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修仙传》

返回书页

第十章 纳气入体,九彩宝莲

作者:

太胖天尊

    步入熟悉的房间,苏砚长舒一口气,只觉自昨夜起便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

    轻车熟路的来到内屋一个隐蔽的角落,往四周警惕的回看了一遍,确定无有梁上君子或其他旁杂之人偷看后。

    阖上屋门,蹑手蹑脚的掀开身下一块青石磨就的地砖,露出一块空隙来,又探手往里仔细摸索了一番,掏出一匣四四方方的名贵漆木盒。

    苏砚小心翼翼的打开匣盖,里面原本存放着不少金银制成的珠钗镯环、名贵首饰,都是当年苏秀秀的遗物。

    按其当年所想,本来靠着这些自己留下的财物足以保苏砚一世无忧,可她毕竟名门出身,虽经大难,仍旧小看了天下人心。

    幸得苏砚自小聪慧机敏,面对环伺周围的豺狼虎豹,懂得小儿持金闹市乃是取死之道,故而早早的将大半财物上供了惜柳坊主人,免去了一场灾劫。

    现在匣中所余不过是当年遗物的十之一二罢了,其中大部分乃是苏秀秀身前喜爱之物,也不值当几个价钱,苏砚自不会蠢到拿去典当,徒惹祸上身,只得私藏下来,因而日子过得极为窘迫。

    苏砚目光略过这些珠钗,只看向匣中央放置着的两物。

    靠左者乃一方泛莹莹玉色的宝砚,上刻锦绣山河、沧海桑田之景,古朴素雅,外配紫檀木纹金砚盒,浑厚大气。

    近右者乃一不知名材质织就,上纹两条栩栩如生的墨鲤缠珠像的霜色囊袋。

    苏砚不顾玉砚,只把那墨鲤袋拿出来放在两手间端详,早初只觉不过是件装饰豪奢的囊袋,可几番经历后再看,此物分明和那梁道人腰间神秘宝袋同出一源,形制花纹都类似,只是前者普普通通的,远没有梁道人腰间囊袋能喷吐出无数令人眼热的宝物那般神奇罢了。

    “其间定有联系,说不定这件墨鲤囊也能似梁道人宝囊那般神奇。”

    苏砚回忆起昨日屈夫子对梁道人所说之语,以及梁道人对屈夫子尊敬的姿态,不难想到屈夫子之前定然大有来历,结合修行者的说法。

    苏砚猜测屈夫子说不准就是一位实力还要胜过梁道人不少的高人,只是被仇家追杀,这才避世于凡间的书院中,休养生息,只可惜还是未能逃脱劫难。

    想不到苏砚从昨夜交谈间的只言片语,加上几分猜想,竟已将事实猜的八九不离十,若叫梁道人知晓,也要赞叹几声颖悟绝伦,屈前辈眼光毒辣。

    “可我要如何解开这墨鲤囊袋的秘密。”苏砚有些苦恼,他虽机敏过人,可面对这个修行者才会使的玩意,也是难以下手。

    “莫非是要滴血认主,还是要祭祷屈夫子英灵。”苏砚看了些志异传记,脑中泛出些奇怪想法,可这些都一一被他否决。

    屈夫子之前不明告我解囊方法,想来是考验我之才能,若我连这点难关都解决不了,如何能成为像屈夫子一样的强大修仙者,如何能报师仇母恨。

    再者屈夫子广读圣贤书,抛却之前是非不管,在泛月书院的这些年,向来是为人刚直不阿,正气盈胸。绝不愿意见我使些歪门邪道,鬼蜮伎俩来,故而欲解此囊定要行端端正正、光明正大之举。

    想到这苏砚灵光乍现,既是修行者的宝物必然只能用修行者的手段打开,而我与他们不同之处便是,我没有灵气傍身,使唤不动这宝囊。

    梁前辈说我天生灵根,能够练气入体,还赐我一本功法,我若凭借这《啸岳诀》岂不能练气入体,步入修行之道,到时打开墨囊还不是易如反掌。

    苏砚既已把持关键,便说干就干,先将墨囊连同木匣放回原处,盖上青石板,踏实如初。

    再来到窗边书桌旁,像往常一般端正坐好,这才细细翻开那本古朴如灰石般的封皮,方才略略一看,苏砚便大失所望

    书中记载着的文字尽全是些龙章凤篆的仙书,个个晦涩难明,根本不是苏砚能够揣摩明白的,更别提仗此修行了。

    苏砚不甘心此路断绝,担心有所疏忽,又细致的将整本道决翻看了一遍,终于有所发现。

    原来在这道决的末尾竟然用寻常文字记载着这《啸岳诀》成书的来龙去脉。

    最重要的是附带一吐纳清灵之术,苏砚粗粗看去,发现自己完全可以照此修炼,顿时大喜过望。

    这篇吐纳术不过百来字,上面记载着呼吸秘法,按照此法呼吸吐纳,凡人可以强身健体,固本培元,增长寿数,极致时更是能直达先天,长命百岁。

    怀有灵根之人,可以此炼化天地灵气,养育周身内气为先天真气,真正步入修行大道。

    苏砚越看越是惊喜,得此良法,如何还能按捺得下心中躁动。

    他昨日突经变故,痛失恩人,正是神乱如麻之际,在抱憾自己无能报仇下,又骤然得到如此大法,可谓悲喜交加,心如何静下。

    此时去练那吐纳法,必然是不得门路的,只会徒劳蹉跎时日,若执意硬为,稀里糊涂下指不定还会反伤身躯,断了道基。

    幸而苏砚心思缜密,又出身泛月书院,常得屈夫子这等名师提点。此时想起往日习字作文,阅经冶典也要讲一个平心静气,体态自然。

    这先天吐纳术已是夺天地造化,远胜过凡间经策,习练必有其忌讳之处。

    “屈夫子生前老是念叨,人神好清净,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须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苏砚自小诵读于心,心中躁动稍一平复,自然而然的回想起了往日夫子教导来。

    “以往不觉如何,觉得好玩便背诵下来,今日回想起来,真是字字蕴道,句句含理,屈夫子绝非凡人矣。”

    “遣欲心静,澄心神清。原来如此……”苏砚口念屈夫子传下的静心口诀,将心神回笼,将昨日种种暂时淡忘,心境中恩仇杂念,成道妄想一时俱无踪。

    过有片刻,苏砚虽远未到心中一尘不染,一念不生的境界,可也做到了隔绝外事所扰,内心古井无波的地步,用来修习吐纳法,已是绰绰有余。

    所谓清时好见性,静里好参玄,不外乎如此。

    当心定神凝之时,苏砚这才照经中步骤,趺坐在地,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放在下丹田处,双目微阖,全身松弛,又摒除一切杂念,心中默念吐纳气决。

    在这种姿态下,苏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宁,只觉与天地契合,万物唯一,这正如经文中所说:“形正而气顺,气顺而意宁,意宁而神齐,神齐而大道至。”

    吐纳的要旨是按照特定的呼吸秘术撷取天地间适用于己身的灵气精华。

    讲究一呼一吸间打开周身脉络,运气浇灌灵根,排除自身后天污垢,反还先天纯净之体,从而步入练气修炼之途。

    凡人因为没有灵根在身,自然无法运用后者,但仍旧可以充盈气血,疏通经络,对凡间武学杂术的修行也是大有裨益。

    苏砚灵根在身,自是可以走练气之道的,只见他吸如长鲸,呼若吐丝,一吸间周身似有莹莹先天灵华之气自周身经络窍穴中争先恐后的钻入,好似甘霖入旱田,源源不绝却有永不满足。

    呼气间,一丝丝乌黑浊气从七窍毛孔中排出,若有常人望之只觉胜过凡间一切污浊之物,口噎欲呕,此乃后天污毒之气。

    苏砚前后呼吸吐纳共九次,自然间阖目拢嘴,好似熟睡,可周身灵气却骤然大振。

    若之前苏砚吸纳灵气如娟娟溪流,此时已成滔滔江河之势,全身发热通红好似火炉,后天污浊已然不呈现气雾状,而是如膏泥般从苏砚周身毛孔七窍渗出,又迅速被炽热身躯溶解化为黑气散去。

    苏砚不知自己无意间已至吐气有为,纳气无为的境地,此境乃是指修士无意识间深沉入定,自然而然的吐纳灵气,功行效率胜过往常百倍。

    如此境地若是被那些有师长护持,同门指点的宗门修士遇见,自然喜不自胜。

    他们的经脉丹田早已通过服用上好宝药珍丹锻炼强韧,面对这难得机缘,好似天降甘霖,恨不得多多益善。

    可似苏砚这等初尝吐纳练气,又无宝药秘丸奉养,混身气脉如嫩芽般脆弱,骤然吸纳如此澎湃汹涌之气,就如那行将饿死之人,猛然间暴饮暴食,实乃取死之道。

    苏砚尚未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者,这修道一途上的迷障难关就已提前找上门来,若是处理不当,轻则道基受损,日后难登修炼大道,重则气脉逆走,一命呜呼。

    此等生死存亡之际,苏砚却浑然不知,此时他处于一种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奇妙状态。

    冥冥中忽感自己眼前出现了一朵九彩莲花,高若山峦,周身盘旋混沌光霞,绚烂弥天。

    苏砚望着如此巨物,却豪不感压抑,反而从中感到阵阵亲近之意。

    仿若初生胎儿眷恋生母之腹,苏砚对着七彩宝莲情不自禁的伸手虚拿。

    那莲花好似得了指令,九色莲瓣徐徐绽放,搅动周身光霞也随之转动。

    待到完全绽放开,这朵如山宝莲竟自化为一座小小的莲花法台,向苏砚飞驰而来,好似虚空穿梭,转眼间就已经至苏砚脚下。

    苏砚心领神会,自其上盘膝坐定,那随之而来无数清光彩霞将苏砚自上而下包裹成茧,其好似回到母胎之中,四肢抱成一团,淡去世间一切感知,沉沉睡去。

    屋中,苏砚因为过量吸纳灵气而导致经脉膨胀,气息紊乱,身躯滚热如烙铁。

    眼看就要被逆流的体内真气炸成一片血泥碎骨时,突然间身躯闪动一层耀耀九彩光膜

    而自这光膜生成时,那在苏砚体内横冲直撞的真气如同撞上了坚墙铁壁,只能老老实实的顺经脉而走。

    于此同时苏砚周身百脉,无数窍穴如潜龙起跃,搅动全身真气,齐齐往苏砚丹田汇聚报团,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此时苏砚已然达到了修炼吐纳之法能达到的最高境地,已然可以算做半个练气士,若得一本上好功决,便可修成丹田气海,真正成为一位练气修士。

    好似过去极其长远的一段时间后,苏砚猛然惊醒,可面前却早已回到了当初入定吐纳时家中模样,那如山巨莲,混沌光霞好似梦境一场。

    不待苏砚有所回味,身躯传来的巨大变化就让苏砚惊喜莫名。一番修炼不仅没有让苏砚疲累,反而神清气爽,浑身有使不完的气力。

    他整个人的气质也随之大变,由一个清朗俊秀捎带些书卷气的孩童,隐隐多出了些许出尘之气。

    如果苏砚眼前有面镜子,他就能发现他的面孔脸颊泛着莹莹玉色,触之宛如婴儿肌肤,双目炯如荧石,亮似星辰。

    脸上那斜贯着的狰狞疤痕似乎都由猩红变淡变小了许多。

    这种种神异表现无一不在说明他仅仅初次纳气就已经踏入成为练气士前最重要的一关“聚气成海”境界,距离“气海大成,灵真自足”的练气士不过一线之隔。

    这等奇迹也只有在葫域外界那些灵根天生,自母胎起就宝药浇灌,秘液滋养的大宗门嫡系子弟才能重现。

    如今却出现在绝灵之地一平凡稚童,结合之前苏砚身上浮现的九彩光膜,其中必然有不为人知的隐秘。

    不过即便如此,也叫其他外界那些苦苦徘徊“纳气入体”这一境界的修士既羡且怖,生不如死了。

    望着比以前更加强健有力,能生撕虎豹的双掌,苏砚不经恍然。

    记起吐纳术中所说:“呼吸吐纳有成者,双手自生千斤之力,直跃数丈,翻山越岭如踏平途,目生精光,直透重雾,凡俗武学高手可戏弄于股掌之中,毫无反抗之力,几近练气之士。”果真不曾骗我。

    苏砚双手握拳感受那种可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将窃喜按下,暗暗警醒自己,自己靠此或许可以覆灭董府,以报母仇,但远远还未达到了结师仇的地步。

    那些杀死屈夫子的修士一定远远超过了练气之境,连梁霄那等人物面对都要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大意。自己还很弱小,不过初登大道之途,万万不可得意忘形,唯有在道途中更近一步,索取更多更强的力量,才能一雪恩仇。

    而更强的力量从何而来,苏砚再次将目光看向青石板下放置在漆盒中的墨鲤囊袋。

鸿钧修仙传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318352.html

鸿钧修仙传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318352/

鸿钧修仙传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318352.html

鸿钧修仙传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318352/

上一章:第九章 青电剑主,屈师遗囊 鸿钧修仙传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一章 城内风波 ,囊中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