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出一条路》

返回书页

第十六章真传一句话(四千字)

作者:

兴亡百姓苦

    石敢忍着浑身的疲惫和酸疼,一瘸一拐,走到了停车的地方,胡勇从车上下来,看到石敢此时的状态,眼睛里闪现出一丝羡慕,随即又落寞了下去。

    上前从于老手里接过缰绳,把马拉上车,老爷子给指了路,开车把马送到石敢大师伯后世开武校的那块荒地里。说是荒地,其实也有房子,石爸小时候兄弟几个大多时候都在在那练武。

    地方也不远,顺着河堤走一拐弯就到了,石敢大师伯已经在那等着了。

    爷仨继续往家里走,推开门走到院子里,石敢就闻到了一股子浓浓的中药味儿。

    进入堂屋。师婆正在把砂锅里的药汁往碗里倒。

    石敢看了眼老爷子,老爷子笑着说:“”给你熬的药,先喝完,一会儿还得泡呢!”

    于老这时附和说:师哥,这孩子是个好苗子,将来一定能把这些老祖宗东西传下去,咱们现在帮他一把,那是应该的。不过咱得说好了,这方子……”

    老爷子道:“放心吧,师弟,咱一口吐沫一个钉,方子早就给你写好了,正好这几天我给这孩子药浴的时候,你也在旁边搭把手,学一下怎么掌握好药的计量和火候,不然容易把你的宝贝徒弟们都给煮熟了。”

    石敢心中有些受宠若惊,从师婆手里接过药碗,吹了吹热气,尝了一口,还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喝,就这么慢慢喝着药。

    趁着石敢喝药,老爷子、师婆和于老三人,在厨房那屋带上摆了一个大木桶,桶里现在还没东西,从做饭的大锅里一勺一勺的向桶里舀热水,又把砂锅里的东西倒在热水里。

    完事,收拾好了,老爷子回到里屋,从上次那个拿画的木头箱子里,取出一个红布绸。又从咸菜缸子旁边拿起一个小坛子,招呼石敢来到厨房。

    好多东西传男不传女,师婆年轻的时候也练过,但也不好在这看,就出去了。

    老爷子让石敢脱掉衣服,趁着这功夫,把坛子放到一边,把红布绸放在切菜的案板上。打开以后露出两个盒子,一个是黄花梨木坐的,另一个,哎吆嚎,是一个玉做而成,有成人巴掌大,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也不管这个玉是什么材质,就看这玉的大小也是价值不菲。

    老爷子没有露出什么舍得舍不得的表情,有道是: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故交,连方子都给出去了,不差这一点了。

    打开黄花梨木的盒子,里面赫然是一颗足足七两重的人参,看那人参的根须,被金线定着,根须分明,谁都知道这是个好宝贝。

    接着又打开玉盒子,石敢这回看不懂了,因为玉盒子里摆的是:一颗一颗指甲盖大小用的黑泥丸子,密密麻麻的裹着蜜蜡,紧紧的排列好,生怕少装一颗,小小的盒子里足足被塞了三四十颗。

    于老明显是个识货的,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师哥你还有这玩意呢!这东西足足有30年了吧!”

    老爷子玉盒子装的就是武门秘药,所谓的武门秘药,乃是武门中传承了千百年的方子,专治筋骨与肌肉的损伤,且以蜡封后的年头越多越好。

    老爷子这个为了保持药性,竟然奢侈到用玉盒封着。

    旧时候,像一些传承时间久远的武林门派,最值钱的并不是他们的武术秘籍,而是那些收藏了超过十年以上的老药丸子,这种在西医看来显然是属于过期产品的大力丸。关键闻起来味道还不咋滴,但如果配上上了年头的老黄酒,就能舒筋活血、活络止痛,尤其是对于治疗筋肉损伤甚至断骨接骨都有奇效。

    老爷子小心翼翼的取出一颗,剥掉腊衣放到碗里。

    然后拿起刚才的坛子,打开盖子,一股子酒香飘了出来,往碗里倒出半碗酒,等着药丸慢慢化开,回道:“这里面本来都是三十年以上的,有几个得有小五十年了,收徒弟那会儿用了一小半。不过那时候都吃不饱,营养也跟不上。就是有再好的天赋,再好的药也练不出来,索性就别浪费宝贝了。就没有用完,后来我又搓了几颗放了进去。”

    看药化的差不多了,示意石敢过来,待石敢走上前,老爷子手在碗里沾了一下,由上至下涂抹在了石敢的全身各处,双膝、双肘、胸骨、肋骨、腰椎、颈椎,这个各大关节和重要骨骼处更是重点揉搓。

    石敢觉得浑身皮肤都是火辣辣的,皮毛先是有种紧绷紧绷的感觉,最后又变成了清清凉凉的,心到:“这药绝逼比那些,号称什么百年秘方的风湿膏、虎骨膏强一百倍,简直可以就是武侠小说里的的‘小还丹’,以后一定要把这个弄到手,不然等老爷子不小心嗝屁的了,不就失传了吗?”

    揉搓完以后,老爷子也没有多等,拿出那颗老人参,粗暴的直接拿刀切了一小片,塞在石敢嘴里,让他压在舌头下面。

    然后让石敢进到木桶里,木桶里的水现在只到石敢的胸口下面,虽然滚烫但是能够承受。就是那滋味,不太好受,人进去,身体里边好像有无数虫子在咬自己,又痒、又麻、还疼丝丝的。还有这汤的药味忒大,太冲鼻子了。石敢觉得自己要被顶晕了,整个脑袋上的血管都是一鼓一鼓的。

    老爷子拿着舀子一边舀水从石敢脖子向下浇水,一边时不时的再从锅里舀出一舀子热水添到桶里,边做边给于老介绍起这汤药里面的道道。

    这方子是用生脉饮做的一个基础方,根据石敢的年龄和体质,在里面进行了加减,用的是清、补兼施的手段。所谓清、就是刚刚石敢过度劳累,体内有一股子虚火,要把这虚火清掉。然后补,补的是根儿上的元气。

    武门的药配上黄酒,是为了打开皮肤腠理,使要药入脏腑,温养内脏。另一方面武门秘药还有阻隔感知的作用,使人感觉不到水那么烫,从而待的时间更长。但是旁边一定要有人时刻注意水温,凉了就没有效果了;太烫了把自己煮熟都不知道。

    考虑到石敢年级太小,筋骨又太强,就按照成人的剂量配的方子,可第一次无法太精准的,把握好剂量和火候,怕药劲太足了伤到人,就在石敢嘴里放上一片做个保险,人参是百草之王,在一定程度上能把药气给理顺了。另外,还能固本培元,增加人对药的吸收。

    石敢也在听着,感受到里面的情深意切,就算是亲孙子也不过如此了,除了感动,实在说不出什么。

    但是人呐,得学会感恩,石敢知道,别人给的好,得记在心里。倒不是一定还。因为有的恩情是还不起的,老爷子给的这些东西是以后石敢一飞冲天、扶摇直上的基础,其价值用金钱衡量不了,单就那秘药和人参你有钱都买不到。不还,但一定得记在心里,一辈子不忘。

    第一次,因为把握不了计量也没有泡,差不多泡了四十分钟,就让石敢出来了。

    站起身,老爷子给洗了一块滚烫的湿毛巾,把身上的药渣子擦干净。

    穿好衣服石敢觉得自己,整个人显的极为清爽,整个人都轻飘飘的,脚下感觉和安了弹簧一样,一使劲就能飞起来。就感觉自己身轻如燕,而且身上的力量有些增强。

    如果把石敢比喻成一台车,灵泉就是这个车的汽油,给他提供充足的动力,但老爷子这些东西就是机油,给车辆提供了充足的润滑。

    瞄了一眼屋里,看老爷子和于老两个人正在清理厨房呢。

    就一个人悄悄的来到那堆石锁旁边,右手直接就抓起那个100公斤的石锁,借着今天在马上学到感悟,腰马合一、力从地起,瞬间这是石锁就被抛到胸口,然后左手稳稳的抓住,下落,抛起,右手接。试了两下,没敢多试,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的再多就是妖怪了,石敢感觉在彻底掌控命运之前还是低调吧。

    吃过中午饭,老爷子没让石敢在做什么,今天已经达到了效果,再练反而不美,习武要练,更要养。

    拿出一本老版的《三国演义》让他打发时间,就和于老一起研究起了明天药方子,二人都是经验老道的拳师,根据石敢今天药浴时的反应的,商量着想把药材适量的加减一些,最后二人得出结论:今天太保守了,明个药得加倍。

    晚上,两个老头喝完酒,就看于老抱着被子往外走。

    因为家里太小,于老在这住不开,被安排到石爸他们小时候练武的那几间房子里,正好和徒弟胡勇一起看着军马。

    都是以前苦过来的,于老也不矫情,美滋滋的从师婆手里拿过被褥,和老爷子一起往目的地走。本来是想一个人去的,那地方也好找。但是老爷子感觉虽说是亲师弟,但怎么也是客人,坚持要送,于老也就不拒绝了。

    石敢此时躺在老爷子东屋的小床上,迟迟无法入睡,对于今天经历的种种,哪怕是石敢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一时半会也消化不完。

    索性就把今天的收获好好捋了捋。

    第一次觉得,原来习武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原来武,真的很难,很难练。

    也终于理解以前人们,为什么总说穷文富武了,因为这练武真不是一般家庭能练的。

    今天于老说的那几句功法、老爷子武门秘药、人参等等一系列东西,仿佛都是不要钱的似的给石敢,一是他们不忍心浪费石敢这一身的天赋,二是也觉得,得找个传人把这本事传下去,真要把这身本事带到地下了,有何颜面去见师傅。

    不然放在旧时候,石敢得拿出一套三进三出的宅子都不一定能换来。

    人参的价值大家知道,老药丸子的价值刚也介绍了。

    就是上午骑马那一遭,加上于老那几句话,旧时候也是千金才能买到的。

    可能各位看官觉得,咱不就是出门骑个马,溜了一圈吗?有什么了不起啊!

    但是这些,在旧时候,都是师父压箱底的东西。

    旧时候,这些随便挑出来一样,能让师父多领三到五年的养家银子。因为,旧时候,都是徒弟们供养着师父。

    比如于老说的:沉肩坠肘、屈膝松垮。至于怎么沉怎么坠,就这两点,细说起来怎么也得有十句话吧。

    师父一年教上一句,好吧,妥妥的够师傅十年度用的了。

    也别说人家师父损,交给你的是武艺吗?是你安身立命的本事,是大学本科文凭,

    就像前世功夫皇帝说的:我是铁砂掌学校毕业的,我就能给人看家护院,就能养活一家老小。

    如果问:不交钱能学到真功夫吗?

    答:上学不交学费就毕业吗?搞笑呢。

    是的,有能毕业的,比如:韦神。可不是人人都是韦神那种天赋异禀啊!

    经历了今天这么一遭,加上晚上老爷子和于老喝酒聊天聊起的那些话。

    石敢现在知道自己这胯算是开了一半了。

    对,就是字面意思。

    还有一半,得看自己造化了,名师、功法、武门秘药目前是不缺,但是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个做到。没有苦练,舍不得一身剐,再好的功夫也上不了身。

    用老爷子的话说:以后的时间里,石敢得天天的骑马来这么一躺,体会其中三味,一直到把这感觉记住,烙在身上,印在心底。

    然后进行武练刷劲,淬炼肉身。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强化,最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沉腰松胯、腰马合一!

    石敢问:这就是功夫大成了吗?

    非也非也!还早着呢!

    打通了腰,胯这两道关隘,,仅仅是有了涿鹿中原的资格,至于能不能问鼎天下,还有很多真东西要学呢!

    听老爷子这么一说,石敢也知道了,为什么前世,真正能打的,实战厉害的高手那么少了。

    就别说这份苦了,中国人能吃苦的还少吗?

    就是这里面的关隘,即便是在师父毫无保留的情况下,想要领悟,也绝非易事。

    石敢也是应了那句师择徒,徒亦择师这句话,走了狗屎运,遇到了两位名师。

    否则,在练武这条路上,哪怕有金手指也只是比别人的起点高一点,可这玩意就像公司的估值一样,是不能直接变现的。自己一个人一知半解的在那瞎练,就算有金手指成就也不会太高,那真是又枉活一世,给重生穿越者大军拖后腿!

搏出一条路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73850.html

搏出一条路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73850/

搏出一条路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73850.html

搏出一条路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73850/

上一章:第十五章答:开胯 搏出一条路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七章扎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