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三百年》

返回书页

第十八章

作者:

陆冰冲

    虎牢关李世民一战擒双王,堪称封神之作。窦建德是当世英雄,颇具人望,不愿投降,被李世民处死。王世充投降后被原来的部将所杀,这两个部将事后仅仅被李世民斥责一顿了事。双王的死使山东河北一带原来他们的部下极为恐慌,一时暗流涌动,都在等待时机密谋造反。各割据首领中最有战术头脑的刘黑闼,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初唐舞台。

    刘黑闼本来没想谋反,他是所有割据军阀中唯一一个民主选举的领导人。窦建德残部决定造反,但多数人威望不够,都不肯出头。有的人能力不足,有的人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没有人敢站出来。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求助于神佛,有个道人说了一句“刘氏当兴”,于是他们找到了刘雅。刘雅是个胆小鬼,一听让他扯旗造反,没吓死,死活不肯出头。没办法,怕他泄露机密,大家送他归了天。

    刘雅死后,又有人想起了汉东郡公刘黑闼,这个人很有战术思维,以前立的军功也多,那就是他了。

    武德四年七月十九,趁唐军在江南鏖战萧铣之际,刘黑闼率河北残部再起烽烟。他在贝州祭祀窦建德,自号大将军,正式起兵。

    刘黑闼借助于窦建德的声望,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恢复了河北原本的全部地盘。

    李渊立即派猛将李神通带兵进剿。九月,饶阳之战中,刘黑闼大败李神通。李世勣奉命增援,十二月抵达宗州,迫近刘黑闼的大本营贝州。

    颇具战术头脑的刘黑闼迅速拿下了冀州。他的军队人数和战斗力远超唐军意料,李世勣直接放弃宗州城,转战洺州。李世勣是个战略家,他一眼就看到了相州的重要性,要将唐军全部集中到相州据守。但刘黑闼率领的骑兵兵贵神速,没等李世勣部队在洺州集结,刘黑闼便死死咬住了他。

    洺州一战,刘黑闼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战术优势,李世勣损失了五千步卒,其余溃散,一代名将竟然孤身逃出洺州。

    李世勣在战略上并没有错,据守相州是正确的,但他在战术上小看了敌人,尤其是刘黑闼骑兵的推进速度是他始料未及的。

    此战,也暴露了唐军各方沟通不及时,李世勣所率士卒疲劳作战,折损严重。

    反观刘黑闼,他从定州南下,攻冀州、宗州、一鼓作气拿下洺州,快速突袭,这种闪电战给后来的苏定方以很大影响。

    就这样,刘黑闼以最快的速度,摧毁了河北境内唐军的全部主力。

    名将受挫,战神李世民再次登场。武德四年十二月李世民率玄甲军出长安,从河南新乡迅速推进,寻月之间收复相州,将刘黑闼逼至洺州城内。

    此战,唐军思路清晰,由李世民率玄甲军北上,原来坚守幽州的罗艺率部南下,对刘黑闼形成夹击之势。

    罗艺,后世小说中的北平王,猛将罗成之父。其实他是当时有名的战术专家,猛将罗士信才是他的儿子。

    罗艺首先善于防守,他在幽州建立了立体化的防御体系,一方面防备北方的突厥,是大唐王朝一直可以倚重的长城。另一方面,在大唐王朝整个统一过程中,罗艺的幽州一直是北方的定海神针,无论是刘武周还是窦建德都拿它没办法,始终是敌人最大的威胁。

    罗艺还懂得进攻型的防御,他的燕云十八骑是进攻型的防御部队。传说燕云十八骑一共只有十八个人,在塞外神出鬼没,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消灭敌人几千人马。其实燕云十八骑仿照的是三国吕布的办法。吕布投奔袁绍,替袁绍抵御匈奴。他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成小股向匈奴发动突袭,使匈奴疲于奔命。罗艺的办法,就是每十几个人一个战斗小组,骑着快马,拿着马槊弓箭,只带少数辎重,长途奔袭敌人,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是只有十八个人,是无数个战斗小组在塞外往来驰骋,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消耗敌人。

    面对南北两个强敌,刘黑闼审时度势,他知道幽州防护周密,如果去啃这块硬骨头,只能像当年刘武周窦建德一样无功而返。他决定以逸待劳,先攻击李世民部。

    李世民的玄甲军,在稍作休整之后,北上势如破竹。关陇集团提供的战马剽悍,武器精良,在洺州与刘黑闼对垒。

    合围之势即将形成,刘黑闼必须先打败其中的一支,他转头打刚从幽州南下的罗艺。

    刘黑闼的办法是对的,可惜用人不当。他留下副将范愿守洺州,自己亲率骑兵奔袭罗艺。

    南面的李世民听说范愿防守洺州,不觉喜出望外。他有的是办法对付这个笨蛋。疑兵之计是他最拿手的,也是成本最低的。唐军在洺州城西排开六十面战鼓,日夜不停地敲,摆出一副马上全力进攻的架势。

    范愿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在关中和中原,李世民的威名响彻寰宇,范愿早已下破了胆。其实他有一万人马,洺州城池坚固,如果据险而守,拖延一段时间是不成问题的。

    范愿以为李世民将率大军全力攻城,急报刘黑闼洺州危急。刘黑闼信以为真,不得已亲自回援,只派副将继续北上。

    这是刘黑闼最大的失误,他应该舍弃洺州,全力攻击罗艺,击溃罗艺后再转身回援。凭当时刘黑闼的骑兵,即使不能彻底消灭罗艺,至少可以打残他,让他在北路构不成威胁。

    刘黑闼也有不得已的地方,他了解范愿的心性,怕他撑不住向李世民投降,那样全局都将崩溃。

    就这样,刘黑闼仓促改变作战计划,在兵力不敌的情况下兵分两路,陷入两面作战的险境。

    果不其然,分兵后的军队不是罗艺的对手,很快就被罗艺打得全军覆没。罗艺立即带兵跟进洺州,与李世民对刘黑闼形成合围之势。

    刘黑闼事前的担心不无道理,洺州城以东的战略要地洺水县城投降唐军。洺水与洺州互为掎角之势,唇亡齿寒。为了稳住洺州,刘黑闼打算急攻洺水城。

    刘黑闼不是战略家,如果他此时放弃洺州,趁罗艺立足未稳,向北突袭,只要荡开一个口子,就可以在河北大地纵横驰骋。河北人民拥护窦建德,政治上没有任何问题。但自信的刘黑闼认为一定可以拿下洺水,振作自己军队的士气,同时给李世民以重创。

    防守洺水城的是智勇双全的王君廓,城内只有1500名精锐骑兵。对于狭小险固的洺水城来说,王君廓的智勇毫无用武之地。刘黑闼挖了两条隧道进攻,眼看洺水城即将陷落。

    打狠仗,用拙将。李世民知人善任,他立即打旗语用罗士信替下王君廓。刘黑闼方面,洺水城势在必得。李世民方面,他要用洺水拖延时间,拖垮刘黑闼。

    惨烈的洺水之战开始了。罗士信身先士卒,在城头多次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唐军士气大振,但罗士信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双方攻防八昼夜,刘黑闼集中全部强弓劲弩,找准罗士信的位置,把他乱箭射死,洺水陷落。

    利用这八昼夜,李世民在外围对刘黑闼形成了铁壁合围。二月廿九,李世民亲率玄甲军精锐,用战车作先导,夺回洺水城。至此,刘黑闼困守洺州孤城,李世民坚壁清野,生耗刘黑闼。

    刘黑闼还是一个战术专家,战略上陷入被动,战术上还是能想出办法。两军对峙六十余天,刘黑闼用小股部队偷袭李世勣驻地,大部队则张网以待,让准备营救李世勣的李世民陷入重围。

    关键时刻,尉迟敬德单槊救主,他身被数十处伤,保护李世民冲出重围。

    李靖江南战事正酣,李世民不敢拖延,他决定水淹洺州。刘黑闼粮草已经耗尽,不得已引军决战。唐军把刘黑闼引到大阵附近,掘开事先被堵住的洺水上流,洺水瞬间淹没刘黑闼。唐军早有准备,立即撤离,损伤不大,而刘黑闼毫不提防,彻底崩溃。

    洺水大败,刘黑闼率残部突出重围,去突厥借兵。颉利可汗乐于看到中原大乱,他支持刘黑闼卷土重来。很快,刘黑闼重新占据了河北。

    此时李世民已经回到长安,太子李建成亲自出征。李建成的谋略并不在李世民之下,两军对峙于昌乐,李建成采用攻心之法,承诺赦免刘黑闼手下罪犯。

    河北的战乱,使刘黑闼不得民心,他士气瓦解,很多人逃跑或投降。李建成趁机穷追猛打,进一步加速刘部的溃散。

    最终跟随刘黑闼北逃的只剩下几百个人,李建成没有放虎归山,他派刘弘基领兵追击刘黑闼近五百里,最终刘黑闼被部下杀死。

    平定刘黑闼是李世民李建成兄弟共同的战果,李世民消灭了刘黑闼的全部精锐,李建成则追歼了刘黑闼本人。

    就个人能力而言,刘黑闼其实是超强的,他打败了唐军的多个名将,是隋末割据势力中少有的李唐强敌。洺水之战中,两军势均力敌,各自展现了非凡的风采。不同的是,刘黑闼的长处在战术上,李世民则在战略上,着眼于大局。李世民从合围,到后来的坚壁清野,始终占据着战略主动。

    唐军占据河北,始终坚持窦建德时期的政策,河北人民开始支持刘黑闼,后来发现刘黑闼只能给河北人民带来灾难,他逐渐失去了民心。统一是大势所趋,平民百姓不在乎谁做皇帝,谁给百姓带来和平,谁让百姓安居乐业,谁就是真命天子。李唐王朝顺应时代潮流,李渊在李建成的帮助下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体现了人民的意愿,满足了人民的要求,这才是大唐的胜利之本。后世讨论平刘黑闼,李世民和李建成究竟谁的功劳大,其实毫无意义,他们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洛水之战,唐军粮草不济,百姓立即捐钱捐粮,而刘黑闼则陷入困境。李建成再攻河北,攻心为上,刘黑闼的士卒家在河北,这边唐军给他们家里分房分地,那边他怎么可能再给刘黑闼卖命?所以李建成一说赦免,敌人当即做鸟兽散。

    海内基本一统,李世民李建成兄弟间的矛盾开始突出,终于酿成了血腥的玄武门之变!

隋唐风云三百年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79852.html

隋唐风云三百年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79852/

隋唐风云三百年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79852.html

隋唐风云三百年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79852/

上一章:第十七章 隋唐风云三百年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