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返回书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铲雪

作者:

寒洺

    今年的第一场雪,一直持续了整整五天才停歇下来。

    不管是外面的山上还是近处的地里,厚厚的积雪过了很久都没有融化的意思。

    而这一次停电,也一直停了五天才有人来检修送电。

    张安不禁感叹道,后世哪个供电局敢这么拖沓。

    那电网的投诉电话可能都被打爆了,哪像现在,那些电力工人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来修。

    不过不管怎么说,送电了总是好的,村里又能亮起来了。

    雪刚停下,还没有开始融化,远在省城的卢胖子便急匆匆的给张安打了电话。

    “张安,这一次雪下成这样,你们家那一塘子鱼怎么样了?”

    今年的第一场雪,也是这几年来,降雪规模最大的一次。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已经可以说是一场雪灾。

    毕竟整个黔省,正常来说每一次降雪也就一两天,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而且这样大规模的暴风雪,对水产养殖来说并不友好。

    所以这雪刚停,卢俊就赶紧打电话来关心塘子里的鱼。

    因为前几天杀猪的时候,他就已经跟张安说好,这两天会过来拉一车鱼回去。

    其实他也不想折腾,但没办法,张安家这些鱼,在省城喜欢的人太多。

    不少人天天上门去找他,让他再进一批货,就当是年底给大家准备的年货。

    只有几个人说那还无所谓,但天天都有人来讲,而且人还不少。

    关键还都是一些重点客户,卢俊哪敢将他们都得罪了。

    正所谓客户就是上帝,他们的要求要尽量满足,生意才能越做越好。

    所以前几天趁着杀猪,卢胖子过来的时候,就跟张安说了这事。

    这不,他还没来拉鱼呢,就搞了这么多天的暴风雪。

    这段时间他一直担心,要是这雪一直不停咋办,车都出不了。

    卢胖子现在就非常后悔,为什么杀完猪的那天,他没让人开车过来。

    要不然那天拉走了,现在也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虽然现在雪停了,但看这样子化雪还要好几天才行。

    卢胖子上次回去以后,就跟大家说了有货。

    可这大雪一下,他现在非常担心张安这塘子里的鱼祖宗们出事。

    “放心吧,都没什么事,一条条都活蹦乱跳的。”

    因为张安家这个鱼塘挖得挺深的,所以即便水面被冻住了,底下的鱼儿也没有多少影响。

    而且塘子里的这些鱼,基本上都是张安从空间里放出来的。

    别的不说,各项抵抗力都要比正常的鱼要强一些。

    尽管这几天鱼塘一直被封着,但被冻死的鱼根本没多少。

    而且还是最后这两天才被冻死的,都还新鲜着,被村里人给分完了。

    本来想着要过年了,给大家送冻死的鱼不大好,张安打算捞些活鱼,每家都送一条的。

    但几乎没人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张安家这鱼价格老贵了,可不能平白无故收下。

    即便有少数一些人是想要的,但看到大家都拒绝,他们也没好意思。

    但这刚冻死的鱼就不一样了,反正也卖不出去,张安开口送给他们,他们也拒绝。

    最后张安清鱼的时候,还顺带把那些还没死,只是冻僵了的鱼也清理出来。

    总共两框子鱼,一人分到一条就没了。

    走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丝毫不介意这是冻死掉的。

    毕竟又不腥又不臭,吃起来跟刚杀的一样。

    从张安轻松的语气来看,卢胖子知道那一趟子鱼祖宗没啥事。

    “那就好那就好,等这两路放行了,我们就过来。。”

    一直提着的心就落下来了,张安这里要真遭了殃,他都不知道怎么跟那群上帝交代。

    卢俊倒是想着快点过来,早点把鱼给拉回去赶紧把那群上帝伺候好。

    省得过几天再下一场雪,那到时候就完犊子了。

    但现在想要上路不大可能,因为这几天雪刚停。

    路上到处都在交通管制,他们开车上不了路,还得等上几天才行。

    “对了,你还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嘛,我可以顺便从省城给你带过去。”

    事情说完,卢胖子随口问了一句。

    毕竟在省城里,物资比较丰富,很多东西在小县城都买不到。

    要是张安有要带的,他顺便带过去也方便。

    “没啥需要的,你直接过来就成了。”

    今年的年货,张安都没怎么买。

    一来是家里自产的东西本来就不少,另一方面,上次他们过来的时候,也送了不少过来。

    现在张安家里,年货都堆成山了,这还是王芳分了一些送给了几个爷爷叔叔家剩下的。

    跟卢胖子唠嗑了几句之后,张安就把电话挂了。

    走到门外,一家人已经在院子里铲雪。

    这是每年下雪以后的必修课,只不过今年的工作量会比较大。

    毕竟这雪下了那么多天,现在积雪都已经跟膝盖差不多高了。

    张安回家找了把铁锹扛着出门,但并不是在院子里帮忙。

    “爸,你在家里铲着,我去把二爷爷院子里给铲了。”

    这些堵着门,进出都不方便,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家。

    “行,那你去吧,等我把这里给铲完,我就过来。”

    “那倒不用,二爷爷那院子没多大,可能我回来了你还没搞完呢。”

    张安看着院子出门,一眼望去,各家各户的门口或者路上都是铲雪的村民。

    在村里,铲雪不光是要铲自家院子里,还要连带着家门口的路上给铲了。

    这是村里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大家都会自觉遵守,比城里的门前三包都自觉。

    正是因为大家都在动手,所以村里的路上很快就被清理出来。

    这样既方便自家,也方便别人,每家分一点也不会很累。

    “爷,我来铲吧,您在后面扫扫碎雪。”

    张安来到张二爷家里的时候,老爷子已经开始在铲雪了。

    不过他年纪大了,使洋铲不大方便,就用锄头跟撮箕。

    张二爷看着孙子来帮忙了,也没有犟着要做,把地方让给了张安。

    “张老者好福气啊,安子这一大早怕你累到了,赶紧过来帮你铲嘞。”

    隔壁的寨邻看到张安过来帮忙,羡慕的跟张二爷说道。“哎哟,王老者讲的哪样话哦,你家不是有几个大孙子唛,全部喊过来一哈就搞完咯嘛。”

    这里的左邻右舍,每家都有老人在,张二爷是一辈的,年纪也差不多。

    都是相熟了好几十年的老熟人,平时间他们经常吹吹牛、聊聊天打发时间。

    “怕是不得行哦,那几个篾头的很,喊都喊不动,以后怕是靠不着咯。”

    王老爷子说着还看了张安一眼,眼里都是羡慕。

    村里谁家都有孙子,但不是每一个小辈都跟张安这么孝顺。

    想想人家这个还是堂孙子,好多老头老太太就摇摇头。

    他们活了几十年了,也知道人跟人之间是不能比的,但就在眼睛前,还能看不到吗?

    可又能怎么办呢,生活总得要继续下去。

    张安力气不小,提着铁锹大铲大铲的把积雪往院子外面的路边堆。

    现在村里的没什么车,路上只要留出人走的就够了。

    而且路边留的有排水沟,把雪给堆在那里,雪化了以后就流到沟里去了。

    要是就堆在院子里,等到化了之后不光是要把院子给淹了。

    而且这些雪水还会淌到路上,到时候大家都不好走。

    没用多少时间,院子里就清理出一半的空间,张二爷拿着扫把跟在后面扫雪。

    “爷,你去拿个铁扫把嘛,那个扫起来快的很,又不用弯腰。”

    铁扫把是一种灌木植物,在农村挺常见的,很多人家菜园子里都会种一两棵。

    因为铁扫把的分支很多,而且质地坚硬,被大家用来做成扫院子的大扫把。

    制作方法很简单,铁扫把砍来,把叶子跟种子打掉。

    主干不用留太长,然后插入一根木把子捆紧就能使。

    而且干的湿的地面它都可以扫,不会捂烂,比用竹丫制成的要好使很多。

    缺点就是太大了,屋里施展不开,还有一些细小的沙子土粒扫不干净。

    但是用来打扫院子已经足够了,在农村,基本上每一家都有。

    老爷子听了以后才把手里的高粱扫把放下,从堂屋里拿着铁扫把出来。

    “小安,你去把衣服穿上再扫吧,这雪化了冷的很。”

    张二奶奶看着张安没穿多少衣服,生怕把他冻坏了,让他去加衣服。

    “奶,我不冷呢,现在动起来我还觉得热咧。”

    这两年冬天,张安连棉袄都没穿过。

    因为空间的原因,他的身体好得不得了,这点寒冷他都没什么感觉。

    “好了好了,他又不是个傻子,冷了会穿衣服。”

    张二奶奶还想多说,旁边的张二爷就开口了。

    他知道自家孙子的身体情况,尤其是现在还跟着张一行练武。

    那张一行大家都知道,从以前到现在,大雪天里厚衣服都没见他穿过。

    “这两年你看他哪天穿过厚衣服嘛,多一件都没见过。”

    张二爷这院子不大,张安花了大半个小时,就把里面的积雪给清理干净。

    然后把外面路上的雪也给铲了以后,张安又到后门去把菜地的路上给清理出来。

    回到家的时候,正跟张安说的一样,他们肯定还没搞定。

    因为张安家院子比较大,这雪又比较深,肯定要搞半天。

    “你爷那边给弄完了?”看到张安回来,王芳随口问了一句。

    明明张安去了没多久,回来的比他们还快。

    “弄完了,我爷那里院子又没多大,花不了多少时间。”

    有了张安这个大劳力的加入,院子里的积雪很快就铲开了。

    张安家这里,铲开的积雪只能堆在院墙边上。

    因为路边的排水沟太远,要堆过去反而很麻烦。

    “老爹,等到开春,咱们在院子里挖上一条排水渠。”

    尽管张安家院门那一片的院坝打的比较倾斜,这雪水化了以后也淹不到院坝。

    平时下雨的时候倒是无所谓,一下子就淌完了,但这雪堆着,估计要融上几天才会化完。

    到时候好几天都被淹着,进出的时候湿漉漉的一点都不方便。

    “嗯嗯,那等到年后找个时间挖吧,也不费什么事。”

    随后的几天里,天气比下雪的时候还要冷。

    大家都知道,下雪的时候并不是太冷,最冷的是化雪天,空气都是冻人的。

    简直把大家都冻得受不了,有棉袄的人家把棉袄穿上。

    没有棉袄的人家,身上也裹了许多件衣服。

    只有张安跟其他人格格不入,一直都是一件单衣一件外套。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腊月下旬,外面太冷什么也做不了,大家只能蹲在家里打扫卫生。

    等到腊月二十四这天,尽管山顶的积雪还没化开。

    但久违的暖阳已经高高地悬挂在天上了。

    不得不说,过去这两个月里,一直阴阴沉沉的天气,让人升不起什么好心情。

    今天这阳光洒在身上,虽然感受不到什么温度,但足以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一些积极的转折。

    这不,一大早上发现有阳光之后,很多人都忍着寒冷,在院子里清洗座椅柜子。

    由于家里的卫生前两天就打扫过了,这会儿大家该打米的大米,该磨粉的磨粉。

    一时间,因为太阳的出现,村里变得热闹起来,好像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了一样。

    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大家都缩在家里烤火。

    早上一大早,卢胖子就带着人从城里过来,九来钟的时候就到了张安家里。

    随着积雪的融化,昨天国道上的交通管制就已经放开。

    卢胖子马上就带着人从省城出发,只不过因为一些比较高的地方,路上还有积雪。

    所以一路上他们开车都比较慢,一直到昨晚才到县里。

    那时候天也黑了,他带着人过来,也没想着打扰张安一家。

    所以在城里休息了一晚上,今儿早上赶了过来。

    “我说你来这么急干嘛,这鱼就在塘子里等你,它们又跑不了。”

    张安真是哭笑不得,这人为了挣钱太拼命了。

    国道刚解封,路况安不安全也不知道,带着人就直接过来了。

    拼命三郎嘛这不是。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0429/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0429/

上一章:第三百一十章 内气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