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抹去的岁月》

返回书页

第二十九章 老家来人

作者:

宜森

    放学刚进家门,文生便被沙发上坐的人给惊到了,他不敢相信,眼前坐的竟然是老家的堂姐,事前没有一点消息,甚至连封信也没来过,难道是路过,还是其他什么原由,没有丝毫“征兆”,堂姐比文生长两岁,是“三爸”家的老大,见面后,除了有点突然以外,多少还是有点迷惑,难道是堂姐不了解这边的情况,或者只是过来随便转转,文生不好过问,但堂姐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个劲的问这问那:“文生,你来这里适应吗?学习能跟上吗?上课还睡觉吗?大姐和哥哥上班忙吗?”一连问了好些问题,文生不知从何谈起,只是草草地附和着,除了文生自己,他对家里的情况几乎可以用“一概不知”来回答,不是不说,而是无从谈起,毕竟在这个家里,他不仅年龄最小,而且“地位”排序最低,家里的大小事与他关系不大,家里仅有的五口人,除了四人都在忙于生计外,文生是家里唯一的“拖油瓶”,而且分工也很单一,除了学习,剩下的就是好好学习。

    那天,家里一改常态,原本单一的面条改为米饭,桌上的菜碟也多了几个,谈不上硬菜,至少花样上多了许多,这是平时少有的,也就是那天,文生比平日里多吃了一碗。欢迎晚宴结束后,父母亲去店里继续坚守岗位,只有文生姐弟三人陪“堂姐”去了客房,刚落座,堂姐便开始讲起了老家近一年的变化,内容信息量之大,从文生离家至今,包括姐姐和哥哥那个年龄段的同村人,谁谁去兰州投靠谁了,村西头“红哲”一家搬到县城了,“海峰”爸去县面粉厂了,姓赵的那一家牵到西安了,四爸家的乳牛下了几个母牛,老家隔壁富农家的那个“八爷”去宝鸡做餐饮了。一切的一切,既熟悉也陌生,对于堂姐提到的每一个人,文生姐弟三人再熟悉不过,因为她们从小就生长在那里,那里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不仅仅是村里上上下下的乡邻,就连同邻村的大人小孩,也能“如数家珍”,每提到一个人,大家都迎合着,似乎所有的人都出现在昨天。要说起陌生,便是堂姐口中所说的每件事,虽然过去不久,但每件件、每桩桩,却让姐弟三人感到惊讶,特别是各家的变化,似乎整个村在短期内,从思想到行动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不再沉默,穷则思变的理念似乎一下子得到应验,墨守陈规的劳作模式似乎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意识在新一代人的内心也有了新的转变,老祖辈坚守的那些思想,被下一代人改的“面貌全非”,年轻人大都走出了原本就狭小的空间,所有一切让姐弟三人感到突然,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同龄人,已不在沉默,从投亲靠友,到自食其力;从传统的农耕文化,到适应当下;从墨守陈规,到自创天下;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大刀阔斧上江南;从坐在土堆上聊天,到工地“独霸一方”;姐弟三人听的是“瞠目结舌”。

    顺着这个话题,姐弟三人总算是听懂了堂姐的来意,这次甘肃之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投靠”,她也要像村里的大多数一样,通过“投亲靠友”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堂姐进城这件事,家里所有人变得沉默,不知道如何去解释和面对,或许是因为姐姐和哥哥都参加了工作,老家人误以为,这边好就业,所以文生一家人早在乡亲们的眼中变得“功成名就”,这次堂姐过来“投靠”,或许正是这个原由,很大程度就是想在这块“宝地”寻找一个“立身”之所。

    文生一家人听了堂姐的希冀,也不好过多的评说,毕竟是远道而来,加之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只有边走边看,先安顿下再说。恰逢第二天周末,文生正好放假,不由分说,便担负起陪同堂姐的重任。

    堂姐爱美,加之喜爱照相,文生也不能“掉链子”,考虑再三,他还是硬着头皮,跟哥哥张了口,希望能借他一套衣服,能体面地陪堂姐到处转转,领略一下被喻为丝路重镇的大凉城。说来也巧,哥哥正好上周刚发了一套工作服,因为尺寸偏小,刚好可以用来“应急”,而且也是全套,再不用为裤子发愁,虽然是一套中山装,且衣兜外挂,与文生的年龄有些出入,略显老沉,至少是套新衣服,配上那年刚时新的“白高跟”布鞋,谈不上时尚,但气质这一块,还是“拿捏”的死死的。

    第二天,吃完早饭,文生便找到姐姐,再三说明用意,并保证决在不乱花钱的情况下,姐姐慷慨解囊,资助了他三元钱,作为此次陪同堂姐的“经费”,文生反复地清点了几遍,总感觉有点“吃紧”,便又找了父亲,希望再能支持点旅游“经费”,父亲听了文生的描述,瞪着眼,没好气地说:“在家里吃的饱饱的,还要钱干啥呢,你姐给的已经够多了,一天不挣钱,尽想着怎么花钱,多少是个够”。文生没有反驳,悄悄关上营业室的套间门,叫上堂姐,从学校的侧门出发,边走边看,边走边讲,从盘旋路的虹光厂到解放路邮电所,再绕过木材市场到果园路的布匹市场,从城门坡到乏牛坡,最后到达柳湖公园。

    柳湖公园位于崆峒城廓西北隅,西兰公路南侧,东西长480米,南北宽185米,总面积133亩,其中湖水面积41亩。柳湖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若沿着石阶幽径信步漫游,可见柳荫葱茏,湖光潋滟,花圃错落,掩映迷离,亭台玲珑,画舟轻泛,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至暮春时节,柳絮轻飘,弥漫湖柳,被人们誉之为“柳湖晴雪”,为平凉八景之一。

    那天,文生陪堂姐转了当地的大街小巷,吃了当地的风味小吃,一起在柳湖公园划船,一起在公园门口照了合影,这是文生自返城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也是十几年来唯一有亲人相伴的一天,虽然时境过迁,但那张在公园门口的合影一直保存至今。

难以抹去的岁月最新章节地址:https://www.ppxs5.com/book/280743.html

难以抹去的岁月全文阅读地址:https://www.ppxs5.com/read/280743/

难以抹去的岁月txt下载地址:https://www.ppxs5.com/txt/280743.html

难以抹去的岁月手机阅读:https://m.ppxs5.com/read/280743/

上一章:第二十八章 秋去冬来 难以抹去的岁月最新章节列表 下一章:第三十章 三过家门