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她眼中的生活》

返回书页

孤独的自愈之路下

作者:

水泥草

    她有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察言观色,是唯唯诺诺,是压抑的真性情,更是畏畏缩缩,躲闪退让,以及凡事的不敢奢求的不配感,我想,这是所有留守儿童和寄人篱下的孩子们的共同特点。

    所以,后来,他们成了所谓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独立,坚强,勤劳,麻利等所谓的赞美标签也一并被贴上了,可真是如此吗?这些标签是他们想要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如果可以选择,她们更想选择可以生来就能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即使不是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一家人在一起,随时都有父母做后盾,内心都是踏实和安心的。

    这许多许多的过去塑造了如今的岑今,这么多年的经历,让她已经没有一丝力气去跟命运说不和做反抗了,她只想静静地,静静地,完成内心的执念,然后毫无留恋且没有牵挂地离开这个让她并不快乐的世界。

    所以不管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她始终都是在选择性逃避和忽视,一切都靠信念支撑着,一天天做主重复又枯燥的工作,只在一个为期七天的高温假时节,给自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云南之旅。

    从云南回来以后,她的很多想法都有所改变,似乎人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以及特定的场所,会瞬间想通很多事情,内心能够真实感受到那种心结被打开的舒展质感,甚至好像都可以听到舒展开来的声音。

    岑今依旧每天按部就班地做着手里的工作,但是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酷爱熬夜守在电脑跟前了,而是会相对早的回到自己的出租屋里,做饭,吃饭,躺在床上冥想,放空。

    后来,不出意料的,她的身体状况,终究还是被父母知道了,父母焦急地从家里坐火车赶到了绵阳,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大大小小跑了不少医院,做了不少检查,血都快给她抽干了,也没有任何一家医院给出确切的诊断,最好的也才给了一个疑似某某病。

    地方没少跑,钱没少花,人没少累,药没少开,可却什么也没有,虽然这些都是岑今早就预想到的,可真的发生的时候,她多少还是有些气愤的。

    后来为了让父母安心,她还是听从了父母的话,乖乖听了一所医院医生的话,做了一个活体穿刺检测,这对医生来说虽然是一个小手术,可岑今是不想的,因为她从来不信任医生,只相信自己。

    但这次不拒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位医生很善良,他得知她们是外地来的,没有医保可以报销,私下给岑今父母说让他们不要在他们医院做手术,很贵,他抽空给安排时间,到小诊所做手术,他亲自来,只是时间需要他来定,但是也会尽快,费用可以省下很多,等确诊了,拿药在医院拿,药的价格是公道的。

    她看到了这位医生身上的那种设身处地的善意,所以她在父母焦急的询问她的意思的时候,选择了同意,或许,她从云南回来以后,也有了一丝丝求生的欲望了吧。

    很快,医生就打来电话,确认了手术的时间,父母对医生感激不尽。手术当天,说不紧张是假的,8岁以后,除了高考前夕的一次特殊时期突发高烧被动送进医院以外,十多年了,她从来都是绕着医院走的,药也是一颗都没有吃过,更别提做手术了。

    既然答应了,医生也都提前安排好时间了,即使不那么想,即使也有些害怕,她仍旧还是躺在了手术台上,医生告诉她需要局部麻醉,只是一个小手术,让她不要紧张,她对医生友好地点头微笑,强装镇定。

    麻药起作用后,她知道,医生要开始手术了,此时的她多希望自己是深度睡着状态的呀,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她无比清醒,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和亢奋。

    她能够清晰地听到手术刀划开皮肤的声音,每一刀都声声入耳,这声音听着竟然有些美妙,又有些恐怖,其他的她都不深刻了,只有这声音刻骨铭心。

    手术后,需要等待几天才可以拿到一个诊断结果,本以为这次可以给父母这断时间的担心和奔走一个结果,因为她们太需要一个确切的结果了,费了这么多周折,连个什么病都没有查出来,实数有些恼火了。

    可惜,结果依旧是诊断书上的疑似字样,父母有些气馁,岑今却一点也不惊讶。

    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医生还是建议父母开一些药回去,父母问,如果按诊断书上的病的方向去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能康复,医生的回答也是说需要长年服药,这个药很便宜,几毛钱一片,不过建议必须要配上保肝保肾的药,这个药是相对很贵的,但是又不得不吃。

    还交代,如果服用一段时间感觉还是在增大增多,没有效果,就建议到更好的医院去看看。

    父母也别无他法了,只好听力医生的建议,开了药,无奈地回到了岑今的住处,嘱咐她一定要按时服药,吃完了药就定期去医院开药等等,毕竟他们也不能一直耗在绵阳,家里还有一堆事情积压着着急回去处理,看病求医的事情只能告一段落,岑今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父母又在绵阳待了两天,每天饭前都要多次提醒督促岑今吃药,为了让父母安心,她违心的吃了一次,但是身体告诉她,她很抗拒,所以在后面几次的催促时,她都是跟父母周旋,不会在她们面前吃药,都是躲到其他房间,然后告诉他们,自己吃过了,其实,她是把药冲进了下水道。

    送走父母后,她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也正是因为这次就医经历,以及看到日渐苍老的双亲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让她下定了决心,绝不会再进医院去做各种检查,更加不会吃药的。她要让自己的生命顺其自然,她的命,她来主宰。

    平日里,她除了按部就班的工作,也会在闲暇之余,走出出租屋,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在绵阳的街上漫无目的地到处走走看看。走着走着,她来到了一处很热闹的地方,似乎是一个书展,她一下子来了兴趣。

    她一直都有一个爱好,就是买书,可从来不去正规的书店买,都是在夜市或者路边摊买,这次能在大街上碰到这么大型的书展活动,也是缘分,她当即就兴致勃勃地逛了起来,心中已经有了要趁此机会多买几本的计划了。

    可是该买什么书呢?稍微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决定按老规矩,那就是一看书名是不是吸引她的目光,二看前言简介是不是对她的胃口,三看文章开篇和结尾的内容以及文风能不能让她如沐春风。

    决定好的她迈着轻快的步伐开始了自己的书展一日游,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书籍,这阵容,简直太震撼了,好像置身书海一般,她快乐极了,也兴奋极了,好久没有这么开怀过了,这书展仿佛就是为她准备似的。

    城市这么大,可以去的地方那么多,此时此刻,她却置身于此,并且乐意之至,那就一定是注定的安排。

    她按照自己定的标准,顺其自然得停留到了多个有缘的摊位跟前,拿起,翻开,放下,又拿起,翻开,放下,乐此不疲,几乎把书展从头走到尾,最后抱得宝贝归。

    多年过去,她仍旧记得当年的那一天,她在书展上买的五本书:平凡的世界,狼图腾,基督山伯爵,这三本都是她按照自己当时的标准去随心而选的,剩下两本是她刻意去找的,本草纲目和一本很厚很厚的历史书。

    抱着心爱的书籍,一步三回头,却也十分满足地离开了书展,坐公交回到了住处。简单地给自己做了晚餐后,正式且激动得坐在简陋的书桌前,打开温暖的台灯,不知道是天气太冷的缘故,还是太过期待与作者的见面,她的双手都是颤抖的。

    可能除了她自己,别人是无法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的,还可能无法理解她那种状态。

    对她而言,她买回来的不仅仅是几本书,而是重生,是希望,是友人,是导师,是钥匙,是解药,是暗夜里的一束光。

    看着灯光下,自己忍不住颤抖的双手双脚,甚至是全身都在颤栗,她却是开怀笑着的,这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她实在太珍惜了。索性就由着她了。

    平复下来后,整理好心绪,她郑重其事的翻开了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右边还是习惯性准备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这是她多年来看书的老习惯了,没有它们的陪伴,她会不知所措,会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看书都变得没滋没味的。当然,充足的墨水也是一定会在书桌的某个角落里静静地等候传唤的,只有这样,她才能全身心进入文学的世界,很有安全感。

    从她决定不服药的那一刻开始,她就认定了自救之路,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案,但她知道,吃药一定不会有帮助,果断放弃,那就先从一本书开始吧,她坚信,她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原计划是看一会儿就要准备休息了,健康身体从早睡早起做起,可没想到,翻开书,就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被书里的人物狠狠触动,即使深夜的寒冷,也抵挡不住她炽热的心,对书籍的渴望。

    她起身给自己又披了一件厚点的外套,继续回到书桌前一边忘记时间得读着故事情节,一边做着笔记,笔记上都是一些触动她心弦的语句,同时,她也会在书上留下她想说的话。

    她没有选择窝进相对温暖的被窝里看书,因为她觉得,人如果待在舒适的环境里,会更加容易懈怠和放松,而看书这件事情,很神圣,看书的过程就是在跟百年千年前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灵魂的相遇和碰撞,思想的对接,是值得更加严肃对待的一件事情。

    就这样,安静的深夜里,她的内心,她的思想,她的情感却是相当的不安静的,很快,天就要亮了,她看了看时间,告诉自己,自己必须要停下来,休息一两个小时,不然白天上班的状态肯定是不行的。

    虽有不舍,却还是果断地合上了书页,整理好书桌,回到床上,倒头就呼呼大睡起来。第二天难得的被闹钟叫醒,居然不是自然到点就醒了,毕竟,平时的她虽然设定的闹钟每天都响,但是却很少用到,她都是会在固定的时间自动醒来,比闹钟都准时,她虽然有片刻地奇怪,却也觉得是在情理之中的。

    可有一点让她还是惊讶了一会儿的,短短两个小时的睡眠,居然让她神清气爽,也是她少有的无梦之眠,睡醒后的她,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从内而外地舒展开来,她有一种预感,她选对了。虽然很模糊,但是她很笃定,她选的路是对的。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回到住处,她就麻利地做了晚餐,饭后一点都没有耽误,又坐到了书桌前继续着昨夜的读书之旅,她居然只用了两个晚上就读完了基督山伯爵的“一生”,当她意犹未尽地合上书籍的最后一页时,她的内心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从开篇到结尾,她已经不是她自己了,她是作者,她是伯爵,她也是她自己。

    她在伯爵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她所经历的那些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同时,她也在伯爵身上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让她对到了答案,找到了共鸣,有了归宿和信仰,更有了坚定的信念。

    很快,第二本狼图腾,第三本平凡的世界也让她遨游在书的世界里不想出来,这些书,这书里的一切都让她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极度渴望和愉悦,它们仿佛是激活她生命力的钥匙,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她的心扉,走进了她的生命,甚至直抵灵魂深处。

    她完全没有想到,偶然得来的这样几本她随机随心选择的书籍,居然能给她带来这么大的震撼,给到她如此多的帮助,甚至是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作用。难道这一切都是天意吗?她实在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知道是不是她太专注于书中的世界了,她突然发现经过这断时间的调整,不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对很多事情也看开,慢慢放下,学会释怀,通过有缘的书,她的很多思想都在转变,看法也很从前有所不同,她的身体似乎也在变化。

    她很确定,不是错觉,她在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她脖子处的疼痛频率降低了,并且貌似那些葡萄状的肿块没有继续扩散的迹象了。

    说实在的,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是真实发生的时候,她是震惊的,有那么一刻,是完全不敢相信的。尽管多年后,爸妈都非常坚信自己的闺女是因为吃了医生开的药才好转的,只有她知道,那些药她根本就没有吃,爸妈却还以为她按嘱咐定期去医院开药了。

    无数个独自相处的日日夜夜里,她跟自己或深或浅地交流,跟书中的人物对话,跟作者的思想碰撞,跟故事里的形形色色角色相遇,她误打误撞,找到了自愈的方法。

    她仔细回忆,认真思考,发现对身体康复起到很大作用的是心情。

    因为,在那段让她身心最愉悦的时光里,脖子处的肿块几乎很少疼痛,但是只要她加班熬夜,或者是情绪起伏特别大,尤其是特别愤怒和过度激动生气的时候,疼得特别明显。

    当她找到这个规律后,她开始慢慢学会了和自己和解,和自己的灵魂和解,凡事也不再那么较真和在意了,保持情绪的稳定,多做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遇到很容易上火恼怒的事情,她也会默默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不能暴躁,不能易怒,不能大喜大悲等等所有负面的情绪通通都要摒弃。

    通过有意无意的一次次试验,摸索,更加笃定自己的判断,于是她彻底把那些很贵的药全部扔掉了。

    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她只是扔掉了她们递过来的一顿要吃的量,并没有舍得全部都扔掉,想着万一有一天实在疼得受不了了,也可以有备无患,万一能起作用呢,再加上这药确实不便宜,真的有些不舍得就这样把父母的希望和心意扔掉了,所以即使不吃,也还一直都留着,放在某个角落里静静躺着的。

    如今,她确信自己找到了治疗自己的办法,也能还给父母一个健康的自己了,也就没有什么不舍的了,反而还多了一丝丝兴奋和喜悦。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日子,是独属于她一个人的发现和小秘密。

    同时,她也做了一个决定,要离开这个自己奋斗了一年时间的地方,换一种生活方式,换一个环境,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去生活,虽然感觉有些对不起姐姐和其他一起奋战的伙伴,但是她不想像过去一样,总是想太多,顾虑太多,唯独忘记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这些年压抑得太狠了。

    而这样遇到事情就习惯性委曲求全,口是心非的做事逻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从小就如此,还是被迫的,因为现实条件不允许她任性而为。

    那些年寄人篱下的生活,没吃饱,却说吃饱了,不想做的家务却要心甘情愿的抢着去做,想吃的东西也要说不想吃,总之,所有的行事准则就是要不给别人添麻烦,不要让别人为难和讨厌。

    回到父母身边以后,本以为可以彻底放飞自我,做回真正的自己,随心所欲,任性妄为,肆意人生了,可现实却事与愿违。

    她发现,只要是自己跟外人有冲突矛盾的时候,父母总是站在外人的一方,被批评,挨打挨骂挨罚的永远都是自己,无论对错,都只能得到这一个结果,比如姐妹几个和堂哥堂弟,带着邻居一起玩耍,堂哥把邻居姐妹打了,最后挨打挨骂的却是自己和姐姐,交战的双方却什么都不用承担。

    又比如来投奔的七大姑八大姨借助在她家期间,她和姐姐必须无条件处处忍让,新鞋子再喜欢再需要,也得慷慨让出去,即使她们拿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也不能去讨要,有矛盾冲突更加不会被父母维护等等。

    这所有的一切都让她清醒过来,不是回到父母身边就可以做回真正的孩子的。索性就接受了。虽有反抗,但也效果不大,多年下来,也就习惯了,活了多久,就压抑了多久。

    所以,这一次她不想再这样了,她找到了自己生病的症结所在,那就要从根上去改变,即使知道很难且路途遥远,她也要努力一次,反抗一次。

    因为她的内心呼唤告诉她,如果再继续现在的工作做下去,对她的身体一点益处都没有,她只有做让她身心都舒服,心口统一的事情才能真正获得重生。

    就这样,她选择了勇敢做最真实的自己,把那些过往缺失的宠爱都慢慢补回来,她会狠狠的宠爱自己,弥补自己,这些年,她真的是太亏待自己了。

    回首过去,她对得起所有人,唯独对不起自己,而这个事情本身是不对的,原来的她并没有发现,也没有发觉,生病这件事情的根源就在自己的身上。

    找到源头了,就可以对症下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蜕变,她终于从开始的一天疼几次,到几天疼一次,再到一周疼一次,半个月疼一次,几个月疼一次,偶尔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疼一次,再后来就是不疼,也不扩散了,她知道,她胜利了,也重生了。

    这个过程虽然长且痛苦,还伴随着孤独,可她偏偏爱上了这种孤独,而且是非常享受孤独带给她的这段岁月,在她看来,这段时光比任何时候都要珍贵许多。

    在这段独自战斗的时光里,她战胜了无数个自己,有面目狰狞的,有口是心非的,有委曲求全的,有逞强的,有好胜的等等所有造成她生病的根源。

    走过了这段最寂静也是最激烈的岁月,她如浴火重生般归来,她不再是她,她依旧是她。

    就像她所感悟到的,这个世界上,只要自己对自己绝对诚实,谁也欺骗不了你。

    在自我治愈的这条路上,她还爱上了中医刮痧,食疗法,心情疗法,按摩,运动等,唯独不考虑针药。

    她多么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的人,不要再那么依赖药物,所谓的现代医学科技,那些冷冰冰的机器,苦涩难以下咽的药物,我们的身体并不喜欢,强行注入血管的液体,我们的细胞也不喜欢,只要是身体不喜欢的东西,都会让身体不健康。

    真正能够治愈我们的只有心灵合一的自己,并且真正管用的“药物”不一定全都是苦的,身边常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皆可入药,皆可治病,我们都应该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命运的主宰,多给自己一些关注和爱护,身体就不会弃你而去的。

    当我们的身体疼痛的时候,她一定是在向你求助,能真正帮助到她的也一定只有你自己,你只要认真读懂,一定可以找到应对的方法,不要惊慌,也不要失措,更不要乱投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岑今从小到大还有一个顽疾伴随着她,不离不弃,如影随形的,那就是鼻炎,非常非常严重的那种,一年365天,恨不得366天都在,没有一天旷工过。

    这么多年来,她是拿它毫无办法,每天被它折磨得都抓狂不已,却在误打误撞下被治愈了,而且是突然就消失不见的,通畅的呼吸让她一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等她多次确认,确实没有了以前的那些症状后,还是不敢相信,毕竟这是跟了她二十多年的顽疾了,怎么可能说走就走了呢。

    于是她又等了一个星期,鼻炎还是没有复发的迹象,她是真的有点相信鼻炎走了,直到一个月后她才彻底相信了。

    可是问题来了,这样的顽疾,是如何被赶跑的?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走在路上也苦思冥想,坐在办公室里还是在思索原因,毕竟,这些年,她在鼻炎底下讨生活有多么不容易,其中的心酸难熬只有她能体会,如今再也不用饱受折磨了,她应该高兴才对。

    是的,她的确很高兴,高兴得都想跳起来欢呼了,但是好奇盖过了一切,她一定要找到原因,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这个恶魔。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苦苦寻找后,依旧没有找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她换了一个思路,既然确信的是跟药物毫无关系,因为她不吃药不打针的,那就一定跟实物或者喝的东西有关系,喝的,这几十年来她几乎没有什么新鲜液体涉入,那就是吃的了,可吃的东西那么多,到底是哪一种起了决定性作用呢?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深挖,她有预感可以找到那个神奇的食物,那个食物一定是她过去不吃或者说是不常吃的,这样一来,范围就小多了,毕竟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嘛。

    于是,她继续一个个筛选,排除,最后,一个名字浮出水面:小葱。

    是的,没错,一定是小葱,当她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兴奋到从床上弹跳起来了。

    她这么自信且笃定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曾经的自己不是在家吃饭就是在学校食堂吃饭,偶尔会在外面的饭店吃简餐,而这些食物里很少有小葱,即便是有,量也很少,涉入的也就不多了。

    其次,最近自己独自生活,为了降低生活成本,自己做饭也更加健康卫生,她多数时间都是下班的路上路过菜市场的时候顺便买些新鲜的食材回到出租屋下厨的,然后多数都是她以前就经常吃的,所以肯定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唯独小葱不是,而近几个月,她几乎每天都会买一小把新鲜的小葱回去,无论是炒菜,凉拌菜,炖汤,她都会放很多的小葱进去,并且都是起锅后才撒上去,也就是说,小葱是纯生吃的。

    她吃的小葱的那个量是很大的,一顿饭就要用掉半把,不浪费食物的她还会把它们连同饭菜一起都吃光光,说来也奇怪,那段时间的她居然那么喜欢吃小葱,看来身体喜欢吃的,都是身体需要的,对身体好的。

    而这就是鼻炎消失前三个月自己的饮食里跟过去不同的唯一之处,所以她才如此断定,鼻炎的克星就是小葱。

    找到自己的救星后,她还专门上网去查了,果不其然,小葱真的对鼻炎有一定的功效,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她的鼻炎一次都没有再来光顾过,比起那些做了手术,尝试过各种药物,治疗方法都没有治根的病友们,她真的是太幸运了,居然被自己的吃货本性给治好了,虽然有些侥幸的成分在里面,也是值得庆祝的。

    终究,老天还是待她不薄的,自出生以来,虽然给了她很多的磨难,却也没有真正抛弃过她。她对未来的生命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探索,生命不止,发现永不停歇。

这就是她眼中的生活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177759.html

这就是她眼中的生活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177759/

这就是她眼中的生活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177759.html

这就是她眼中的生活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177759/

上一章:孤独的自愈之路上 这就是她眼中的生活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奇遇不断的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