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中兴》

返回书页

第三十一章 庶之,富之,教之

作者:

天煌贵胄

    在刘宏颁布的第三道“广立社学诏”当中,前半部分是抄袭大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的《求茂才异等诏》,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关键在于后半部分当中的“社学”这两个字。

    既然诏书里用到了“广立”这两个字,就说明社学并不是类似于儒学、农学之类的学说,广立的意思,应该是要多盖。

    所以,社字该怎么解释?

    这种涉及到整个大汉的天子诏令,哪怕随便一个字都举足轻重。

    只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窦武干脆扭头向着尚书令尹勋使了个眼色。

    尹勋起身,向着刘宏拜道:“臣愚钝,敢问陛下,社学二字何解?”

    刘宏微微点头,但是并没有直接回答尹勋的问题,反而从御座上起身,来回踱了几步。

    “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刘宏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窦武、胡广和陈蕃等人都面露喜色。

    能够背出《论语·子路》当中的这一段,就说迎立的这位少年天子是读过书,而且是用心读过书,应该是偏向于清流士林的。

    刘宏微不可察的打量群臣一眼,坐回御座后又接着说道:“方今大汉,可谓庶矣,朕所虑者,便是富之,教之。”

    “朕不敏,不知该如何才能使天下百姓富之,亦不明该如何教之,此诸公百僚所需辅朕者也。”

    窦武和胡广彼此对视一眼,一起拜道:“臣等,愿效死力。”

    刘宏伸手虚扶,说了句“免礼”,然后又接着说了下去:“朕在河间之时,阿母曾延请名师为朕开蒙,教朕读书,因此,朕才能读得先贤典籍。”

    “然则我大汉百姓何止万万?田连阡陌者有之,身无立锥之地者亦有之。其中富者自不必多言,无论是家中长者为其开蒙,亦或是延请名师,都不是什么为难之事。可是那些贫者,又有何人为其开蒙?又有何人教其读书?”

    “孔子曰:有教无类。故,朕欲于天下郡县广立学校,延请无意仕途之士,于各郡县学校教书,使天下万民之子弟,无论爵、庶,亦无论贫、富,皆有书可读。”

    窦武和胡广等文武百官再次对视一眼,随即便一起拜道:“陛下仁德!”

    凭心而论,窦武也好,胡广也罢,朝堂上文武百官就没有一个人赞同刘宏所谓的“无论爵、庶”。

    但是!

    无论文武百官的心里有多么反感,有多想搞废“广建社学诏”,表面上却不得不拜服于刘宏的仁德。

    因为,在“清流”这个词喧嚣尘上之际,整个大汉都变得有些魔怔。

    而刘宏这道“广建社学诏”,正好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在朝的文武百官们获得清名、善名。

    至于能不能真的广建社学,能不能真的让贫苦百姓家里的孩子也去读书,这些重要吗?

    打量了群臣一眼,刘宏的心里不禁暗自冷笑两声。

    其实刘宏的心里很清楚,这道所谓的“广建社学诏”,在短时间内很有可能会以一种面子工程的形式而存在,根本不可能落实到实处。

    不过没关系。

    因为刚刚登基御极,手底下可用人手不足等等乱七八糟的原因,自己根本不可能跟朝堂上的这些老狐狸们玩什么“天窗效应”,更不可能像乌鸦一样直接掀桌子。

    除非自己也想跟大行皇帝刘志一样,莫名其妙的死在女人肚皮上。

    但是,自己可以跟他们玩“破窗效应”。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只要“广建社学诏”明发天下,同时建立起那么一座两座社学,原本世家大族牢牢把握住读书权乃至于出仕途径这事儿就算开了个口子,而且还能让自己在士林和民间的声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等什么时候自己真正牢牢把控住军权,剩下的事情自然就可以慢慢跟他们玩,想玩天窗就玩天窗,想玩破窗就玩破窗,大不了就直接跟乌鸦一样掀桌子。

    ……

    等到登基大典的朝会散去之后,刘宏便直接去了长乐宫。

    等刘宏吃过一些糕点,又喝过姜汤暖身,窦太后才笑着问道:“天子,我倒是很好奇,你为何要选择陈蕃为太傅?”

    刘宏先是一怔,随即便反应过来。

    窦太后其实并不属意让陈蕃为太傅,但是因为让陈蕃为太傅这事儿是自己这个天子提出来的,所以窦太后也没有反对,而是直接在诏书上用印。

    而之所以事先不提,反而要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才问,估计窦太后是担心提前问了,会让自己误以为她舍不得放权,会让自己误以为她想把自己当成傀儡天子?

    如果是这样儿的话,那就难怪历史上的窦太后能够在窦武谋诛宦官事败,曹节、王甫等一众宦官诬陷窦武谋反的前提下,还能迁居南宫,而且在死后还能以皇后之礼下葬,并让窦太后配享桓帝宣陵。

    刘宏笑了笑,说道:“阿母,朕以陈蕃为太傅,却仍以胡广为司徒,一是因为胡广乃是陈蕃之师,二是因为陈蕃为三君,胡广却太过于中庸。”

    窦太后嗯了一声,心里也明白刘宏这样做的目的了。

    太傅,不是三公,却是“上公”,金印紫绶,位在三公上。

    让陈蕃为太傅,而以胡广为司徒,这样能够让陈蕃和胡广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甚至有可能会产生争斗。

    说白了,就算是亲生父子之间还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而胡广和陈蕃之间再怎么亲也不过是师徒关系,一旦两人产生分歧……

    关键是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正如刘宏所言,陈蕃是极负盛名的三君,而胡广在士林之间却被戏称为“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名声算不上多好。

    窦太后微微颔首,说道:“登基大典的事儿,到现在就差不多了,你应对的很好。不过,明天,群臣就该廷议段颎讨先零羌之事,你心里还要有个准备才是。”

大汉之帝国中兴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49945.html

大汉之帝国中兴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49945/

大汉之帝国中兴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49945.html

大汉之帝国中兴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49945/

上一章:第三十章 三道诏书! 大汉之帝国中兴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十二章 大汉朝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