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潭县旧事》

返回书页

花潭县

作者:

兔子和玫瑰

    1906年,花潭县。

    这天是二月初九,县令夫人像往年一样前往普佛寺斋戒礼佛,为失散的小女儿祈福祝祷,捐了一笔丰厚的香火钱。在这生计艰难的时节,花潭县的乡民们少信神佛,像县令一家这般虔诚的香客打着灯笼也难找。僧人们一边举行法事一边抹眼泪,主持只好解释说天气太冷把他们冻坏了,于是心慈的夫人又慷慨地补贴了碳火钱。

    主持感动得念了一段非常深奥的经文,用白话文说大约是好人有好报。

    县令夫人十分相信好人有好报这个道理,因为她本人就是个例子——作为一名好人,她的人生至今基本是美满的。夫人在闺中就是远近闻名的美人,时家有女百家求,但这位员外千金偏偏看中了一位穷书生,宁与嫌贫爱富的父亲断绝关系也要嫁给他,苦守寒门,忠贞不渝。

    婚后次年,书生进京赶考。此时考场舞弊之风盛行,但书生性格清正,不愿贿赂考官,最终名落孙山。谁料赶上朝中新贵上台,借科举之机整顿吏治,一举清查了当届科考舞弊案,反倒是不肯同流合污的书生,因其才华与人品受到了勋贵的赏识,委以重任,还欲将女儿嫁给他。但书生岂能忘了在乡下为他受苦的妻子,果断拒绝了伯乐的好意,于是被贬回故乡做了个微末县令。虽说明珠暗投令人惋惜,但这位县令大人自幼熟读圣贤书,也学了圣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性情,走马上任,恪尽职守,有父老拥戴,娇妻爱子常伴身侧,日子过得倒也和美。

    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这本该是一桩美谈。但熟读历史的都知道,发生在190X年的故事总是很难太平美满。

    初九傍晚,夫人做完法事正准备歇下,家丁却在后院抓到了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带到了夫人面前。

    小孩名叫许煜,是夫人的内甥。他的父亲在省城巡抚手下谋了一个小官。这位许大人交游广泛,乐善好施,曾对县令有救命之恩。县令得志后为表感激,一力促成了他与妻妹的好事,这又是另一桩佳话了。

    如果在太平盛世,许大人一定是个人人称颂的君子。但他偏偏生在动荡的年月。去年年底,谋划刺杀朝中重臣的革命党流窜至省城,藏匿在许大人府邸中,蒙混过了官兵的缉拿。七岁的许煜很讨厌那位瞎了眼睛的叔叔,因为他说话的声音太响亮,总是盖过自己背诵的《朱子》。许煜听不懂他说的东西,也从未见过父亲那样放光的眼神,让他莫名地害怕。

    于是,当巡抚摸着他的脑袋,玩笑般地问他有没有见过奇怪的人时,许煜伸手指向了家中的地窖。

    那个早晨,父母温热的血飞溅到许煜的眼睛里。怪叔叔的朋友从官兵的包围中救出了他,把他安顿在一户农家,赶回省城营救同伴未果,决然赴死。听说,他被斩首前还念了一首诗,但围观的人们欢快地砸着烂西红柿和菜叶子,没有人听懂他在念什么。

    许煜一夕之间变成了大人。他记得母亲说过,从省城一直往南走就能找到姨妈家。他走了一个月的路,人瘦成了皮包骨,脚磨得血肉模糊,跑不动了就走,走不动了就爬,总算爬到了姨妈面前。许煜扑在夫人的怀里,姨甥俩齐齐哭成了泪人。

    但县令哪里敢留下这个孩子?许大人已经是盖棺定论的谋逆罪人,而他是吃着朝廷俸禄的一方父母官。他们是兵和贼、官和匪,而不再是好友和连襟。许煜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他知道姨妈家是他唯一能容身的归宿。夫人把他接回家的那天下了很大的雪,他不吃不喝地跪在雪地里,很快就昏死过去。

    县令的独子这时冒着雪跑回了家。他头戴精致的虎头帽,身穿绣着吉祥纹的红色冬衣,像一个圆滚滚的雪人。他在山脚下破庙里玩耍时遇到一个行将饿死的小乞丐,要母亲快装一些点心送去。他跑得太急了,雪天地滑,一不小心摔倒在许煜身边。

    花潭县最离奇的一段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2002年,集团办公室。

    老屋拆迁完毕后,项目秘书将手续材料归档。Sean在应付岳父电话时随手翻看,意外发现那个疯疯癫癫的老疯倒是写的一手好字,笔力遒劲,有大家之风,与他的形象很不匹配。Sean仔细地辨认了一番,认出合同上老疯的签名是“时煜”二字。

    那个死去的疯子叫时煜。岭上疏星明煜煜,多么光明闪耀的名字。

花潭县旧事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41196.html

花潭县旧事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41196/

花潭县旧事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41196.html

花潭县旧事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41196/

上一章:老疯 花潭县旧事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