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守城赚属性开始长生》

返回书页

第22章 是我小瞧了汉灵帝

作者:

洪荒说书人

    高顺接过圣旨,打开后简单的看了看内容。大致和自己提的要求差不多,唯独不过多了一个忠勇侯的爵位。

    平白给了高顺一个忠勇侯,看起来是曹操十分的大方,并且是在向高顺示好。毕竟高顺可没想过要什么爵位。

    但是这对于曹操来讲,又何尝不是最廉价的示好呢?毕竟如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最不缺的就是这些虚名。

    而随着高顺双手捧着圣旨,将其恭恭敬敬的放在正堂之上。穆顺也不免暗暗地点了点头,同时看向高顺的目光,也与刚才有了些许的不同。

    而此时高顺直接对张辽说道:“文远,带张黄门下去领赏。”

    张辽诺了一声之后,便对着张黄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带着他直接离开了正堂。

    而此时正堂之中,也仅仅只剩下了高顺和穆顺二人,“有什么话想对我说,你现在可以说了。”

    此时穆顺脸上的表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没有原本的桀骜不驯,也没有刚才的满脸颓废,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庄重。

    “高扬州,不知您的心,可在汉室?”

    果然不出高顺所料,穆顺刚开始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就是为了看看高顺,对于皇权是否还有尊重。

    如果刚才高顺如同其他诸侯一般,对皇权没有丝毫的尊重。估计这会儿的穆顺已经离开了,毕竟对于一个眼中毫无皇权的人,他接下来的话也就没有必要说了。

    虽然高顺并没有跪接圣旨,但是却已表明了他心中还有汉室。所以此时的穆顺自然认为,高顺是刘协可以争取的一方势力。

    毕竟此时的高顺和曹操之间,已经是水火不容之势,早晚难免会有一场大战。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穆顺才会觉得,高顺可以拉拢。

    而此时的高顺,却面带笑容的开口对穆顺反问道:“不知你口中的汉室在何处?当今的大汉皇帝,除了徒有其名之外,还有什么?”

    “就算我高顺有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连这下邳城,我高顺都守不住,又谈何解救陛下匡复汉室?”

    说着说着,高顺脸上的笑容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无奈和遗憾,甚至还有着几分痛心疾首。

    而高顺越是这般,越让穆顺觉得高顺是忠于大汉的,所以当下便开口说道:“高扬州,只要你心中有汉室,有当今陛下。就应该为了匡扶大汉而努力。”

    “到时只要陛下能够重掌政权,高扬州便是我大汉第一功臣。那时就算是位列三公也不为过。甚至陛下还许诺,到时可破例封高扬州为异姓王。”

    这些话,如果被那些忠于汉室的人听到,也许真的会激情澎湃。特别是可以破例封为异姓王,更不知是多少人心中梦寐以求的。

    但是对于身为穿越者的高顺,这些不过是画饼而已,又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呢?难不成能帮助自己,兵不血刃取得扬州?

    虽然高顺对这些画饼的鬼话十分不屑,但是脸上却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叹息了一声说道:“身为大汉臣子,本该为大汉死而后已。至于什么位列三公,封异姓王,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怎奈我高顺,如今不得不将下邳城,乃至整个徐州让给曹操。否则我即将在曹操的铁骑之下化为尘埃。此行扬州能不能剿灭叛贼袁术,还未尝可知,又有什么资格敢声称匡复汉室?”

    穆顺看到真情流露的高顺,越发的认为,高顺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大汉中兴之臣。所以当下便开口说道:“陛下知晓高扬州想要取得扬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为高扬州准备了一份厚礼。”

    说话的同时,穆顺从怀中拿出一个木匣,并且恭恭敬敬的送到了高顺的面前。

    看着穆顺递过来的木匣,高顺满脸都是不解之色。并没有第一时间伸手去接,而是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穆顺。

    而穆顺并没有理会高顺那怀疑的神色,而是直接将木匣打开了,从里面取出了一块令牌。

    只见那块令牌通体由黄金打造,上面赫然写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此令牌名为黄巾令,是先帝赐予大贤良师张角的令牌。持此黄巾令,可号令天下黄巾军。”

    此时高顺就觉得自己的cpu都要烧了。一时之间,还真就无法弄清楚,这到底都是哪跟哪。

    “大贤良师张角,那不是要推翻大汉的黄巾起义首领吗?这怎么又和汉灵帝刘宏扯上关系了?”

    穆顺仿佛已经看出了高顺心中的不解,当下便叹息了一声说道:“世人皆知,先帝卖官卖爵穷奢极欲。将大汉弄得风雨飘摇,最后更是爆发了黄巾起义。”

    “可又有几人知晓,先帝的苦?先帝虽然登基成了大汉皇帝,但不过也是一个傀儡而已。为了能够掌控政权,先帝先后发动两次党锢之祸,以此来打压氏族巩固皇权。”

    “只可惜,收获的成效却是微乎其微。无奈之下,先帝只能任用宦官,利用卖官卖爵来积累财富。并且秘密培养了大贤良师张角。为的就是行破而后立之举,一举将氏族彻底铲除。”

    “只可惜,最终天不遂人愿。黄巾起义虽然让氏族遭受了重创,但也因此,让氏族名正言顺地掌握了兵权。”

    “归根结底,还是先帝低估了氏族。最终不但没能将氏族彻底铲除,反而让氏族得到了壮大的机会。”

    “虽然如今黄巾已经不复当年之威,但是散落于各地的黄巾旧部,却仍然在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

    “而这其中,以大贤良师之女张宁为主。只要高扬州将这黄巾令送到张宁的面前,她必将全力帮助高扬州,入主扬州。”

    “对了,如今大贤良师之女张宁,化名为张魅娘。如今正在南郡的襄阳县,高扬州可派人持黄巾令前去襄阳县寻找。到时必可得到她的全力相助。”

    此时高顺的脑海之中,已经出现了一阵思维风暴。毕竟就算高顺是穿越者,也难以在短时间之内,接受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竟然会出自于汉灵帝刘宏之手。

    突然,高顺想起了一件事,便直接开口对穆顺问道:“当年身为豫州刺史的王允,发现张让和大贤良师张角有书信往来。难不成那张让也是受到了先帝的指使?”

    穆顺点了点头,“不错,否则张让勾结黄巾,怎么可能仅仅只是磕头谢罪,就那么不了了之?”

    这一下,高顺算是终于理清了头绪。即便如此,高顺仍然觉得这件事,有些过于匪夷所思。

    只不过高顺倒是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纠结,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和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当下便伸手将黄巾令接了过来。

    “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将曹操打败,必将恢复汉室正统。”高顺一脸正色的开口对穆顺说道。

    其实高顺这样说,并非是他真的忠心于汉室。毕竟在高顺的眼中,汉室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就算是曹操想要匡扶汉室正统,估计都未必有那个能耐。

    而高顺敢这样言之凿凿的原因,就是他什么时候能打败曹操?等高顺能够打败曹操的时候,刘协还是不是皇帝,大汉王朝还存不存在?

    既然是一张空头支票,高顺自然不在意去开。反倒是这黄巾令,对于高顺来讲,却是一个好东西。

    而穆顺自然不知道,高顺心中竟然有着那么多种想法。这会儿已经把高顺当成了大汉的忠臣。

    所以在高顺接过黄巾令,并且说出了刚才那番言语之后。穆顺便恭恭敬敬的,向高顺行了跪拜之礼。

    等穆顺再次站起身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仍然是刚才那般忐忑不安的表情,甚至还略带着几分颓废。

    不多时,张辽便带着张黄门回来了。而此时的张黄门,满脸都是笑容,不停的向高顺道谢。

    而此时的高顺也笑着开口说道:“原本应该留你们,在我这小住几日。但如今陛下还等着你们去交旨,所以我也就不留你们了。”

    随后高顺便让张辽,送穆顺和张黄门离开了。而且由始至终,高顺都没有再去看穆顺一眼。而穆顺这时显示出来的,也是唯唯诺诺,尽量让自己的存在感可以降到最低。

    ……

    高顺被封为扬州牧的消息,很快便在下邳城传开了。得知高顺要离开下邳城,下邳城的百姓那是百般不舍。

    甚至不惜来到高顺的住所,想要劝说高顺留下。最后在高顺小之以情,大之以理的劝说之下,才让他们明白了高顺不得不离开下邳城。

    而就在这时,却有人突然大声喊道:“既然忠勇侯不能留在下邳城,那咱们就跟着忠勇侯一起去扬州。反正只要跟着忠勇侯,咱们就一定会有好日子。”

    “说的对,反正忠勇侯离开下邳城之后,那曹操来了,也没咱们好日子过。留在下邳城等死,还不如和忠勇侯一起去扬州。”

    这不免让高顺有些为难了,心中不免暗自说道:“难不成自己要学习刘备,带着百姓上路?”

    “可刘备带着百姓上路的真正目的,是想要依靠百姓来阻挡曹操的虎豹骑。而我要是带着这么多的百姓上路,又如何能够攻得下扬州?”

    “毕竟几十万的百姓,一天单单只是粮食的消耗,就已经是我无法承担的了。到时候估计还没等到扬州,我就已经弹尽粮绝了。”

    而就在这时,高顺的脑海之中,竟然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宿主民心已经达到95,觉醒天赋民心所向。】

    【只要宿主保证民心不低于95,民心所向将会持续影响宿主的领地。在民心所向天赋的影响下,宿主领地的粮食收成,工业产出,提升1.5倍;获得流民的几率增加2倍;获得在野名士的投靠几率,增加50%;募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听到系统提示音,高顺整个人都傻了。毕竟这民心所向,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关键是这民心所向,却有着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民心不能低于95。这也就代表着,高顺不能舍弃下邳城的百姓。

    毕竟这些下邳城的百姓,就是高顺的群众基础。如果将其舍弃,再想得到,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所以此时的高顺,那是进退两难。带着这些百姓上路,对于他来讲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负担。但是同样能给自己带来无法想象的好处。

    而就在高顺为难的时候,糜竺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并且开口说道:“主公,我倒是觉得,可以带着百姓们一同上路。如果有可能,就算是把整个徐州的百姓一起带走,也是可以的。”

    仅仅只是下邳城的百姓,就已经让高顺觉得是个烫手的山芋了。如今糜竺竟然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要带走整个徐州的百姓。这对于高顺来讲,和要他命好像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此时的高顺,只能叹息了一声说道:“我当然希望,能将所有百姓一起带上。怎奈咱们这次前往扬州,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恐怕难以照顾百姓周全。”

    听到高顺的担心,糜竺的脸上却挂着自信的笑容,“主公,为何不能让百姓先去扬州呢?毕竟从下邳城到达九江郡,并没有多远的路程。”

    “我可以让糜家商队帮助下邳城百姓转移。想必那袁术平白无故得了这么多百姓,一定是无比高兴。甚至有可能会替主公先把这些百姓养起来。”

    “当然,这样只不过能带走一部分百姓,剩下的就只能等主公占领扬州之后,再让他们进行迁移了。不过在迁移之前,必须保证徐州没有落入曹操之手。”

    听到糜竺的解释,高顺倒是觉得这件事可行。甚至可以借机在那些流民之中安插奸细,以此来帮助高顺,更容易地得到扬州的控制权。

    但是同时高顺也有一种担心,那就是如今自己被封为扬州牧的这件事,想必那袁术已经知晓了。

三国:从守城赚属性开始长生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44265.html

三国:从守城赚属性开始长生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44265/

三国:从守城赚属性开始长生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44265.html

三国:从守城赚属性开始长生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44265/

上一章:第21章 许都来的传旨官 三国:从守城赚属性开始长生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23章 前往襄阳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