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复中原》

返回书页

第22章 初次入学

作者:

奔跑的亢慕义斋

    待进入资善堂的学堂,便开始升堂就坐。

    宰执赵鼎向东、赵伯玖向西。

    宰执正式开始向赵伯玖讲课。

    赵鼎翻开手头的书道:“宗子,此第一节课,臣为宗子讲述《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然纵然是宰执,但现在的身份也是老师,只要老师一讲课,睡眠质量便蹭蹭蹭提升了,听着赵鼎讲学,赵伯玖是昏昏欲睡。

    待赵鼎讲完,赵伯玖是如释重负。

    就赵伯玖一个学生,他的学习状态如何,赵鼎怎么可能看不清楚。

    见其昏昏入睡,赵鼎翻了翻眼皮,没说话,慢悠悠的讲着,待讲完,赵鼎高呼一声:“宗子!”

    赵伯玖吓了一跳,赶紧起身向赵鼎行礼道:“赵师可有何吩咐?”

    赵鼎道:“我刚刚所讲,你可曾认真听了?”

    “认真听了,认真听了。”赵伯玖赶紧点头。

    赵鼎继续问道:“可曾记住了。”

    刚刚那认真听没认真听赵伯玖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瞎话,又问可曾记住了,这话他也不敢给肯定的答复,万一当老师的要进行察验怎么办?

    赵伯玖也只能模罗两可的说道:“大部分已经记下,还有一些未曾。”

    果然,赵鼎当场便对赵伯玖的功课掌握情况进行察验起来:“宗子,论语有言‘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刚刚讲了此句乃是何意,还请宗子叙述一番。”

    赵伯玖一听,松了一口气,这句他上一世学过,但接着脸一红,心道:“这老头别的不考察,就考察这一句,存心点我呢。”

    但既然赵鼎发问了,赵伯玖也不迟疑,开口道:“路由,教给你的,你知道了吗?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赵师,我所言可有误会。”

    赵鼎稍微有些诧异没想到他虽然听得时候昏昏欲睡,但至少还是学进去了呢。

    当即赵鼎点点头道:“宗子,论语皆是文宣王教授弟子之言,皆微言大义。

    不可不熟读。

    今日所学,还请宗子复习,明日再来,我会向宗子考教。

    时日已到,我尚有政事,便不多留了。

    告辞。”

    说着赵鼎便起身了。

    赵伯玖也起身,将赵鼎送至资善堂门口,道:“赵师慢走。”

    赵鼎也道:“宗子留步。我等明日再见。”

    待赵伯玖目送赵鼎离开方才松了一口气。

    待回到资善堂,那负责日常授课的讲堂官便迎了上来对赵伯玖道:“宗子,宰执为宗子留下功课,还请宗子尽早完成。”

    赵伯玖满不在乎的说道:“待稍后再写。”

    然讲堂官却正色说道:“官家曾言,若宗子有不当之处,我等可直接向官家上书,告知官家宗子不当行径。”

    这尼玛,赵伯玖一阵头疼。

    然而,没办法,留作业了,那就写吧。

    待其坐下,早已经有内臣将笔墨纸砚给递了上去。

    赵伯玖手拿毛笔有点难受,他之前也没学过写毛笔字啊。

    但无奈,硬着头皮写吧。

    毛笔乃是软笔,没学过确实不好掌握,那字迹写的和狗爬的也差不多。

    讲堂官看着赵伯玖拿笔的姿势,以及那惨不忍睹的字体,忍不住纠正道:“宗子。毛笔当这样拿。”

    说着讲堂官给赵伯玖做了个示范。

    赵伯玖脸色一红,讪讪说道:“许是忘记了。”

    讲堂官又教授了一番,赵伯玖的字总算是有了一些进步。

    纵然依旧惨不忍睹,要再进步恐怕也非是一早一夕能够提升的了。

    待赵伯玖写完作业已经到下午了。

    听得讲堂官说课业已经完成,赵伯玖方才松了一口气。

    赵伯玖逃也似的离开了这学堂。

    待回到自己住处,那冯虚便前来找他。

    冯虚向赵伯玖行礼道:“宗子,前些时日您曾安排我调查宫中架构、后宫势力、朝廷情况。

    目前已经有些初步的眉目了。

    此我调查情况,还请宗子过目。”

    说着冯虚将调查的情况给赵伯玖递了上去。

    赵伯玖接过来,看了起来。

    首先是宫中架构,有内侍省、入内内侍省两部门。

    其中入内内侍省较为重要。部门有御药院,内东门司勾,合同凭由司,管勾往来国信所,后苑勾当官,造作所,龙图、于昌、宝文阁勾当,军头引见司,翰林院勾当等部门(官职)。

    分别掌管按验方书、修合药剂;宫禁人物出入;禁中宣索之物给其要验;掌金国使介交聘;苑囿、池沼、台殿种艺杂饰,以备游幸;禁中及皇属婚娶之名物;祖宗文章、图籍及符瑞宝玩之物;供奉便殿禁卫诸军入见;总天文、书艺、图昼、医官四局等职责。

    而后宫则还是以潘贤妃、张婕妤、吴才人为主,没什么新的情报。

    至于朝中构架。

    大体上还是有政事堂、枢密院、三司等。此前经过神宗时候元丰改制已经不叫这名字了,但职权却也差不太多。

    政事堂便是唐朝时候的中书门下合并的,掌握政事,其长官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是首相。除此之外还有参知政事,为副相。但此时已经将中书门下给裁撤了,改为左右仆射为丞相,参知政事为副相。

    而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以往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但目前时局混乱,各处均有战事,枢密院的地位便空前提高了。

    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其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由武官担任。

    三司在以前是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但元丰改革官制时废了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其中胄案由军器监负责。但时间一长,发现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后来又有了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掌握财权。

    此时宰相兼任枢密使,又兼管部分军政。这样,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财政和部分军政之权。

    除此之外还有翰林学士院,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

    另外还有还有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九寺。以及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司天等六监。

宋复中原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78033.html

宋复中原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78033/

宋复中原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78033.html

宋复中原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78033/

上一章:第21章 正式册封 宋复中原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23章 遇刺案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