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返回书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骨

作者:

寒洺

    张安从张新民家那里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

    等到过完年之后,天黑的时间才会慢慢推迟。

    尽管已经天黑,今天他们家也还没吃晚饭。

    也不光是张安一家,村里几乎所有人家都没吃。

    因为今天是小年,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神菩萨,而且还得等到天黑之后才能开始祭灶。

    所以晚饭要等到供完灶神他老人家以后,大家才会吃饭。

    南方跟北方的习俗不同,而张安他们这西南方的山里其他地方也不同。

    祭灶的时候,给灶神老爷换身新衣服,做上一桌子菜好好的祭供。

    讲究的人家,还要宰上一只公鸡来敬灶神呢。

    至于其他的习俗,在红岩镇这一带都省了很多。

    可能家里比较讲究的,还有那些少数民族家庭,他们可能会做的比较多。

    张安家这里,祭完以后就算是完成了。

    反正他们家有张安在,一直以来也不剩饭剩菜。

    而且王芳做了这么一桌子好菜,灶神老爷肯定吃的非常安逸,上了天庭不会乱说话的。

    晚上九点多钟,张安跟苏颖已经回房休息,停电这几天,他们都养成了早睡的习惯。

    楼下就剩王芳还在拌煤,她准备把火炉盖上湿煤团之后就去睡觉了。

    好像听到有人在门口喊,王芳走出来瞅瞅,看看是谁来了。

    “婶子,张安兄弟这会儿在家吗?”

    门口的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是村里的人,叫做伍凤琴。

    “在家的,刚回房睡觉呢,哎哟,仓明这是怎么了?”

    王芳一边同伍凤琴说话,一边走过去帮她们开门。

    虽然准备要睡觉了,但有人上门,总得让人到屋里说话才是。

    开了院门以后,才发现伍凤琴是搀扶着她家汉子王仓明过来的。

    王仓明这会儿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还冒出了些汗珠。

    只见他右手抱着左手,嘴里的牙齿也是咬着的样子。

    “快先进来,怎么搞成这个样子啊。”

    王芳打开院门,让她们两口子先进屋。

    “刚才出来解手的时候,踩滑了脚倒在坎子上,把手给倒脱了。”

    伍凤琴一边搀扶着王仓明,一边跟王芳解释着。

    “我妈说张安兄弟能治骨头伤,所以我们过来找他帮忙看看。”

    之前张安把李来福那几个的手骨头给拆了,然后一下子又给接上了的事情,在村里早就传遍了。

    所以王仓明家的老太太一看儿子手倒脱了,就让儿子跟媳妇过来找张安看看。

    但王仓明跟伍凤琴两口子一直都在外面打工,到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刚才听家里的老人说张安会接骨,他们两个都不太信,因为张安太年轻了。

    可不信也没办法,因为现在大晚上的,去哪里都不方便。

    不管是去医院还是找人看,都要等到天亮了再说。

    可是看到王仓明痛成那个样子,虚汗都冒出来了。

    所以他们也只能过来找张安试试看,不然这么一直挨到天亮,哪是人挨的。

    “你们先坐,我去楼上喊他起来。”

    主卧室里面,张安关了灯,准备要睡觉了,就听到王芳敲门。

    “妈,怎么了?”

    “小安,你仓明哥把手倒脱了,你起来帮他看哈嘛。”

    “好的,我马上下来。”

    听到老母亲的声音,张安就起身穿衣服下床。

    “你先睡着哈,我下去给看看什么情况。”

    苏颖本想一起起来看看,但张安没让她起来。

    现在外面温度不高,起来容易着凉。

    “张安兄弟,他实在是痛的太老火了,麻烦你帮忙给看看。”

    看到张安,伍凤琴一脸焦急的站起来说道。

    “一个村里的,不说这些,嫂子你先坐嘛,我先看看仓明哥的手。”

    张安坐到王仓明面前,想要看看他那只手的情况。

    但是因为冬天的原因,他穿的衣服比较厚,需要把衣服给脱掉。

    “嫂子,你帮仓明哥把棉衣给脱下来,不然我看不到。”

    张安把门给关上之后,跟伍凤琴交代道。

    “仓明哥,脱衣服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套到,会有点痛。”

    “没事的,张安兄弟,我挨得住。”

    果然伍凤琴给他脱衣服的时候,尽管已经很注意了,还是触碰到了伤处。

    在王仓明咬着牙的情况下,才把衣服给脱了下来。

    张安稍稍把他的里衣往上挠,整个手臂才露出来。

    这时候,张安发现王仓明右手的手肘确实摔脱了。

    他手后肘的地方突起,明显是肘关节移位、肘部已经后突。

    轻轻摸了一会儿,张安心里就有数了。

    张安一手捏着小臂,另一只手握着王仓明的大臂。

    一边揉着因为错位导致血运不通畅肿起来的地方,一边跟王仓明两口子说着话。

    “仓明哥跟嫂子在外面是做些什么啊,这手还养白了嘞。”

    “我们进了个毛巾厂,不过吃了没得文化的亏,只能帮人家看机子。”

    “这个可以的嘛,每天的工应该清闲的很。”

    “清闲是清闲,就是工。。。。啊。。。。。资低。”

    趁着王仓明不注意的时候,张安一下子发力,将他错位了的大臂给接回原处。

    毕竟是关节错位,这一下恢复回去,肯定是痛到钻心。

    王仓明突然的惨叫,把旁边的伍凤琴都给吓站起来了,还以为张安给治坏了。

    “好了仓明哥,你这是肘关节移位,我已经给你复位回去了,你感受一下还有没有刚刚那么疼。”

    听到张安这么说,痛过了的王仓明才发现,刚刚自己还后突的手拐已经恢复圆形了。

    “还有一滴滴个感觉,就和蚂蚁爬一样,没得刚才痛了。”

    “诶,我让你感受一下,这可不能随便乱动啊,不然就得去医院打石膏了。”

    看到王仓明想要伸手乱动,张安连忙阻止他。

    “你这个关节移位并不严重,我帮你复位以后,吊着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但是这期间不能乱动,不能拿重物,什么都不行,不然你们就得去医院了。”毕竟骨头移位了那么多,里面的血管经络等等都被伤到了,肯定需要一个修养期。

    张安这话一说,本来还想动一动手的王仓明瞬间就不敢动了。

    要是去医院,少说也要花几十上百甚至更多钱。

    “谢谢张安兄弟,还好有你在,要不今天晚上要把人给痛死了。”

    看到王仓明复原了的手,然后张安又说了该注意的地方。

    两口子才放心下来,感恩戴德的开口感谢张安。

    “也是你们来的及时,要是拖时间久了的话,去了医院可能也难治。”

    关节移位不可怕,尤其是他这样移位不严重的症状。

    但是要是一直拖,等到里面血运长时间不通畅以后那就麻烦了。

    一听张安这话,两口子就感到后怕,同时也很庆幸听了老太太的话,过来先找张安瞧瞧。

    要是按照之前的想法,拖到明天的话,那怕是要坏事了。

    随后,张安在家里找了块布,将王仓明的手给吊起来。

    也还好是移位不严重,不然少不得上夹板或者打石膏。

    “方子我就不给你们开了,回家去以后你们找些三七,切碎了吞下去,要是吞不了。”

    “一天一次,吃上三天就可以了。”

    张安本来想让他们去找石姜的,也就是骨碎补。

    但现在大冬天的,这玩意儿也不好找,干脆就用三七代替。

    三七能够起到化瘀活血,可以帮助伤处加快恢复。

    王仓明的手臂也没有多严重,可以不用开方子去买药。

    毕竟这方子一开,买药得花钱,喝药自己也难受。

    三七的话在村里根本不用买,山上很好找到,很多人遇到了都会挖一些晒干放在家里。

    即便家里没有,去村里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家里开口都能要到一些。

    “张安兄弟,大晚上的还要把你给闹起来,实在不好意思。”

    伍凤琴帮着王仓明把衣服批好之后,从兜里拿出二十块钱当做看诊费用。

    “嫂子,顺手的事情,就不兴这样了。”

    都是村里的寨邻,随手给正正骨的,张安没想着收钱。

    再说了收钱能收多少,这几下子收多了人家觉得你心黑。

    收少一些那还不如不收呢,人家心里还记得你这个人情。

    “那不成,虽然我们不懂,但是也知道不是几下子的事情,张安兄弟你快些收下。”

    虽然伍凤琴不知道该给张安多少,但附近有个水沓寨,那里有个老头子专门给人摸骨。

    每次最少都要收人十五块钱,而且还要另外买一堆药。

    刚才张安复位的时候她都没看清楚,所以她觉得张安的手法应该比那老头要好。

    所以思索了之后,才决定给张安二十块钱的诊费。

    “嫂子,钱就不提了,我干爹给大家看了那么多年的病,一分钱没收过,我要是收钱了算什么事啊。”

    要是外面不认识的人,张安自然是该多少就多少。

    但如果是村里的寨邻,他觉得没什么必要,毕竟家里也不靠这个维持生活。

    再说了,张一行一辈子行医,除了那些有钱人之外,其它的张安也没见他收过诊费。

    毕竟他在外面那么多年,身上要说一分钱不带,那根本不可能。

    听了张安这么说,伍凤琴两口子才没有继续给张安塞钱。

    最后王芳送他们出门的时候,还千恩万谢的跟王芳说话。

    “外面的人是什么情况啊,严重吗?”

    回到房里,苏颖就好奇的问道,村里好些人她都还不认识,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的更是没见过。

    “你班上王海海他爸把手给摔了,左手肘关节移位,不算是很严重,已经给他复位了。”

    王仓明两口子有两个孩子,大的叫王海海,在苏颖班上。

    小的叫王海洋,还在读小学呢。

    他们两口子一直在外面打工,两孩子都是跟爷爷奶奶在家里。

    苏颖哦了一下,表示知道了。

    “你不是刚学正骨没几天吗?怎么就能给人看病了?”

    张安这段时间一直跟着张一行学医,而且一直在看医书苏颖是知道的。

    但前后也就几个月的时间,现在竟然就能给人看诊了,这也太快了吧。

    “嘿嘿,估计是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学的快,这不,学以致用嘛。”

    “我觉得不是,你这人脑子比较聪明,学什么都快。”

    在一起这么久,苏颖多少有些了解自己男人,无论学啥很快就上手了。

    不管是木匠、竹编还是说跟着学医,好像一碰就会的样子。

    “说吧,以前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贪玩去了没用心,所以高考才没考好。”

    苏颖就觉得奇怪,这么聪明,学什么都快的人,读书的时候成绩应该不差的。

    怎么张安高考的时候会考成那样,她唯一想到的就是张安没用心。

    “啥啊,我那时候可用心的,但学不会没办法,你这话可不能让爸妈听到了,不然我没好果子吃。”

    张安顿时就为自己辩解道,那时候他天赋如此,确实已经尽力了。

    “再说了,我要是去上大学了,估计就遇不上你了。”

    “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那大学不上也罢。”

    苏颖想想也是,幸好张安没考上大学,不然以后估计得便宜别人了。

    要不是认识了张安,她还得在吴秋萍的逼迫之下,天天跟人相亲呢。

    所以,搂着张安的手,不自觉的又紧了一些。

    “苏老师,要不写个作业?”

    苏颖靠在张安怀里,呼出的热气不仅让张安感觉有些痒痒,还挺上火的。

    要是不写个作业消消火,今晚估计很难再跟周公下棋了。

    苏颖一听到自家男人说到写作业,整个人就羞涩的把被子盖到头上。

    张安见状,嘿嘿一笑开始翻身起来写作业。

    第二天一早,张安照例在大公鸡的起床号中清醒。

    悄悄放开还在他怀里海棠春睡的小苏老师,静悄悄的下了床。

    洗漱了一番,张安日常到院子里练拳。

    张一行经常跟他说,习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持之以恒的道理。

    所以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张安每天清早都有半个多小时的练拳时间。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0429/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0429/

上一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米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你们先吃,我随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