。

    我以为老姥爷走了之后,母亲一定会伤心、生气,然而,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事,看清了人,母亲却展现出了出乎意料的从容与宽心。她莞尔笑道:‘亲人盼望你好,前提是你过得不如他好。如今看来,能有人来惹我生气,恰恰说明我日子过得比他们红火。’母亲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得意的笑意,仿佛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自豪。

    回想起当年那个‘迁坟’的决定,母亲心中又是一阵暗自得意。家中培养出第一个大学生,这是多么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啊!当年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迁坟。如今看来,那一步棋真是走对了,所有的付出都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可是这大学可不是义务教育,得真金白银地交学费呢。这么一想,母亲更有理由去二舅家把那五千块钱给要回来了。毕竟,这钱借出去都快十年了,无论从情理还是道理上说,都该还了吧。以前总想着去要,但每次一提到,二舅妈就眼泪汪汪的,搞得好像我妈不是去讨债,而是去向她借钱似的,分不清楚谁欠谁了。

    这次,我妈是铁了心了,无论如何也得把这钱给要回来。想当年借钱的时候,二舅可是拍着胸脯保证来年还的,这都几个来年了,那时候的钱多值钱啊!现在,他家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哪里还有不还钱的道理?母亲越想越觉得自己占理,信心满满地准备明天去要钱。虽然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但母亲还是特地选了个吉时吉刻,就为了能顺利把钱要回来。

    虽然是清晨时分,但那湿热的天气依然没有一丝凉意,毕竟已经进入到三伏天了。母亲吃完饭后,执意不让我跟随,独自急匆匆地奔向二舅家。她刚出门转了个弯,就撞见大舅妈在院子里晾晒衣物。母亲随口打了声招呼,而大舅妈仿佛已察觉到母亲要去干啥,朝着她招了招手。母亲见状,赶紧推门走进了院子。

    “你是不是要去老二那里,准备要钱?”大舅妈一脸神秘地凑过来问,同时眼神不住地往母亲身后的门外瞟。

    “是啊,这孩子上学正等着用钱,可我这边也是捉襟见肘。”母亲顺着大舅妈的目光回头望了望,转回身无奈地说道。

    “唉,这么多年了,每年都去要,每次都说没有,真是让人脑瓜仁疼!”母亲满脸的愁容中透露着无奈。她在心里犯难,究竟是该撕破脸皮硬要呢,还是继续等待对方自愿还钱。可等待自愿还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无论家里遇到多大的困难,对方总是以一句“没有”来搪塞。尤其是现在,眼看着我们家在市里卖肉赚了些钱,就更是舍不得还了。

    “这次你说啥都得把钱要回来!”大舅妈凑近母亲耳边低声说道,“前几天,他们家借出去的钱已经收回来了,整整一万块呢!”听到这话,母亲心头猛然一颤,随即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气愤。他们明明有钱可以外借,却迟迟不还自己的钱,这不就相当于拿着自己的钱去放债吗?

    “我现在就去!”母亲紧皱眉头,咬紧牙关,毅然转身离开了大舅家。

    随着脚步的加快,母亲的头也越低越沉。她在心中反复思量,越想越觉得气愤难平。同时,她也暗暗下定决心,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钱要回来。

    母亲轻轻推开二舅家后院的西门,朝北侧的玻璃窗里一瞥,就见二舅妈正忙碌着家务。这么早的时辰,她不在家又能去哪呢?母亲随后走了进去,二舅妈一抬头,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讶,接着就绽开了笑容:‘哎呀,你怎么来了,这大早上的,快进来!四儿考上了,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她边说边用抹布擦拭着锅台灶脑,却并未停下手中的活计,也未曾抬头与母亲对视。

    母亲望着二舅妈那假装忙碌的背影,缓缓开口:‘是啊,孩子考上了,我们都高兴。可上学还需要一大笔钱,那五千块,这次无论如何啊,二嫂——也得给我了。’母亲的眼光射在二舅妈脸上,语气坚定而迫切。

    二舅妈闻言,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手中还紧握着那块抹布。她转过身,面对着母亲,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哀愁:‘按理说,这钱早就该给你了。可这些年你二哥一直也没挣到什么钱……’话音未落,她的声音已然哽咽,泪水就这样毫无预兆地滑落眼角。母亲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暗叹:这二嫂的演技,还真是让人佩服,眼泪居然能说来就来。

    “二嫂啊,咱们都是一家人,可谁家没有本难念的经呢?这孩子既然考上了,咱们哪能拦着不让去呀?”母亲斩钉截铁地说道,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钱拿走,任她说啥也没用。

    “这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说什么也得让她去读,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二舅妈说着,用她那不干净的小黑手抹了抹脸颊上滑落的两滴泪珠,又顺手擤了擤鼻子。在她眼里,母亲这哪是来要自己钱啊,简直就像是在割她的心头肉。

    “二嫂,咱俩这关系,你还不知道我的脾气吗?要是外人,我能忍他这么多年?现在孩子考上了,这书是一定要读的。你看我是今天就把钱拿走,还是明天再来一趟?”母亲态度坚决,几乎是在给二舅妈下最后通牒。母亲清楚,不这么做,钱肯定要不回来。

    “哎哟哟——我的——妈呀!”二舅妈拖长了哭腔,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拍着大腿放声大哭起来,声音越哭越大,“你那死鬼哥都多少天没回来了,你这不是要逼死我吗?让我去哪儿找这么多钱啊?”

    她心里明白,母亲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自己不出点绝招,恐怕是难以对付了。于是,她带着哭腔,无奈地挤出一句:“你就是把我杀了,我也没有那钱啊。”泪水伴随着话语,她试图用这种方式让母亲死心。见母亲只是默默盯着她哭泣,没有回应,二舅妈偷偷睁开一只眼瞄了一下,又迅速闭上了。

    “别哭了,二嫂,哭也没有用。”母亲斩钉截铁地说,“这钱,不管四儿考没考上,今天我都得拿走。”母亲的语气坚决,没有留下任何商量余地。“我对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这钱借走都快十年了吧?我家遇到那么多困难,都没催你还。我这么信任你,当初你说就用一年,我二话不说就借你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不但不领情不谢意,还这么对我?”母亲越说越气,愈来愈严厉,愈来愈愤怒,像两道剑,愤怒地斥责着。

    母亲话音未落,二舅妈便左手猛地一撑地,右手紧扶大腿根,“嚯”地站了起来。她眉头一挑,振振有词地说道:“你们家又不缺这几个钱,我用两天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多少人家里,人家亲戚穷,也都会伸手救济点,你咋就这样呢?”二舅妈理直气壮地向母亲发出质问,气势咄咄逼人。

    母亲被这一番话惊得愣住了,站在原地呆若木鸡。她心中暗自叫苦,这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啊!救济亲戚,也得有那个能力才行。自己这副柔弱的身板,哪里还有余力去救济别人?

    “二嫂啊,我实在是没那能力。”母亲无奈地摇了摇头,目光直视着二舅妈,“我是没见过你家有哪个亲戚给过你钱财啥滴,你要是真有那样的亲戚,就快点去找他们吧。”说着,母亲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毫不退缩地回瞪着二舅妈。

    二舅妈绷着一张狞脸,猛地一个转身,旋风般冲进了东屋。她双手粗暴地掫开柜子,一把掏出了厚厚的一沓钱——整整五千块,然后狠狠地摔在炕上。钞票如同秋叶般在空中飘舞,散落在屋子的各个角落。“行了!”她吼道,“啥也别说了,这不就是欠人家钱吗?这七搡八肆囔僧我”在这突如其来的“豪举”中,二舅妈仿佛将满腔的“委屈”都发泄了出来,却也意外地满足了母亲的心愿。

    母亲此刻无暇他顾,眼中只有那散落一地的钞票。她迅速蹲下身,手忙脚乱地开始捋钱,一边捋还一边仔细地数着。确认数目无误后,她转身就准备离开。

    而此时的二舅妈已然恢复了些许理智,刚才在母亲几句训斥下,觉得颜面扫地,冲动行事现在反过味来心痛不已。那五千块钱如同割去她心头的一块肉,心在滴血啊,后悔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然而,一切已然无法挽回。她换了个地方,坐在东屋的地上,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那哭声真是狼哭鬼嚎啊。

    “下晚睡不着的时候,想想平时我是咋对你的,让人心寒不?”母亲撂下这句话,带着几分伤心,一丝愤懑,头也不回地走了。

    干嚎了两声后,感觉母亲已走远,便自己挣扎着站了起来。用那双沾满灰尘的小黑手抹了一把眼泪,又用手背蹭了蹭鼻子,然后拍了拍身上的衣裳。想到自己的处境,眼泪又不禁簌簌落下。自从嫁到这个破烂不堪的家,就没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自己那老头子,每次一到农忙时节就躲去市里卖切糕,说是什么小买卖,其实就是为了逃避农活。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他拿回过几个钱。

    他不止不干活,还不是一个稳当客(qie),十多年前,他跟大来子的媳妇整天打情骂俏,那女人是从八队嫁来的下乡知青,一口浓重的辽宁口音,却总发出南方人那嗲嗲的语调。哪个男人能抵挡住这样的勾引?老头子也不争气,竟然领着那女人一大早就去市里他大姐家。白天家里人都上班了,他就从门口常放钥匙的地方拿出钥匙打开门,进去待一个小时又出来。这种事,你做了就做了,还拿出来说,喝点酒就向外人炫耀。两口子一拌嘴,他就把这个事拿出来讲气死个人。这些年了,为了孩子,自己只能忍气吞声。

    想想这辈子,真是彻底完了。孩子也没个出息,三闺女静丽复读了好几年,直到今年四儿考上了,她还没考上,书是不能再让她读了。这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当年好不容易借点钱盖了房子,想不还人家也不行。他哥不争气,他妹就不能缓缓吗?结果又被数落一顿,像狗一样被呲哒。越想越生气,越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砰’的一声,把柜上的铝盆子狠狠地摔到了地上。真想再把碗也摔了,可最后还是舍不得,摔了还得花钱买新的。

    母亲噙着泪水往家走,这些年她如履薄冰般精心呵护着这份亲情,没想到却引来了无情的算计。如果她对待我,能像我对待她那样,哪管一半心思呢,也就不至于走今天这一步。母亲匆匆赶路,生怕被街坊邻居看见,惹来一番嘲笑,毕竟都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妹啊。

    一路走来,母亲的思绪如翻江倒海般汹涌。突然间,她对自己这个人设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不是一直都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吗?可是到底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竟让人把自己看成了一个任人欺负、容易糊弄的“傻子”呢?甚至连“五千块”这样的巨款都敢拒不归还。在这段路上,母亲把过往的经历、接触过的人、所有的前尘往事都细细梳理了一遍。虽说自己做事算不上滴水不漏,但也不至于沦落到被人当作“傻子”欺负的地步啊。

    这时,母亲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手还紧紧揣在兜里,握着那五千块钱。一股莫名的得意涌上心头,不管怎么说钱终究是要回来了。孩子也顺利考学出去,家里的日子还算舒心。“唉,也难怪他们嫉妒。”母亲抬起头,眼角流露出一丝“骄傲自满”的笑意。

阳光下的雨露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24426.html

阳光下的雨露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24426/

阳光下的雨露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24426.html

阳光下的雨露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24426/

上一章:第四十六章 阳光下的雨露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四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