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返回书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 种植天麻

作者:

寒洺

    下午。

    张建文本来想去看看河边的秧田里,但看到张安一家人都在地里干活便特意走上来打招呼。

    “诶张安,这才开春,你家就要开始点菜了啊。”

    远远的望着王芳正在撒菌种跟天麻种子,张建文还以为张安家在种春茬的蔬菜。

    “没呢,菜地里的都还没吃完,哪能种那么快啊,这片地栽的都是药材,现在栽的是天麻呢。”

    张安笑了笑说道,他们家后院那块菜地里,都还有大半蔬菜没吃完呢,哪会那么急着种菜呢。

    “原来是在栽天麻啊,撒下去的这个是什么呢,怎么没看到你们家种麻呀。”

    乌蒙山里面天麻资源一直都很不错,居住在外围的这些地方,对天麻都不陌生。

    红岩镇上这些村子里,也有人家自己就种了天麻。

    毕竟天麻这东西,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不便宜。

    只不过种天麻的人,能赚到钱的很少,甚至不少人都亏了本。

    张建文走过来,看到他们埋在土坑里的菌木,只不过四处瞅了瞅,一块种麻都没看到。

    “我们没用种麻,用的天麻种子,已经混到菌种里面了,过段时间就能长出来。”

    张安抬过撮箕,指着里面混好的菌种和天麻籽笑呵呵的跟张建文解释道。

    “还可以用天麻籽来栽啊,别个不是说直接栽天麻籽要的时间长,挖出来的天麻也不大嘛。”

    种植天麻张建文并不陌生,村里前些年就有一家种天麻的。

    但不管是村里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种植天麻的时候,都是直接种植种麻。

    种麻就是用来下种的天麻,由茎块直接生长代替了种子的作用,这是天麻的无性繁殖技术。

    “叔,你听他们瞎说,那是他们天麻籽没选好,可能法子也不对。”

    这种方法从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被采用,一直到以后都有不少人选择。

    因为直接种植种麻没什么技术难点,最重要的是生长周期短。

    基本第二年就能挖采,能让种植者很快就有营收。

    当然了,无性繁殖的法子也不是没有缺点。

    多代无性繁殖常表现病害加重,品质下降,产量效益降低。

    而且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都需要人工干预,不然就是白种。

    种上一两代就要重新更换种麻,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为种麻比正常的天麻要贵不少。

    而采用种子种子的方法叫有性繁殖,这两年应该就会被提出来并且推广。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种植成本低,帮大家省下了一大笔种麻的费用。

    而且这个法子繁殖系数高、种性优,可以自主进行品种繁育和提纯复壮。

    后世很多天麻出现杂交品种,就是利用不同品种的天麻杂交之后,结出种子再用种子种子。

    跟直接种植种麻相比,这个种植周期就比较长了,一般都在三年以上才能看到收益。

    但种下去之后,等到菌种萌发,天麻成活以后,就不用刻意去管理,省了很多麻烦。

    当然了,如果是大量种植,几十亩几百亩那种,该麻烦的还是要麻烦。

    张安一顿比划给解释了半天,张建文大概就理解了。

    “那张安,伱这法子能不能教给咱们村的大伙,让大伙儿也跟着种植天麻。”

    为了村里人考虑了几十年的张建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村里的村民。

    天麻很贵能卖上钱的事,大家都不是傻子,谁会不想赚呢,但最后还是只有一两家种过。

    究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种麻上面,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前期花费。

    虽然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但大家伙都担心自己不会种,要是贸贸然投进去那么多钱。

    万一最后种植失败,或者种出来的天麻太差卖不出去,那可就亏大发了。

    白干一年,浪费点土地大家都觉得没什么,毕竟现在劳力不值钱。

    但要是最后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那对他们来说就太亏了,因为大家手里本来就没几个钱。

    而最后试错的结果,可能就得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所以没什么人敢于尝试。

    现在这法子让张建文眼前一亮,立马就跟张安商量起来。

    用这种方法栽种天麻,成本无非就是一点天麻籽、菌种、木柴和土地而已,这些东西在村里不花钱都能搞到。

    因为天麻籽山上到处都是,上山找半天就能找到不少。

    菌种完全可以自己在家用米糠发酵,种植需要的木柴山上到处都是。

    最后就是土地,这玩意儿农村家里谁没有啊。

    对于啥都不缺,就缺钱的农民来说,这种没有成本的尝试,就算是试错了也没什么成果。

    并且张安也说了,种下去以后,就不用怎么管,大家该种地种地,该干啥干啥,什么也不影响。

    “当然可以,这有什么不行的,都是一寨人嘛。”

    对于张建文的提议,张安没什么犹豫的,笑呵呵的答应了。

    因为这样的种植法子,即便现在他不说,往后几年也会被推广出来。

    后世就是县里推动,红岩镇这边好些村都发展成了天麻种植基地。

    而且张安从来没有打算,要靠种下去的这些天麻赚多少钱。

    “那要不这样,晚上我把想试试的人叫到一起,你给大家仔细说说这天麻籽到底怎么个种法。”

    在这种事情上,张建文一直都是风风火火的性子。

    “叔,我这明天还有一天的活儿,要是想来看的,明天可以过来瞧瞧,怎么栽怎么摆看的一清二楚,比我干巴巴的说一大堆更好。”

    张安是一点都不想给大家当老师,因为很多东西光嘴里说出来,大家都听不懂,有时候还会理解错误。

    大家都是种了几十年地的庄稼人,种地这门手艺,给他们干说,还不如让他们看着学来的实在。

    到时候张安一边种,他们一边看,哪怕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张安都能因地制宜给出回答。

    “你说的有道理,看比听要清楚,就他们那群人你讲几遍该记不住还是记不住。”

    张建文一想,确实是这个理,怎么个种法,让他们过来看一眼就清楚了。决定之后,这位老村长并没有多留,自家地头也不去了,转身就返回村里。

    原本张安打算种五分地的天麻,在今天下午已经种了两分。

    这会儿才四点多钟,其实还能再干一个多小时,怎么着也能多栽一分地。

    但老村长既然说了,明儿要带人过来学习怎么种植,所以张安打算今天就到此为止。

    剩下的三分地,不算很多,正好够明天早上种一上午,如果有人来了正好能多看看。

    “咦,你这大鲤子怎么是金色的,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的呢,哪弄来的。”

    回到家里,苏颖已经放学了,正在给鱼缸里的小红和金甲投喂鱼食。

    而张一行一进门,也注意到了浴缸里正在跟小红抢食的金甲。

    毕竟金甲这家伙那么长一条,想要人不注意都难。

    “前几天陪朋友去箐口塘钓鱼的时候,钓上来的,我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金鲤子,感觉挺稀罕的就养起来了。”

    金甲这玩意儿真不是个东西,仗着自己体型大,每次苏颖投下去鱼食都被它抢着吃。

    小红要弱小很多,只能等金甲吃完然后捡着漏到下面的吃上几口,日子那叫一个苦。

    前几天刚来的时候,可能还不熟悉,所以它还没这么霸道。

    这两天可能熟悉了,它在鱼缸里就跟个土霸王一样。

    不知道以前在箐口塘的时候,它是不是也这样欺负其它的鱼。

    吃完之后,还故意用尾巴拍打着水里,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

    活脱脱一条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这样的鱼很难见到,比你缸里面那条红色的都还罕见,不过多了这金鲤子以后,你那鱼缸就不能继续摆在那里了,你抽空将它挪一挪,放到这边来。”

    张一行盯着鱼缸看了半饷,才指着玄关的地方跟张安叮嘱了两句。

    “成,我明天把天麻栽完,重新做个几子,再把这鱼缸给挪过来。”

    跟张一行待久了,张安一听便知道这是风水布局的问题。

    所以也没问为什么,便决定这两天就给挪了。

    对张一行,他总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所以每次张一行提的建议他都照办不误。

    当然了,这些什么迷信或者风水相关的问题,在别人那里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但张安一般都会选择相信,毕竟冥冥之中就是那么玄妙。

    第二天,张安并没有再把张一行喊下山,只剩下几分地,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干完。

    只是等他去到地里,发现药园子周围已经有很多人,都是被老村长张建文喊来的。

    其实张建文也没有要求必须要来,毕竟这些活计愿不愿意做那是自家的意愿。

    不过张建问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本分,但凡路上遇到人都会给说道说道。

    晚上吃完饭的时候,还东家摆西家转,尽量都通知到位。

    这样做的原因,很大部分都是他的责任心太强,另一个也是为了以后不被人埋怨。

    万一你通知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人不知道,等以后那些人看着别人种天麻发财了,他们心里也会埋怨人。

    哪怕他们那些人知道与否都没有这个打算,但事后一丁点理由也会无限放大。

    很多人不会想着是自己的原因,只会觉得你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张建文宁愿多花一些时间,每一家都说到位,剩下的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哟,你们怎么都来的那么早,不晓得的人看到了,还以为这些活路是你们来做呢。”

    张安感觉他们才是来干活的,都比自己这主人家来的还早。

    平时哪怕给自己家干活,都没有这么积极。

    来的人不少,估计三十几个,按照一户一个来算,这都半个村的人了,比张安想象中的要多一些。

    “哈哈,不一样嘛,以前是你来看到我们做活路,现在是我们来看你做活路,肯定要来早点噻。”

    几个趴在篱笆边上的人打笑了几句,他们都是以前帮张安家干过活的人。

    随便跟大家唠嗑了几句,张安就看着锄头走到地里开始干活。

    “这个天麻栽起来不难哈,就算是大家没栽过,以前也看过老五哥家栽哈。”

    张安口里所说的人,叫做杨老五,长箐村只有两家人栽种天麻,一个是他,另一个是他哥杨老四。

    “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今天我就从头到尾栽给大家看,要是有问题的直接问就行。”

    张安没给他们细说天麻的特性,还有与菌种的共生关系,这些不是他该说的事情。

    直接捞起锄头,开始挖坑,要不是为了从头到尾栽给他们看。

    昨天张安就想把土坑给挖好,今天来了能直接栽。

    当然了,张安也不是埋头苦干,一边干活的时候,也一边跟他们说,这么做是为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这样一边干活,一边给他们大家讲解,真别说,他们还听得津津有味。

    “好了,天麻籽的种植过程就是这样,需要注意的地方跟以前他们栽种的一样,尤其是选地得问题需要多注意。”

    “选地一定要背阴,因为天麻这玩意儿喜欢阴湿的环境,但选地的时候尽量栽在斜坡地,因为天麻喜欢阴湿但也怕水,被水淹了就容易烂根,斜坡地种植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你们看我这地里,天麻全都栽在这斜坡上,但是我还排了水沟,就是担心被水淹了。”

    张安种完一个土坑之后,就给大家说了些注意事项。

    整个过程张安都干的比较缓慢,还带着讲解,大家都很容易看懂。

    随后,大部分村民看完以后就回去了,他们都是还没决定要不要种天麻的人。

    只有少数一部分人没走,一直留在这里看张安栽种天麻,还不停在问着各种问题。

    张安当然不耐其烦的跟他们解答,因为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决定要试一试的人家。

    其中就包括了杨老四跟杨老五两兄弟,每年种麻都要花不少钱,今年他们打算跟着张安搞一搞。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10429/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10429.html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10429/

上一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药材种植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准备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