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大胆!我是大胆的大小姐!》

返回书页

第237章 末世第一百八十七天

作者:

拖拉机吃七七

    “《鲨鱼与舔狗》导演初涉大银幕,新片疑似科幻题材。”

    “暑期掀起全国海滨旅游业大灾难的《鲨鱼与舔狗》导演又出新片,据发布会所述,新片《生死频率》为科幻犯罪悬疑电影!”

    “接连刷新网大票房纪录的新锐导演无夜挑战大银幕,处女座《生死频率》能否再次创造奇迹?”

    “张翰宇、邓朝上演父子亲情,科幻大作《生死频率》来袭!”

    “据光电备案所示,《鲨鱼与舔狗》导演无夜新作《生死频率》备案分类确实是科幻悬疑犯罪电影,究竟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华语科幻电影的复兴?”

    .......

    即便是在热闹非凡的暑期档,无夜的《生死频率》开拍,依然有不少新闻开始报道。

    毕竟是院线电影,又多了个科幻的噱头,远不是网大能比的。

    对于无夜这个名字,绝多数观众都是非常陌生的。

    鲜有人会去关心一部网大的导演,更何况电影也都过去了快两个月,压根没什么人记得无夜这个名字。

    不过提到《鲨鱼与舔狗》,那网友们可不陌生了。

    “那个《鲨鱼与舔狗》的导演不拍网大了?我说怎么这个月都没发现他的新电影!”

    “拍什么院线电影啊,拍网大多好,一个月能看一部,《狙击电话亭》和《鲨鱼与舔狗》都挺好看的!”

    “还是科幻电影啊,是不是真的?”

    “我去,我才看到,国内有科幻电影这个类型吗?假的吧。”

    “软科幻有吧,我记得八几年看过一部《珊瑚岛上的死光》应该算是科幻。”

    “《霹雳贝贝》也算吧,这个是儿童科幻片。”

    “科幻片怎么能少了我大《无极》,时空穿越算不算科幻?”

    “笑死我了,馒头也算科幻片?”

    “叽叽歪歪的,没人发现张翰宇演邓朝他爹吗?”

    “看新闻报道的采访里的内容,好像是跨越时空的父子,是穿越时空的类型吗?”

    “管他呢,到时候再看,反正《狙击电话亭》和《鲨鱼与舔狗》都拍的挺好的,这部《生死频率》也可以期待一下。”

    “呵呵,网大和院线电影可不一样,我看他要扑了,还是回来拍网大算了。”

    ......

    外界的种种议论,无夜现在都听不到了,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的拍摄中。

    怀柔影视基地,拍摄已经持续了三天。

    胶片电影,也比数字电影要累得多。

    基本上每天拍完之后,就要拿去基地的洗印厂洗印。

    洗印出来,第二天晚上就和摄影师、灯光师、美术师、剪辑师一起看片子。

    没问题就万事大吉,有问题了,就要临时更改计划,把有问题的重拍。

    不过还好,洗出来的头两天的片子里,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才第三天,无夜就开始有点累了。

    6点不到起床,和主创开会两小时,一天拍完之后,又带着他们看洗出来的片子。

    然后边拍边剪,这个无夜就没有自己动手了,找了个剪辑师。

    不过只是粗剪和复剪交给剪辑师,精剪和综合剪还是等拍完了自己来。

    胶片电影便拍边剪很正常,很多剧组通常都是一台摄影机拍的,一分钟的戏有十几二十个镜头都是常态,一部片子下来一两千个镜头也不是特别稀奇的事。

    经常有剧组就是,导演带着剧组在拍戏,剪辑师就和设备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剪辑着每天拍好的素材。

    “老大,胶片机太麻烦了,我是玩不来了。”

    林凡就干个副导演,看着这三天的拍摄,都觉得不是一般的麻烦。

    “麻烦是麻烦了点,不过咱们还算好的,以前制片厂那些老师傅,可比我们这麻烦多了。”

    无夜摇摇头,“那时候真正一台摄影机拍到底,一个动作要拆解成三四个镜头来拍,才真是不容易。”

    他们这剧组,大多时候是一机拍摄,开机仪式上的另一台是临时借来用用的。

    只有拍两父子通话的戏份,那是要两个镜头同时拍,还有一些打斗戏和追逐戏会用两机。

    一台摄影机拍摄的后果就是,镜头特别多。

    举个例子,一人拿水杯泼了对面那人一脸的戏,用一台胶片机拍,还要特写的话,这就不是一个镜头了,起码得是四个镜头。

    虽然多一台摄影机不是负担不起,不过室内戏不是靠自然光,灯光就把机位限制的死死的,这方面造成的负担,比多一台摄影机都麻烦多了。

    当然,演员也会比较累,邓朝就经常不断地重复同一个动作。

    每次动作一模一样也不是问题,这点都做不到的话,就不算是个合格的演员,别吃这碗饭算了。

    室外戏份,全靠自然光的话,能两机就两机。

    拍了三天邓朝的日常,全方位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处境,接下来要拍点有意思的戏份了。

    转移到另一间摄影棚里,棚里搭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房间。

    不过现在不用同时拍,等到两人确定对方身份以后,之后的对话就得一起拍了,这样才能更加自然地,表现出那种父子之情,演员表演起来也更有感觉。

    现在这场戏,只是两人刚刚开始联系,还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发现各自兴趣爱好有些相同,挺聊得来的。

    “就当普通朋友那样聊天。”

    无夜对邓朝说了一句,就宣布开始了。

    张翰宇在给邓朝对台词,“你也是沈阳的?看足球吗,去年可惜没能连冠,今年的冠军一定是东药队。”

    “东药队?”

    邓朝有些懵逼了,东药队不是十几年前就改名宏远队了吗?

    张翰宇还在自顾自地说道,“去年边后卫是咱们的薄弱环节,今年补充了大链队的赵世刚,他和雄风犹在的李锡财分居两边,加上前卫线上的王军、唐尧东......”

    一大串台词说起来毫不费劲,而且张翰宇也不单单是念台词,就像是和一个老朋友在那聊足球。

    邓朝还是一脸懵逼中,张翰宇继续道,“现在东药已经连胜八一、魔都、天京、京城,下一场打羊城,报之前客场连败的仇可以报了!”

    “喂,你说什么?”

    邓朝越听越糊涂了,这年头哪来的东药队。

    不过这波连胜他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看的,之后父亲就在火灾中牺牲,印象还是非常深的。

    于是道,“赵世刚我知道,他加盟东药队的第一年就帮助球队夺冠了,球风凶狠、敢打敢拼......”

    但时候,还没说完信号就中断了。

    “喂,你还在吗?”

    “喂?”

    不断地拍打着无线电,对面却始终没有声音。

    “好,休息一下,喝口水。”

    无夜喊了停,趁着邓朝休息的功夫,在旁边讲道,“朝哥,你还是稍微平淡了一点,在发现对方和你有很多共同话题之后,脸上的表情要更加开朗一点。”

    “想想这个角色,这么多年一直浑浑噩噩地过着,生活一团糟,自己除了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也没有其他人能聊的来的,这时候遇到这样一个陌生人,你们不是面对面,不会有交流上的障碍。”

    “有句话怎么说的,久旱逢甘霖,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憋久了,突然有个人跟你相谈甚欢,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要释放出来。”

    久旱逢甘霖....

    邓朝心里一阵无语,这无夜好歹也是211学校的高材生,用词怎么这么不恰当呢。

    你得自动脑补下一句

    怀柔影视基地,无夜和剧组执行、摄影师、美术、灯光、演员们大清早就凑在一起,观看着凌晨洗印好送来的片子。

    拍摄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一切还算顺利。

    整部电影就是两父子的的表演,其他的杀手、母亲都只是点缀而已。

    目前的戏份难度不大,都是些人物对话,追逐、打斗、爆炸戏还在后面,拍起来倒是简单,无非是费时间而已。

    每天早晚开会、看片子,白天演戏,还能睡上六个小时。

    看完片子,没什么问题,就是有个镜头有些虚焦。

    每次最紧张的时候就是和看片子了,一旦有什么问题,一天的辛苦就白费了。

    剩下的就交给剪辑师进行粗剪,无夜带着众人吃早饭。

    饭桌上,无夜咬了一大口大肉包,对众人安排道,“老张、朝哥你们吃快点,咱们先把那个虚焦的镜头补了。”

    “嗯”。

    张忠华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加快了嘴里的动作。

    隔壁桌的灯光师也两口干掉一个大包子,抓紧时间吃早饭。

    邓朝更没时间吃饭了,三两口把包子塞嘴里,又拿了个包子和牛奶边走边吃,就去化妆了。

    张忠华和灯光师也很快吃完早饭,对着另一张桌子上的操作员、跟焦、几个灯光助理喊了一声。

    “开工了!”

    师傅喊干活了,几个助理也连忙拿起来边走边吃,快步走向摄影棚。

    剧组的工作就是这样,忙、烦、累。

    不过这还算好的,好歹是室内戏,9月份的京城已经不怎么热了,摄影棚里通风也还行,比室外好多了。

    一边吃着饭,无夜又道,“老林,你再去催催洗印厂,今天怎么晚了十个小时!”

    怀柔有个中影洗印分公司,就在基地里面也不远,每天晚上拍完之后后,就派人把几十斤重的胶片送去洗印。

    人就守在洗印厂,第二天晚上拿着洗印好的片子回来,无夜带着剧组拍完戏就正好可以看看拍出来的效果,有问题隔天及时地解决。

    但是原本昨晚洗好的片子,今天早上五点钟半才拿回来。

    林凡道,“我问过,现在洗印厂太忙了,他们工人三班倒都忙不过来。”

    “现在又是贺岁档,一大堆片子等着做拷贝,吴雨森那部《赤壁》转到冀北拍火烧赤壁的大场面戏份,就也拿这边洗了,中影下了命令,优先临时加急赶出来。”

    “冀北义县的易水湖?从那开车到中影洗印厂也就两个多小时后,跑来怀柔还要多花一个小时!”

    “中影洗印总厂忙不过来,就送到分厂来了。”林凡解释道。

    “草!”

    “《赤壁》明年暑假才上映,大把时间,赶着投胎呢!”

    暗骂一句,这也没辙,大片就有大片的待遇,什么先来后、规矩到都是虚的。

    胶片电影还是绝对主流,只有用不起胶片,没得选才用数字机,像中影、魔影两大公司旗下的洗印厂,忙起来那就是没有节假日,一天三班倒的。

    抓紧时间吃完饭,接着拍摄。

    这会剧组已经在准备补拍那个虚焦的镜头了,跟焦员和摄影助理在反复拉皮尺测量焦点。

    胶片机就是这样麻烦,需要在走位、排练、实拍前多次测量镜头与实物的距离。

    紧接着灯光师用测光表测光,现场看不到光影效果,这也是只能靠灯光师的本能、自觉、经验。

    把重拍的镜头补了,紧接着继续今天的拍摄任务。

    下一个镜头是张翰宇和甲荃的对手戏,下班回来的父亲和正在做饭的母亲在厨房撒狗粮。

    忙了几天的邓朝难得喘口气,就在一旁找个椅子躺下了。

    还是先多次测量焦点,测光表测光,然后反复走位、排练。

    这这种高速轮转的工作强度下,所有人都紧绷着一根弦,只要这根线没有绷断,所有人都保持着一个非常好状态。

    紧接着开始实拍,无夜回到监视器前,看着从跟焦员那个2英寸的小屏幕上传回来的画面。

    2英寸屏幕上的画面放大到7寸监视器上,只能看到大概的构图和演员的表演。

    厨房里一副80年代居家打扮的甲荃正在炒着菜,下班回来的张翰宇从后面轻轻地抱住她。

    “什么菜,这么香。”

    两人脸贴着脸,也不知道是在说菜香还是人香。

    原版两人还跳起了舞,亲了起来,不过汉化的话,就有点不合适了。

    外面客厅里的收音机里,还放着87年春晚上费翔唱的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

    在电影开头,观众还不知道剧情,得通过这些细节,去展现两个时空的不同之处。

    1987年还有一首《大约在冬季》同样爆火,不过这首歌的气氛不够欢快,和20年前父亲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不太搭。

    张翰宇就这么从后面环抱着甲荃,甲荃手上还拿着锅铲在炒菜,配上欢快的歌声,一切都那么温馨。

    父亲和儿子的生活,这就一眼能看出来,简直是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落魄,一个无比幸福。

    甚至这个镜头都不用特写,有一个侧面的长镜头就够了。

    不过紧接着,两个小屁孩冲进了厨房,前面那个一身脏兮兮的,手上抱着个同样脏不拉几的足球,嘴里喊着“妈我饿了”。

    张翰宇笑着一把把儿子抱了起来,“小队长,今天没把人家玻璃踢碎吧,爸爸考验一下你的球技。”

    一个镜头拍完,监视器里大概的构图没有问题,演员的表现也到位了。

    不过,能不能过无夜说了不算。

    整个现场,只有摄影师能从取景器里看到更直观的效果,摄影师说没问题才没问题。

    取景器比监视器里看的更清楚,甲荃的的身体稍微有一点不自然。

    让甲荃休息两分钟,调整一下,放松一点,继续第二遍。

    话剧女王对付这种简单的镜头还是手到擒来的,第二遍就过了。

    紧接着准备下一个镜头。

    “甲荃姐气质好好啊,好温柔。”

    一旁佟舒瑶从头到尾看完了监视器里的表演,忍不住感叹。

    不过又有些气愤地说着,“甲荃姐这么好,夏宇还劈腿了!”

    甲泉你不能说她是美女,但是她的整体长相加气质在娱乐圈还真是独一无二,演技又好…真喜欢她

    怎么扯这么远了.....

    “渣男!”

    无夜跟着附和了一句,也不敢多说其他的,这可是死亡话题。

    连忙起身拿起对讲机,大喊道,“都抓紧时间,把邓朝叫醒,后还有两个镜头就有他的份了!”

    林凡立马把一旁躺在椅子上补觉的邓朝叫起来。

    “嗯...到我了吗?”

    邓朝揉了揉眼睛,四下张望,问向林凡。

    “下下下个镜头就到你了。”

    “......”

    邓朝一脸哀怨地盯着把自己吵醒的林凡,后者一脸无辜。

    下下下个镜头才到我,这么早叫我起来,搞什么飞机!!!!

    心里默默地把林凡给骂上了,嘴上也不好说什么,也不好再睡了,就在现场看着张翰宇拍他的戏份。

    耳边还传来无夜唠叨的声音。

    “王千原也先去把20年的装扮画好,跟邓朝对对戏。”

    拍摄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接着拍了一场张翰宇被怀疑为连环杀人案凶手,被抓捕的戏份。

    以及另一间摄影棚里,甲荃扮演的护士妈妈,阴差阳错地救了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也就是王千原。

    本身这个剧情是,连环杀人案凶手是个警察,杀了三个护士之后,执行任务受伤去医院。

    按原本一开始的剧情,这个警察,也就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会死在医院里。

    但是因为邓朝提醒了张翰宇,张翰宇在救火的时候选择了另一条路,所以没有牺牲。

    他没死,原本因为丈夫牺牲的而提前下班的甲荃就没有提前下班,留在了医院,正好救了那个凶手。

    凶手专挑护士下手,一个星期之后甲荃被杀。

    也就是说,儿子救了父亲,改变了时间线,阴差阳错导致母亲救了凶手,凶手之后又杀了母亲。

    六个字形容,救了爸,害了妈。

    接下来这场戏,就是儿子醒来之后发现一切都改变了,原本健在的母亲在二十年前就死了,成了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之一,

    于是再次和父亲联系,避免母亲出事。

    张翰宇和邓朝试戏完成,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开拍。

    “开始吧。”

    得到无夜的口令,齐玉昆拿着喇叭大喊,“所有人退出拍摄范围,现场安静!”

    现场收音,杆儿爷就位。

    齐玉昆:“开机!”

    张忠华确认摄影机就位,一旁助理回应:“录!”

    场记拿着场记板冲到摄影机前,跟焦员对焦在板上。

    场记喊出镜头信息:“48场一镜一次!”

    迅速打板,并立即撤出表演区。

    跟焦员立马变焦到起伏焦点位置。

    齐玉昆再度对着喇叭大喊:“开始!”

    两个摄影组,两个房间,两个镜头同时拍摄。

    邓朝回家后,一进书房,就对着里面的无线电喊道,“爸,你还在吗?”

    “爸你听得见吗?”

    隔壁房间,正抽着烟看报纸的张翰宇听到儿子的声音,立马起身。

    走了两步,又回来把烟头掐掉。

    还没等他回应,邓朝就很焦急地说着,“爸你能听到吗,出大事了。”

    张翰宇一脸兴奋地走在无线电的桌子面前,脸上满是笑容。

    “我来了,队长。”

    确定了身份,又因为儿子的提醒得以逃生,他现在对这个20年后的儿子,和现在的儿子,几乎是一样的态度。

    儿子从小喜欢足球,他就鼓励他好好踢球,以后进辽阳东药队,甚至进国家队,当足球队队长。

    所以,一直都叫儿子小队长。

    现在称呼这个20年后的儿子,去掉了个小字,喊队长了。

    一种类似兄弟的父子关系,显得如此融洽。

    这边邓朝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把事情讲清楚。

    “出事了,出大事了!”

    刚刚火里逃生的张翰宇不解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妈出事了,妈...不在了。”

    “你妈怎么了?”

    “什么意思?她为什么不在了?”

    邓朝张了张嘴,但是这事不知道从何说起。

    看了眼桌上的照片,父亲得救,母亲却死于凶杀,也导致自己和母亲的合照变成了父亲和自己的合照。

    “妈死了,但就像是刚刚发生的事。”

    事情来的太突然,邓朝还是没说清楚。

    张翰宇更迷糊了,不过听到妻子去世,也立即紧张了起来,一连三个问句。

    “你妈死了?刚刚的事?怎么回事?”

    “不是,她很多年前就死了,对我来说是很多年前。”

    “什么时候?”

    “1987年,对于你那边来说,是一个星期之后。”

    “下个星期?”

    张翰宇一脸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到底怎么回事,快告诉我!”

    “她被人谋杀了。”

    “谋杀,怎么会?”

    “爸你听我说,当时发生了连环杀人案,凶手没抓到,85年-87年他杀了三名护士。”

    邓朝还没说完,那边张翰宇不断抓着脑袋上的头发,“我知道,我知道,报纸上有报道,我天天都在担心你妈,但是......”

    邓朝也打断了张翰宇的话,“爸,你听我说爸,我们改变了历史,但是也酿成了大祸,他原本杀了三个人,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十个。”

    “怎么...怎么会这样......”

    “我们改变了过去!”

    “但是你妈怎么会......”

    “因为你没有在大火中牺牲,你还活着,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改变未来,想一想你救火回来之后都干了什么?”

    “我...我回来陪你骑了一会自行车,玩了一会足球...然后去医院找你妈了,但是她没事啊!”

    “这就对了,原本今天你死了,我妈会提前下班回来,但是她还是准时下班,没有在原本的时间里待在原本的地方。”

    ......

    这场戏还比较麻烦,两个人的状态和之前的戏份就不一样了。

    和20年前的父亲联系上了,并且救了他之后,儿子整个人精神好了很多,而且没有酗酒。

    思维逻辑也顺畅了,在对话中全程处于一个警察应有的理智之中。

    反观父亲,得知原本没事的妻子会在一个星期之后被害,整个人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多次打断儿子的话,还时不时地说着“不可能”之类的话。

    两个人都变了,演员习惯了一种人物状态之后,突然改变的话,再好的演员都需要时间适应。

    虽然已经试了很多遍戏,不过这场戏依然还是拍了9遍。

    也在接受范围内,毕竟预期是1:8的配片比,很多镜头四五次就过了,偶尔一场戏拍个九遍十遍没多大问题。

    紧接着今天最后一场戏是王千原和邓朝的打斗戏。

    王千原的演技没问题,无夜前面还问了为什么改名,说是之前拍《五号特工组》,演个汉奸头目,他费了很多时间培养自己对于这个人物的情感,在私底下为了体验融入这个角色很难受,由此正好去寺庙,遇到了一位高僧,改了王千原这个名字,心里状态才恢复好。

    改个名字能把tfboys也联想上也是没谁了

    就是这么玄乎,谁知道呢。

    这场戏拍的也算顺利,不过后期要做特效。

    也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特效。

    杀手闯进儿子家里要杀儿子,和20年前杀手闯进父亲家里杀父亲,在观众视角,主观的时间线里,是同时进行的。

    在儿子命悬一线的时候,20年前的父亲一刀砍断了杀手的手掌。

    于是20年后,关键时刻,凶手的一只手掌就这么在他眼前一点点消失。

    得做特效,不过没什么复杂的。

    .......

    在怀柔的拍摄持续了24天,完成了所有摄影棚的戏份,紧接着剧组转到沈阳,拍摄剩下的戏份。

    9月14号,无夜就带着《生死频率》剧组来到了沈洋,拍摄室外戏。

    18天拍完室内戏,时间都在计划之内。

    外景戏主要还是一场爆炸戏,一场火灾的戏,以及两个主角房子周边的戏份,还有一些零碎的戏份。

    选择在沈洋拍摄,主要还是也因为电影里面是两个时空的剧情。

    1987年和2007年,既要展现出两个年代的区别,也不让相差太大,这会产生一种割裂感。

    比如87年拍偏远地区的小城市,07年拍京沪这样的大都市,差别太大了,会让观众看着别扭。

    能分出是两个年代,又差的不是特别大。

    那东北无疑是最合适的了,80年代东北不论是城建还是生活水平,都是国内第一档的。

    因为种种原因,发展相对东部沿海慢了点。

    过去二十年里,东北算是变化比较小的。

    只不过基础在这里,共和国长子,三个省会也比中部几个省会强。

    正好1987年中甲冠军就是辽阳东药队,那个时候国足还没有职业化,中甲也就是后来的中超了。

    足球也是那个年代,受众、参与度最高的运动,也没得选,

    当天来沈洋的时候,无夜先去了一趟辽阳电影制片厂,虽然整个东北的电影业务都集中在隔壁的长影集团,不过辽阳电影制片厂的洗印车间还在。

    工人的技术无夜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从业几十年的老工人,比机器都让人放心。

    又把各个外景地点都摸了一遍,两个主角家的外景是一处城中村,家家户户小洋楼,始建于00年。

    不新不旧正好,做下后期,做出20年的差距不是问题。

    这一点就没有西方方便,别说二十年了,很多城市四五十年都没有大变样。

    其他城区的外景基本没有,这方面倒是不用费心去找了。

    头两天先拍了房子附近的戏份,张翰宇陪儿子踢足球,教儿子骑自行车。

    邓朝晚上坐在院子里回忆往事,以及通过无线电和父亲通话,确定了身份之后,下雨天的晚上兴奋地冲出家门发泄的戏份。

    电影紧锣密鼓地拍摄中,幸好九月下旬的沈洋还不太冷,早晚也有接近十度,白天最高温度接近二十度。

    9月25号傍晚,剧组来到郊区,拍摄电影开场的爆炸戏。

    一辆油罐车在公路上发生侧翻,燃油泄露,车子正好压住了地下电缆管道的入口,里面有两名工人在维修电缆。

    这场爆炸跟整体剧情没什么关系,就是展现父亲的的人物形象,毕竟是消防员,火灾现场才能更好地展示一个消防员的形象。

    管道内部救人,起火的戏份在怀柔摄影棚里拍了,这场戏就是拍张翰宇在救出了人之后,最后一个从管道里出来。

    出来之后,油罐车立马就爆炸了。

    现在先拍油罐车侧翻的戏,80年代的解放油罐车就比现在普通的厢式货车大一点,不是现在那种特别长的油罐车。

    拍的时候时候真车,爆炸的时候换个等比例的道具上去,后期渲染一下。

    专业的事情有专业的人来做,国营制片厂早年没少拍战争戏,经验足够。

    不去瞎指挥,无夜就和演员们站在边上等着。

    九月底的沈洋晚上还是很有些凉的,风也不小,无夜把外套的拉链给拉上了。

    “今天好像有点降温了,估计晚上就要到十度以下了。”

    “现在还好,再过两个月就难受了。”

    张翰宇下午刚拍了下班骑摩托车回家的戏份,一路拍了好几条有年代感的街道,兜了兜风。

    还好现在只是有点凉,不怎么冷,要是在冬天的东北骑摩托车,那滋味不用想都难受。

    “之前拍《集结号》的时候真是难受,身上棉袄、大衣能穿多少穿多少,那时候战壕附近有颗很矮的枯树,一到下午我们就盯着那棵树,等着太阳比那棵树还矮,没有夜戏的时候就该收工了。”

    “大冬天在东北拍戏,那冰天雪地的,确实难受。”

    无夜摇摇头,打开保温杯,喝了口热水。

    “对了,朝哥。”

    “你跟那小演员培养感情,培养的怎么样了?”

    一旁邓朝听到这话叹了口气,一脸纠结,“那小家伙太调皮了,一点都不听话。”

    “那你可得抓紧时间了,过两天拍最后你们几家人一起踢足球的戏份,那么温馨的画面,你又是儿子又是父亲,感情得到位了。”

    “我正跟组里有孩子的人请教呢,就不信搞不定一个小屁孩!”

    “那你找我啊,我闺女九岁了,在家都是我陪她,可听我话了。”

    张翰宇笑笑道,“明天有空我陪那小家伙玩会,你学着点,给你传授传授当爹的经验,顺便我也要找找当爷爷的感觉。”

    “咳咳.....”

    无夜刚喝着水,差点被被呛到。

    邓朝也满头黑线,合着电影一天不杀青,张翰宇就不忘调侃自己。

    “那行。”

    无夜缓了口气,笑道,“明天下午给你们放个假,正好你们爷孙三个培养培养感情,别拍戏的时候掉链子。”

    虽然这段时间没少被他们开玩笑,但是每次都免不了被气到。

    邓朝一阵气结,心里暗暗腹诽,“怎么不让你女朋友跟我培养培养感情,好歹电影里也是一对!”

    这话也就是心里骂骂了,要真口嗨出来的话,指不定要怎么给自己穿小鞋呢。

    ......

    聊了下天,开了会玩笑,一个多小时之后正式开拍了。

    为了安全起见,这个镜头拆开来拍。

    先拍张翰宇爬出地面的戏,然后单独拍道具油罐车爆炸的戏。

    爆炸戏用的是软性炸药,原理是燃烧产生压力而爆炸,破坏力小得多,反正拍到油罐车爆炸的一瞬间就够了。

    然后是起火的戏,给张翰宇穿上消防服,里面还套了一件防护服,头上戴着防护套,做好层层保护。

    反正是晚上拍的,也不用特写,穿的再多都不会穿帮。

    要不然怎么好莱坞很多大片的精彩镜头都是夜戏,晚上本来就看不太清,对特效的要求就低多了。

    忙活了一晚上,无惊无险地完成了这场爆炸戏。

    紧接着拍了场张翰宇和王千原的追逐戏,河边的打戏,水里的戏份。

    18号转到市体育馆,拍一家人和邻居几家人踢足球的戏份。

    剧组各部分赶到现场,坐着前期准备。

    无夜对着张翰宇和邓朝笑道,“你们爷孙仨感情交流的怎么样了?”

    偶尔无聊了,调侃一下邓朝,也是漫长且枯燥的拍摄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乐趣了。

    总得苦中作乐吧!

    沈洋体育馆,田径馆,电影的拍摄渐渐进入了尾声。

    田径馆正中央的足球场上,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十多个人在场上欢快地踢着足球。

    他们的家人、朋友在旁边鼓掌、喝彩、尖叫。

    比赛连二十二个人都没有,没有裁判,没有教练。

    也没有任何章法、战术可言。

    老人和年轻人共同追逐那一个圆圆的皮球。

    “队长,接球!”

    头发半白,胡茬子也白了一半的张翰宇脚下停球,大喊了一声,一脚将皮球踢到邓朝跟前。

    他的声音不再是中气十足,脚上的力气也远比不上当年了,伸手也不再矫健,但这个球却穿的异常精准。

    一群人在场上踢的不亦乐乎,场边也不断为他们欢呼。

    换了一副成熟装扮的佟舒瑶在场边替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整理了一下球衣,拍拍他的肩膀。

    “去吧,和爸爸一起踢球。”

    小男孩迈开小短腿,也加入了这场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混战,不断追逐着大人脚下的足球。

    但是他抢不到球。

    “儿子,接着!”

    邓朝找准了角度,轻轻地把足球传到小男孩脚下。

    在父亲鼓励的目光下,小男孩迈起小短腿,费了老大力气,才把足球提出两米远。

    .....

    “好,过!”

    “下面拍特写。”

    一个大全景拍了三个小时,接着按故事板上画的分镜,挨个个地拍了几个特写。

    室外的大全景,全都靠自然光,这次两台摄影机都用上了,还临时找了个航拍团队,用重量轻很多的便携式手持胶片摄影机阿莱235,搭载无人机拍摄。

    这种戏份没什么好说的,就看演员自己整体的肢体、表情了。

    欢快的气氛是最主要的,毕竟是几家人周末约着一起来踢踢球玩玩。

    群戏拍完,轮到张翰宇、邓朝,还有那个小男孩,他们三个的戏份了。

    不得不说,这两天他们三个还真处着处着有那么点感觉了。

    张翰宇的这个老年扮相也挺不错,邓朝也一改之前所有镜头的模样,成了一个阳光大男孩。

    大男孩有点不对,儿子都六七岁了,下巴上也有胡茬子,不过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人的生活环境、家庭、亲人、朋友,都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这个镜头就让他们三个随意发挥,反正就是和随便踢踢。

    接着又练习了一下射门,张翰宇和邓朝轮流当守门员,偶尔也会一脚踢飞,踢到天上去。

    小男孩力气不够大,足球都挨不到球门,惹得一阵爆笑。

    拍到中午,也就在这吃个饭休息一下。

    电影也快拍完了,无夜吃完饭又看了下统筹的排片计划,预计还有五天就能杀青了。

    一切都挺顺利,主要是张翰宇和邓朝这两个演员发挥好。

    整部电影就是他们俩为主,只要他们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无夜问向趟地上晒太阳的齐玉昆,“对了老齐,胶片还剩多少?”

    “还有一万二千尺。”

    齐玉昆从地上坐起身子,想了想,“按现在的进度,估计拍完还能剩个两三千尺。”

    “还行,九万多尺胶片一部片子,配片比还不到1:8。”

    对于这个数字,无夜还是很满意的,原本还做好了胶片不够的准备。

    旁边捧着个保温杯的张忠华颇有些感叹,“早些年我还在在制片厂学徒的时候,上面把胶片卡的死死的,甚至要求做到1:5的配片比,魔都电影制片厂更严,那里有些老师傅,能做到1:3的配片比。”

    所以那个时候拍出来的电影好的多拍电影的人素质也高不像现在技术上来了人的素质却参差不齐

    “老张,时代变了!”

    无夜摇摇头,1:3的配片比,意味着每个镜头拍三遍就必须过。

    这对于拍摄时不能看清楚效果的胶片电影而言,简直是苛刻到了极点。

    也只有十几二十年前的国营制片厂能做到这个地步,绝大多数行业,最好的人才都在国企。

    而且那时候制片厂穷啊,卖票房难卖,收钱也难受,还是计划经济,片子都是统一发行。

    那些老一辈制片厂的导演、摄影师们可不像现在,反正是投资方掏钱,也不心疼。

    那时候,把公家的钱都浪费了,工资都发不出来,而且也确实没钱给他们浪费。

    “而且老张你说的也不绝对。”

    无夜笑笑,“93年江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可是用了整整25万尺胶片,创纪录了都。”

    “一部剧情片,25万尺胶片,而且听说为了拍出原著中米兰家里那张让马小军丢了魂的照片,就足足拍了一万尺胶片。”

    江文也是个牛人,93年拍一部剧情片,愣是花了超过1500万!

    25万尺胶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放在现在还能接受,毕竟《赤壁》据说就准备了160万尺胶片。

    有钱就是可以随意挥霍,任性。

    ......

    中午舒舒服服地晒了会太阳,休息一下,下午接着开始拍摄。

    拍完体育馆的戏份,剩下就基本上都是些零零碎碎的镜头了。

    19号,剧组来到郊区一个小医院,拍摄张翰宇火里逃生之后,来医院看妻子的戏份。

    两人又当众撒狗粮了,旁边病床上躺着的是王千原,不过是侧着脑袋,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好,过!”

    “给王千原那半张脸来个一秒钟的近景!”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杀青的日子又进了一步。

    23号,《生死频率》剧组迎来了最后一场戏,父亲在绝境之下想起儿子的话,在火场里换了另一条路,救出小女孩成功逃生的戏份。

    火场里面的戏已经在室内摄影棚里拍了,现在就是拍消防队赶去现场灭火,以及张翰宇从里面逃出来的戏份。

    用来拍戏的建筑是河边一栋暂时空置的厂房,然后也不用真正烧,在每个窗户里面都点上火把,房顶上也点一排火,或者弄一排火架就行。这样看起来就像是整栋建筑都着火了,把烟弄大点。

    再时不时地从哪个窗户里面传来爆炸声,震破几个玻璃窗。

    现场几辆80年代各式消防车在远处待命,吃瓜群众也找好了,演员准备完毕。

    无夜拿起了大喇叭,对众人喊道,“今天咱们就剩最后一场戏了,一共六个镜头,都认真点,抓紧点,争取今天就拍完,不要留到明天,酒店也已经订好了,就看大家伙想不想早点吃顿好的了!”

    沈洋郊区,河边的一栋四层厂房冒着大火,浓烟滚滚冲天。

    远处的大马路上,一辆辆老式消防车疾驰而来。

    老解放干粉消防车、老黄河登高消防车、沃尔沃N10云梯消防车、老黄河JN150、解放CA141......

    全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式消防车,看起来颇有年代感。

    有的看起来像是装甲车,车载的喷水管像是炮管和高射机枪。

    不管是长度、体型都比现在的消防车要小上一号。

    只有车队里最大的那辆大家伙,以大马力重卡红岩CQ30.290底盘为基础打造的重型泡沫消防车,才刚刚和现在经常见到的消防车那么大。

    “滴~呜......滴~呜......滴~呜....”

    伴随着经典的警铃声,消防车依次在厂房旁边停下。

    “咔!”

    监视器后面,最后一天拍摄了,无夜也丢掉了原本的装备—对讲机,换上行了大号的喇叭。

    “老齐,跟那边那几位大爷大妈说说,别笑得跟看大戏一样!”

    沈洋这边没什么影视城,也就棋盘山里有一个在建的关东影视城,也就没什么专业群演,临时从周边找了群众。

    本来就是看热闹,也没什么要求。

    不过有些人也有点太过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结婚呢,你笑得这么开心。

    甚至无夜都看到有人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嗑着瓜子,就差没搬个板凳来了。

    得到命令,齐玉昆连忙跑到那些笑的最欢的大爷大妈跟前,好说歹说。

    不是群演,也不好把话说重了,一个不高兴人家还不拍了,到时候重新找一批人,又还是老样子。

    毕竟是有钱拿,齐玉昆说了之后,就要好多了。

    拍了几个围观群众的镜头,紧接着就是消防员下车,准备救火的镜头了。

    1987年的消防技术与现在不同,为了确保救火场景的真实可信,无夜找了当地一个消防中队,请他们来客串一下。

    具体这个戏怎么拍,也和他们研究了80年代的设备和机械装置等等。

    没有什么比真实的更加真实了,那种奋不顾身救灾的状态,一举一动又急促而又不慌乱。

    同样的动作,这些消防员已经做过无数遍了,此刻就和真正在火场一模一样。

    无比真实,一次就过。

    “好,过!”

    “辛苦大家了,先吃个饭,休息一下。”

    “老齐,吃完饭带人再把通风管道里面仔细检查几遍。”

    虽然就两个镜头,不过准备加拍摄也一个上午过去了,下午就剩最后三个镜头了。

    拍摄快结束了,无夜也轻松多了。

    “你们知道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的警笛声有什么不同吗?”

    “好像是不一样,没注意。”

    众人都一副很感兴趣地样子看着无夜,扒饭的动作都停下了。

    就算不感兴趣的,也装作很想知道的样子。

    邓朝就对这个没兴趣,不过只要不是又拿他开玩笑就好了。

    无夜笑笑道,“消防车的警笛是三秒长声,间隔一秒,循环反复,就是刚刚听到的,滴~呜...滴~呜...滴~呜....”

    “救护车是唔~哩...唔~哩...高音一秒,平音一秒,间隔一秒,循环反复,这种声音,是不是像病人在说唉~哟...唉~哟...~”

    “警车警笛声音短脆、急促,类似哇儿哇儿哇儿,听起来就像是对犯罪分子说完了完了完了。”

    “还真是这样!”

    林凡满脸惊奇,“我说为什么听到不同的警笛声,心里也会有不同的感觉,一听到警车的声音心里就紧张,下意识地走远点。”

    邓朝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林凡,这位副导演平时说话做事看起来挺直的,不显山不漏水,平平无奇,有时候还真不简单啊。

    因为犯过事

    回想一下这段时间的拍摄,好像还真听到不少次林凡有意无意地,拍无夜马屁。

    这么圆滑,不去混体制可惜了,弄不好能混个官当当。

    张翰宇笑笑,“这个说法还挺新奇的,第一次听到。”

    “有道理。”邓朝也点头表示赞同。

    ......

    中午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下午紧锣密鼓地接着拍摄。

    这个镜头道具组试了很多遍,就直接拍了。

    “第三十一场,三镜,一次!”

    “开始!”

    室外戏,主要靠自然光,也没有特写镜头,就两台胶片机同时拍,一个正对着通风管道,另一台在侧面抓拍张翰宇抱着女孩子从通风管道滑出来,掉进河里的轨迹。

    先是一个消防帽从通风管道里掉出来,紧接着一道身影急速滑出,在钢丝的帮助下,在半空中形成一道抛物线,坠入河中。

    “过!”

    一个镜头拍完,场务就赶紧把张翰宇和群演捞起来。

    “怎么样,没事吧?”

    无夜走了过来,虽然水里也做了防护,不过这个镜头没有把冲出来和落水的镜头分开拍,而是实拍,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没事,就在里面撞了下胳膊。”

    张翰宇接过毛巾擦了擦脸,无所谓地笑笑。

    虽然就是刮破了点皮,比蚊子咬一口稍微疼点,不过无夜还是让剧组的医生给稍微处理了一下。

    等下还有个水下的镜头,伤口沾了水总归不好。

    拍摄继续,从水中被救起来了之后,张翰宇就直直在站在边上发愣。

    周围的消防员都在救火,一动不动的张翰宇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微微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眼里满是逃生之后的喜悦,以及不可置信。

    “咔!”

    “翰宇哥,你表情太简单了。”

    最后一个镜头了,无夜很有耐心地走过来讲解。

    “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表情,任何人碰到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他的情绪和心情都不会这么简单。”

    “劫后重生的高兴、顺利救出被困者的责任感,也最终确定了无线电那头真的是20年后的儿子,这种不可思异、荒谬的感觉,还有儿子长大了的那种欣慰...等等不同的情绪。”

    “只有一个1.5秒的的特写,不需要不断变换表情,越复杂越好,最好让观众看不出来。”

    “让观众看不出来?”张翰宇迷糊了。

    无夜继续解释道,“当一个角色某一瞬间掺杂了太多的情绪在脸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表现单一的一两种情绪,那太浅薄了。”

    “越复杂越好,剧情到了这个时候,观众自己都能代入这个感人的情节,自己会从你这个复杂到不知道时候什么表情的表情中,自己脑补出来,这样观众也有了参与感,效果会更好。”

    “那我试试。”

    虽然不是很很能理解无夜说的,不过作为一个演员,还是按无夜说的做。

    “嗯,准备一下,酝酿酝酿。”

    一刻钟之后,再次拍第二遍。

    还差点意思,直至第五遍,无夜才从张翰宇的眼神里看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又保了一条。

    最后一个镜头结束了,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工作,等着无夜说出他们从电影一开拍就期待的那句话。

    上课铃响了,就在等待下课铃了!

    “杀青了!”

    8月28号正式开机,9月23号杀青,《生死频率》在经过27天的拍摄,顺利杀青。

    顺利的有点出乎预料,无夜原本预期的时间可是四十天的。

    作为一部剧情片,80%的戏份都在室内,转一次场,主要角色就两个,不到1:8的配片比,四十天的拍摄时间是有富裕的。

    不过无夜转念一想,胶片机的容错率低,不可能像数字电影那样,无限制地拍摄下去。

    等于给自己、演员以及整个剧组套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所有人都不由地主地拿出了百分之百的态度。

    如果是数字电影,试两遍就开拍,不行就反复拍,反正现场能看完完整的效果。

    而现在用胶片机,在洗出来之前,没有人知道拍的怎么样。

    等于没有了一个标准,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之后还得补拍。

    没有标准其实就是最严苛的标准,只能不断做的更好。

    剧组任何一个人,都想着早点杀青,没有人愿意一部戏一直拍下去,这又不是什么很享受的工作。

    甚至无夜自己都没有发现,他自己在拍《生死频率》的时候,投入程度都远超之前两部。

    不单单是网大的原因,因为那时候一切都是可以掌控的,演员的表演、灯光、构图都是可以直接在监视器上看到的。

    但是这段时间,这些大多都是未知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更加认真,对其他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再加上这次室内戏和夜戏都挺多,基本上是连轴转。

    当然,剧组的专业水平和之前两个网大剧组也不是一个级别的,美术指导和灯光都是张忠华以前在江浙电影制片厂的老同事,老师傅了。

    ......

    “大家抓紧时间,收拾东西,把楼里的火灭了,一点火星都不要留下。”

    从无夜嘴里听到杀青二字之后,剧组再次陷入了忙碌当中。

    不过气氛却一点都不紧张、严肃,反而轻松多了,干活的时候所有人脸上也都有了笑容。

    一切都搞定,把东西放回库房,保管好胶片,派几个人守在这,剧组一行人就先后奔赴酒店。

    辛苦工作一个月,总得吃点好的犒劳自己。

    无夜也不吝啬这点钱,虽然700万制作成本已经花掉了600万。

    没办法,无夜一个人就拿了150万,邓朝加张翰宇的片酬是80万,其他演员加起来也有近二十万,这就去了250万。

    胶片加摄影机加洗印胶片的钱一百多万,剧组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在少数,小四百万就去掉了。

    要是无夜不拿片酬,700万还绰绰有余,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他可是连剪辑都干了,这份工资都没要呢。

    还剩一百万制作费,差不多也够了,后期就一个手掌消失的特效,两场火灾的渲染,还有20年前的镜头有些也要渲染。

    吃个饭的钱还是不能省的,五星级酒店别想了,找了个本地比较有名的三星级酒店,包了两个厅。

    作为导演兼最大投资人,无夜站起来,端起酒杯。

    “感谢大家这一个月以来的辛苦,才能提前杀青,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谢谢大家!”

    “都在酒里了,大家吃好喝好!”

    这种时候无夜也不多BB了,一口闷掉杯中的白酒。

    “李导大气!”

    “谢谢李导!”

    “李导辛苦了!”

    ...

    众人欢呼着也各自干掉了被子里的酒水。

    无夜酒量也一般,而且一个多月没喝酒了,一杯酒下肚,还真有点不太好受。

    不过也确实高兴,毕竟是自己第一部院线电影,接下来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醒酒。

    旁边佟舒瑶见状,夹了两筷子青菜在无夜面前的碗里。

    “你快吃点菜。”

    “没事,这点酒还喝不倒我。”

    无夜一口把菜吃掉,又端起杯子,笑笑,“你也辛苦了。”

    佟舒瑶笑眯眯地就要和无夜捧一个,不过这时,旁边传来一阵“啧啧”的声音。

    邓朝一脸忧郁之色,在那自顾自地吃着菜,嘴里也在自言自语,“这个月瘦了五斤,我可得把肉补回来!”

    佟舒瑶微微红着脸,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又轻轻地和无夜碰了个杯。

    无夜又敬了几位演员和同桌的齐玉昆、林凡他们。

    “大家也都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准备两个月之后的宣传。”

    吃了两口菜,笑呵呵地看向邓朝,“朝哥,我突然想起来,你和翰宇哥第二次通过无线电联系,确定了对面就是你父亲之后,情绪不够饱满,不够感动,我打算回京城再补拍一个镜头。”

    邓朝刚放下杯子,听到这话有些愣住了。

    无夜一边吃着菜,一边继续说着,“你想想啊,父亲已经去世二十年,突然和他跨域时空对话,你应该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在那不断大喊爸爸。”

    “还有,要哭的撕心裂肺,喊爸爸喊得嗓子都哑了,要不然怎么感动观众!”

    旁边张翰宇煞有其事地点点头,“对,不过我拍完之后要洗洗耳朵了,要不然瘆得慌,搞得好像我死了一样,有人在哭丧。”

    邓朝一张颇为喜庆的脸立马就拉了下来。

    本来要说拍完戏最高兴的人,那肯定有他一个。

    一个月了,就因为演了个儿子,没少被开玩笑。

    戏拍完了,总算不用演同龄人的儿子了,也不用被调侃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都杀青了,还说这个,就不能换个新鲜的吗!

    还211大学的高材生呢,损人也不换个话题。

    邓朝继续闷头吃自己的,怕一抬头又看到他们憋笑的脸,喝多了忍不住会想来上一拳。

    ......

    杀青宴上气氛一片融洽,无夜年纪也不大,众人也不会有什么拘束的。

    喝了两杯马尿之后,甚至接连有员工壮着胆子来灌无夜的酒了。

    一个小时之后,酒量一般的也差不多了,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胡天海地地吹牛批。

    邓朝和无夜两个老乡喝多了也开始飙起了洪州话,声音大了点听着像是骂人。

    他一只胳膊搭在无夜肩膀上,人已经有些迷迷糊糊了,不过嘴上还是大声说着,“我以后不演儿子了!”

    另一只手大手一挥。

    “绝对不演!”

    “我告诉你,我邓朝绝对不演别人儿子了!”

    真香定理安排

    眼看着开始说胡话了,邓朝助理连忙把他架起来,道了声歉,就要扶他去休息。

    “朝哥怎么喝这样了?”

    佟舒瑶刚和甲荃在一一旁说着悄悄话,见邓朝小助理正费劲地扶着走廊外面走。

    “不好意思丫丫姐,朝哥喝醉了,李导好像也喝多了,你去看看他吧。”

    生怕邓朝发什么酒疯,小助理飞快地拖着邓朝离开了。

    佟舒瑶也不去管他,来到另一边,发现无夜都趴桌上了,摇了摇他胳膊。

    “无夜?”

    “嗯...没事。”

    无夜缓缓抬起头坐起来,晃了晃脑袋。

    “喝了点酒,这段时间也有点累了,趴会。”

    无夜还算清醒,刚才邓朝喝多了抱怨的那些话,他可是全听到了。

    四下看了看这一片狼藉。

    “几点了?”

    佟舒瑶看了眼时间,见无夜有些醉了,有些担心道,“九点多了,我扶你去休息吧。”

    无夜站起身,搓了搓脸,“都散场了,你也去休息吧,我没事。”

    刚走两步,脚底下不知道踩到哪个缺德鬼丢的骨头,一个酿呛差点没站稳。

    “我扶你吧,小心点。”

    佟舒瑶连忙搀着无夜胳膊,一边走一边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把他扶进酒店房间。

我很大胆!我是大胆的大小姐!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44763.html

我很大胆!我是大胆的大小姐!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44763/

我很大胆!我是大胆的大小姐!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44763.html

我很大胆!我是大胆的大小姐!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44763/

上一章:第236章 末世第一百八十六天 我很大胆!我是大胆的大小姐!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238章 末世第一百八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