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中兴》

返回书页

第二十九章 宁使人知,莫使人见

作者:

天煌贵胄

    从长乐宫回厚德殿的路上,刘宏一直在思考窦太后说的那句话。

    “要学就学孝文皇帝,莫要学先帝,更不可学质帝。”

    这句话涉及到了四个人,分别是“要学”的刘宏,“就学”的孝文皇帝刘恒,“莫要学”的先帝刘志以及“更不可学”的质帝刘缵。

    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皇位全都是捡来的。

    刘宏自然不必多说,是孝桓皇帝刘志挂掉之后被槐里侯窦武、司徒胡广、常侍王甫等人推上皇位。

    孝文皇帝刘恒一开始因为母妃薄姬不受宠而受封偏远的代王,在“诸吕之乱”后被元老勋臣们们推上皇位。

    先帝刘志,是在孝质帝刘缵挂掉之后,被大将军梁冀推上皇位。

    质帝刘缵,则是在年仅三岁的孝冲皇帝刘炳病逝后被大将军梁冀推上皇位。

    刘宏、刘恒、刘志、刘缵,四个人当中除了刘恒的年纪大一些之外,刘缵、刘志和刘宏都属于“冲龄”,“未能从社稷之事”,而且都算得上是旁枝,在京城和朝堂上都没有什么势力,相对来说比较好控制。

    但是,刘恒、刘缵、刘志三个人的人生走向却大有不同。

    首先就是孝文皇帝刘恒,后世史官说:“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朱熹说:“三代以下,汉之文帝,可谓恭俭之主。”

    在儒家学者看来,汉文帝的仁德或许仅次于尧舜,甚至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无法与他相比。

    而孝质皇帝刘缵的人生就比较扯蛋。

    面对当时飞扬跋扈的大将军梁冀,年仅八岁的孝质皇帝刘缵居然在朝会中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惹得梁冀大怒。

    本初元年闰六月,梁冀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之中,刘缵中毒身亡,崩于洛阳宫中,年仅9岁。

    相比于年幼冲动的孝质皇帝刘缵,孝桓皇帝刘志则是在登基之后由顺烈皇后梁妠垂帘听政,接着又立梁冀之妹梁氏为皇后,成功麻痹住梁冀,在梁太后死后,刘志又增封梁冀万户食邑以安慰梁氏家族。

    元嘉元年,春正月初一,梁冀带剑入宫,尚书张陵呵斥他出去,并让禁军夺走梁冀的剑,梁冀跪下谢罪,刘志下诏罚梁冀一年的俸禄,但是又赋予梁冀更多特权:入朝不必趋行,允许佩剑着履,觐见时不必自称姓名;十天进宫一次,处理、评议尚书所奏的事务。

    直到延熹二年,刘志二十七岁。

    从十四岁登基为帝到延熹二年,刘志隐忍了足足十三年,而且一直隐忍到皇后梁女莹去世,刘志才和常侍唐衡、单超、徐璜、具瑗、左悺等五人歃血为盟,,共谋灭梁大计。

    八月丁丑,刘志让尚书令尹勋持节,让丞、郎以下的官吏都操兵守宫门,收回各个符节送入宫中,又让具瑗率领左右厩驺、虎贲、羽林、都候剑戟士合一千多人,与司隶校尉张彪共同包围梁冀府,并让光禄勋袁盱持节收回梁冀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为比景都乡侯。

    至此,曾经跋扈一时,连皇帝都敢毒杀的跋扈将军梁冀彻底凉凉,孝桓皇帝刘志成功掌握大权。

    直到党锢之祸,刘志也跟着唱起了凉凉。

    窦太后说“要学就学孝文皇帝,莫要学先帝,更不可学质帝”,意思就是要学习孝文皇帝的隐忍和稳重,不能学先帝一样搞党锢,更不能像质帝一样冲动。

    当然,这种理解只是明面上的。

    是否能够领会到更深层的含义,就全看个人。

    比如说形象堪称完美的孝文皇帝刘恒。

    很多看过《美人心计》电视剧的读者或许都知道,汉文帝的皇后是窦太后,但是在汉文帝担当代王时,他是有王后的。

    根据《史记》记载:“代王王后生死难,先代王未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也就是说,刘恒在称帝前后,代王后与其四个嫡子都在短时间内相继病死,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都实在太冰冷、太诡异。

    唯一的可能就是,孝文皇帝的王后可能来自于吕氏,而在孝文皇帝登基之前,或许是孝文帝的意思,又或许是功臣们擅做主张,杀死了吕氏代王后以及四个吕氏之子,用以防止吕氏外戚死灰复燃、反攻倒算。

    除了代王后及四子的莫名之死,另外还有一个人的死,可以佐证孝文皇帝似乎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

    淮南王刘长,本是刘恒唯一幸存的弟弟,就是二哈写的那本《家父汉高祖》里面的那个“长”。

    一开始,汉文帝待刘长极好,而刘长也恃宠而骄,多行不法,甚至以“为报母仇”为由,杀死了列侯审食其。但对于弟弟的不法行为,汉文帝却多有放纵。最终,刘长野心膨胀,竟想到了造反。

    刘长造反被镇压后,汉文帝废去了他的王位,将之流放到了蜀地。

    但是诡异的事情出现了。

    在去往蜀地途中,刘长被关在全封闭的囚车上,看到囚车上的封条,沿途的县官却都不敢予以揭开,从而更不敢提供食物。

    就这样,孔武有力的刘长竟活活饿死在车上,为此,孝文皇帝一怒之下处死了沿途十多位县官。

    但是,《史记》上却又记载,刘长的仆人说,自己主人曾愤然道:“大家都说我是勇士,如今我哪像个勇士?与其活得憋屈,还不如死了算了!”

    那么问题来了:刘长被饿死究竟是沿途县官不肯提供食物?还是真正因为觉得憋屈而主动绝食?

    反正大汉朝有一段童谣是这么唱的:“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如果真如童谣所唱,那孝文皇帝黑暗面真就可以说是深不见底了。

    偏偏人家汉文帝在史书以及儒家学者的眼中留下了一个极其美好的形象,可谓是历朝历代最完美的帝王之一,几乎可以满足世人对仁君的所有想象。

    想到“一尺布”的童谣,再想想代王后及四位王子莫名其妙的死,刘宏不禁咧嘴笑了笑。

    这特不就是二胖借侯君集之口说的那句“宁使人知,莫使人见”么!

大汉之帝国中兴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49945.html

大汉之帝国中兴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49945/

大汉之帝国中兴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49945.html

大汉之帝国中兴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49945/

上一章:第二十八章 要学就学孝文皇帝 大汉之帝国中兴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十章 三道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