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事,那些人》

返回书页

第十二章 秘书生涯(2)

作者:

唐英说爱

    有一天,黄昊在街上遇到黄能顺带着个女孩,便让他们到家里吃饭。

    黄能顺却说:“贤老叔,吃饭我就不去了,听说你那婆娘厉害得很,不敢去啊。老叔啊,我欠了很多钱,主要就是收购楠竹时欠下的,现在天天被人追债,村里都不敢回。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快一点把钱搞出来救急啊。”

    黄昊说:“我跑了法院,找了杨院长,找了执行庭,他们都说比较难。”

    黄能顺不甘心地说:“这赢了官司输了钱,真让人恼火。咦,要不请你岳父想想办法呗。”

    经他这么一说,黄昊倒觉得是个办法,便说:“嗯,或许他能帮上忙。我找机会跟他说一下。”

    黄能顺说:“如果实在没办法还债,我只有到东莞去打工了,有朋友在那边,说比较好赚钱,开车能拿一万多一个月。”

    黄昊有点吃惊:“有那么高吗?如果你去了好的话,告诉我一声,我也去。”

    黄能顺说:“老叔,你就别开玩笑了,婶娘在单位工作,你岳父那么大的官,你迟早也会进单位上班,还跟我去打工。”

    黄昊却说:“这个估计靠不上,就算上班,现在物价这么高,那点工资吃饭都困难。咦,这个姑娘,不是茉莉旅社那个小……”

    一直挽着黄能顺胳膊的女孩,大大方方地说:“叔叔,我叫刘海英。”

    黄能顺得意地说:“被她粘住了,甩不掉了。”

    黄昊就说:“你呀,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好好对人家姑娘。”其实他心里在想,这姑娘是招待所前台的,应该知道黄能顺的那些事,还愿意跟着他,看来是真的喜欢他。

    这男女之间的事,一旦动了真爱,真是不嫌弃对方之前做了什么的。

    黄昊在县城的家里有彩电的消息传到了村里,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黄豪庭对黄能顺说:“会不会是楠竹款到位了,他拿来买了彩电,说是抽奖中的。”

    黄能顺有点不喜欢父亲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黄昊的态度,说:“老爸,凭我对黄昊叔的接触,他绝对不是那种人,真的。人家何爱云愿意跟黄昊叔结婚,她爸同意他们结婚,都是黄昊叔凭自己为人和本事的。”

    黄豪庭说:“我看不见得,我就没看出来他有什么本事。”

    黄能顺说:“不是我说你,老爸。这么说吧,盘家洞老百姓种生姜的事,黄昊叔一个人找到县高官,解决了问题。他跟我一年的,换成我,可不敢。还有这次打官司,他亲自写的状纸,一个人去辩论,没有本事行吗。老爸你行吗?我是肯定不行。”

    黄豪庭被儿子怼得无话可说,但心里仍然不太服气。他除了曾经出去外地参加过一次活动之外,一辈子呆在山沟里,因为家里条件好一点,家里还是这条公路第一户买车(跟黄华庭合伙)的,总有种自我优越感,有点“夜郎自大”的感觉。

    不过,虽然心里这样想,并不妨碍他对黄昊的态度,黄昊如果来家里,仍然会好酒好菜接待他。这或许是山里的一种民风,但有的人家是没有这种热情的。什么事,也不是那么绝对。

    黄昊找机会,在饭桌上对何永亮说了楠竹款的事情。

    后来,经何永亮出面沟通,城关镇很不情愿地付了一笔款,但也带回了一个坏消息,黄镇长就是“县农转非领导小组组长”,这次黄昊彻底得罪了他,帮他“农转非”的事,应该是彻底没希望了。

    拿到款的第一时间,黄昊特意回到村里,按比例交给了黄能顺等人。

    这更让黄能顺对他的人品表示敬佩,后来在广东东莞的时候也帮了黄昊不少忙。这是后话。

    作为岳父,何永亮一直想给黄昊找份稳定的正式工作。

    这一天,何永亮把他叫到家里,郑重其事地说:“现在有个机会,成不成,看你自己。”

    于是,他把具体情况跟黄昊做了介绍。

    双牌水库是省里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区蓄水面积比较大,许多原来沿河而居的农民成了水淹区移民,搬到了半山腰以上的山坡上居住。因为缺田、缺水、缺地等客观原因,导致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现在县里需要向上面申请救济款。之前写的报告,力度不大,县常委通不过,现在需要重新写。谁能写好这个报告,就做移民开发局和“水淹区建设指挥部”的专职秘书。

    何永亮便向有关领导推荐了黄昊,说如果他的报告能通过,则可以考虑是否用他,如果通不过就不需要任何报酬。

    黄昊一听,也没打听这个秘书岗位多少钱工资,想到能帮助移民解决困难,就答应愿意尝试,但要求有下乡调查的机会。

    黄昊的意思是,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写好报告,必须亲自去库区实地调查移民的生活现状,有了第一手的材料,才能组织内容。

    何永亮非常欣赏他的观点,晚上带他去见主管移民开发局的领导,还是从自己家里找了两瓶好酒,让黄昊提着。

    到了领导家里,领导一看他俩提着酒,就不高兴地说:“何主任,你自己是领导,还搞这种歪风邪气。”

    何永亮说:“全主任,小孩觉得见长辈,不能空着手来。”

    领导便不再计较,他简单地听了黄昊的想法,觉得很好,便同意派人协助他下乡调查。

    第二天,大雨滂沱。何爱云看着夹杂着寒风的大雨,劝黄昊是不是过两天等雨小点了再去。

    黄昊觉得库区老百姓正在等着帮助,大雨天正是可以看到他们真实情况的机会。便带着简单的行李,到移民开发局报到。况且,在他的经历中,不是曾经也是风雨中还在田间或山地上耕种嘛。

    办公室主任听了来意,安排司机开车把他送到水库码头上,被等在那里的一艘巡逻快艇接上,向库区驶去。

    这是移民开发局水上派出所的专用快艇,用于在库区巡逻,监督是否有人在库区炸鱼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双牌水库的主要功能,首先是灌溉农田,通过水渠向下游地区提供无污染的水源,灌溉区域包括零陵和衡阳两个地区的部分县市。

    库区两岸完全是原生态环境,除了偶尔看到一些自然村庄,没有任何厂矿企业,称得上是青山绿水,风景秀丽。

    库区蓄水面积很大,绵延两个县境内。水很深,有的地方三四十米,水是墨绿色的,这让小时候被水呛过的黄昊,看到深不可测的水面,心里就产生莫名的恐惧感,头皮都在发麻。

    但没办法,只有通过克制,慢慢适应这可怕的环境。下个不停的大雨,更是让水面笼罩着一阵阵雾气,增添了神秘和恐怖的氛围。

    为了减轻心里的恐惧感,黄昊进到驾驶室,看别人怎样操作。那人看他感兴趣的样子,就说:“开船很简单的,你看着前面,掌握方向,不撞到东西就行。”

    黄昊说:“那我能试一下吗?”

    “可以啊!”说着,便让他把手放在方向盘上,让出位置给黄昊,船一下子就慢了下来。那人便告诉他,是他松开了油门,你下面有个踏板,轻轻踩就会加速。

    黄昊小心地踩着踏板,速度便慢慢快了起来,他聚精会神地看着前面。那人感觉他用的力度挺好的,是个懂得掌握分寸的人。

    开了一段时间,黄昊渐渐地熟练起来,之前对水的那种恐惧感似乎减轻了许多。他便有句没句地聊天,顺便了解当地的情况。

    黄昊这次的计划是调查上梧江和江村两个乡镇的库区移民生活情况。

    没多久,就到了上梧江乡。远远看见许多房屋就好像建在水面上似的。巡逻艇靠上码头,大家就下了船。等候的乡政府人员用车把他们接到了办公室。

    大家见他是个比较年轻的小伙子,说话也不拘束,就直接问他有什么计划。

    黄昊说,这次来主要就是实地考察移民的生活现状,带他到村里去就行了。因为要掌握第一手的调查材料,希望是有代表性的村,或者说是比较贫困的村。

    黄昊很快被用机动船送到一个村里,爬了一段山路,到了村部。村支书早已从电话里知道上面来人,带着几个村组干部在等他。

    黄昊不想把过程搞得太复杂,在村支部说,不要兴师动众的,把他送到生产小组就好,他要下到农户家里走访调查。

    时值中午,村里用好酒好菜招待了他。饭桌上,摆着鸡鸭鱼肉等好几道菜,非常丰盛,作陪的人七八个,每个人面前还倒满了酒,满满当当一大桌。

    黄昊看着满桌子的酒和菜,就直白地说:“领导派我来调查,你们要让我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招待,我怎么写报告?说实话,我也吃不下。”

    大家面面相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黄昊便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我们水淹区,听说有的人家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县里争取向省里申请救济金,我负责写报告,看到这样的大鱼大肉,报告怎么写,如实报告吗?报告肯定通不过。希望带我到组里的时候,不要再派人买酒买菜,而是让我看到真实的情况。”

    他的一番话,让大家觉得他的思想,比他的年龄要成熟很多,也敬佩他直言不讳的风格。

    生产小组长按照黄昊的意思,带他到困难户家里走访。

那山,那事,那些人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08026.html

那山,那事,那些人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08026/

那山,那事,那些人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08026.html

那山,那事,那些人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08026/

上一章:第十二章 秘书生涯(1) 那山,那事,那些人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二章 秘书生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