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卢英雄传》

返回书页

第三章:大言不惭魏玄成

作者:

王当默

    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徵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

    ——《旧唐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魏徵》

    三六九,朝外走。

    正月初九一早,程咬金告别众人,一骑当先出了东阿西门,直奔武阳郡郡治贵乡城。

    吴黑闼带了一百名步军营士兵,押运着二十辆满载银钱绢帛和粮草辎重的马车,居中步行。

    程戊率领亲兵营五十骑兵,游弋在步军周围保护。

    程辛带领三十名斥候,提前一天出发,现在应该已经散布在前方几十上百里的道路上。

    这些斥候一方面要查探沿途的各种危险,另一方面还要每天提前确定大部队的宿营地,毕竟程咬金一行一百多人马,不论是进城住店还是夜宿城外驿站,都不方便。

    临出发之时,程伯玉又一次喊来吴黑闼和程戊,殷勤叮嘱,让他们一路小心看顾程咬金,尤其是在他脾气上来不管不顾之时,千万要将他劝住。程咬金虽然已经二十七岁了,但在程伯玉眼中,这就是个第一次出门远行的孩子。

    贺若默默站在送行的队伍中,气得几乎哭出来。

    他也想跟着程三叔出去长长见识,可惜,还没等贺一信说什么,书院的夫子首先便不同意,因为贺若默默去年的功课耽误得实在太多,成绩惨不忍睹。从今天开始,他就要过上骏马不准骑,工坊不准去,每天被夫子打手板的悲惨生活。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有夫子撑腰,现在在书院,没人叫他小狗子,大家都称呼他的大名——贺默默。

    按照徐道人规划的路线,程咬金一行从东阿向西出发,用两天时间抵达第一站武阳郡;在武阳郡简单补充粮草辎重之后,再用两天时间到达第二站武安郡;然后从武安郡上驰道,一路经赵郡、博陵郡,最后到达涿郡。

    徐道人特别提到,路上经过的赵郡李氏、博陵崔氏都是当今一等一的世家,如果有机会,程咬金也可以去见识见识。不过他也强调了,东阿程家大概还入不了这当世两大顶级世家的法眼,所以登门拜访这种自讨没趣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程咬金表面一一答应,至于是不是真的听进去了,只有他自己知道。既然师父已经放手让自己出去闯荡,那出去多久,去哪里,走多远,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程咬金其实已经决定了,到了涿郡之后,不论能不能买到马,他都会继续沿着东西方向的驰道,去马邑郡走一趟,一方面是去看一看自己的二师兄,另一方面也想见亲眼识见识草原上的突厥人。

    徐道人又叮嘱程咬金,十几年前,尉迟恭就凭借天生神力和打铁手艺,在马邑郡郡治善阳已经小有名气,按照常理,如今认识他的人应该更多,找到他应该不难。如果在善阳实在找不到人,还可以去平鲁县下木角村尉迟恭家里碰一碰运气。

    一路无话,正月十一日傍晚,程咬金一行已经抵达武阳郡郡治贵乡城东十里处一座古木森森的破败道观,这里便是程辛为全军提前选定的宿营地。

    天色欲晚,道观倒还没有关门,程咬金甩镫下马,带了程戊便朝道观侧门走去。今晚宿营在此,于情于理,都应该和观里的道长们打声招呼。

    刚刚走到门口,恰巧便有一位年逾四旬的长须道长听得外面人马的动静,已经带人从门内迎了出来。

    宾主双方还未来得及说话,便听得道长身后一人惊“咦”一声,抢先开口问道:“程家三郎,你怎么在这里?”

    程咬金顾不得与那道长见礼,抬眼向说话之人看去,当即也发出了一声惊“咦”,“元鹰击,你怎么在这里?”

    被称为元鹰击之人,三十许年纪,头戴一顶软幞青帽,穿了件彩绣的浅绯色绢袍,腰间玉带上还挂了一只银鱼袋,只这一身打扮,便显示了出身不凡。

    程咬金交游不广,姓元的鹰击郎将更是只认识一位,便是济北郡美政鹰扬府那位被张青特打压得灰头土脸的元宝贞。

    张青特没有到任之前,元宝贞主管济北的府兵训练,他不止一次到过东阿城。每次东阿县衙接待,名义上是孙县令安排,其实还不都是程府的手笔,所以程咬金与他也算熟识,不难打交道的一位世家子弟。

    程咬金问完也觉好笑,便忍笑继续说道:“元鹰击,稍后再叙,我先与这位道长商量件事情。”

    那中年道长闻言微微一笑,“程将军可是想借宿鄙观,不过你也看到了,鄙观寒简,恐是有心无力。”

    程咬金忙道,“不敢打扰诸位道长清修。程某只是想请道长行个方便,允许我等在观外空地扎营,明日一早便会离开。”

    道长闻言放下心里,当即伸手延客,“如此,便请程将军与元鹰击净室奉茶。”

    程咬金转头吩咐程戊安排扎营事宜,然后便与元宝贞一起,随道人进了道观。

    道观不大,虽然收拾得颇为整洁,但难掩破败之相。遭逢乱世,便是出家日子也不好过。

    三人净室落座,道人首先开口自我介绍,“贫道俗家姓魏,忝为本观观主,说来惭愧……”

    正说话间,便听得敲门声响起,一人也不待室内之人应答,径直推门而入,却是位三十五六岁的蓝袍道人,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脸上也颇有些风霜之色。

    魏观主原本有些不悦,但看清来人后,面露无奈之色,“玄成子,我这里有客人,你有什么事情稍后再说。”

    “师兄,贫道就是听说观里来了贵客,所以特来拜会。”那蓝袍道人也不见外,不等众人招呼,径直上前坐了下来。

    魏观主无奈,只得重新介绍。

    原来这武阳郡原名魏州,大业三年才被当今的皇帝罢州改为武阳郡。魏观主与这玄成子乃是堂兄弟,祖上世居魏州,只是到了父亲这一代分家别居之时,玄成子一家才迁居隔壁的馆陶。

    玄成子俗家名魏徵,字玄成,原本也是官宦之家。只是他父母早逝,自己又是个只爱读书、不置产业的,所以生活很是潦倒,没办法只好出家做了道士。最近,这魏徵在馆陶混得更是没了名目,只好抛了家中妻子,跑来贵乡投奔堂兄,挂单在这道观里混口饭吃。

    说来也巧,元宝贞也是来投奔堂兄的。他在济北郡被张青特欺负得狠了,最近更是连钱粮都不准过手。如果是以前,他也只能忍耐,但如今张青特谋反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加上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几乎已经失控,所以他心一横,干脆跑来武阳郡投奔堂兄元宝藏,希望能谋个一官半职。

    前文提过,洛阳元氏出自鲜卑拓跋氏,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此后世居洛阳,乃是“虏姓”之中著名的大世家。

    元宝贞的堂兄元宝藏现任武阳郡郡丞,实际掌管一郡政事。元宝藏早想升任郡守,但因为自己的姓氏,所以一直被皇帝刻意压制;而皇帝想任命一名自己人来掌管武阳郡,却被关陇世家在朝势力联手掣肘,所以这武阳郡守一职,便一直虚悬。

    元宝藏如今正被朝廷的征调和周边的流贼骚扰得焦头烂额,元宝贞以为自己是来雪中送炭的,没想到他这位堂兄自己能力如何暂且不谈,对他却更加低看一眼,话里话外让他赶紧回洛阳老家,安安心心做个纨绔混日子。元宝贞郁闷之下,便时常跑到这道观,找魏观主学些炼丹的术法打发时间。

    程咬金知道自己这一小队人马千里来往,也不可能瞒得了人,索性大大方方亮出张须陀腰牌,声称自己是奉张须陀令,远赴边郡买马。

    “老道有句话不大顺耳,望三郎听后不要见怪。”程咬金说这些,其实主要是为了满足元宝贞的好奇心,不想魏徵在旁边先开口说起了怪话。

    “道长请讲,程某洗耳恭听。”

    “先不说千里贩马,成败难测,便是三郎真的能为张须陀新添万匹良驹,他便能扫平这天下数十路反王,挽救大隋危局?岂不闻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魏徵以为程咬金是张须陀部将,所以先兜头泼了盆冷水。

    “道长如此危言耸听,可知这位元鹰击,乃是朝廷从五品的官员?”虽然在家的时候,程咬金经常和徐道人等人讨论天下大势,但他如今出门在外,又与在座之人都没什么深交,所以便出言谨慎,不肯深谈。

    魏徵看了元宝贞一眼,问道:“元鹰击,元家恐怕早就另有打算,已经做好了变天的准备了吧。”

    “啊?什么打算?这我真不知道。”元宝贞错愕。

    魏徵不知真假,也不再理他,继续对程咬金说道:“张须陀勇谋兼备,堪称大隋名将,他的为人老道也是佩服的。可惜,他太过不识时务,不知天之所废,人不能兴,他越是勇烈,越是白白多造杀孽。三郎帮他买马,说句不客气的话,便是在助纣为虐。”

    “这天下还是大隋的天下,张通守乃通天巨木,如何便不能挽大厦于将颠?”程咬金故意和魏徵抬杠。

    “天要亡隋,岂是一人之力可以挽回?”魏徵声音转高,“那‘桃李子’的童谣,诸位都听说过吧,这条谶语,便是上天的预示。”

    程咬金昨天刚听师父讲过谶纬之术,闻言暗笑,他故意问魏徵:“那道长可知,这谶语应在谁人身上?”

    “贫道对这谶纬之术也有涉猎,贫道敢断言,这以李代杨,改朝换代,不是应在唐国公李渊身上,便是应在蒲山公李密身上。”

隋卢英雄传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52636.html

隋卢英雄传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52636/

隋卢英雄传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52636.html

隋卢英雄传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52636/

上一章:第二章:师门 隋卢英雄传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四章:得天下者,必出此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