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三百年传奇》

返回书页

55. 樊若水献图

作者:

鹏大将军

    而南唐的李从善仍然呆在汴京回不去,科举案与他没任何干系。

    转眼到了974年,又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古江南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南唐后主李煜心事重重,弟弟李从善自从到了汴京开封觐见赵匡胤,就一去不复返。

    宴会结束后,李煜为表达思念弟弟的心情拒绝登高,并写了一篇辞赋《却登高文》:

    “玉杯美酒,金盘绣糕,茱萸味浓,菊花飘香。左右进言说:“良辰美景,正可野外登高,更何况山林正等待大王游猎、秋光也正等待大王欣赏!

    臣子们哪里知道,我年轻时候纵情欢乐游赏玩耍,喜欢写风花雪月的诗篇抒发心中的感想。视五陵结伴遨游为寻常之事,把三秦做官当作浅陋低俗之行为。花费巨资聘买歌妓,用彩绳栓系游船炫耀豪华,耗费丝帛装饰房屋,丢弃酒槽堆积如山,年年重阳节登高。岂知人性如此卑贱,竟忘记放纵亡国的教训,大行大德都被安逸享乐所侵蚀。

    我现在年岁已老,内心愈发凄凉,为父亲离世而哀伤,为兄弟离别而担忧。每当登上山冈纵目远望,但兄弟尚未归来,心中无一丝欢乐。你们今要我登高,实在不合适宜。”

    ……

    李煜仍不死心,又派遣常州刺史陆昭符作为使者到汴京朝贡,并奉上奏表请求让李从善回国。

    赵匡胤知道陆昭符在江南与宰相张洎有矛盾,于是从容的与陆昭符说:“听说你们南唐国有一个玩弄权术的小人张洎,为何不派他来?你回去后,让你们国主派张洎来汴京,朕要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

    陆昭符听到此话很害怕,他不敢回去传这个话,暂且在汴京留了下来。

    赵匡胤也没有答应让李从善回国,还把南唐的奏表给李从善阅看,对其进行安慰。

    宋朝廷又给李从善加官,让他担任司门员外郎、衮州通判,还加封李从善的母亲凌氏为吴国太夫人。

    ……

    李煜是文人国主,总惦记他的弟弟身在异国他乡。而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他惦记的可是整个南唐国。

    赵匡胤派遣卢多逊为江南国信使,前往金陵。卢多逊到南唐后,李煜君臣热情接待,丝毫不敢怠慢,大家相谈甚欢。

    等到要回宋朝廷了,李煜亲自设宴饯行。当夜,卢多逊让随行船队停驻在金陵城郊的宣化渡口。

    卢多逊好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派人返回金陵城内面见李煜说:“我朝廷正在重修天下图志,现在只缺江南诸州的图册,江南也是大宋的一员,恳请国主赐予江南图册和人口户籍等信息以备编撰之用。”

    李煜一听,这个要求有道理,赶紧让人缮写一套资料交给了卢多逊。卢多逊拿到资料,迫不及待展开,里面有江南十九州形势、驻军远近、户口多少等信息。

    卢多逊大喜过望,吩咐立即开船,扯起船帆经长江水路入淮河,再入汴河,很快到达汴京。长江、淮河、汴河这三条水路此前早就由周世宗柴荣疏通多年,目的就是为了能直通南唐。

    卢多逊拜见赵匡胤:“陛下,臣观察南唐很衰弱,可以攻取,这套资料就是我此行的成果。”

    赵匡胤翻看资料后,大喜:“卢爱卿不虚此行,日后如果攻取南唐,你立了首功啊。”

    傻乎乎的李煜,不知不觉间拱手奉送了军事机密给大宋。

    ……

    江南的形势不妙,很多人都看的懂,老百姓可不想像国主这样硬扛着。

    金陵城外的长江之上,一叶小舟横波江上,一个渔人手拿竹竿在江上垂钓,但见渔下钩,不见鱼上钩。

    渔人不急不躁,天气好的时候几乎天天来,船后拖着渔网线,把整个采石矶都游好多遍了。如此几个月下来,渔人对采石矶早已了如指掌。

    此人名叫樊若水,南唐的一位书生,因科举不中,产生了很多想法。他曾经写了一些文章,表述自己的治国理念,呈送给金陵朝廷,但石沉大海毫无音信。时间久了,樊若水产生了怨恨。

    此后的一天,汴京开封街头上,书生樊若水直往皇宫而来,御街的风景并没有吸引他,这里还是比不上金陵的繁华和风雅。

    大殿外,樊若水被禁军拦住,“我来自南唐,有军国之事禀报,烦请通报。”

    禁军军士打量了他一番,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估计有重要事情,于是逐级上报。

    第二天,樊若水如愿见到了宰相卢多逊,卢多逊去过南唐,他对樊若水的话半信半疑,故意问了一些南唐的问题考一考他。

    樊若水的回答都很在理,卢多逊相信他果真有货,决定把他引荐给皇上。

    ……

    “你从南唐来我朝,有何要事禀报。”赵匡胤问到。

    “陛下,中原天朝是我中华正统,我虽为南唐之臣民,也希望中华一统天下,神州百姓共沐王朝春风。”

    “难道你们南唐不好吗?”

    “非我南唐不好,江南之地向来富庶,但江南国主喜欢风花雪月,整日诗词歌赋独宠周后,而不知我等草民之苦。我上书阐述见解,始终没有回音。”樊若水辩解称。

    “好吧,我大宋视天下百姓为一体,不会独独撇下江南子民。你今前来,要禀报什么要事?”

    “陛下,这是我经过详细勘察测量,亲手绘制的《采石矶水文地图》,上面有江面宽度、深度、水流速度数据,以及采石矶的详细水文资料。大军可从这里渡江,在采石矶搭建浮桥,既节省物力人55力,也节省时间,这就是我献给陛下的礼物。”

    赵匡胤接过地图仔细观看,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昔日有张松献图,助刘玄德攻取益州。前有卢多逊献江南之山川户籍,今又有樊若水献采石矶水文图,南唐怎能不灭,真是天助我也。宰相也看看此图。”

    宰相薛居正看过后,奏说道:“陛下洪福齐天,连百姓也来相投,王师所到之处,必高奏凯歌。”

    赵匡胤很高兴,“樊若水献图有功,赐进士及第,可以入翰林院,兼任舒州团练推官(安徽潜山县)。”

    “多谢陛下皇恩,但小人家在江南,父母都世代居住此地,我若留在汴京,恐父母在江南招致来杀身之祸。”

    “这有何难,朕派人到金陵为你接来父母家人,免除后顾之忧如何?”

    “如此,小人必将为大宋肝脑涂地。天朝如果攻夺江南,应当在荆南、南楚等地,沿长江建造一批大舰及黄黑龙船。有了大规模的水师,江南就犹如朽木也。”

    没过多久,赵匡胤果真派人前往金陵,向李煜索取樊若水的家人。李煜还被蒙在鼓里,一个书生的家眷有何用处?只好答应宋朝使臣的请求,允许樊若水的家人前往汴京。

大宋朝三百年传奇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69329.html

大宋朝三百年传奇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69329/

大宋朝三百年传奇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69329.html

大宋朝三百年传奇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69329/

上一章:54.殿试 大宋朝三百年传奇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56. 南唐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